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梓年_百度百科

潘梓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报刊活动家、哲学家、逻辑学家
收藏
0有用+1
0
潘梓年(1893年1月11日—1972年4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归径乡陆平村 [16] [17],又名宰木、定思、弱水、任庵 [4],报刊活动家,哲学家 [1],逻辑学 [12]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6],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3] [5]
潘梓年于1920年入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3年任教于直隶第二师范学校;1926年赴广东参加北伐;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8月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 [10];1929年6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一任书记;1930年任“社会科学家联盟”负责人,后调任“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1933年5月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1937年6月被营救出狱;1938年任《新华日报》社社长;1947年3月任党中央城市工作部研究室主任;1948年12月调任中原大学副校长;1949年5月历任武汉军管会文教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教育部部长,中南行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高教局局长;1950年任中原大学校长;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3];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6];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分党组书记 [9];1972年4月10日遭到“四人帮”残酷迫害在秦城监狱病逝,终年79岁。 [5] [12]
潘梓年主要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工作,对逻辑学也有系统研究。 [2]
中文名
潘梓年
别    名
宰木定思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省宜兴县归径乡陆平村 [16] [17]
出生日期
1893年1月11日
逝世日期
1972年4月10日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文学概论》《逻辑和逻辑学》
主要成就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1893年1月11日,潘梓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归径乡陆平村。 [16] [17]
1911年,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同书院和龙门师范学校。
1920年,入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23年,任教于直隶第二师范学校。
1926年,赴广东参加北伐。
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8月,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 [10]
1929年6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一任书记。
1930年,任“社会科学家联盟”负责人,后调任“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
1933年5月,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
1937年6月,被营救出狱。
1938年,任《新华日报社》社长。
1947年3月,任党中央城市工作部研究室主任。
1948年12月,调任中原大学副校长。
1949年5月,历任武汉军管会文教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教育部部长,中南行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高教局局长。
1950年,任中原大学校长。
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3]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6]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分党组书记。 [9]
1972年4月10日,遭到“四人帮”残酷迫害,在秦城监狱病逝,终年79岁。 [5] [12]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潘梓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钻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革命工作中,潘梓年也自觉地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主要方向,在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造诣的同时,也日益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抗战时期,潘梓年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中国革命条件、提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付诸在国革命实践的著作。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驳斥误解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谬论,力争为马克思主义正名。潘梓年认为,从氏族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之间,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从氏族社会的公有制到资本主义社会之间是第一个否定,私有制否定公有制,再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否定私有制。 [9]
潘梓年是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之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科学力量,并有机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9]
潘梓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理论探索,提出了诸多科学创见,主要集中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等方面。 [9]
就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潘梓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指出“在精神现象出现以前不知几千万年就已经有生物存在,在有生物存在以前不知几千万年就已经有地球存在、有星云存在”,并进一步认识到“客观规律也要由人们鼓足干劲去发现,去掌握,去运用”;通过运用生活中鲜活实例,阐释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问题。 [9]
潘梓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拓探索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在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研究中,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具有首要作用,尽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不能夸大其反作用,因为必须要“依靠着物的客观规律”,不然就对“社会现象做不了主人”。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上,潘梓年以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为分析对象,指出“上层建筑是要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有怎样的基础,就相应地也有怎样的上层建筑”,并对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发展问题提出了诸多创见。关于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问题,通过肯定人民群众自五四运动而始“开辟了人民决心用自己的力量来掌握国家命运的新纪元”,强调了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9]
  • 平台建设
1954年,潘梓年调任至中国科学院筹建社会科学部和哲学研究所。 [4]
  • 学术论著
潘梓年发表了“关于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同一问题(1941年)”“关于‘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律(1941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1943年)”“新哲学研究的方向(1951年)”“否定之否定—辩证法三条基本规律之一(1956年)”“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方面对毛主席两类矛盾学说的一点体会(1958年)”等一系列哲学论文。 [11]
出版时间
专著名称
出版社
1926年
《文学概论》 [5]
1937年
《逻辑与逻辑学》 [5]
1958年
《大家来学点哲学》 [5]
1959年
《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 [5]

人才培养

  • 院校建设
1929年,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潘梓年负责创办了华南大学 [10];1948年12月,在河南郑州筹办中原大学。 [9]
  • 讲授课程
潘梓年在上海艺术大学任教期间,主讲“哲学”“逻辑学”和“印度社会史”等课程 [10]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55年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32年5月
《真话报》主编 [4]
1954年9月~1959年4月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1975年1月~1978年3月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 家世背景
潘梓年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在父亲潘菉华的私塾中学习“四书五经”。受辛亥革命影响,潘梓年对新知识和新文化产生了求知欲,想要外出求学,先后到上海的私立大同学校和龙门师范就读。但作为长子的家族责任感使潘梓年牺牲自己的前途,在读完书后回到家乡任教,一边照顾老人,一边为二弟潘菽挣取学费,使二弟有了读书机会。 [11] [14]
  • 家庭成员
潘梓年有兄弟五人,姐妹四人,他排行老大,二弟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心理学家潘菽,三弟潘渭年曾任职于合肥工业大学,四弟是革命烈士潘美年,五弟是潘卜年,三妹是潘静文。 [11] [14]
  • 婚姻家庭
潘梓年的妻子的名字是吴组芳,潘梓年的长子潘新伯曾任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总经济师。 [13]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潘梓年为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扩大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和推动大后方的民主运动,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主持党报时间最长、社会交往影响最广的报刊活动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新闻、理论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评) [4]
“潘梓年是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新闻斗士。”(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评) [8]
“潘梓年的一生,可谓是谋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中国共产党先锋战士的一生,也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新中国哲学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宣传开辟了重要阵地,他的一生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对党忠诚、不畏艰险,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宣传工作奉献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责任担当。”(《中国社会科学报》评) [9]
“潘梓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闻、教育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和卓越先驱,为推动哲学研究事业不遗余力,作出了杰出贡献。”(《光明日报》评) [11]
“潘梓年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优质人才,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学识和品行也让世人永远铭记。”(时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栾永玉评) [15]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 机构命名
潘梓年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8月,研究中心旨在将潘梓年的新闻思想和学术思想纳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育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课程育人体系”中,赋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课程育人体系以厚重的历史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进而打造具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教育品牌。 [4]
  • 竖立雕像
为纪念潘梓年诞辰125周年,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2018年10月27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波澜广场举行了潘梓年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