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進補 除湯圓餃子外 中醫嚴選清爽食補 - 明醫網

冬至養生進補 除湯圓餃子外 中醫嚴選清爽食補

[2021-12-21]

冬至吃什麼養生進補最好呢?綜合中醫師、營養師等多方專家的推薦,整理出最適合冬至養生進補的食材,其中有許多食材也非常適合素食者用於冬至進補——

•羊肉:

性質溫熱、味甘的羊肉,是秋冬補身最常見的食材之一。吳明珠中醫師推薦瘦弱怕冷、經常疲勞的人,冬至時可以吃羊肉幫助補虛抗寒;《24 節氣時令養生法》則指出,羊肉有溫中暖腎、益氣補血的好處,主治脾腎陽虛諸症。此外,羊肉還可以搭配蘿蔔燉煮,幫助中和羊肉的熱性。

《順四季、顧五臟! 24 節氣挑食養生法》中,李錦秋營養師則提到,冬天吃羊肉有助增加熱量與血液循環,對於容易手腳冰冷、面無血色的虛寒體質有所裨益,但高血壓患者則要少吃。羊肉也不宜與茶、南瓜、醋同食;吳明珠中醫師也提醒,怕熱或大便容易燥結的人不宜多吃羊肉。

•烏骨雞:

能健脾補肝腎的烏骨雞,同時有蛋白質豐富、脂肪負擔較低的特性,吳明珠中醫師建議,用文火和陶甕慢燉、少許鹽巴提味的烏骨雞,不但能幫助吸收營養,還有減輕肝腎負荷的好處。

•蘿蔔:

吳明珠中醫師認為,秋冬時節吃蘿蔔可以清除體內的虛火,也有潤肺等益處。《24 節氣養生這樣吃這樣做》指出,秋冬進補多吃肉容易生痰上火,這時搭配蘿蔔就能避免上火,同時也有營養滋補的作用。

《24 節氣輕蔬食》建議從大雪節氣開始就可以吃蘿蔔,俗話「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就是指蘿蔔有着散瘀消食等多種食療價值。要小心的是,蘿蔔屬性偏寒涼,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以免引起腹瀉;此外蘿蔔有化氣作用,也不要跟人參類的溫補藥一起吃,以免影響補藥效果。

•山藥:

被譽為「天然補腎藥」的山藥,有着健脾補腎、益腎固精等功效。《24 節氣輕蔬食》提到,山藥富含糖蛋白質與消化酵素,是能幫助消化的天然食補品。

•堅果:

冬天天氣冷,吃堅果不易上火還有禦寒的好處,吳明珠中醫師更說,冬至是「生命活動由盛轉衰、由動轉靜」的時期,進補之時吃能夠補腎健腦、強心健體的堅果最好!例如杏仁、核桃、栗子等堅果都可以選擇,但堅果熱量高,要注意攝取量以免反而發胖。

•茼蒿:

冬天吃火鍋一定不可缺少的茼蒿,也是冬至進補的佳品!李錦秋營養師認為,茼蒿有寬中理氣、消食開胃、消痰開鬱等好處,也能幫助消水腫、促進排便、降低血壓、防治貧血,只是要避免一次吃得太多,以免氣濁助火。

•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冬至養生進補自然不能缺少白菜!白菜能滋陰潤燥、潤腸通便,對於減肥、排毒、防癌都有幫助,也適合搭配秋冬進補最常吃的羊肉,能提高營養價值。王玫君中醫師也在着作中提到,白菜有抗氧化、促進腸道蠕動的效果,有助預防便祕、痔瘡、結腸癌等疾病外,也有促進蛋白質與鐵質吸收的好處。

•柳丁:
水果不只是飯後甜點,也有進補養生作用。《順四季、顧五臟! 24 節氣挑食養生法》指出,冬季最常見的水果柳丁,就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維他命P、纖維素、果膠等物質,有助降低血中膽固醇、促進清腸通便,還能解膩消食。

•黑米:

《順四季、顧五臟! 24 節氣挑食養生法》指出,黑米的食養價值,從別稱就可略見一斑:「藥米」、「長壽米」、「補血米」,在在顯示黑米具有養護心血管、促進兒童大腦骨骼發育、延年益壽、滋陰補腎等好處。黑米的營養大多在外皮,因此吃黑米時要避免加工,浸泡一夜再煮更好;也因為黑米不易煮爛,消化不良的就要少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