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汉语汉字)_百度百科

[xiāo]
汉语汉字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消,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 [1],读作xiāo,最早见于《说文小篆 [2]。消的本义就是消失、溶解、散失;引申为消遣、排遣、打发等义;又可指需要、享受、售出、消息等义。 [2] [9]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3]
中文名
拼    音
xiāo
部    首
五    笔
iieg
仓    颉
efb
郑    码
vkq
笔    顺
4412432511
字    级
一级字、常用字 [1]
平水韵
二萧 平声 [4]
注    音
ㄒㄧㄠ
笔    画
10
结    构
左右结构
异体字
㴅、痟、逍、銷、硝
统一码
基本区 U+6D88
四角码
3912₇

字源演变

播报
编辑
字形演变 [2]
消,是个形声字,始见于《说文》小篆。篆文字形从氵(水的变形),肖声。从“氵”是说它的意义同“水”有关。《说文解字》说它的意义是“(水)尽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未尽而将尽也”,都是说水没了或快没了。因此“消”从“氵”。“肖”声是说“消”的读音同“肖”相同。汉代隶变作“图2”字形,之后一直沿用,楷定做消。 [9]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xiāo
动词
消除;消灭。
getridof;
eliminate
消息阴阳。——枚乘《七发》。注:“消,灭也。”
消雰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
热多则筋弛骨消。——《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
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
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三国志·魏志》
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京剧《贵妃醉酒》
消索、消炎、消弭
消失,完全不存在。
disappear;
vanish
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易·泰》
观其不合而散逐消藏,则未尝不恨其道之难行也。——宋·曾巩《上杜相公书》
消败、消挫
减削。
decrease
消,减也。——《广雅》
心思消缩,齿发凋耗,常恐卒填沟壑,独遗恨于无穷也。——宋·曾巩《再乞登对状》
其间有户消落之家。——清·洪亮吉《治平篇》
消折、消兵、消沮
消磨,打发。
use;getthrough
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唐·方干《冬夜泊僧舍》
乐琴书以消忧。——《文选·陶潜·归去来辞》
消脱、消日、消取
享受;受用。
enjoy
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白居易《哭从弟诗》
消花、消淹
售出。
sell
因作者正苦于无人知道,因而没有消路。——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
消倒、消流、消售
禁受,经受,经得住。
bear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摸鱼儿词》
消任、消消、消得
抵得上,配得上。
match
莫夸十万兵威盛,消个忠良效顺无?——司空图《淮西诗》
消不得、消得
需要;须。
need
那里消半碗饭时,那小官人命归泉世。——《警世通言》
主公,我只消一个月便回也。——《楚昭公》
不消多事,随分便好。——《水浒传》
消不的、不消说
名词
消息。
news
两头往来,传消寄信都是我。——《救风尘
消耗
〈方言〉指物件上暗藏的简单的机械装置,一触动就能牵动其他部分。
消消儿;消息儿
糖尿病。
diabetes
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后汉书
二阳结谓之消。——《素问·阴阳别论》
消中、消症、消渴
用为假借,作“硝”。
消石。——武威医简86甲
古地名。
参考资料: [2-3] [5] [9]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盡也。从水,肖聲。相幺切
注:㴅,古文。 [3]

说文解字注

消,盡也。未盡而將盡也。从水,肖聲。相幺切。二部。 [3]

康熙字典

古文:㴅。《唐韵》相幺切。《集韵》《韵会》思邀切。《正韵》先雕切。并音宵。《说文》:“尽也。”
又灭也。《易·泰卦》:“小人道消。”
又释也。《礼·月令》:“冰冻消释。”
又消耗。扬子《太玄经》:“九事,七为消。注:消,意放散也。”
又消消,敝也。《诗·豳风》:“予尾翛翛。疏:亦作消消。”
又地名。《诗·郑风》:“淸人在消。传:消,河上地。”
又疾名。与痟通。《后汉·李通传》:“通素有消疾。”注:“消,消中之疾也。”
又消石,药名。
又通逍。《礼·檀弓》:“消摇于门。”注:“消摇,又作逍遥。”
又《韵补》叶新于切。音须。崔骃《反都赋》:“干弱枝强,末大本消。叶下臾。”
又叶思留切。音修。司马相如大人赋》:“焕然雾除,霍然云消。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眞人乎相求。” [6]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播报
编辑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声符
反切
声母
韵母
韵目韵部
声调
清浊
拟音
开合
等第
声类
增韵
思邀切
集韵
思邀切
次清
韵略
思邀切
广韵
相邀切
全清
中原
萧豪齐二
萧豪
阴平
全清
中州
西焦切
萧豪
平声
洪武正韵
先雕切
全清
参考资料: [7]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s
i̯oɡ
王力系統
s
ǐau
董同龢系統
s
jɔɡ
周法高系統
s
jiaw
李方桂系統
s
jagw
兩漢
西漢
東漢
jau
jau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蕭宵
jɑu
北魏後期北齊
蕭宵肴
jɑu
齊梁陳北周隋
蕭宵
jɑ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s
i̯ɛu
擬音/王力系統
s
ǐɛu
擬音/董同龢系統
s
jæu
擬音/周法高系統
s
iæu
擬音/李方桂系統
s
jäu
擬音/陳新雄系統
s
ǐɛu
参考资料: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