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质谱仪厂家实力如何?各家仪器技术含量怎么样?和赛默飞、岛津等国际巨头产品的差距有在缩小吗?

专注于质谱的毅新博创、禾信仪器、清谱科技以及具备质谱仪制造能力的江苏天瑞、东西分析、安图生物、聚光科技等公司技术实力如何,其仪器技术含量有多高?
关注者
85
被浏览
119,671

18 个回答

国内厂商也很努力了,不管怎么样没搅混水,认真做事就该支持。反而是学术机构拿了钱不知道做了点啥。理想情况,学术机构应该和公司合作进行成果转化。可能也没什么拿出手的,创新度不够,或者专利都不过关,能产业化的也不多。

以下简单说几点个人的看法,

1. MALDI TOF做微生物检测对仪器要求其实不高,这个市场最近几年才开始起来的,如果扩张速度快,信息库做的好,要逆袭一波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国内厂商闻风而动,一拥而上,最后这个领域应该也是大浪淘沙,有竞争力的少数几家能留下来。

2. 特殊仪器,niech市场,市场容量有限,发家可以,但想提升存在感必须在常规仪器里有所突破。能不能把更多资源投入在短期收益低的基础研发上,能不能以点带面,都要看老大的魄力。目前,国内好像缺乏这样的老大???

3. 光有好的仪器不行,能不能找准市场同样重要。不过有时候,基础条件不成熟,也是影响市场的接受度。生不逢时啊。另外,商业模式也很重要。仪器,应用,商业模式三者要是互相配合,你说厉不厉害?

4. 靠收购,看起来是个短平快的好办法。不过,被连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且不说被收购的公司本身就遇到了各种问题,不然谁会无缘无故卖掉自己的公司。收购后能不能和自己现有产品进行整合,产生协同效应,这也是个大问题。有时候收购还不如OEM来的划算。

5. 挖人苦修内功,这个其实是个正经的方法。质谱仪器虽说是高尖端仪器,但做出来其实没什么难的,要做好也并非不可能。关键这是个苦差事,是个多学科交叉的行业,一个质谱仪器专家领着一群工程师可以做出功能,性能都不错的原型机,要是这群工程师也很了解质谱仪器的需求,那能做出很好的产品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问题就是怎么聚齐这些人,磨合足够的时间。国内公司领导商人本质居多,如果有elon musk的魄力,何愁没用倚天屠龙呢。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对与不对可以探讨。

我来说一些:

总体而言现在国内自研质谱行业还是可以的。20年来,被捧红,捧杀,摔倒底,又起来了。现在为什么说还乐意呢?有成功产品啊~单一型号年产值过亿的1个,过5kw的1个,3kw的大概有3~4个。一两家企业,3~4个团队吧,有成功战绩。

说明啊!ms门槛高,牛鬼蛇神各显神通,肯定活不了。不过,万事架不住中国人的不过,还是有几个跑出来了,最后能打赢的只有巨型资本企业。

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1,要特别重视门槛高这件事,谁说能造质谱,基本就可以当做骗子或傻子了。没钱,没战绩的,就不要和他们谈恋爱了,肯定是浪费钱的。一般而言,3kw才是想起要吃后悔药的时候。。。这类坑的深度为3kw~3亿。(比起我们y老板还好,8个亿的坑他都跳过。。。)

2,周期比较长。第一轮第二轮,3~5年,肯定是屎,几千万的学费。因为门槛高啊。但是不要紧,这个就是有钱,反复烧的问题。不过要注意淘汰技术和人员,又要保证团队/梯队的连续性和积累。人是最宝贵的,但是作为企业家而言,杀人是基本功。别信!这个领域不要有幻想,别谈恋爱!

3,市场,小公司三个字就可以了:靠创新,prove it,sell it!切勿恋战!大公司肯定杠主流市场,毕竟需要200亿的基数在。主流市场也要靠战术,要考成熟的市场经验。不过不要靠政府和国家投资,市场都不定的时候,要避免陷入技术经费的死循环,浪费时间,早点改行吧!入错行穷三代。focus在产品上,一代不成要找出路,二代不行要找退路了。毕竟老外留下的摊子还是不错的,机会点太多了,相对传统高科技而言,还是躺着赚钱的时候。(。。。嗯,这话,你先把烂产品去掉!单一型号2~3kw以上的,才是正常的ms产品。主流市场的单一型号几个亿是正常水平。)

这个领域还是革命的天地,革别人命,或者等着被革命。有一种精美的瓷器店的辉煌感觉。这不已经开始砸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