名家論壇》唐湘龍/高雄要變天了?! | 政治快訊 | 要聞 | NOWnews今日新聞

名家論壇》唐湘龍/高雄要變天了?!

▲ 韓國瑜把高雄市長選戰打得「鬧熱滾滾」。(圖/NOWnews資料照)
▲ 韓國瑜把高雄市長選戰打得「鬧熱滾滾」。(圖/NOWnews資料照)

文/唐湘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誰北漂了?誰漂回來了?

漂,漂泊。

像浮萍,漂到哪裡算哪裡。從人生的角度,有點浪漫,有點心酸。總是一點離鄉背井的身不由己。基本上,就是有家歸不得。

韓國瑜現在太強了。強到可以藉著他所挑起的「北漂」話題,重新、簡單認識一下台灣。

我不是認為「北漂」青年返鄉投票率會決定這場選舉結果。我認為,如果今天投票,韓國瑜已經贏了。但「北漂」話題將決定韓國瑜大贏?還是小臝?那會影響這場選舉的「外溢效應」有多大。簡單講,高雄要變天了。

漂泊多半是經濟因素。這大概沒什麼好爭辯。像是南部年輕人的「北漂」現象,又不是現在才開始。像是台灣人到大陸求學、謀職的「更北漂」現象,又不是現在才開始。有點「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性格,但其實不是。

當然,這不包括陳致中。陳致中是南漂北嫖的特例。也不包括陳菊、賴清德以及他的一級主管們。他們是北漂的權貴。不但不懂「漂」的感覺,相反的,那是更上一層樓。

講「北漂」的,多半還有原鄉意識。認知自己的家在南部,「北漂」既表示自己混出了一點名堂,也表示自己心靈的故鄉還是在那不遠的南部。

如果不是桃園市、新竹市現在是民進黨執政,面對「北漂」議題,民進黨不會顯得這麼語塞。因為,「北漂」還是有層次,要漂進台北市就學、工作、居住,其實都有點難度。但早期漂到新北,現在漂桃竹,相對容易些。台灣走入高齡社會,這大家都知道了。台灣人的平均餘命,女性超過八十三歲,男性將近七十八歲。這是國際高水準。但馬上就要地方選舉,請問:全台灣最年輕的縣市在哪裡?

最年輕的地方縣市,第一名新竹市。第二名桃園市。為什麼?因為工作機會多,外來人口多。外來的年輕人多。新竹市民平均年齡37歲,桃園呢?桃園37.1歲。伯仲之間。這個平均年齡其實已經談不上什麼人口紅利,但跟台南、高雄這種有都會之名,卻無都會之實的老人都會相比,新竹、桃園還是充滿希望。所以,南部各縣市幾乎都有龐大的「旅北同鄉會」,但南部卻沒有「旅南同鄉會」,意義很清楚:台灣地方不大,但人口的南北流動是單向的。這點,算常識。從年節的交通疏運可以看出來,往南,是返鄉車潮,往北,是離鄉車潮。

從當年林強用台式搖滾唱「向前行」:我要來去台北打拚,聽郎講啥米好康都在那。「北漂」就是經濟現象。能在台北活下來,就表示自己混出了一點名堂。過年過節,可以衣錦還鄉。那已經是一種台灣總體的文化意識。在「北漂」的文化意識上,才會出現一股「重北輕南」的政治包裝。用「重北輕南」簡單轉換政治動能,從此,老化的南部越來越綠。把南部的老化簡化成的政治問題,彷彿是資源配置失衡所造成的,只要把資源配置比例反轉一下,南北就會均衡了,年輕人就不漂了。

當然不是這樣。其實,年輕人如果突然不漂了,要回家了,家裡的老人是會擔心的。出了什麼事了?台灣的平均餘命由北往南遞減,台北、高雄差五歲。五歲代表什麼?這樣說吧,台灣有了全民健保,十年才能延壽一點三歲,差五歲,大概就是健保四十年才能有的成績。北部年輕而長壽,南部老化而短命。

其實,就算是自殺率,台灣也是由北往南遞增。越往南,自殺率越高。中位數大約剛好落在中部。

這些背景,只是讓你了解一下北南關係裡的「北漂現象」。沒有這種「北漂現象」,高速公路不會有年節疏運。最後,要了解一下,「北漂」這個詞是從大陸來的。但大陸所謂北漂,其實主要是指農村過剩人口流向都會。但台南、高雄也是都會。高雄早在一九七九年就升格了。這種都會對都會的人口淨流動,反映的,是南二都的發展動能流失,城市競爭失敗。而且,慘敗。

這種慘敗有多慘?看看桃園、高雄四十年的變化就知道。四十年前,合併前的高雄市單獨升格。以一三二萬人口,成為台北之外,第二個直轄市。當時桃園人口只有高雄市一半。大約六十五萬。但現在,桃園市以二百多萬人口升格,而高雄如果不是併了高雄縣,原來的高雄市,人口不過一百六十多萬。簡單講,四十年時間,桃園人口增加了一百五十萬左右,而原高雄市只增加了三十萬。

現在,連這種成長都停止了。民進黨執政這些年,高雄人口開始淨減。人民用腳投票。

還有不到兩個月投票,但「北漂」返鄉已經開始了。先回來的,是「北漂的權貴」,他們回來固椿,回來支持陳其邁。由此可見陳其邁選情有多緊張。

最新民調都顯示,陳其邁、韓國瑜在伯仲之間,但從趨勢上來看,韓國瑜已經贏了。但小贏或大贏?「北漂」人口如何表態將是關鍵。預料今年國民黨將史無前例發出「召集令」,召喚北漂青年返鄉投票,為高雄的未來投下神聖的一票。

「斯斯」有兩種。「北漂」也有兩種。「北漂的權貴」返鄉支持貪二代,「北漂的青年」返鄉支持賣菜郎。高雄要變天了。

●作者:唐湘龍/資深新聞工作者、政論節目資深評論員、電台節目主持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