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防波堤消失或冲散是怎么回事?

[图片] [图片]
关注者
10
被浏览
4,435

3 个回答

第一次來帖文。

我前一陣子寫了幾篇有關文章,本來想向傳媒投稿,就貼在這裡吧。資料或許有點錯誤。


===================第一篇===================

一、人工島事件

對最近的新聞十分感慨。

人工島事件,只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如果大家同意弱波石是設計出來,是按照圖紙和規範和規格建起來,唯一可以質疑的是負責工程師的專業。

普通市民看見颱風前後沒有肉眼的分別,弱波石被沖走是沒有理據的。

如果沒有事實証明,無故質疑人家的專業,將心比已,你也不好受。當內地專家被質疑,我們要求像大企業的公共關係科,背後經過精心計算的回答,反映了我們的冷漠。因為專家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

我發現不少朋友關注點,在公共關係上的較勁,而沒有藉此機會做一下科普教育,知道一下海事工程和人工島的設計建造。這個工程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例如為什麼港珠澳大橋有一部份是高架橋,有一部分是隧道。為什麼人工島是水滴型設計,人工島的選址等等。

既然是技術和學術問題,大家有建設性討論,是一個知識型社會的福氣。這也是一個機會認識建築工程行業,我相信市民會對工程師有良好的印像。一個工程背後是做了很多工作,由未設計已經做詳細的監測和勘探,一個概念設計,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到施工不斷因應實際情況,修改設計。完工後還有長期監察,中間有無數次的比較和不同專家審核。只是一張相,沒有詳細了解,就否定一個團隊的付出。

有一些問題,是對工程行業的不了解,應該有一些傳媒做一些專題文章,講解這個工程行業,或比較香港和內地建築行業的分別,即使對行業的批評,總比整天糾結那弱波石的設計。既然市民質疑人家的專業,研究一下這個專業,指出利與弊,也可以令大眾思考這行業,不是更有意思嗎?

如果公眾不明白而感到擔心,是完全可以理解。但一些自稱「資深」的工程師扭曲事實,實在感到心痛,也沒有有識之仕反駁,或傳媒不太報導一些不同人的意見。有什麼可能用水庫的壩的防波堤和人工島的防波堤相題並論,好比橙和香焦比較,水文和水力學都完全不同,海流可以在人工島兩邊流過,水壩不成,不是波浪就是有相信的特質。水流在不同地方都不同的,珠江三角洲,就是沖積形成的,水流一定慢才會形成沖積的

為什麼老是找黎廣德,倪學仁,蘇耀坤來評論呢,他們同是有政治背景的公共專業聯盟,中立性成疑,難道香港沒有工程師給予獨立的意見。術業有專攻,有什麼什麼工程,都可以找一個工程師都可以回答呢。土木有橋樑,有隧道,有排水,有水務等。這是人工島涉及海事工程,填海工程,隧道工程,都是不同的專業,理應找相關工程師評論,尤其這是極其複雜的工程,不少東西都是大家前作未見的。一個家庭醫生,怎可以又是皮膚科,婦產科,精神科的專業,但傳媒只認為公專聯那些工程師,尤其是黎廣德,他連機械工程都懂,出來以專家姿態評論。

這次他們的回答不只不專業,更是誤導和扭曲事實,實在影響工程師的專業。這次竟沒有人敢於出來反駁。我每年交了五千元會費,專業範疇裡,工程師學會應該出來以正視聽。律師公會常常出來表達意見,醫學會也不時出來表達看法,但工程師學會鮮有出來面對公眾。

真的想有時間寫一些深入淺出,一些我的愚見來討論一下。


===================第二篇===================

二、又是港珠澳人工島

香港工程這個行業將來的發展如何呢?


眾所周知,香港過往的繁榮,基礎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香港競爭力排名,基礎建設拿的分數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可能有很多意見如保育等等,但基建在競爭力的佔分,反映基建對香港的重要性。


面對這個問題,創意無限,充滿好奇心的網友,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用不同型狀的弱波石,看看有什麼發現。物理老師可以教導學生穩定性和水力學的基本特質,討論也有趣,你會發現,流體力學實驗,做縮小模型,有比例法則,同一物料,同一形狀,放大了,穩定性增加,所以小石頭會被沖走,大石頭不會被波浪沖走。你也會明白,弱波石設計的形狀,穩定性最佳,最妙之處,是港珠澳人工島選擇弱波石的形狀,怎樣擺放,都維持穩定性最佳形態,所以可以隨機擺放。


弱波石的原理,是增加海浪形成旋渦,能大大減低海浪的能量,而旋渦的形成也有隨機性的。


可能花一個星期,再網上搜集一下資料,同學們就掌握了大學知識了。不用十多萬讀IB,做一些做作的研究課題。


網上有很多介紹港珠澳大橋的資料,也有記錄片。花兩個小時看報導和留言,看一看記錄片,人家有聲有圖來解釋,不是得著多了,以後更懂得辨識。


我認為這篇講解沉管設計的文章,工程師們值得一看。


文章是由參與港珠澳大橋科研的清華博士生,還是岩土專業寫的


zhuanlan.zhihu.com/p/26


如果不把海底汙泥挖走,怎樣解決隧道沉降問題呢。如果沉管太軟,沉管之間的相對移動太大,隧道會有漏水情況。如果做得很硬,沉管之間的相對移動會少,但沉管太長,受力太大。


這個是結構力學中的剛性結構(rigid structure) 和柔性結構 flexible structure (如懸索橋),因不同情況的變換過程,沉管結構是貼服地「躺」在海床上,不是把沉管硬塞下海床。在學術上有土木工程最強的清華和同濟大學,有內地不同設計院和國際顧問公司的聯合設計院,有另外日本顧問公司,有重點實驗室,一同做專家論証,開研討會。筆者是清華教授團隊的博士生,專家組動用了中科院院士做審核。這個設計還有在現場一段時間才完全驗証,但我看到內地對建築技術創新的重視。


荷蘭工程師,當初開價顧問費十五億做人工島指導(要另外找工程師做設計出來,人家只是指導你做)


std.stheadline.com/dail


而你看香港人的評價


lihkg.com/thread/617080


所以,我們從這一單新聞看到兩地對技術的態度。你再看看香港「資深」工程師是怎樣?

—————————————分隔線————————————–


有一些說法,毫無邏輯可言。要水底視察,才知道施工和圖紙一樣,正如你買樓,在屋宇署拿了圖紙,對地產商說,我不知道買的房子有沒有樁柱,你挖出來,讓我看看,不然,我怎知道買的房子依足圖則做。或許,你上班,老闆問你有沒有帶個腦上班,會不會留在家裡,要你拿個腦出來看看。這些要求,合理嗎?


有一些說法要求公開圖則和設計數據,還有實驗數據。首先,圖則是知識產權,設計的數學模型也是,這些圖紙、實驗和數學模型,是值錢的。荷蘭工程師,給他們十五億,也不會公開這些東西。這是人家的東西,不能隨便拿出來,也不只一間顧問公司負責。做顧問工程的知道,圖紙有版權,計算模版等,離職時不應拿走的,尤其是投標的資料。有朋友告訴我,做功課拿到整份顧問報告,說明政府問題,我想不太可能一個學生能拿出來。取得數萬張圖紙和大量數據做什麼去驗証設計,又不是找一班工程師,懂看內地圖紙和實驗數據,花一年半載慢慢驗証,幾千萬顧問費又誰來付呢?就是因為幾個「資深」工程師的意見,所以立法會議員,要求拿圖紙和數據,是極不合理的。

—————————————分隔線—————————————

有不少意見,認為香港基建造價太高,又經常超支。也有不少報導,批評內地工程部分超支,香港要多付二十億人民幣。但沒有多人注意,超支後大橋造價只是四百八十億。香港的連接路,現在要一千一百億港元。但兩地的工程規模和難度不是同日而語。當時香港人批評內地政府,又講述基建大白象論,就沒有再跟進,為什麼超支後「只是」四百八十億?


在造價問題,我查了英國高鐵造價,估算五百五十億英鎊,有學者預測會達到八百億英鎊,事實上,未開始建造,估算已經不斷提高了,查一查資料,你知道估價比原先高了近倍,和港珠澳不一樣。高鐵大部分都在地面,五百五十億英鎊,比現在討論歐盟分手費只是三百九十億英鎊還多。英國高鐵二零一六年動工,暫定二零三二年全面完工,到現在還有十六年,沒有趕工期的問題,又為什麼這麼貴呢?


我很意外,在政府出來解說前後,我認為前土力工程處長陳健碩的論點最可取,應該傳閱率最高。在學術界術語,理應陳的引用率最高,影響因子最高。當然大家知道什麼論點和影響因子最高。這種劣幣驅逐良幣,實在感到擔憂,所以傳媒喜歡找影響因子最高的「資深」工程師來訪問。


這說明一點,不應凡事在政治立場看,內地超支,和香港超支,英國超支,又應怎麼解讀呢?我們很容易用一些標準答案,豆腐渣工程,血汗工程,一些對內地標籤,政治化來「簡化」問題,英國又是否因為民主而高鐵超支呢?是否後者是我們所追求呢?簡單來說,基建工程,是否低造價的必然出現問題,高造價的必然高質素。


造價高,除了立會拉布因素,〔有人不同意,但我肯定工程可以按計劃開展,造價會低一點,這不是政府在嚇大家〕。意思是,除了政治因素,又是什麼拖了香港工程業的發展呢?我認為一個重要因素是行業對技術重視不足。超支,工程各問題,我的愚見是結構性,即是話,沒有跟本的改變,基建各問題會重現,而不是政客喊口號,也不是內地因素。如果政客可以指出這根本的因素而跟進,說出行業的心底話,香港人會由衷感謝。再寫一些茶餘飯後,看作笑話的文章,但又撈了一筆政治本錢,只能心裡苦笑。


不少行家認為,香港技術流失嚴重,也因為種種制度,不只令香港工程技術沒有創新,工程經驗留不住。我們依賴了外來專才,他們做完沒有留下寶貴的經驗。香港八九十年代,很多工程經驗,是上了昂貴的一課學回來的,要學費平一點,只有科研和專業這一條生路。如果高鐵港珠澳給社會上了昂貴的一課,只有向前看,討論出了什麼問題,不是反對基建,問題就解決了。


你看了內地的記錄片,知道工程是設計和建造專才互相緊密配合,才會相得益章。香港就是設計和建造互相對立,大家因為把利益最大化,沒有取技術創新的路,而是鑽研合約漏洞,工程效率低下,也大量工程師做技術不相關的工作。


做技術的工程師,不只待遇差,工時長,還在種種限制下工作。反之,港珠澳內地段,技術人員獲得大量支援,審批是經驗和知識多的人員做,是老師給學生批卷,如教授團隊做的東西,是院士審查,至少是相同資歷的互相審查。香港是學生給老師批卷,在顧問工程做的會明白的。結果是,內地工程師十分有幹勁,香港工程師只想往政府跑,給老師批卷。

—————————————分隔線—————————————

只是說一點,現在發展與保育,被描繪為水火不容,把發展和保育,人文等對立,只是政客的手段。從我讀書時,教導的可持續發展,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保育的經費,正是經濟發展來的。社會討論的,正是如何經濟,社會、環保三線並行發展,這是唯一可持續發展的進路,缺一不可,只說保育或發展,都是假太空。也往往社會什麼議題簡化成政治。對,政治是簡單化問題,就是對與錯,政治取向的判斷,問題的本質,爭議過後卻沒有理會。


人工島事件完結,各人鬧了香港和內地政府一遍,我們得到什麼呢?只有政客得益已而,大家買多一些花生,多一些歪論貽笑大方。


結尾只有一句


「假若將來市民有機會選了黎廣德做發展局局長,工程界會有一番新景象。」


===================第三篇===================

三、隨機裡的規律


我花了一個小時左右,寫了六大版我對水力學隨機性的想法,加上兩頁有關弱波石穩定性的十分粗略估算。我很少用筆這樣計數了,大家不要太認真。

我的水力學知識只是大學本科程度,我的臉書有水力學博士,也有工程教授,希望拋磚引玉,班門弄斧,讓真正專家和工程師出來更深入正確的講解。我可沒有參考任何資料喔,純粹一些思路而已。

我們理解水力學,可以想像為一隊步兵行軍。當水流速慢時,有如步兵整整齊齊操兵,十分有秩序,保持陣型。當流速提高,如步兵提升行軍速度,陣型開始有點亂。井然有序行軍的步兵群稱為層流(laminar flow),有一點亂行軍的步兵群,稱為湍流(turbulent flow)。我們很容易想像,行軍越快的,士兵互相碰撞,陣型會越來越亂。因為亂了陣型,要消耗更多能量行軍。

要打亂敵方行軍,我們可以在其路徑放置障礙物,打亂行軍。在障礙物前面,士兵卡住了,但士兵要一直向前行,不能停,不能退後,所以會傻乎乎地打圈。士兵在打圈,消耗大量能量,這就是漩渦。其實,漩渦也是規律的一種,士兵有規律地打圈,讓後面的士兵不會卡住。要製造更大的能量消耗,要破壞漩渦的結構,要士兵在障礙物出出入入,不規則的亂撞一團。

如果放多個障礙物,應如何佈置呢?這是一個大學問。你要想想,當行軍速度慢下來,秩序又會來了。障礙物要令士兵只能以最慢速度行軍。如果太規則,士兵可以排隊一個一個走,只要路徑迀迴,士兵要不斷選擇行動路徑,他們就慢慢走都會出亂子。

總言之,要消耗水流能量,要製造混亂,隨機性。物理用disorder, random 等字,工程用不均勻性(heterogeneity)。弱波石的形狀設計,和堆積方法,目的是制造混亂。隨機性的堆積方法,是研究的一個大領域。現在一個土壤力學的主要分支,就是用離散元方法,研究顆粒隨機堆積所形成的結構,這又是一個大領域,顆粒力學(granular mechanics)。


===================第四篇===================

四、沉管技術

我看到一位外國朋友談論人工島事件,他是資深的岩土工程師,看了報導,認為弱波石是被沖走的。我在當中解釋,但討論裡我又看到新的觀點。


有很多人批評內地當局沒有及早回應。但中方的港珠澳管理局已經連續發文,只是很少傳媒報導,認為內地沒有出來回應。


四月四號

hzmb.org/ct/bencandy.as


四月六號

hzmb.org/ct/bencandy.as


而路政署是四月九日召開記者會的。


我認為有一段香港傳媒應該報導出來的。


「針對香港媒體的疑問,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設計施工谘詢聯合體成員單位荷蘭Tunnel Engineeging Consultants (TEC)公司、人工島谘詢技術總負責人Dick Kevelam表示: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體防波扭工字塊在這些位置隨機安放更安全,他同意承包人的設計和施工,他也相信承包人對這一塊做的驗證(《人工島防撞波浪斷麵物理模型試驗》)。Dick Kevelam認為,媒體誤讀了這些航拍圖片,他們以為是人工島防波堤崩塌或被衝散,而實際是人為特意這樣安放。」


有不少的焦點放在對內地專家的不信任,但這是國際知名的荷蘭沉管專家 ( http://tec-tunnel.com) 的意見,份量十足。這也說明設計不單只有內地專家參與,也雲集了世界各地不同專家參與其中。以香港對外國專家的信任,應該令港人放心。


最近有對專家不信任的風氣,但有一些時候,的確要信任他們,尤其在複雜難明的技術。世界不同專家眾首一堂,在這個全世界最長的沉管隧道,一個世紀難得一遇的大工程,互相交流取得寶貴的經驗,促成工程行業創新。


—————————–分隔線—————————–


以下是對沉管隧道建造方法的猜想,沒有怎樣找資料,只憑一些工程常識,多謝賜教。


港珠澳大橋中的隧道,建成後是全世界最長的沉管隧道。香港有不少沉管隧道,香港三條過海隧道,紅隧、東隧、西隧,都是沉管隧道。沙中線過海段,中九龍隧道,將會採用沉管隧道。


沉管隧道需要的複雜技術。一節沉管就像一個潛艇,但沒有動力,要由多艘拖船從船塢拉出來,到施工地方,再為沉管灌水,準確放在預定位置。幾百米長的沉管,在海流和海浪當中,要精確微調沉管三個方向的移動,往沉管灌水要做到十分精準。


沉管隧道設計不挖走海床淤泥,是一大挑戰,因為在軟的海床,受力有一點不均勻,沉管就會移位。放了一節沉管,要十分精準確放第二節,接駁第一節,並在海底進行水底焊接。如果放的位置不精準,誤差就不斷累積。因為每一節都相隔一段時間放在海床,降也不同。沉管設計最難是防水,要在四十米深的海底,做到不漏水,沉管之隔的連接位就是關鍵。所以最難的是控制不同沉管不同的沉降,地型不同,淤泥厚度不同,沉降自然不同。


最關鍵是兩段沉管的合攏,就是最難。接駁的沉管,長度要剛好,但要剛好前後兩段沉管,三個方位都完美接駁,是一大難題,就是最值錢的技術。理應兩邊沉管往後拉,把沉管之間的空位略為加大,放接駁的沉管,再兩邊沉管推向接駁位,緊緊連接。但數公里長,每一節十百八十米,八萬噸重的沉管,怎樣拉開呢?我估計,是在沉管施加預應力,沉管變形,安裝好後減底預應力,兩邊沉管同時擠壓接駁的沉管。


因為沉管的沉降是最關鍵,太大不均勻沉降,在高達四十米深的水壓,沉管漏水才是要工程師集中關注,所以有這個弱波石的設計,減少荷載,從而減少沉降。


說實話,這個工程關鍵不是那弱波石。如果真的被沖走,可重新設計,把弱波石放回去。弱波石主要作用是保護維護,防止人工島附近的沙石結構被沖刷,這是十分慢性的,只要不斷監察,可作出相應維護工作。大型的工程,都有二十四小時監察的,隧道有很多測量儀器,有問題會及時察覺。隧道建得不好而漏水,才是頭痛的問題。不少建好的隧道,都有漏水情況,要做很多成本來做修補維護工作。


最近有對專家不信任的風氣,但有一些時候,的確要信任他們,尤其在複雜難明的技術。世界不同專家眾首一堂,在這個全世界最長的沉管隧道,一個世紀難得一遇的大工程,互相交流取得寶貴的經驗,促成工程行業創新。

—————————–分隔線—————————–


我看發文的文風,大概是給內地人看,解釋比較技術性,用了一些専業用語,但我認為都不是難明白的。但香港傳媒報導的,多只是一個電話詢問(不是訪問喔,答的人明顯不知情的),就是一句單句,「照片有可能有錯覺」。傳媒不多報導港珠澳官方回應,有可能是文章較技術,傳媒希望一些容易搞懂的事,一些一看就明白的東西,如以早期電腦模擬圖就認為是設計圖紙,和相片對照,認為沒有按圖紙起,或施工是按照電腦模擬圖起了,和相片出入大。有一些「資深工程師」又說一些看似簡單,讓人容易吸收,但謬誤的邏輯理論。


香港大眾,包括很多工程界的同行,重點放在公關技巧。這件事情,反映公關的重要。


我在年青在政府工作,有兩次看到公關工作的背後運作,也有接觸傳媒。一次是中環填海的天星碼頭,一次是屯門公路擴闊工程。我知道一個短短的記者會,背後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很多工程師都極大壓力。這次人工島事件,不知道有多少工程師有周六日加班,要在壓力裡加班至深夜。我有朋友負責鉛水事件,有家庭的他長時間大量加班。公關用的講稿,都是精心計算。公關不只是科普把事情專業簡單易明的向公眾解釋,是引導你相信你聽的部份資訊。公關好比P圖,不讓你看素顏,但現在人家都喜觀看P圖了,我倒喜歡看素顏,明白各項事情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也可能是真的出問題。你的朋友面上可能有雀斑,也不用用放大鏡到研究那雀斑,拉遠來看,她不是挺美嗎?


工程界,尤其是十分政治性的今天,很多工程師的精力放在公關,還加上很多工程索賠的爭拗,複雜的工程,令工程師難以專心技術的工作。


人工島事件,涉及大型基建和內地兩個因素,給政客不斷「抽水」。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變得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