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如果是双 Y 设计,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建深中通道?

站在今天,回望10年之前的那个决定,粤港澳大桥(即港珠澳大桥)很可能是一个世纪之憾。至少,也是一个十年之憾。 我所说的这个遗憾便是,双Y变单Y。无论当…
关注者
312
被浏览
275,023

36 个回答

深圳被香港边缘化? 港珠澳大桥单Y与双Y路线之争 - 知乎专栏

笔者今年正月期间到澳门珠海玩了一圈,途中在坐车从澳门半岛过桥至路凼岛见到了即将完工的港珠澳大桥。这几年有不少吐槽港珠澳大桥的传闻,说此桥是香港政府为边缘化深圳,借助中央政府的力量,有意牺牲深圳的利益将 “双Y” 路线变成“单Y” 路线。而深圳因为港珠澳大桥双Y方案被舍弃,不和深圳连接后,无法解决深圳连接珠江西岸的需求,深圳另求替代方案—深中通道。

随着传闻越演越热,百度百科“伶仃洋大桥”有了如下的内容更新,

更甚的是这样的新闻,

一开始听闻我也是心里意难平,不过自从看过央视《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纪录片后,我决定深究一番再做定论。毕竟这么大的投资项目,设计寿命120年的百年项目,涉及诸多方利益,客观上很难因为某一个城市 的单方面意愿而修正工程方案。即使中央对香港诸多溺爱,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享受的政策红利也是不少 !结果,似乎还真让我发现了什么。


港珠澳大桥前身---伶仃洋大桥

珠海与深圳都在1980年设为经济特区, 面积差不多,珠海的海域面积还大于深圳,但二者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深圳在各方面的经济指数都领先于珠海, 2016年深圳与珠海的GDP相差近九倍,深圳一城的GDP是珠江西岸三市(珠海、中山、江门)总量的 近2.5倍,个中原因很多,其一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珠三角的投资来源地,珠海临近的澳门和深圳临近的香港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香港的产业转移首当其冲选择的就是与香港陆路相接的深圳,其次就是离深圳距离最近的东莞和惠州。而港珠两城虽仅隔着伶仃洋,但客货往来非常不便,香港的资金和产业转移无法快速有效地辐射至珠海和珠江西岸。

2016年 珠海与深圳经济指标对比:

而港珠澳大桥未开通前,珠海与香港之间的客流往来,陆运需经中山,广州(南沙),跨虎门大桥,经东莞,从深圳各关口至香港,用时3小时。实际上用时更长,因为虎门大桥作为目前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唯一通道,常年超负荷运行,拥堵半小时以上是家常便饭。97年虎门大桥开通之前,则需进一步北上,更加费时。

水运则快些,珠海九洲港至香港赤腊角机场的航线,用时70分钟,每日数班 。

下图标出了从珠海经深圳主要口岸至香港核心区(中环、尖沙咀)和香港赤腊角机场的路线

经济发展货运方面,陆路也是一样绕行多地,用时3小时以上,且只能通过深圳的皇岗口岸和深圳湾口岸过境,口岸地区离香港货柜码头和香港赤腊角机场还有40-50公里,用时长且不经济(广东省和香港境内各类高速公路收费)。

香港机场作为全球大型枢纽机场,是亚太区航空货运及快件集散中心,其货运量自2010年起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珠三角生产的对时间要求很严的高价值商品,比如智能手机、电子产品都需迅速运往香港,然后发往全球。 香港港口--葵青货柜码头是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2013年之前都稳坐全球前三,之后分别被深圳港和宁波-舟山港超越,现名列第五,广州港名列第七。但实际上深圳港、广州港和珠三角其他港口一样,很大一部分功能是香港港的喂给港,其经手的货物至少有2-3成通过香港港口转口。

陆运费时,航运则成为珠海及珠江西岸-香港主要货运途径,事实上,珠海港的集装箱90%以上驳运至香港港,只有少部分驳运至深圳西部港区,中山、江门港口和深圳港距离相对更近,也有80%以上驳运至香港港。珠江口云集着香港、深圳和广州三个世界十大集装箱码头(2016年数据), 但是整个珠江西岸水域由于泥沙堆积,一片滩涂色,航道水深不足通行大型货轮,没有良港,这样珠海港与香港和深圳港往来只能通行小型货轮,如果陆上距离缩短,直接在香港和深圳港口装载出海更为经济。

卫星地图上珠江西岸一片黄,无天然良港。

因此,修建一座跨越伶仃洋,连接香港和珠海的大桥对于珠海及整个珠江西岸的经济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香港资本进军更多的珠三角腹地提供机遇。早在1983年即由香港建筑师兼商人胡应湘率先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境大桥,名为伶仃洋大桥,即港珠澳大桥的前身。

当时的路线即为港珠地理最短路线:

珠海金鼎镇 – 珠海淇澳岛- 深圳内伶仃岛-香港屯门烂角咀。为此,珠海先行动工,于2001年建成金鼎至淇澳岛的淇澳大桥。

香港着陆点—新界屯门的烂角咀, 远离香港核心区(港岛的中环、九龙的尖沙咀)和机场和货柜码头。

珠海着陆点— 金鼎镇位于珠海的香洲区边缘。珠海和深圳一样,城区首先发展在距离澳门和香港最近的区域,然后逐步扩散,金鼎镇离珠海核心区还有段距离。

实际路线要加上珠海核心区-金鼎镇,及香港境内烂角咀至核心区:香港岛的中环、九龙的尖沙咀,机场和货柜码头的公路。

彼时,香港使用的是启德机场,位于九龙,主要核心区都聚集在一起。

图为经虎门大桥和伶仃洋大桥至启德机场之路线对比,路程节省不少。


遗憾的是,启德机场于 1998年停止使用,香港随后启用大屿山附近的赤腊角新机场和连接大屿山与香港九龙之间的青屿干线。 从珠海至赤腊角机场则需环新界,青衣岛、大屿山绕行一圈,距离过长。所以另辟路线直通香港机场则提上议程,同样也是胡应湘提议香港起点改为大屿山。

图为伶仃洋大桥和港珠澳大桥之路线对比,

珠海至香港赤腊角机场,明显港珠澳大桥路线更有优势。

珠海至香港核心区(中环、尖沙咀)及货柜码头,也是港珠澳大桥路线更近。

因此从2002年开始,伶仃洋大桥便逐渐被港珠澳大桥所替代,且有了双Y和单Y路线。而在此之前,伶仃洋大桥及港珠澳大桥的方案仅限香港和珠海两市之间的斡旋,深圳一直置身事外,直到2002年,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欧广源表示要修建深圳到珠海隧道,深圳才开始介入港珠澳大桥路线之争。


路线之争:“单Y “ VS "双Y”

单Y路线也就是现有的方案,桥的西边连接珠海和澳门,桥的东边连接香港。

双Y路线就是桥的西边连接珠海和澳门(或中山),东边连接香港和深圳,实际上有多个方案。

来个路线对比图,

珠海-香港中环、尖沙咀和货柜码头,双Y与单Y路线距离差别不大,因此不赘述,下面只讨论珠海-赤腊角机场的距离。

双Y-A方案,即在原伶仃洋大桥的基础上,加上淇澳岛-中山南朗镇和内伶仃岛-深圳蛇口这两条支线。该方案未兼顾到澳门,但实现了珠海/中山和香港/深圳四地之短距离连接。

加上屯门烂角咀至赤腊角机场的路线是这样的,

如果建一条屯门南至赤腊角机场的跨海接线,路程可进一步缩短,因此该方案也是深圳力推的双Y路线。


双Y-B方案,即在单Y路线上加一条香港大屿山至深圳蛇口的支线。该方案实现了香港和珠澳之短距离连接,但是深圳和珠澳之间距离过长。


双Y-C方案则介于A、B两方案之间。但是珠海和香港之间距离最长。


三种双Y路线与单Y路线对比,就港珠和深珠距离而言,只有双Y-A方案可以与单Y路线PK。


双Y路线落选

仔细看港珠澳大桥的走向,并不是一条直线,几个地方弯了几个大弯。这是因为伶仃洋上有多个航道,海里面不像江河就一个方向,在不同的航道水流方向不同。在航道过船的时候,桥需要和航道保持垂直。一个航道经过的地方就要拐个弯,多个航道最后让这所大桥拐成一个大曲线。

前面提到珠江口云集着三个世界十大港口:深圳港、香港港和广州港。


下图标记了主要港口位置和航道(黄色虚线代表深水航道)。

伶仃西航道连接广州港(南沙)

铜鼓航道,连接深圳西部港区(蛇口、赤湾等)

龙鼓航道也是珠三角各港口与香港港(转口贸易)之间的主要航道,深圳西部港区是主要使用者。

港珠澳大桥现有方案穿过了5条航道,靠近伶仃洋西岸的三条航道因为航道水深有限,只通行小型货轮,即采用一定高度的通航孔桥;而伶仃洋海域靠近香港一侧的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均为深水航道,是通往珠三角主要港口的命脉,考虑到将来长远发展(30万吨油轮通航则桥高需80米以上 )和临近香港赤腊角机场限高要求,选择了海底沉管隧道,由东西两人工岛连接。

以 双Y路线-A方案为例,深圳西部港区受影响最深,若节省工期,四条支线则需同时开建,届时整个深圳西部港区甚至整个珠江口所有港口将几近停摆。

为保证将来的运航能力,这四条支线也将很大概率采用海底隧道,每条隧道需有人工岛连接

加上深中通道的主要工程对比:

双Y-A方案建设工期和建设成本远大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组合,且四条支线缺一不可才能实现全面通车,极大挑战四地政府的基建和财政压力。

港珠澳大桥09年年底开工,预计17年年底通车,历时8年,成本已过千亿,无法想象若采用双Y方案,将要何年何月能够通车,成本又几多。

除此之外,海底隧道两头的人工岛需在淇澳岛和内伶仃岛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填海,对海洋生物尤其是中华白海豚自然栖息地和红树林保护区的破坏也将是致命的!

所以就各方面而言,只能舍弃双Y方案,而深圳随后选择了修建深圳-中山的深中通道来对接珠江西岸,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的组合更优于双Y路线。


港珠澳大桥香港境内的连接线,香港口岸人工岛,以及之后为了缩短深圳和香港机场之间的行程建设屯门西绕道和屯门南-赤腊角机场的连接线,均由香港政府自行筹资独立修建。而大桥主体部分(桥隧工程+两个人工岛),香港作为受益方,出资比例达42.9%。作为回归后香港第一个超大型基建工程,开支巨大,政府竭尽所能说服中央政府今早落实单Y路线达到最佳收益比则是必然, 这才有了百度百科上“2003年7月底,曾荫权(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专程前往北京讨论兴建港珠澳大桥计划,伶仃洋大桥计划由港珠澳大桥计划取代”。相信深圳也没少跑中央 (深圳市委书记一般兼任广东省常委),最后还是经济效应决定路线,而边缘化深圳实属阴谋论。

避开深圳肯定是个大不利。其实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内地的车辆去香港是不方便不开放的,这座桥更多的是承担港澳之间互通以及香港单向通往珠海的车流,想想港澳之间能有多强的交通联系,香港有多少车流通往珠海,可见未来这座桥的运营前景怎样了,也许会比较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