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和偶像崇拜是什么心理?

很难理解现在一些狂热的粉丝的心理。那些明星也是人啊,为什么要这样狂热地追逐?芒果台搞个快女,最后还来个粉丝冲突。我很喜欢听音乐,但也只局限于音乐,对于…
关注者
1,800
被浏览
863,713

213 个回答

当我们崇拜明星偶像时,我们在崇拜什么?

偶像崇拜对于非粉丝来讲,是一件最难理解的事情。特别是对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来讲,对一个未曾谋面的人不计回报的无条件付出是最不符合理性的一件事。经济学层面上无法解释鹿晗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1314万封“微博情书”、唱片市场下行情况下,akb48接连破百万销量的专辑、tf boys三小只生日收到的粉丝送的4万平米月球地表、小行星及各种生日应援礼物。我们对偶像的崇拜具备怎样的特征?当我们崇拜偶像时,我们在崇拜什么?这么不符合理性的心理及行为为何会产生?为什么会让我们变的狂热、盲目、不理智?偶像崇拜又是如何不断加深与维持的呢?

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位国王的小女儿叫普塞克,因为美貌无双而受到维纳斯嫉妒,派丘比特忽悠国王将她嫁给巨蛇,哪知这天衣无缝的计划唯一的变量居然出在了计划的执行者丘比特身上。没错,丘比特爱上了普塞克。他金屋藏娇又是人神恋,唯一的条件是不许普塞克看到他的脸。可普塞克受到两个姐姐的欺骗,半夜惶恐的点灯,却看到一个无比美貌的男子,惊恐之下将灯油滴到了丘比特身上,丘比特遭到背信,愤怒离开。普塞克万分懊悔,向维纳斯求情,并在各类人的帮助下完成了维纳斯交给她的任务,最后happy ending。

这个傻白甜公主的故事将会解答第一个问题:

偶像崇拜具备怎样的特征呢?

粉丝对偶像的崇拜正如普塞克对丘比特的爱。这种普塞克式的崇拜具备三大特征:

1.表达上的单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动性在增强。即使部分养成类的偶像比如akb48在理念设计之初便加入了互动的因素,但是情感上的表达仍然是粉丝-偶像单向的,只是提供了粉丝更多情感表达的途径;

2.崇拜对象的神圣、幻想式;即使在全民娱乐的时代,互联网的存在无限缩小了明星与粉丝的距离、即使是以“可以面对面的偶像”著称的akb48,对于粉丝而言,在情感上,他们的崇拜对象仍然是神圣的,他们心中的偶像仍然是包装后掺杂了个人幻想所得。

3.崇拜过程充满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绝对化的联想。这是一种无可抑制的心性,即使是世人眼中的泰斗柴可夫斯基,第一次见到偶像托尔斯泰之后的日记描写中,也充满了一厢情愿的浪漫化。

当我们崇拜偶像时,我们在崇拜什么?

明星的偶像崇拜总是始于对偶像外在特质,如外貌形象、气质等外露特征的欣赏。但偶像崇拜的维持与进阶一定是要深入到对偶像人格特质的欣赏,也就是对偶像所具备即使是包装出来的某种内在性格、价值观的认同、欣赏。当我们崇拜偶像时最开始会因为帅气的外表、完美的身材、饰演的某个角色、演唱的某首歌曲受到吸引,这是一种表层性的欣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这种吸引减退,成为路人粉,或者会因为对偶像过往经历、为人处事的进一步了解,对偶像所具有的内在人格特征,比如对梦想的追求、坚持不懈的努力、张扬无畏的人生态度产生认同,从而进化为死忠粉。这两个阶段不是完全区隔的,首先,我们需要经历表层性的欣赏,产生好感与关注。然后深化到内在化的欣赏。

偶像崇拜心理为什么会产生呢?

偶像崇拜,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穷与富有都有可能产生。嘲笑那些追韩星的女生,追小鲜肉的95后,觉得她们脑残的人,想想自己对于篮球乔丹&科比、足球皇马&巴萨的狂热,是不是有似曾相识之感?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会有很多无法被满足的缺憾,年少时篮球场上的那个身穿白色T恤奔跑的少年、为了一个所谓更可预期美好的未来而放弃的画笔、进入社会扮演的各式各样满足他人需要的角色。如果说人生是一个糖罐,那么必须承认这个糖罐里大部分糖都是苦涩的。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未被满足的需求,被压抑的情感、无法追逐的梦想、想要逃离的现实。总之,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会存在着缺口,无法被填满。

而偶像这个被包装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虚拟形象,以及由与偶像相关事物构建而成的虚拟空间,将会在特定情况下弥补掉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间的缺口。粉丝将自我的某种梦想、欲望、缺憾投射在偶像身上,通过某种情感、行为的投入,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能通过偶像的成功实现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而与偶像相关的事物则集合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空间,通过消费偶像衍生的娱乐内容获得愉悦感,通过加入粉丝群体、应援行为获得归属感。借以短暂脱离当下所扮演的角色及现实生活。

为何崇拜偶像时会出现非粉丝所不能理解的狂热、盲目、不理智心理及行为?

当我们观察世界时,永远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出发的。所以当我们看、听、行为、思考时,自我即是宇宙的中心,由我的视角去折射出整个世界,这种折射是必然会产生偏差与扭曲的。对于我们而言,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分为两类:与我相关、与我无关。与我相关的事情,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同时凡是一件事情、一个人与自我联系越大、距离越近,折射发生的扭曲偏差也会越大。而由于偶像对于我们而言,是自我投射的对象,因此偶像会无限接近甚至内化成为自我的一部分。《社会心理学》中提到,我们是没有办法正确认知自我的,总是会存在着自我服务偏见(简单解释什么是自我服务偏见:1.我们会将成功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结于环境。举个例子,当我们100分时我们会说,我考了100分。但是当我们只有59分时,我们会说,看,老师把我挂了;2.与他人相比,认为自己更好;3.盲目的乐观主义;4.虚假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因此已经内化为自我概念一部分的偶像,我们在看待他们时,也会受到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出现所谓的盲目、不理智行为。因为我们对自己本来就是盲目与不理智的,就像我们爱自己、初为父母之人爱他们的孩子,这种爱不是由局部到整体的,而是由整体到局部的。正如父母评价孩子,并不是先评价他的脚趾、头发,然后才决定如何从整体上评价孩子的。

在自我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同好的粉丝群体(各种成组织的粉丝后援会)产生,则会放大这种盲目与不理智。《乌合之众》中曾经描述过,在某种特殊情境下,且仅在这种特殊情境下,一群聚集起来的群体将会呈现出新的特征,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的特征大不相同。聚集中的所有人,他们的情绪和观念选择了同一方向,他们的自觉人格消失了,一种集体的心理形成。当我们身处一群同样崇拜某位偶像的群体中,我们是没有办法做到独立思考的,我们会被群体意志裹挟。因此也就不难解释,粉丝群体的种种无法理解的狂热、盲目与不理智的心理及行为的产生。

那么粉丝的这种崇拜心理是如何不断加深和维持的呢?

粉丝与偶像间的联系即粉丝的迷恋程度、海量的基于偶像的娱乐消费内容给粉丝带来愉悦感、同好的粉丝群体则是与其他粉丝间的认同感、联系。这三者之间呈现正相关,是互相作用与影响的。对偶像的迷恋程度,会促使我们消费偶像的作品,如歌曲、影视剧等,偶像的周边动态,如综艺节目、街拍、cp话题等,而这种娱乐内容的消费会让粉丝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反作用会加深粉丝的迷恋程度。迷恋程度越深,我们越可能加入同好的粉丝群体,一起消费交流偶像衍生的娱乐内容。而对于同好的粉丝群体的认同感、联系越深,又会促使我们更多的关注消费偶像的相关内容,同时也会提高我们对偶像的迷恋程度。三者不断互相作用、产生正循环。三者的程度越高,那么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就越加稳固,也就越不可能脱饭。

什么是偶像崇拜?你有没有爱过这么一个人,他离你那么远,你甚至只能远远看他一眼,他又离你这么近,近得无时无刻不在你的脑海。他从来不曾让你感到失望,他如彩虹般绚烂多彩,他永远光芒万丈站在舞台中央追逐梦想的太阳。说到底,就像我们爱记忆中的一首歌、一句话、一本书、一个人一样,我们只是通过这个媒介,去看到、去触碰、去实现我们自己。那个只剩一个人站在记忆夕阳中的你、那个只能双手紧紧抓住悬岩上的石头向上爬的你、那个戴着沉重面具去扮演一个一个不同社会角色的你。我们借由偶像,获取一点点的温暖、弥补无法回去的缺憾、释放现实枷锁下的空间。偶像崇拜本没有错,只是当我们短暂休息补给好后,还是要背起行囊继续出发,毕竟有些路还是要自己继续走。

the end.

参考资料:《社会心理学》、《乌合之众》、《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新时代的粉丝经济学》

广告时间:欢迎关注公众号,关注数字文化娱乐内容领域,分享这个领域相关的所见所思所得。只发原创,个人所见难免偏颇,欢迎与不同意见思想交流。

这道题我必须强答一发!

最近啊,我不想上班了。

因为我竟然在两天之内,连续“失恋”两次!

作为吴亦凡的粉丝,你们知道我有多迷恋他禁欲系的冷酷眼神吗?但现在,他禁欲系男神的人设崩塌了……

还有我钟爱的抖森,我被他的英伦绅士style迷得不要不要的。你们知道,当我发现抖森竟然被霉霉抢走之后,我的心碎成了多少片吗?

我旁边的学霸小姑娘听见我的哀嚎,表示非常不解。“为什么会有人真的这么爱明星呢?”她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正气地问。

我默默看着她笑了。Too young too simple。当年为了追F4差点不去参加中考的事情,我会告诉你吗。

谁在漫漫的人生中没有爱过一个两个明星呢?好啦,如果你没有的话,请左转加入"活在当下俱乐部"。

我们为什么会迷恋上明星呢?他们明明距离我们十万八千里,也根本不知道我们到底是谁。心理学大概能够帮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弄清楚这个问题。要知道,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对人们爱上明星的现象,已经专注研究了半个多世纪了。

心理学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用来描述人们爱上明星的这种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s(拟社会关系),简称PSR。如果你非常了解一个人,甚至迷恋或者爱上了TA,但TA却对你一无所知,那么你就身处在一段"拟社会关系"里。拟社会关系是一段单向的关系,最常见的场景就是粉丝对明星的爱慕。


爱上偶像一点也不奇怪

“拟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s)这个概念,最早由心理学研究者 Horton 和 Wohl在1956年的一个研究中提出。他们观察到,随着电视这类大众媒体的流行,人们开始和电视中的人们产生互动的感觉。

不少人们感觉到有一种真实的社会关系,存在于自己和电视上的明星之间。电视上的明星像是在对着自己说话,还会将电视中的人物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Horton 和 Wohl认为,这是一种“单向社会关系的幻像”,他们用Parasocial Relationships来命名了这种关系。

尽管PSR在1956年才在心理学中出现。但实际上,我们爱上偶像的行为,远远比PSR这个概念诞生的时间要早的多。

1841年,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来到德国柏林,举行钢琴演奏会。他所到之处,听众都如痴如狂地追随。每当李斯特演奏完音乐,狂热的粉丝就一拥而上将他重重包围。他们随身携带着李斯特的肖像,争抢他的手套、手帕等随身物品。一些女粉丝甚至用精致的玻璃瓶,收藏他喝过的咖啡渣,用心爱的首饰盒装他抽过的雪茄烟头。

我们向来以含蓄著称的大中华帝国,在粉丝爱上偶像这方面一点也不落后。两千年前的西晋,大帅哥潘岳出门时就会面临女粉丝的围堵。她们手拉着手将潘岳圈在道路中间,只为了好好看清楚潘岳的颜值有多高。不少热情的女粉丝还搬来一篮篮水果,往潘岳乘坐的车辆上扔,把整辆车都给装满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被砸到,粉丝的爱还真是难以承受啊……)

不管是在东西方,是古代还是现代,似乎“拟社会关系”这种虚拟的单向关系一直存在。古希腊时期,就经常出现城民迷恋上名人或者政治家的现象,比如颇受欢迎的苏格拉底(请自行深八:P)。从某方面来说,人们跟神产生的联结,或者跟某种绝对精神之间的感应,也能算是一种“拟社会关系”。

我们为什么会爱上偶像?

1. TA就是我们喜欢的人

我们会爱上的偶像,往往拥有的是我们最欣赏的那部分特质。一个人能成为大众追捧的偶像,在一些方面必定有非常出众的个人魅力。要不颜值特别高,要不特别有智慧、有才华,或者有魄力。我们特别受到这种特质吸引,偶像身上的这种特质还特别出色,因此我们很容易被偶像的魅力所收服。

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研究者Perse和同事Rubin曾经设计了一个调查,研究大学生们喜欢的电视剧人物和他们现实中人际关系。他们发现,大学生们喜欢的电视角色,跟他们现实生活中的恋人或亲密伙伴具有非常相似的特点。大学生们会说出一模一样的话,来描述电视人物和自己现实中的朋友。而且跟电视角色建立关系,甚至还能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是的,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就会喜欢什么样的人——不管他是现实中的人,还是电视中的角色或明星。

2. 而且我们没有被拒绝的风险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要跟自己喜欢的人建立好一段关系,并没有那么容易。我们经常得冒着被拒绝的风险。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这虽然很伤人,不过这种悲剧总会偶尔上演。

爱上偶像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处于一段“拟社会关系”里,这种关系本来就是单向度的。也就是说,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这段关系什么时候发生,投入的程度有多深。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能够跟偶像建立关系。因为只有我们是这段单向关系的主人,没有其他人能拒绝我们。

“人们在拟社会关系中基本没有被拒绝的风险。如果你的自尊程度不足够高,被拒绝会让你遭受自我认知失调的伤害。所以我们会更倾向于进入那些被拒绝风险更小的关系。”纽约州立水牛城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hira Gabriel说。

在拟社会关系中,偶像拥有我们最喜欢的特质,和TA建立关系还不用承担被拒绝的风险。这就像一块好吃的蛋糕,还不要钱。有多少人能够抵御的了这种诱惑?

3. 何况我们的感觉是真实的

你或许要说了:可是这是一块假蛋糕呀!电视里的偶像明明根本不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还会迷恋上这种根本不存在的关系呢?

这得归功于电视、视频、广播等现代媒体技术的魔力。媒体能够制造一种幻觉,让我们感觉屏幕里的人是在对着我们一个人说话。

所有明星都会一个技巧,跟台下的观众互动。比如在电视上的明星,并没有真的看到每个粉丝的行为。但TA能够提前预测粉丝可能做出的行为,并在演播室里对这些行为做出回应。这种行为会让我们在主观上觉得,自己在跟明星产生你来我往的相互交流。研究者Hartmann将这个过程称为模拟沟通(paracommunication)

我们的大脑还没学会识别现代媒体的欺骗。毕竟现代媒介的出现不过数十年,而大脑在生物上的进化往往需要花费比这多得多的时间。“要知道,人类还来不及在生理和神经上,进化出对现代媒介的适应。我们的大脑还无法分辨真实的人际交往和媒体模拟出来的人际交往。” Gabriel说。这意味着,就算我们是在和电视明星产生虚拟的互动,我们脑海中的感受也和真实交往一样真实。


追星的好处:

让我们更接近理想的自我

不知道你意识到了没有?当我们在为了明星疯狂时,其实可能是在追寻理想中的自我。

Gabriel和同事Jaye L. Derrick以及Brooke Tippin在美国的东北部找了348个在校的大学生,对他们崇拜偶像的现象先后做了3个不同的研究。在2008年,他们将这3个研究的结果总结在了一篇学术文章里发表了出来。

他们发现,高自尊水平和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在和偶像建立“拟社会关系”时有非常不一样的表现。高自尊水平的大学生认为偶像更接近“现实中的自我”,但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认为偶像更接近“理想中的自我”。

研究者们随后让大学生们写出,他们最喜欢的偶像拥有的优点。写完之后,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们说,他们感到更接近自己的理想自我,而且觉得自尊水平获得了提升。

这种感觉在高自尊水平的大学生中没有出现。而且如果让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对现实人际关系中的亲密朋友做出同样举动,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尊水平有所提升。因此研究者们指出,和偶像建立“拟社会关系”会有助于低自尊水平的人更接近理想自我,提升自尊水平。这种效果只在“拟社会关系”中起作用,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无法产生。

不过值得一提的时,研究者们选取的研究的偶像是和学生们同一性别的。这可能更加显著地体现了偶像和自我认同之间的联系。至于你们选择的明星老公们,跟你们的理想自我有没有联系呢?不妨试着自己来一次内心剖析吧,哈哈。


最后,来测一测你爱上偶像了吗

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喜欢一些明星或者电视角色。喜欢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才算跟他们建立起了“拟社会关系”呢?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Tilo Hartmann和同事 Holger Schramm在一项关于拟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列出了这几项PSR的表现。

如果你出现了6条以上的行为……啊哦,那你有可能已经陷入了跟偶像的拟社会关系中了。

  • 我总在搜索TA的各种最新消息,想要知道TA的一举一动。
  • 我经常会想,TA做出一些行为是为了什么。
  • 我总在想,在现实中我有没有认识什么很像TA的人呢?
  • 我知道TA身上有什么特别让人喜欢的地方,和特别让人讨厌的地方。
  • 我总在问自己,TA之后还可能做什么事情?
  • 偶尔,我会想想自己有没有像TA的地方?
  • 有时候,因为TA做了一些事,我真的感觉特别爱TA。
  • 如果TA不开心,我也会跟着不开心;如果TA开心,我也会跟着开心。
  • 如果TA从我的世界消失,我会抓狂。
  • 我的情绪和行为,会受到TA的影响。
  • 偶尔,我会不自觉地对着TA说话。
  • 有时候,我会想要在公开场合为TA说话。

不过,就算我们6条以上都符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我们很清楚“拟社会关系”的实质,那么其实,爱上偶像就是一段关系的选择。就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说的:“ 爱是一个人的事,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所以我爱你,与你无关。”

何况“拟社会关系”的一个好处在于,没了吴亦凡和抖森,我们还可以有老公李易峰、老公杨洋、老公宋仲基……

参考文献:

Jail L. Derrick & Shira Gabriel & Brooke Tippin (2008),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self-discrepancies: Faux relationships have benefits for low self-esteem individual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Holger Schramm & Tilo Harmann (2008), The PSI-Process Scales. A new measure to assess the intensity and breadth of parasocial processes, Communications.

Perse, E. M., & Rubin, R. B. (1989). Attribution in social and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7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 「jdxinli.cn/2ukmmb

《如何破解恋爱难题》——7天恋爱训练营,简单心理自助训练营,你自己的心理成长基地,详情戳:jdxinli.cn/4hjv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