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丰以前翰林学士无官阶大概算作差遣,那么翰林学士应有别官作为本官寄禄?

但宋代常称两制,外制的解释是中书舍人及他官加知制诰者。这样一来,翰林学士主要职责为制诰,有别官作为本官寄禄;外制亦有别官作为本官寄禄,同掌制诰。似乎重…
关注者
7
被浏览
2,050

5 个回答

最初,翰林学士都草诏,大家一起轮班,也就不需要特别加上知制诰。

后来有一些翰林学士或不善文辞,或者不在京中,或者有其他的一些原因不能进行草诏这项工作,于是翰林学士出现了分化,有一些作为本职工作,有一些只是文学职用作加官,这时候知制诰就是用来区分这两种翰林学士。

知制诰是要轮值的,随时备着皇帝需要起草诏书。有时候在任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人数不够,就以别官直学士院。

以上是内制,写的是大诏令,任命宰相,大赦天下,册封皇亲一类的。

中书舍人,权舍人,它官知制诰分押六房文书,写的是一般文书,中底层官员任免,主要秉承的是政事堂的意图,所以叫做外制。同时中书舍人还有类似六科给事中的职权,可以封还词头。

这个题目其实说老实话我没太看明白,但我想题主可能是想问几个问题:

一是翰林学士是不是差遣?如果是差遣,那么肯定得有寄禄官匹配。

二是内制翰林学士和外制知制诰是不是职能有重叠。

如果是以上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先说答案。

一、翰林学士不仅仅是差遣,翰林学士在不连着写成“翰林学士知制诰”的情况下,那么应该是“职”。当然了,肯定是有寄禄官匹配的。

二、翰林学士知制诰和外制知制诰的职能并不重叠,翰林学士知制诰掌“大诏令”,而外制知制诰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中书门下起草诏令。从繁简上来说,内制翰林学士知制诰要清闲一点,而外制知制诰则任务繁重得多。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一、翰林学士到底是什么类别的官职

按照《宋代官制辞典》当中的解释,(1)带“知制诰”三字,在学士院内供视草之职,掌撰内制(北宋前期,掌内制之翰林学士如本官阶升至“中书舍人”,则不带“知制诰”)。(2)北宋前期,或以翰林学士兼领他官,则与职名同,无实际职事,不带“知制诰”(《却扫编》卷下、《群书考索,后集》卷4、《翰苑群书》卷12《翰苑遗事》、《宋会要·职官》6之53)。

所以,按照解释来看,不管翰林学士到底带不带知制诰,他一定是有寄禄官的,因为如果不是差遣类别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他就是“职”。

比如,《长编》中即有载“以翰林学士兼龙图阁直学士王尧臣为泾原路安抚使,洛苑使、英州团练使、内侍副都知蓝元用副之。”而查前后文可知,王尧臣此时的寄禄官为“兵部员外郎”。因为在去泾原路之前,他是“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判集贤院王尧臣”,后来从泾原路回来升官了,他是“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兵部员外郎王尧臣为户部郎中,权三司使事”。很典型的在朝翰林学士知制诰,在外就是翰林学士、安抚使。

二、内外制的职掌区分

之前有一本书,叫《宋代制诰文书研究》,里面写了不少关于制诰的内容。其中提到了内制外制的分工问题。指出“就官员除授而言,通常情况下翰林学士草"麻制”,中书舍人草“诰命”,两制词臣是有所分工的”,《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八,天禧四年七月“以李迪为平章事,冯拯枢密使、同平章事“条,第172页记载“故事:参知政事,舍人草制;枢密使、同平章事,学士草制”。也就是说,分工是很明确的。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下必须要兼用的情况,但是,内制代外制干活比较多,外制代内制那就少了。

洪迈曾经说,“中书舍人所承受词头,自唐至本朝,皆只就省中起草付吏,逮于告命之成,皆未尝越日,故其职为难。其以敏捷称者,如韦承庆下笔辄成,未尝起草;陆展初无思虑,挥翰如飞;颜荛草制数十,无妨谈笑;郑畋动无滞思,同僚(阁)[搁]笔;刘敞临出局,倚马一挥九制,皆见书于史策。其迟钝窘扰者,如陆余庆至晚不能裁一言,和嵘闭户精思,遍讨群籍,与夫‘斫窗舍人’、‘紫微失却张君房’之类,盖以必欲速成故也。”需要动作快、需要写得好、需要用词准,所以词臣的活哪里是那么好干的。一旦干不好,就要被逐出。比如“至道中,和嵘以右正言知制诰。嵘之直中书也,每草诏必闭户精思,遍讨群籍而后成文,颇同于比类偶对,尤失典诰之体。”又“韩丕有清操,颇能为诗,及人禁中,不甚长于应用。一夕须诏书甚急,韩停笔既久,问吏索旧草,吏以本典扃户出宿,不可搜检。丕乃破锁取之,改易而进。不一月,逐出院"。写不好的就要被赶出去。

外制的任务更重,“ 翟汝文为舍人时,就曾向皇帝诉苦:“独臣一员典掌诰命,每日草词二十余道。”吴泳也曾一再上书辞免,“惟是中书舍人之职……词命颇多。某自更化以来,讫于今日,跨越三载,撰述几千有余篇”。这就比较要命了。

翰林学士知制诰毕竟是天子私人,草诏的任务没那么多,而中书门下每天任务之繁重、词头之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你就算是一堆知制诰也是累死累活的。这就是两者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