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什麼要吃潤餅? 7 大傳統清明節食物,用味蕾探索節慶意義 - Mio生活玩家
back to top
HomeMio懂生活懂達人清明節為什麼要吃潤餅? 7 大傳統清明節食物,用味蕾探索節慶意義

清明節為什麼要吃潤餅? 7 大傳統清明節食物,用味蕾探索節慶意義

清明節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吃月餅、端午有肉粽,但你知道清明節吃什麼嗎?長久以來,清明節返鄉掃墓,大家漸漸把清明與祭祖畫上等號,忘了也有像草仔稞、潤餅等專屬於清明節的食物。不過清明節為什麼要吃潤餅?每樣食物背後又藏著什麼典故和願望?今天 Mio 來跟大家說故事,讓你享用美食的同時,重新認識清明節,除了慎終追遠外,過節更有意思。

清明吃什麼?源自「寒食」

清明節代表食物都是冷菜,可不是因為天氣太熱,而是與「寒食節」的習俗有關。

相傳春秋戰國時,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有次又餓又凍,就快熬不過去,大臣介之推竟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烤給公子吃,保全他的性命!後來重耳終於有機會回國登基,當然想報介之推當年救命之恩,於是派人尋找。不料隱居深山的介之推早已放棄功名利祿,不肯出山,公子的手下不得已放火燒山,想逼出舊臣,沒想到竟失誤燒死對方。

當聽聞恩人死訊,公子悲傷不已,便規定每逢介之推忌日,舉國禁止生火煮飯,以示悼念。但老百姓為了填飽肚子,只好吃冷菜,即為「寒食」。後來因為寒食節與清明時間相近,常常一起過,日子一久,兩者也就慢慢合而為一。

8 大清明節食物介紹

潤餅 — 清明「簡餐」

因為寒食節不能生火煮飯,所以古人會用薄餅包先煮熟的料來吃,這就是最早的潤餅。不過也有一說指出,潤餅出現在清朝晚期,因為當時到處戰亂,人民沒有時間好好祭祖,匆忙中只能將手邊的食物切碎,捲進薄餅之中應急,等戰事平靜後,這種薄餅慢慢融入日常餐點中,演變為大家熟悉的潤餅了。

芥菜飯 — 古人的「體內環保」

古時候衛生意識淡薄,百姓時常染病,所以當時相信從陰曆二月二號開始吃芥菜飯,這一年就能健健康康,甚至不長痔瘡!這是因為芥菜味道辛辣,具有消毒作用,還可以驅除腸胃寄生蟲,對健康有益。慢慢地,人們也把這樣的好東西拿來祭祖,芥菜飯於是成為常見清明節食物之一。

草仔粿 — 保平安的「健康食品」

草仔粿大多是用鼠麴草、糯米粉、綠豆粉製作,包餡蒸好以後,就可以放上好幾天,一來為了寒食節做準備,二來古時相信因為清明天氣轉暖,滋長的草木帶有陽氣,食用草仔粿可以幫助身體排出陰寒,促進健康。不僅清明前後可以吃,草仔粿也可以當作祭品,有希望祖先保佑子孫平安、發財的意味。

紅龜粿 — 載滿思念的甜品

烏龜因為長壽,象徵吉祥,因此古人常把龜殼用於祭祀。祭祖時紅色粿用來祭拜舊墳,感謝祖先德澤,青色和米白的粿拜新墳,表達陽世子孫的哀思。一旦想到再見不著離世的親人,自然會更想念遠方的家人,龜音同「歸」,同時也表達了期盼遊子回鄉的渴望。

韭菜 —  寓意「長長久久」

古時交通不便,家人出外打拼,一別就是好幾年。清明正值韭菜產季,以韭入菜,取其「久」的諧音,求的就是家人長壽,感情長長久久,這也是為什麼烹煮、食用的時候,不能把韭菜切斷的原因。

大蔥、蛋餅 — 寓意「聰明、清白」

清明節會把大蔥配蛋餅吃,一種說法是取「聰」的諧音,象徵吃了以後聰明伶俐。另一種說法是蔥段有青有白,取「清白」諧音,希望子孫可以清清白白做人,不被官司、小人誣陷。

棗子糕 — 介之推紀念餅

棗子糕口感鬆軟,香氣濃郁,看似簡單,但曾列清朝滿漢全席十大糕點之一!古時會把糕點做成飛燕的形狀,再用柳條串在一起,象徵介之推高風亮節,所以棗子糕又稱「子推餅」(介之推又名介「子推」) 。對現代人而言,棗子富含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等營養,也符合春天養生滋補的概念,很適合清明團聚時,全家一起甜甜嘴。

看完這篇,是不是恍然大悟?原來清明節食物不只配合時序養生,還乘載了對家人的關心。現代人放假漸漸遺忘了假期的典故,不如趁今年清明節,挑幾樣喜歡的傳統食物和家人一起品嚐,有了這些故事調味,相信今年過節會更加溫馨喔~

*本篇中有關Instagram圖片之連結使用,遵守並符合我國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之規定,但基於對作者之尊重,如作者仍有疑慮,請透過Facebook私訊連絡Mio行銷小編,小編將於收到訊息後盡快移除有疑慮之圖片。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