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 3 个多月,今年 10 家老牌百货已「阵亡」,百货零售面临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清明假期,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在部分商圈看到,假日期间商场内最受欢迎的是餐饮和体验式业态,比如各类新茶饮、餐饮等会出现排队现象,而一些IP合作店也是颇受欢…
关注者
1,068
被浏览
1,291,010

321 个回答

百货的问题不是今天就存在了,这20年,百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生死大战。

百货的第一次生死大战是购物中心。

二十一世纪初,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百货。

作为深圳的老牌国企百货,当时已经经历过98年危机,开始从头来过。

而那个时候百货就已经开始非常关注购物中心对它的威胁。

2004年,深圳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万象城开店。

作为百货总部企划人,我的第一次研究分析对象就是购物中心。

记得当时每周都要求对标万象城,然后周一回来形成纪要分享。

直到十年后,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百货不如购物中心的核心所在是哪里呢:

百货的店大部分都是租赁别人的,这决定了它要把每一块面积都用到极致。

因此百货都是中岛,很少有店铺形式,即使有,也是给到大店和餐饮。

顾客购物的感受非常差。

但是购物中心,大部分是地产商自己的,没有租金,讲究长期回报,irr。

因此,所有的商铺都是店中店,走廊超过4米,中庭甚至于有的超过1000平方。

这就让购物中心又好玩,又好逛。

其实,过去十年,百货唯一的好处就在于有些没有底租,只收抽成。

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去购物不是就是为了购物,大部分是为了玩,闲逛顺便去购物。

这是百货没落的关键所在。

而这几年,大家更清楚的是电商冲击。

电商冲击的不仅仅是百货,还有购物中心。

而购物中心什么业态被冲击的最严重的呢。

最严重的就是零售业态。

或者更具体说,就是服装、零售、百货、精品业态。

因此购物中心,这十年,都是调整了业态构成。

将百货零售业态的比重从原来的70%压缩到了50%以下,把体验美食业态抬高到50%以上。

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电商的冲击。

可是百货做不到。

因为百货的所有业态90%以上都是零售服饰业态。

为什么它不能调整呢?

前面说了,百货大部分的场地都是用租金租来的,不是自己的。

租来的场地,是有成本的。

以广州为例。

村里现在的返租商业,给到开发商最低的也要建筑面积30元每平方。

建筑面积可不是使用面积,如果换算成实用面积,那可是60元每平方。

即使百货找的是村里第一手租赁资源,那至少也要60元每平方。

加上运营管理成本,把这些面积租给第三方,如果不租到100元每平方,亏损的可能性很大。

所有业态中,哪些业态的毛利最高呢?

当然就是百货零售,服饰等业态,他们的毛利有的高达几倍以上。

但是租给儿童乐园,餐饮或者电影院,冰场这种体验业态。

他们不但付不起很高租金,而且还需要很大的面积。

按照经验来说,60元每平方,对于他们已经是最高价格了。

这也就决定了百货很难调整自身的业态比例,其实也无法调整。

最终的结果其实你看到的是百货开始分裂。

比如文中所提到的名创优品,你可以把它看作成一种百货的瘦身。

将原来的1万多多百货面积缩减为200多平方的精品零售店。

压缩了租金面积,自然可选择的范围也就越大了。

现在,百货自救的趋势有3种:

1种就是不断变小,变成了超市或者名创优品;

1种就是不断变大,自己衍生成了购物中心,通过和开发商合作运营;

1种就是已经成为ip或打造ip,类似鸟屋书店,诚品书店这些,其实他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百货而已。

只不过用书来作为自己的ip定义,显得更有格调。

当然,还有活的非常好,甚至于全国销售第一的百货门店。

比如北京skp,它就是非常传统意义上的百货。

但是不好意思,人家长期占据全国销售排行榜第一,这说明百货没有凋零,只不过原来大家都好的好时代已经没有了,两极分化才是常态。

因为过去十年,中国的新中产阶级,越来越向美国人的消费行为模式靠拢,而逐渐远离了日本的模式。

这背后跟土地财政引导下的城市规划方式,跟电商的出现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问题其实蛮大的,有很多讨论纵深,所以这里稍微扯远一点。

-

「百货店」这个词本身,算是从日文里拿来的。

虽然日本人其实很早就不用这个词了,他们借用英国的 department store 这个词,将百货店改称了デパート(depa—to)。

总之,上面所有的词,指代的就是百货店这种紧凑的零售空间。

为什么紧凑?核心原因就在于,对百货店来说,地段、人流是最重要的生命线,一个百货店建起来,内部空间是寸土寸金。

一方面,百货店里要塞下足够多的商品,这样顾客才能在商品大丰富的时代,实现「一站式购物」,这就是「百货」的意义所在;同时,百货店建在非常昂贵的地段,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流,来支撑起它的经营成本。

这一点在日本体现得非常明显,日本在 20 世纪初,引进了百货店这种业态之后,零售业的发展和轨道交通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所有的大百货店,几乎都是建在大型车站的附近。

所以日本甚至出现了所谓的「电铁系百货」,也就是私营铁路公司,开始在自己的规划的线路、车站附近买地,建百货商店。

阪神、阪急、东急、京王、西武,都是比较大的私铁百货,后来日本国铁拆分私有化之后,JR 也开始进入这个行业,JR 东日本搞的 LUMINE,在新海诚的电影里经常出镜。

可以说,百货店这种业态起源于法国、英国,在日本得到了极大发展。

-

但美国是没有百货店的,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department store 这个词。

美国最主流的零售业态,除了超市(supermarket)、以及 grocery store 这些以食物日用品为核心的商店之外,最重要的一个业态是 mall,也就是商场、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和百货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购物中心不会买最贵的地,他们的选址会选在相对偏僻一点的地方,满足的是驾车前往的消费者。

美式的购物中心往往有很大的停车场,内部空间也非常富裕,所以基本都是建一个很大的中庭,两边是各种「门店」,而不像百货店的销售组织单位是「柜台」。

而且因为购物中心的面积大,它也能容纳商品零售之外,更丰富的业态,比如餐饮娱乐。美国大部分商场里都会有一个美食广场(food court),包括在商场里配套建电影院,甚至溜冰场,也都是从美国兴起的。

超市和购物广场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今天大家很熟悉的所谓「仓储式超市」,即 Costco 和山姆。

-

所以,百货店满足的,基本是乘公共交通前往的顾客;购物中心,则更多是满足自驾车的顾客。

再回头看中国,你会发现中国在 2010 年以前,零售业态还基本是以百货为主导的。

原因也不难理解,中国的人口密度高,特别是在 80-00 年代,第一波城市化完成后,核心城区的人流量起来了,创造了一个适宜百货这种业态生长的环境。

直到今天,每个大城市也几乎都有一个标杆性的百货商场,无论是 SKP、恒隆还是二线的 IFS、万象城之类,它们在空间组织形态上可能有一些微小变化,但核心的经营模式还是百货的模式,它们会把最显眼的大牌奢牌都放在一层最黄金的位置,就和新宿的伊势丹一样。

但从 08 年往后,中国实际转向了另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在土地财政的驱动下,城市的建设越来越趋向「摊大饼」。人,特别是新一代中产,都开始往稍远的地方住,开车通勤。

在一线城市这一点可能不那么明显,因为它以前的城市规模就不小,新区摊在郊区,和核心城区的居民关系不大。

但在二线城市,这一点就非常明显。政府的指挥棒下,各种开发区建起来,新中产阶级纷纷去那边买房子,新城区的房价相比原来的核心旧城甚至可能倒挂(比如长沙的河西之于河东)。

而这部分住在新区的新中产,去一趟市中心的百货店可能很麻烦,可以玩的东西也有限,他们便开始转向那些建在稍远一点的购物中心,开车过去,在那里可能度过周末的一整天,吃个饭,逛逛周边的公园,最后看部电影。

这是百货店这种业态在国内迅速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及电商的出现也给了百货店一个巨大打击,百货店「商品密度高,所以能实现一站式购物」的优势在电商面前完全被碾压了。

国内百货店行业的马太效应加重,就是这个原因。那些卖奢侈品的顶级百货依然活得很好。但以前做中产生意的百货店,越来越不行,必须转型做餐饮娱乐。

新的零售商业体,往往从一开始就会选在一个远一点的地方,往大了修,停车方便的优先级大于地段。

这导致很多二三线城市的最核心街区,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空心」,有些楼已经没有人流了,但找不到后续的开发商接手,来实现新陈代谢。

随着后面人口结构继续变下去,这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所以这些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开始更依赖另一种生意,旅游。

从南京路、三里屯,到长沙的五一广场 IFS、成都太古里、重庆的朝天门来福士,这些核心商业地产现在基本都有很浓厚的游客气氛,而不是市民气氛。

现在到一个二线城市,通过核心区的繁华程度,基本只能判断出它的旅游业发达程度,而并不能客观反映本地居民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