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終局(下):中美核心的無聲之戰,台港邊陲可能改變地緣宿命嗎?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走向終局(下):中美核心的無聲之戰,台港邊陲可能改變地緣宿命嗎?

走向終局(下):中美核心的無聲之戰,台港邊陲可能改變地緣宿命嗎?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民主追求和社會發展猶如鏡像的台港,此刻只能照看彼此,在狂風暴雨中抱緊自由——香港欠缺經驗,可以從台灣的民主百年追求中理解,長夜漫漫永不放棄希望;台灣欠缺意志,今日香港是昨日台灣,提醒我們是先人犧牲才得以享受民主果實,不能在小確幸中繼續安逸。

文:張海渱(媒體工作者)

回歸第23年前夕,香港人正式迎向歷史命運,台灣人卻還未看清自己的歷史責任。台港必須共同承擔起世界的樞紐(pivot)角色,不只是地緣上的,還是精神上的——用希羅多德情境介入大局,來扭轉修昔底德陷阱,是邊陲者唯一可能改變宿命的機會。

「我們確實有權期待奇蹟出現。不是因為我們迷信奇蹟,不是因為不管有意或無意,而是人只要能行動,都有能力達成不可能、不可預測之事。」——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政治的承諾》

今(2020)年1月11日,蔡英文勝選之夜演講,背後一字排開的執政團隊和新科立委,台下各就各位的基層黨工,顯示乘載台灣本土力量的民進黨世代梯隊已經完整——總統以817萬的歷史高票連任、國會過半二度全面執政,台灣人的百年民主追求歷經苦難來到收成時刻。

黨外時期從街頭與地方選舉起家,民進黨人才在選舉技術和政治行銷的成熟度,已遠遠將國民黨拋在後頭。但精於選舉術不代表會治理,台灣的民主實踐應往下一個階段邁進,民進黨在領導管理、體制運作、權力分配、凝聚國家共識的「善治」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卻也因國民黨全面崩潰,沒有足以制衡的在野黨,而有「權力傲慢」的危險。

本土力量已大致完成中華民國台灣共同體的建構,但學者吳乃德提醒「台灣民族還沒經過真正考驗」(註1)。疫情是一次測試,台灣因防疫成功成為國際焦點,和香港有著天堂地獄的差別際遇,卻還未意識到從邊緣到重返棋局需要付出代價。

面對「無聲之戰」歷史新局「全民民防意識」必須建立

香港危機讓世界進入大歷史的新格局,台灣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雖然國際圍堵趨勢漸明,但若制裁也無法將帝國慾望停損在香港,下一個危機就是台灣。

選後亡國感大減,防疫和罷韓成功的台灣主流社會沉浸在小確幸,台灣人對香港只有同情,不知覺自己是身處暴風眼才暫得平靜,無論政府或民間的憂患意識都不足,欠缺面對「終須一戰」的心理素質。

民進黨過去的人才培養主要在選舉、組織和地方治理,面對充滿變數的歷史新局雖有認識也有警覺(註2),但對國家戰略走向缺乏膽識和想像力,目前執政團隊在國安、資安、國防外交等領域的人才庫、經驗、視野,甚至是心態(註3、4),還不足以帶領台灣面對即將到來的嚴峻挑戰。

然而,台灣目前真正的當務之急,是建立「全民民防意識」。這並非取決於美國總統是誰、兩黨是否抗中、美方軍售數量或國軍防禦能力,而是台灣社會面對「終須一戰」的知識儲備、意志和心理素質。

我們從香港的血淚經驗看到,港人經過去年長達5個月的實戰,一年醞釀「攬炒」,面對來勢洶洶的《港區國安法》,雖有國際強力支持,還是對香港社會造成實質的震懾效果。但港人去(2019)年也因長期運動長出星火燎原的「全民抗爭意識」,及黃色經濟圈等社會支持網絡,北京強力碾壓反而讓人心更緊密。

反觀台灣處境,雖然擁有科技戰核心的台積電和第一島鏈中心的戰略地位,但台灣不像高度國際化的香港,西方在港持份太多(本國公民和資金)很難放棄。近日雖有分析警告中共武力犯台可能,但面對台海緊張局勢升高,未見西方主流輿論呼籲保衛台灣是不可迴避的責任——主張對中國外交斡旋的自由派態度曖昧,即使友台的對中鷹派(註5)也對台灣長期的國防政策如縮減軍備、取消徵兵制感到不解與疑慮。

香港人已證明,為了捍衛我城的自我犧牲,和不畏一戰的意志,才可能引發讓國際社會震動、共同行動的巨大能量,可見天助自助者,國際支持將取決於台灣人自我防衛的決心(註6)。

oyaeqf7bic7zjwp7lm73g3s648eeq1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中國因素的民防意識是抗疫成功關鍵

然而無聲之戰不一定是傳統戰爭,中共「超限戰」的思路是一切可以讓民心崩潰、迅速拿下台灣的方式,從癱瘓電力、電信、網路、金融系統到生化戰都有可能,「全民民防」不一定是軍事,重點是「民防意識」。

這次台灣的成功防疫經驗可知,從初期警覺SARS重演的危機意識、民眾支持禁止口罩出口、不輕易開放邊界、願意讓渡隱私配合居家防疫,到配合指揮中心的口罩配給制……除了政府即時靈活、公開透明的應對外,台灣社會對中國因素的「民防意識」,是讓官民緊密合作,使民主防疫體系順暢運作的關鍵。

事實上,台灣公民社會已建制了民防系統,然而這並非疫情發生時才建立,也非政治部門能夠主導,而是超過十年的公民社會累積——2008年學者吳介民提出「中國因素」開始,幾個重要社會運動如2012年反媒體壟斷、2014太陽花,以及民間活絡的公民座談等長期教育,才慢慢成為大眾意識。

2018年1124大選的韓流「輿論戰」震撼,讓台灣公民社會選後自主動員,有機生長出各式素人組織、網路群組等平台,迅速建立「反統戰」「反資訊戰」的識別、教育和防衛機制。經過2019年的議題發酵和實戰回應,2020年大選看到成效,並在過年後爆發的武漢疫情發揮作用——選後原有機制持續運作,除了打假訊息,也將正確的防疫政策快速傳播到政府難以觸及的民間角落。

中國因素帶來的「亡國感」讓台灣公民社會多年來維持動能不墜,有足夠主體性和自信,願意信任政府和賦權,一起將等同作戰的防疫打得漂亮。相較之下,近年西方媒體雖對中國銳實力的討論不少,政治及知識菁英對中國也不信任,但還是缺乏實務經驗輕信中國和WHO提供的疫情訊息,再加上安逸已久的歐美公民社會過去毫無知識儲備(至今還不大願意戴口罩)和危機意識,於是官民信任和醫療系統一起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