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你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民间美食?

关注者
15
被浏览
5,736

8 个回答


清明将至,魔都上海的各家点心店推出各种馅儿的青团出来打仗:豆沙馅的,马兰头鲜肉馅的,腌笃鲜的......我最不能忍的是酸菜鱼馅的。只要是个菜就包到青皮里面去变成青团,冠之以网红青团,魔都人民纷纷排队去买,彷佛没有吃网红青团,今年就白活了。


这个时候,宁波的人民淡然地看着魔都人民为各种馅儿的青团排队,为哪种馅儿的青团好吃掐架,默默地准备着清明节的必备点心:清明麻薯。

宁波人民清明节吃的是清明麻薯,好吗?青团那是立夏才吃的。


清明麻薯是什么?简单点,就是青团的皮啊!青团的皮摊开,做成方形的,就是清明麻薯了。简单吧,容易理解吧。在清明节,祭祖上坟的时候,要带上几块清明麻薯给祖先尝尝的。


宁波人民吃的青团是真正的艾草做的;不是艾草汁,也不是青麦汁染的,因为你能看到艾草啊!我不是代表宁波人民和魔都掐架,我是真的同情魔都人民:每年的清明时节还要派各路吃货代表去品尝各家出的青团,费劲心力从口感和观感去判断到底是不是用了艾草汁!为嘛要用汁,为嘛不用直接用艾草啊!


既然清明麻薯就是青团的皮,我就来介绍一下清明麻薯的做法。


这是艾草团子

新鲜采来的艾草清洗干净,锅里热水焯一下,滤掉水,捏成一个个的团子。

糯米粉蒸熟,艾草团子掰开铺在糯米粉上。(这里也有用糯米蒸的,做出来的清明麻薯有颗粒感,非常好吃,很少有人做,我不会告诉你哪里有卖的!)做青团的只用糯米粉,不用糯米。

蒸熟的糯米粉和艾草一起放入石臼用力捶烂。两个人合作,一个翻团子,一个捶,千锤百炼,充分混合。一个完美的艾草糯米团需要几十年的经验,技术和体力的积累。

一大坨艾草糯米团扔到板子上,黄色的是金贵的松花粉,防止糯米团子粘在木板上。松花粉要几百块一斤,我默默地在我的财务自由清单上又加了一项松花粉自由。之前添加的是:车厘子自由,草莓自由,香椿自由......
这里是青团和清明麻薯的分割线。这一大团糯米团子接下去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通向青团;一条是通向清明麻薯!

这一大团糯米团子扯啊,掰啊,再用棍子推开,压平成七八毫米厚的大饼子。第二天半硬半软的时候就用刀切成10厘米见方的方块。清明麻薯就做成了!


留几块祭祖的时候用,留一些自己吃,剩下的就分给各家亲戚。


进城的清明麻薯用不粘锅不加油干煎,不停地翻面,直到两边的皮鼓起来像个羊皮囊子!掰开,浅青色的皮子撕裂了,里面青绿色的露了出来,特别沾,在中间露出青绿色的地方撒点白糖,对折,好香,我能一次吃上两块

潮汕人,我们吃朴籽粿。

潮汕每个农历节日都有对应的粿,一个作用是拜神祭祖,另一个作用是时令保健。

比如像清明这个时期,气候转暖,雨水较多,日照又没有夏季充足,阴湿的环境让食物容易变质,是肠道疾病多发的季节,而朴籽叶恰好有消痰下气、排解积热,去除疾病的功效,所以会用这个时期的朴籽叶榨汁来做粿。

清明时期的朴籽树,刚刚发芽,叶子又嫩又清脆,有淡淡清香,因此做出来的粿也有一股淡淡清香。

要准备粘米粉、面粉、白砂糖、泡打粉,然后加入打成汁的朴籽叶汁,搅拌成面糊(就和做蛋糕那种面糊一样,最好是搅拌到没有颗粒),静置发酵,然后装到模具(可以是锡纸杯、硬纸杯、小的陶瓷碗、粿桃模具......),上火蒸就好了。成品的要求是要裂开,俗称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