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中国版图上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叫“台湾”的?

关注者
81
被浏览
61,963

7 个回答

一、臺灣這塊島嶼跟中土朝廷/政治勢力的關係 ---

1661年4月底, 國姓爺朱成功帶兵跨海, 登陸到這個島嶼的南部。

跟荷蘭東印度公司守軍對峙近九個月之後, 於1662年2月將荷蘭人勢力完全逐出

西海岸平原的南部跟中部。在其間便有置府縣管轄治理。

國姓爺於當年6月逝世。其子鄭經繼之。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這個島嶼上的一部分土地, 中土有政治勢力, 設官治理, 做為領土。

詳請見 →

zhihu.com/question/2012

二十一年後, 1683年9月, 愛新覺羅氏所派之兵, 渡海攻滅鄭氏。

在將依附鄭氏的兵將陸續移徙回閩粵原籍監管之際, 清廷滿漢臣子分成 棄 跟 留 兩派爭辯。

經過七個月的考慮, 愛新覺羅玄燁皇帝方決定不完全徙民墟地棄置之, 而要置官府納入版圖。

清廷在1684年4月, 將鄭氏在這個島上所領的故地(僅島上一部份, 並非全島), 納入愛新覺羅家族所創立的大清帝國的版圖, 駐軍設府縣派流官治理。設置一府, 稱臺灣府, 府治在今臺南市老城區內, 初期設三縣。 後雖有增設縣廳, 但有約兩百年間, 皆僅維持單一府的建制, 直到1875年(距1895僅20年)方另外增設一府, 1887年再增一府, 成三府, 另在東部置一直隸州 。(詳見 →

臺灣清治時期行政區劃

)

清廷起初所管轄之地, 僅是島上西海岸的帶狀平原地區之一部份(康熙末年刊行的《皇輿全覽圖》可見, 就僅呈現縱貫南北的山區以西的部份, 不見東部), 甚至最早先有棄鄭氏時期已開發而且曾駐守之地而不顧者。歷經兩百年, 在有請領官府文照, 或就干犯清廷禁限令, 而渡海的閩粵先民開墾的腳步後面, 清廷官府跟著逐漸擴大管轄地區。然而終至1895年, 島上仍有頗大面積, 尤其中央山地, 仍是清廷勢力所未及之地(或有曰「化外之地」)。

臺灣畢竟是世界第38大島, 而且丘陵跟山地就佔了約三分之二的面積。除了十九世紀後半之外,

清廷在那212年的統治當中, 絕大多年數, 又都是採取消極防範的政策, 有以致之。這點上, 可見

douban.com/group/topic/

(其中2012-12-27 17:59:02起, 是我的文字。)



二、「臺灣」這個名稱 ---

「臺灣」這個地名, 或十七世紀初開始可見的文獻上所載, 雖以不同漢字名稱來紀錄,

但跟「臺灣」在閩南語 同音/近音, 同樣可確定是在指同一个地點的書寫名稱,

原本都僅僅只是在指稱 現今臺南市安平古堡左近 的一小塊地方。

「臺灣」這個稱呼, 是後來慢慢擴大指稱範圍, 更後來才擴大用來指稱整個的島,

以至現代做為連同附屬島嶼的總稱。

可確定是在指稱現在的安平古堡跟左近這一小角, 當時有港灣可以泊船的這一處,

-- 最早可見在漢字寫成 「大員」(陳第 《東番記》, 1603年), 這該是最早的紀錄了。

-- 也有寫做「大灣」(沈鈇 《上南居益書》, 1624);

-- 亦有寫做「臺員」(周嬰《東番記》, 周嬰是1642年賜進士出身),

等等。

現今臺南市近海這一處的地名, 在約四百年前有被寫成「臺灣」這兩個漢字者, 就現有文獻來看,

是差不多要到約十七世紀中葉才出現。 我能找到的紀錄, 是顧炎武(1616-1682), 於參與抗清

功敗垂成, 之後從事著作的《天下郡國利病書》裡邊, 所轉抄錄的 傅元初《請開海禁疏》(1639),

是寫成「臺灣」。

而最晚在1661-1662年, 張煌言寫給 跟荷蘭人對峙的國姓爺的《上延平王書》,

以及鄭經於繼承父業後, 命 楊英 所編寫成冊的《先王實錄》裡面, 就都寫成「臺灣」。

清代的官書因之。

「大員」tāi-uân

「大灣」tāi-uan

「臺員」tâi-uân

「臺灣」tâi-uan

除聲調有小異之外, 這幾個詞, 當時敢於穿洋渡海涉險, 「以海為田」遍及印度洋以東的

海域跟沿海地域的泉州漳州先民, 在他們所講的漳泉話, 現在所稱的閩南語裡面,

這幾個詞, 是同音。

至少從《上延平王書》《先王實錄》, 這兩份即便是已經進入1660年代初期的文獻上, 從上下文可見, 當時在使用漢字寫成「臺灣」的這個詞, 所指稱的範圍概念, 有小到這個地名 原本所指稱的, 現在臺南市的安平古堡跟跟左近一小角的地方; 也有僅僅擴充到指稱, 歷經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招徠閩粵移民來南部開發, 生產糧食跟種甘蔗等經濟作物, 而且設立租稅制度, 而在南部已經有的「田園萬頃, 沃野千里」。但很明顯不是用來指稱涵括除此之外的島上的地方。

這個地名的詞源不詳。該是有因此, 又牽涉到不同腔口的聲調差, 以致有文人先後選用不同漢字, 來寫這個在當時是域外的陌生地名, 而有用字上的差異。這有如同在那個時代, 寫到閩粵先民跨海所到之處的南洋(東南亞)的地名時, 不同文人選用不同的漢字來寫一樣。

治早期臺灣史的臺灣學者, 因有鑑於相關名稱, 在不同時代, 有不同的指稱範圍, 而且面積

有差別極大者; 為求避免混淆, 更求嚴謹, 便因而形成有慣例, 將荷鄭時期以及稍前, 亦即

十七世紀前/中期, 在提到島嶼西南的這一處時, 採用陳第《東番記》上的「大員」這兩漢字

來指稱。我覺得有理, 故亦從之 (如下文可見)。


而在1622-1624荷蘭人盤據澎湖期間, 應明廷官府之命, 帶領荷蘭人探路的漳/泉先民, 將荷蘭人從澎湖帶來這個地點, 帶到不在朱明皇帝版圖內的這個大島的南部這個小島/港灣。荷蘭人應該是跟著當時漳/泉先民的口語叫法, 來稱呼這一小角地方。荷蘭人後來也就將他們建立主要城堡的這一小角地方, 跟著漳/泉語音, 拼寫成Taijoun -- 或拼寫成Tayouan, Taioan, 等等等, 其它無數種近音的拉丁字母拼寫法 (下列地圖當中就有其中的一些不同拼寫法)。

當時這個地名, 大員, Taijoun, 是僅僅指稱 現在的臺南市安平古堡跟左近一小角的地方。

而在當時對整個大島, 對這個世界第38大島的總稱, 西方人是將其稱為 Formosa。

荷蘭人則有拼寫稱為 HET EYLAND FORMOSA, the Island of Formosa.

以下是約當1636年, 荷蘭人所繪的全島地圖 【圖的上方是東方, 船要進港所面對的方向】

關於上面所提到的 「現在臺南市的安平古堡跟左近一小角的地方」, 「大員」「臺灣」

(我在上圖另用黃色箭頭標示處), 在十七世紀時的狀況 ---

由地圖上可見, 島鏈圍起來可泊船的內海海灣, 後來有稱「臺江內海」。

滄海桑田, 因周邊河流數百年沖刷淤積, 該內海現在已成陸地。

首先, 這是上面那張, 有1636年的福爾摩莎全島地圖的一個網址,

可直接在網頁上隨意放大, 將細部及文字看得更清楚

lbezone.ust.hk/rse/wp-c

查找圖上的島的西南邊, 有一串島鏈圍起來的一處(我在上圖另用黃色箭頭標示處),

放大, 就可以看到「't Fort Zelandia」/熱蘭遮城堡, 以及有拼寫作「Tayovan」的一長條形,

類如"「"形 的小島(也可算是半島, 因退潮時, 人馬可以從南端直接步行至小島上, 不用搭船)。

當時那個長條形小島的北端, "「"形的上端, 有個開闊地, 那就是「大員」/ Taijoun/ Tayovan」

-- 這塊地的東邊有一個市街/市鎮(stad), 是個有規劃的住宅區也是商業區。

不只華人商賈在此競建華廈居室, 久居的荷蘭人亦有在此置產者。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其旁建一個城堡看守, 也扼住通往「臺江內海」的其中一水道較深的出入口。

這個城堡叫做 熱蘭遮城 。《先王實錄》裡面有將其稱為 臺灣城。

【拼字方面請注意一點, 拉丁字母圓底的 u 跟尖底的 v , 本是無啥分別, 十七世紀當時, 亦有仍如此。是在後來到現代, u 跟 v 才越分越開, 至現在可見的, 完全分明。】

********************************************

下面這兩圖所示, 是差不多在1640年代中期的「大員」/Taioan/Taywan市鎮, 以及建築

在其西邊的熱蘭遮城堡。(圖的上方是南。以下的圖, 也同樣是向南, 由北望向城堡的正面)

flickr.com/photos/bibli

upload.wikimedia.org/wi

在城堡跟市鎮中間, 有距離約兩百公尺的曠地。當中可見到, 臨海數排併聯房子所組成的

交易所(市場), 還有鐵匠作坊(有煙囪的兩棟併排者), 以及可見到絞架的刑場。

也可以看到, 靠近城堡的南邊, 通往本島的狹長陸地高地上的一棟建築。那是座碉堡, 叫做「烏特列支」堡, 用以守備這條可從本島直接接近城堡跟大員市鎮的路線。那是制高點, 也是戰略要地。國姓爺的軍隊, 在1662年1月25日的砲戰當中攻克此處。之後, 無從巴望再有援軍, 且見兵員多有死病的荷蘭主官跟高級職員, 更無法撐持, 就準備談判結束對峙了。

********************************************

這是受雇於荷蘭東印度公司, 於1648-1652在大員當兵, 一個出身於 現在的德國圖林根(Thüringen), 名為 Caspar Schalkalden的人, 他自己手繪的大員/Teiouan市鎮以及熱蘭遮城堡的圖

upload.wikimedia.org/wi

在上面兩張圖被城堡遮住, 但在這張圖可見到, 位於城堡東南角外的那棟建築, 是醫院。

********************************************

這也是受雇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兵, 參加過1661-1662鄭荷戰爭, 就在鄭軍登陸前來到熱蘭遮城內, 守到戰爭結束仍活著, 一個出身於現在的瑞士伯恩(Bern), 講德語, 名為 Albrecht Herport 的人, 在他回到歐洲之後, 所寫所出版的遊記當中的一幅圖 ---

upload.wikimedia.org/wi

這張圖不但顯示大員/Teowan市鎮以及熱蘭遮城堡而已, 也在上面用圖畫來稍為描寫人事 -- Herport所經歷的鄭軍集結行進的景象, 以及早之前的兩次海戰, 和最終在1662年1月25日攻城決戰的大規模炮戰景象, 跨時濃縮融合, 作成一圖。 而東邊, 圖的左邊, 隔著海灣/臺江內海的本島陸地一角, 則繪有赤崁城(普羅民西亞城)以及市鎮。

請注意比較:在這張圖靠右側, 大員島轉角的地方, 有比之前的圖, 增加了一項以木頭圍起來, 可見到畫成三個連接的四方堡壘 (圖上有標阿拉伯數字「4」的那處)。那是在雙方長達九個月的對峙期間, 荷蘭人新增的工事, 在那裡架砲加強守備。

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總部, 在鄭成功跨海之前, 曾應熱蘭遮城的告警跟請求, 而派了一支十二艘戰船組成的艦隊跟兵員, 來預作加強守備。該艦隊於1660年七月抵達。可等了七個月都未見動靜。本就不耐, 且又跟熱蘭遮城的主管人員有所齟齬的增援艦隊指揮官, 憤而於1661年二月帶走一部分的戰艦跟人員, 回航巴達維亞。 Herport是當時增援的東印度公司部隊當中, 留下來的兵員之一。

兩個月後, 1661年4月30日, 是陰曆四月初, 大潮【朔望, 日月成一線, 本就會有大潮, 不需另有上天助/神助】, 辰時日出, 已經在外海會合的鄭軍, 往北繞道經由鹿耳門水道進入臺江內海登陸。

其餘, 也是歷史了。

正式成为汉人地区是始于郑氏攻台,正式归入中央政府控制是施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