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消費券與蔡英文的三倍券,哪個對台灣經濟比較有幫助?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馬英九的消費券與蔡英文的三倍券,哪個對台灣經濟比較有幫助?

馬英九的消費券與蔡英文的三倍券,哪個對台灣經濟比較有幫助?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一次三倍券從討論到決策和宣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到底馬英九版本消費券和三倍券之間,誰的效率比較好?誰對台灣經濟比較有幫助?

文:張昱謙(台灣產經建研社研究員)

5月底隨著疫情的趨緩,立法院開始上演消費券大戰三倍券的戲碼,在6月初行政院拍板定案後,看似一切已安然度過,其實真正的挑戰和批評絕對還在後頭,尤其當五花八門的促銷資訊充斥在身邊,會迫使民眾對於三倍券的使用更感到茫然,這些不知如何花用的心情,往往成為在野黨藉機政治鬥爭的養分。

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經濟效益只是一次又一次冰冷冷的數字,告訴我怎麼花得開心,才是政治正確。

暫且將上述可能衍生的政治問題放到一邊。這一次三倍券從討論到決策和宣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到底馬英九版本消費券和三倍券之間,誰的效率比較好?誰對台灣經濟比較有幫助?

一連串的問號引來社會一連串的情緒和討論,而究竟真相為何,筆者在此簡單做個結論,消費乘數效率上,三倍券遠比消費券好;但對總體消費而言,由於消費券畢竟多了600元,可能會較三倍券多。為何如此,以下將循序分析原因:

一、所有爭點的核心關鍵,在於個人對「替代率」的感受不同

要理解整個事件爭議的本質,必須先理解替代率,所謂的替代率就是政府補貼後,你會拿其中多少的補貼來覆蓋本來的生活開銷。如果全部拿來覆蓋本來的開銷,那替代率就是 100%,這政策基本上無效,所以這些券的效果,必須要能讓替代率越低越好。以下用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對經濟成長來說,是站在消費的支出面來看效果,所以我們先假設一個情境,某甲下半年預計開銷如下:

  • 1500(罰單)+ 5000(生活開銷)= 6500(現金開銷)

如果政府發給某甲 3600 元的消費券,可以用在所有的地方除了儲蓄,再考慮替代消費,此時某甲最後的實際支出情形可能如下:

  • A1:2900(現金開銷)+ 3600(消費券)= 6500
  • B1:2900(現金開銷)+ 3600(消費券)+ X(額外開銷)= 6500 + X
  • 替代率 =(3600-X)/ 3600

如果政府改發三倍券買千送兩千 ,一樣考慮替代消費情形,某甲實際支出呈現如下:

  • A2:1500(罰單)+ 1000(買券)+ 2000(加碼)+ 2000(生活)= 6500
  • B2:1500(罰單)+ 1000(買券)+ 2000(加碼)+ 2000(生活)+ Y(額外開銷)= 6500+Y
  • 替代率 =(3000-Y)/ 3000

上述式子中,A部分是完全替代消費,意味著,在這段期間內,政府無論發放什麼券,對甲來說,都只是用來完全替代本來就會產生的消費,而實際現金開銷在消費券補貼下,甲在A1方案現金開銷只要2900元,但在A2方案中,現金開銷是4500元,就個人效用來看,理所當然是消費券好。

不過,站在總體經濟的角度來看,A1和A2最後都和原本6500元開銷是一樣的消費數字,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補貼效果,更遑論增加GDP,政府等於是冤大頭。持這種想法的人非常多,確實,因為大多數的人是沒有在記帳的,也很少會規畫自己的預算,而會計時間將近半年,所以我們很難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因為消費券或三倍券,而增加額外的消費X與Y,也就是B部分的式子。

民眾郵局領三倍券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有些人的心態會覺得,這就是多餘的收入,我除了本身的開銷之外,因為有這筆政府補貼,我一定會產生額外開銷。從上述A2和B2兩個式子可以發現,這一類的民眾最後會取決於,消費券和三倍券,誰可以有效吸引X和Y的增加,這就和個人邊際消費傾向很有關係。

若當他認為X=Y的時候,因為B1所實際負擔現金較少,個人會覺得消費券較好,而這類民眾也容易產生一個疑惑,既然如此,為何不直接發2000元現金?其實這就必須討論到行為經濟學中的心理帳戶問題,簡單來說,百貨公司買千送百,為何不一進門口就先給消費者100元呢?

二、對政府來說,關心的是乘數

個人固然關心的是自己的使用效益,但政府站在總體的角度,更關心的是三倍券所帶來的乘數。

乘數效果在經濟學中探討的很多,像是銀行放貸、政府投資等等,都會有乘數問題。實際上乘數很難計算,因為我們很難真正掌握一張消費券或三倍券它到底被轉手了幾次,但他和補貼的替代率有負相關,當替代率越低,可預判乘數效果會越高。不過,雖然我們無法知道它們被轉手幾次,但我們可以從替代率來粗略估計。

2008年金融海嘯,此問題是經濟內生因素改變,當時經濟成長率在第二季跌到-10%,失業率4.5%以上,而可支配所得也預期會減少。根據98年行政院經建會後來所做的問卷評估,大致認為消費券所產生替代率約為71%~76%之間,我們暫且以75%做為一個合理的評估,也就是說,3600元消費券平均多增加900元的額外開銷(X),總計政府花費約828億,創造1035億的消費,乘數約為 1.25。(1035/828)

這次疫情是短期的大衝擊,屬於外生變數的影響,但台灣守的很好,經濟成長率維持正數,全年預計保1.5%,失業率並沒有大幅上升,疫情衝擊的不是主體的製造業,一般也預料很快在第三四季就會反彈。三倍券鼓勵大家先出1000,政府補貼2000,假設替代率一樣是75%,政府預計共花費460億,至少可以帶來862億消費,乘數1.87(862除以460)。

再回到上述第一點所寫的替代率公式來看,消費者每多增加1元的消費,由於政府支出較少,三倍券的乘數會上升的較快。有鑑於此,加上此次總體經濟背景的不同,政府選擇用百貨公司滿千送百的促銷方式甚為合理,尤其搭配各業者的優惠方案,相信會有不錯的連鎖效應。

振興三倍券上路(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此外,消費券或三倍券的背景概念其實都奠基於凱因斯的需求理論,也就是透過政府補貼來維持消費水準,避免市場進入嚴重通縮。發放消費券當時的經濟背景確實會有通縮的疑慮,消費券甚至被戲稱是拿來幫廠商去庫存,消費券與其說是振興,不如說更像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