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昛_百度百科

王昛

高丽忠烈王
收藏
0有用+1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王昛(1236年—1308年),高丽王朝第25任君主(1274年—1298年、1298年—1308年在位)。字,初名(中国史书作愖),1276年改名,1293年改名。他是高丽元宗王禃之子,母为顺敬太后金氏。
王昛是第一位与蒙古公主联姻的高丽国王,迎娶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追赠齐国大长公主,谥庄穆王后),使高丽成为元朝的“驸马国”。他在位时期彻底归顺蒙元,经受了两次从征日本的考验,除了一般性的称臣纳贡外还降格官制与称呼、剃发易服、进贡处女、设置鹰坊等,同时高丽也获得了收回西北面(东宁府)及耽罗领土、撤销达鲁花赤等实利。王昛一生去蒙元达16次之多,经过他在位时期的过渡与调适,高丽与元朝的宗藩关系逐渐稳定下来。
王昛晚年与世子王謜(王璋,即忠宣王)不睦,在1298年一度让位于王謜。1308年去世,无庙号,元朝赐谥号“忠烈”,葬于庆陵。高丽恭愍王时加谥“景孝”。他是高丽王朝最长寿的君主。
别    名
王谌、王䞐(曾用名)
所处时代
高丽
出生地
高丽江都(江华岛)
出生日期
丙申年(1236年)二月二十六日
逝世日期
至大元年(1308年)七月十三日
主要成就
处理对元关系
主要作品
《龙楼集》
本    名
王昛
谥    号
忠烈景孝大王
尊    号
光文宣德太上王、纯诚守正上升王
配    偶
贞和院妃王氏→庄穆王后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早年生涯

丙申年(1236年)二月二十六日,为躲避蒙古而迁都江华岛已三年半的高丽王室传出喜讯,太子妃金氏诞下王孙,取名为谌。当时的高丽国王是高宗王㬚,太子叫王倎,也就是后来的元宗王禃,太子妃(敬穆贤妃)金氏是枢密院副使金若先之女、抗蒙名将金庆孙的侄女,也是高丽的实际统治者、武臣政权首领崔怡(崔瑀)的外孙女。第二年七月,太子妃金氏病故,王谌继位后追谥母亲为顺敬太后 [1-2]
《武神》中的王谌
史称王谌“性宽厚,喜怒不形于色,幼向学读书,知大义”。 [3]王谌成长的年代正值高丽饱受蒙古蹂躏的苦难岁月,他出生时就遭逢第三次高丽蒙古战争如火如荼;而在高丽内部,王室丧失权柄、沦为傀儡已经很久了。王谌的外曾祖父崔怡死后,武臣政权又经历了崔沆崔竩两代更迭,其后为奴隶出身的金仁俊金俊)取而代之。己未年(1259年)四月,应蒙古的要求,高丽派遣太子倎代替高宗朝拜蒙古大汗蒙哥。两个月后,高宗王㬚薨逝,其时太子尚未回国,金仁俊打算另立王谌的叔父安庆公王淐为王,宰枢两府大臣加以阻止,拟定并颁布了“军国庶务,听于太孙”的遗诏。 [4]金仁俊只好奉迎王谌入宫监国,八月初五行冠礼 [5-6]
当然,王谌名为监国,其实与他祖父一样,一切听从金仁俊摆布,只有在诏令上画押和撑门面的作用,没有任何权力可言。翌年四月,王倎回到江华岛,即位为王,是为元宗。王谌晋升为太子,本来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他的继母柳氏却对元宗进谗言说:“太孙听说您回国,一点喜色都没有,而且太子将来是要继承王位的,怎么能立权臣家族的外甥呢?”元宗听后对王谌起了疑心,经过金仁俊的力谏,才在八月册封王谌为太子(对蒙古称世子)。多年后王谌继位,便找借口废继母为庶人。 [7]

储君时代

中统元年(1260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王谌迎娶宗室王絪(高丽神宗之孙,后封始安公)之女为太子妃。 [8]中统二年(1261年)四月,王谌被派往开平,祝贺蒙古大汗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及通报元宗更名为禃,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来到中原。 [9-10]随行人员有参知政事李藏用等18人,王谌等身着“白縠上衽袍,冠则漆纱圆顶巾,履舄皆以丝为之,带则乌犀小革”,与史天泽忽鲁不花王文统等蒙古高官会晤并展开笔谈,“燕语甚欢”,忽必烈赐诏书及玉带,并派侍卫将军孛里察、礼部郎中高逸民护送王谌一行回国。 [10-11]
至元五年(1268年)十二月,掌权十年的金俊伏诛,林衍上台。至元六年(1269年)四月,王谌再次入朝蒙古。在此期间,发生了林衍废黜元宗、另立安庆公王淐的事件。七月二十三日,返国的王谌抵达鸭绿江北岸的婆娑府,静州(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附近)的一个叫丁伍孚的官奴偷偷渡江告知此事,并称林衍欲置王谌于死地,请王谌不要入境。王谌听说后将信将疑,随从的大将军郑子玙说:“那个奴才怎么敢这样? 这种没根据的谣言怎么能相信呢?”另一随从牵龙行首罗裕策马上前,对王谌进言道:“事情还没弄清前,静观其变再入境也不算晚,不要被贼臣骗了。”武德将军金富允也附和此论。后经诸校郑仁卿、告奏使郭汝弼、义州防护译语郑庇等的证实,世子痛哭流涕,然后不顾诸臣犹豫,决然折返开平,向蒙古求救,同时命大将军郑子玙晓谕国人。 [12-13]忽必烈听说后,派斡朵思不花、李谔等来高丽干预此事,接着派国王头辇哥率军入高丽弹压。 [14-15]林衍在蒙古的问责下被迫让元宗复位,元宗也亲赴燕京向蒙古解释此事,而且请求蒙古调遣兵马协助高丽“出水就陆”并铲除权臣林衍,获得忽必烈的批准。在此期间,蒙古封王谌为特进上柱国、东安公,并令其领兵三千入高丽,王谌辞去东安公的爵位,也没有亲自领兵。 [16]
王谌在请求蒙古干预的同时,还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向蒙古求婚,据说出自郑仁卿的提议。 [17]忽必烈私下予以首肯,因而在至元六年(1269年)十一月出使高丽的蒙古兵部侍郎黑的在接受元宗宴请时,谢绝上座,说:“如今王太子已经被许可迎娶大汗之女,我们都是大汗的臣仆,而大王您是驸马大王的父亲,我们又怎敢抗礼呢?” [18]至元七年(1270年)二月元宗入朝后,以国王名义正式提出了下嫁公主于王谌的请求。忽必烈原则上允许赐婚,但要求元宗回国稳定政局后方可下嫁,而且不嫁亲女。 [19]二月十六日,元宗和王谌在蒙古兵的护送下自燕京返回高丽,同行的还有达鲁花赤脱脱儿(脱朵儿)和焦天翼。元宗一行返国途中,林衍已经忧惧而死,林惟茂子承父业,欲召集三别抄抗拒元宗一行,宋松礼、洪文系(洪奎)等受元宗密旨诛杀林惟茂,元宗也宣布自江华岛还都开京,结束了百年武人时代,也意味着高丽彻底向蒙古屈服。这是至元七年(1270年)五月的事。 [15]
《北条时宗》中的忠烈王与元公主
高丽王室还都开京后不久,江华岛就爆发了三别抄之乱,王谌受命第三次出使蒙古,奏报三别抄叛乱之事。至元八年(1271年)六月,王谌及贵族子弟20人(一说28人)、衙内职员100人入质于蒙古。其时三别抄的巢穴珍岛已被高丽蒙古联军剿平,余部转进耽罗(即济州岛,1273年被平定),忽必烈对高丽的忠诚非常满意,正式宣布将下嫁公主于高丽,该消息于当年十月被王谌的随从枢密院副使李昌庆带回高丽,元宗随即遣使上表感谢。 [20]
当时,蒙古(后改国号为大元)不断催促高丽做好东征日本的准备,而王谌久留中原,随从诸人都归心似箭,于是怂恿王谌以协助东征为借口还国,遭到薛仁俭、金㥠的反对而一度作罢,但在林惟干的坚持下,王谌上书元中书省,请让他回国主管东征筹备事宜,以报效元朝,忽必烈同意王谌回国,并让断事官不花、马绛偕往。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王谌回到开京时,已是辫发胡服的蒙古人装束,高丽官民看到王谌这副打扮无不叹息,甚至还有流泪的。 [21]王谌在五月向诸道各派三人去视察出产军粮的田地,十二月二十三日启程赴元。等待他的将是一份“大礼”。原来,忽必烈起初表态不嫁亲女,但鉴于当时处于东征日本的前夕,为了笼络高丽,最终还是决定将亲女儿嫁给王谌。至元十一年(1274年)五月十一日,王谌迎娶了比自己小20多岁的忽必烈之女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后封元成公主、安平公主,追赠齐国大长公主,谥庄穆王后),他的原配王氏则被迫幽居别宫。 [22]

驸马国王

就在王谌迎娶元朝公主一个月后的六月十八日,高丽元宗薨逝,身在元朝的王谌被群臣遥尊为王。七月,忽必烈派上都留守事张焕册封王谌为高丽国王,然后王谌和元朝诏使返回高丽,八月二十六日袍笏受诏后,改换黄袍,在康安殿即位为王,是为忠烈王。 [23]忠烈王回国即位时没带上公主,于是忠烈王派枢密副使奇蕴去元朝接公主来高丽,随后亲至已归属元朝的西北面(东宁府)迎接公主,十一月五日忠烈王与公主同坐一辇进入开京。公主的下嫁不仅意味着高丽受到了蒙元帝国的保护,更标志着武臣政变以来高丽王权及政局的重新稳固,因此高丽的父老们欢呼雀跃道:“没想到这个国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火摧残,终于等到了太平的年代啊!” [24]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元朝白给的恩惠,作为交换条件,高丽必须服从元朝的调遣。忠烈王即位后不久,元朝就以高丽为基地发动第一次进攻日本的战争(文永之役),高丽方面以金方庆为元帅,领兵8000人助攻。元朝和高丽联军虽然在战场上占上风,却因准备不充分而仓皇撤退,途中遭遇风暴,损失惨重。战后忠烈王派金方庆、印公秀出使元朝,请求罢兵,但元朝继续让高丽打造军舰、制造武器。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因消灭南宋及平定西北叛王等因素,元朝令高丽暂停讨伐日本的筹划。 [25]
源于蒙古服饰的一种韩服——天翼 [108]
除了配合东征外,忠烈王即位后还从其他方面深化了对元朝的从属关系,全面建构起驸马国的体制。元宗还都开京后,蒙元所遣的达鲁花赤全面监视高丽,使元廷得以充分了解高丽内情并施以干涉。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月,忽必烈遣使就禁止同姓结婚、贡女、改官制等事项晓谕高丽。 [26]忠烈王立刻挑选良家女入贡元朝,同时降格接轨元朝官制,将中书门下省与尚书省合并,称佥议府;枢密院改称密直司;御史台改称监察司;六部改为典理、军簿、版图、典法四司。次年又在达鲁花赤石抹天衢的要求下改“朕”称“孤”,改“宣旨”称“王旨”,改“赦”称“宥”,改“奏”称“呈”。 [27]另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剃发易服。忠烈王在继位前已剃发易服,元宗时也有主动剃发易服之议,不过未被元宗采纳。忠烈王继位后,在迎接元成公主时只带着已剃发的大将军朴球等和史官前去,宰枢级别的高级官员宋松礼、郑子玙等嗅到风声,迎合上意,主动“开剃”。 [28-29]至元十五年(1278年)二月,忠烈王正式命令高丽全境“服上国衣冠、开剃” [30],只在迎诏贺节时穿高丽旧服。后来忽必烈听说此事,非常吃惊,说:“人家说我禁止穿高丽服,哪里是这样?你们国家的礼仪怎么就急着废除了呢?” [31]尽管没有迹象显示这是持久硬性的政策(联系到随后忠烈王的入朝来考虑,这一政策本身可能就是为了达到使元朝从高丽撤军及撤销达鲁花赤等目的而讨好元朝的临时性、功利性的举措),但忠烈王下令剃发易服使蒙古发式和衣冠全面导入高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忠烈王还设置“鹰坊”,强迫高丽各地百姓捕养老鹰来进贡元朝。忠烈王曾有意废止鹰坊,被出仕高丽的蒙古人印侯(忽剌歹,元成公主的陪嫁随从)阻挠,于是该制度一直延续到朝鲜王朝时期。 [32]

从元征日

忠烈王非常重视与元朝的关系,曾对群臣表示:“朝觐,诸侯享上之仪;归宁,女子事亲之礼。”因此在至元十二年(1275年)请求来年亲朝,后因故被忽必烈叫停。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二月,有人向达鲁花赤石抹天衢投匿名书,诬陷宰相金方庆等43人谋反以及忠烈王的原配贞和宫主诅咒元成公主,柳璥等高丽大臣向元成公主求情,公主遂命不再过问此事。一年后,又发生了韦得儒、卢进义、金福大向驻扎高丽的元东征都元帅忻都诬告金方庆谋反的事件,忻都通报忠烈王并逮捕金方庆等,忠烈王及公主都清楚金方庆是冤枉的,打算只以其部下韩希愈等藏甲之罪杖责后释放,但东征副元帅洪茶丘洪福源之子)与金方庆有隙,坚持迫害金方庆到底,以致惊动忽必烈,最后金方庆被流放大青岛。经过金方庆事件后,忠烈王更感到与忽必烈直接沟通的必要性,正好忽必烈也令其入朝奏明,由此在至元十五年(1278年)四月,忠烈王和元成公主及世子王謜(高丽忠宣王)浩浩荡荡地踏上了朝觐元廷之路,这是忠烈王即位后第一次亲朝。 [106]
《马可波罗》中的忽必烈与忠烈王
六月九日,在忠烈王一行抵达上都开平府前,皇子脱欢和忙哥歹公主代表忽必烈和察必皇后出城三十里迎接,并在开平府东门外设大穹庐来接待忠烈王一行。六月十七日,忠烈王与公主谒见忽必烈,忽必烈为女儿、女婿设宴慰劳。忠烈王向元中书省辩解了金方庆等事件,七月三日就高丽与元朝的外交悬案与忽必烈深入交换了意见,忽必烈先同意了忠烈王提出的召还洪茶丘的请求,进而允许撤走让高丽上下头疼的驻高丽元军。随后忠烈王又上书中书省,控诉驻高丽达鲁花赤的种种不是,忽必烈干脆慷慨地表示撤回驻高丽达鲁花赤(但保留驻耽罗达鲁花赤)。七月二十二日,忠烈王与元成公主辞行,九月二十四日回到开京。此次亲朝收获颇丰,特别是解决了令高丽头疼的达鲁花赤问题,所以高丽百姓都“颂德感泣”。同年十二月,忠烈王因一些遗留问题再次亲朝。 [106]
在首次亲朝的过程中,忠烈王还主动表现出对从征日本的积极态度。 [33]至元十一年(1274年)的东征之役结束后,日本对元朝就愈发强硬,不仅拒绝称臣纳贡,还屡次斩杀元朝所派使者,因此忽必烈在崖山海战后便策划第二次进攻日本,高丽再度成为战争基地。 [34]至元十七年(1280年)八月,忠烈王奉旨第三次亲朝,便是参与讨论远征日本的事宜。在此情况下,元朝下令将征东元帅府扩大为征收日本行中书省(简称征东行省或日本行省),同年十二月,忠烈王被拜为该行省的左丞相,地位仅次于右丞相塔剌海。至元十八年(1281年),第二次元日战争(弘安之役)爆发,忠烈王再派金方庆等协助元军讨伐日本,他本人作为行省负责人之一,也亲往合浦(今韩国庆尚南道马山市)阅兵督战。 [35]这次精心策划的讨伐由于台风神风)而化为乌有,高丽与元军大败而还。
元军征服日本虽然失败,征东行省却被保留下来了。至元十九年(1282年)正月,元朝撤销征东行省,但忽必烈仍不甘心讨伐日本失败,又在至元二十年(1283年)复设征东行省,以忠烈王为左丞相,企图第三次进攻日本,后因元朝民间疲敝而放弃该计划,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正月忠烈王亲朝时元朝收回其征东省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五月,以乃颜之乱为契机,元廷强化了对东北地区的经略,正式将征东行省常设化,任命忠烈王为该行省的平章政事,翌年二月升格为行省左丞相,从此高丽国王兼任征东行省丞相成为定制。 [36]

强化事大

自高丽服属蒙元以来,元朝频繁对高丽征索压榨,加重了高丽人民的负担。 [37]同时土地兼并之风大盛,许多权贵仗着元朝的威势肆意霸占土地和奴婢,忠烈王也大兴土木,使高丽百姓苦不堪言,为元朝东征日本提供物资和人力更让高丽付出了巨大代价。作为报酬,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忠烈王亲朝后,元朝将林衍废黜元宗时归顺蒙古的慈悲岭鸭绿江之间的高丽故地即东宁府(东宁路)移交高丽,忠烈王恢复了西京留守。 [38]
忠烈王时的高丽
乃颜之乱时,忠烈王原计划亲征助剿,即将出征时得到了叛乱平息的消息,而后又朝觐元廷祝贺节日。但是乃颜余党仍在活动,忠烈王奉命接济元朝辽东军民粮食。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五月,合赤温后王哈丹从高丽东北面入侵高丽,高丽毫无招架之力,各州县望风披靡,忠烈王躲到江华岛,派将军柳庇、世子王謜等先后赴元告急,忽必烈命那蛮歹大王领兵一万讨伐哈丹,那蛮歹让忠烈王亲征,忠烈王辞以老病,派韩希愈和金忻(金方庆之子)助剿,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五月在杨广道燕岐地方取胜,驱逐哈丹。忠烈王离开江华岛后,就于九月直接朝觐元廷,途中奉旨返回。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正月正式还都开京 [38]
是年秋,忽必烈又试图远征日本,乃派洪君祥洪茶丘之弟)来高丽,过问征讨日本之事。 [39]作为回应,忠烈王派使者送去劝告臣服元朝的信函给日本,结果使者金有成和郭麟都被日本扣押。 [38] [40]至元三十年(1293年)八月,元朝再次派使臣来高丽筹备东征。忠烈王为了“陈东征不便” [41],于十月携公主亲朝。抵达元大都时,忽必烈已经病重,没有接见忠烈王,但给予丰厚赏赐。 [42]翌年正月,忽必烈崩,庙号世祖,忠烈王亲自祭奠,“哀慕之诚,皆致其极”,并以驸马身份参加了忽必烈的葬礼。 [43]由于忽必烈驾崩,东征之议也就一笔勾销了。 [44]新帝铁穆耳元成宗)继位后,忠烈王奏请归还耽罗、归还俘虏、册命公主等事,得到了成宗的允诺,随即与公主返回高丽。 [45]后因元成宗下嫁宝塔实怜公主于高丽世子謜,忠烈王奉旨于元贞二年(1296年)九月携安平公主入朝参加婚礼,到第二年五月才回国。 [106]

退而复位

忠烈王通过对元朝的恭顺及与元朝公主联姻,为高丽争取了相当多的实利,如撤销达鲁花赤、收回西北面与耽罗以及刷还被俘高丽人等。然而他与公主只是政治联姻,缺乏感情基础,而且公主妒忌心极重,忠烈王甚至不得不以出猎为借口幽会爱妾 [47],最受忠烈王宠爱的则是一名叫无比(姓柴,又称伯也丹)的宫人。忠烈王夫妇参加完世子婚礼回国后没几天,安平公主就得了重病,大德元年(1297年)五月二十一日薨逝。以公主之死为契机,忠烈王与世子謜的矛盾日益尖锐。世子以奔丧为名回国,对忠烈王声称母后之死是某些受宠者诅咒所致,要求予以彻查,忠烈王建议等服完丧后再说,世子却置若罔闻,仍派人逮捕无比及受宠宦官崔世延、陶成器等人,迫其招供,然后将无比、崔世延、陶成器等七人处死,流放四十余人,使“国人震慑”。 [48]忠烈王因而被世子架空,不得已向元朝请求退位,十月由赵仁规奉表赴元。 [49]此表由佥议中赞(宰相)郑可臣所拟,据说表文中的很多内容都违背忠烈王的本意,以致后来郑可臣服毒自杀。 [50]不过世子并未与忠烈王彻底翻脸,在杀死无比后又找了个姓金的美貌寡妇献给忠烈王,以示慰藉(此女在忠烈王死后被忠宣王收继)。 [51]
忠烈王请求退位的上表到达元廷后,元成宗顺水推舟,册封世子謜为高丽国王,忠烈王则改封逸寿王。大德二年(1298年)正月十九日,接到元朝诏书的忠烈王正式传位给世子謜(高丽忠宣王),自己退居已故大臣张舜龙的府邸,号称德慈宫。正月二十八日,忠宣王率百官来到德慈宫,尊奉忠烈王为光文宣德太上王,忠烈王身穿黄袍、忠宣王身穿紫袍,接受朝贺。忠烈王是高丽王朝乃至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太上王,故被称为“三韩罕有之盛事”。 [52]
从元朝导入程朱理学的安珦
忠宣王继位没几个月,就因赵妃诅咒案而被元朝废位并入元软禁,忠烈王也于大德二年(1298年)八月十八日奉旨复位。复位后不久,元朝就派阔阔出哈散来高丽“伴议国事”。 [46]大德三年(1299年)正月发生了印侯向哈散诬陷万户韩希愈谋反的事件,甚至牵连到忠烈王。哈散密令其子前往王宫侦探动静,发现一切正常,又和忠烈王一起审问韩希愈,同样查无实据,最后忠烈王将韩希愈等流放到海岛。印侯则不满足韩希愈没招供,不顾忠烈王的阻挠而将事情闹到元廷,哈散也返回元廷复命,称此事是印侯为了让忠宣王复位所罗织的阴谋,忠烈王亦派郑仁卿等去元朝申诉韩希愈的无辜,于是元廷派人将韩希愈等涉案人员押解元朝。 [53]大德四年(1300年),皇太后伯蓝也怯赤(徽仁裕圣皇后)去世,忠烈王在入朝吊丧时向元朝辨明此事,元廷才释放了韩希愈等。 [54]
经历了这次风波,哈散对元廷进言高丽国王无法弹压其众,请求派流官与国王共同治理高丽。元成宗批准此议,任命阔里吉思为征东行省平章政事,耶律希逸为左丞。 [55-56]大德三年(1299年)十月,阔里吉思等正式莅任,对高丽展开事无巨细地干涉。阔里吉思就高丽官署太滥与礼仪僭越等事通报元廷,接着又抱怨高丽官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及高丽横征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中等诸多弊端,暗示有必要改革其法来加以统治。 [57-58]阔里吉思首先开刀的就是高丽的奴婢制度,下令将奴婢父母中有一个是良民的便予以解放。 [59]虽然高丽能接受改正“僭越”与改革部分弊政等要求,但不能容忍触动贵族根本利益的奴婢制改革。忠烈王在大德四年(1300年)夏亲朝时便恳请元廷制止此事,十一月又派崔有演入元再次奏请,还搬出了元世祖不革土风的圣旨。元成宗终于妥协,明确表态在奴婢问题上支持高丽,并在大德五年(1301年)春将阔里吉思等流官召还,派塔察儿、王泰亨诏谕高丽。后来忠烈王下令将阔里吉思放良的奴婢全部归还本主。 [46] [60]
忠烈王时期的高丽一方面被元朝压迫,另一方面也进入了吸收中国文化的新高潮,最重要的便是程朱理学。忠烈王时,高丽大臣安珦从中国带回了朱熹的书籍,开始将朱子学传播于高丽。大德五年(1301年),忠烈王在征东行省左丞耶律希逸的建议下修葺文庙,以振儒风。 [61]而后忠烈王接受安珦的建议,让百官出钱赡学,自己也捐出内府钱谷。 [62]大德八年(1304年)六月,国学大成殿正式竣工,忠烈王亲自拜谒孔子圣像。 [3]这些举措对复兴高丽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也预示着儒家特别是朱子学即将取代佛教,成为主导朝鲜半岛的意识形态。

父子相争

忠宣王一派的印侯诬陷韩希愈导致元朝派遣流官来直接统治高丽,元朝官员撤走后,高丽内部忠烈王派(以宰相宋玢为首)和忠宣王派(以宰相洪子藩为首)官员的对立更加尖锐。忠烈王一派试图通过改嫁宝塔实怜公主来铲除忠宣王势力,大德五年(1301年)五月,忠烈王派遣闵萱出使元朝,上表请改嫁公主,闵萱不敢进此表而还。 [63]大德六年(1302年)十二月,忠烈王亲朝贺正,期间发生了忠宣王被陷害的事件。 [64]以洪子藩、金深为首的忠宣王派官员则发起反击,在大德七年(1303年)七月借元朝之手除掉了忠烈王的宠臣石胄、石天补父子等人 [65],他们接着想除掉忠烈王另一宠臣吴祁(后名吴潜),但来逮捕石胄等的元使帖木儿不花不予理睬。 [66]帖木儿不花走后,洪子藩等于八月二十日发动政变,包围王宫,请忠烈王交出吴祁,忠烈王拒绝,他们反复逼宫,等到忠烈王态度有所松动时,护军吴贤良就当着忠烈王的面抓走了吴祁,洪子藩将他扭送元朝。 [67-68]忠烈王一派的宋邦英(宋玢之侄)、宋璘(宋玢之子)等为了挽回局面,怂恿忠烈王以入朝为名亲自向元廷提议将公主改嫁给瑞兴侯王琠。 [69]忠烈王走到西京时接到了元廷不许入朝的命令而未果,同时元朝派塔察儿王约来高丽干预此事,力图缓和忠烈王父子关系。忠烈王不得不上表元朝,请忠宣王回国。 [3]宋邦英、宋璘还让人用畏兀儿体蒙古文写了诬陷忠宣王的信,虽然这封信因忠烈王入朝未遂而没能传达给元成宗,却被回国的元使塔察儿所得,随后元廷命兵部尚书伯伯等来审理此事,抓走了宋邦英、宋璘、宋均等人,这是大德八年(1304年)三月的事,不久宋邦英等在皇后卜鲁罕的庇护下返回高丽。 [69]
《王在相爱》中的忠烈王
由于高丽忠烈王和忠宣王两派互相倾轧,元朝再派官员忽怜、林元来高丽“镇遏”。大德九年(1305年)二月,忽怜病重,有高丽人要给他药吃,忽怜拒绝道:“你们国家奸臣掌权,父子互掐,所以皇帝让我来监视。我如果喝这药死了,难道不会成为新一轮倾轧的借口吗?况且死生有命,就算有良药又有什么用呢?” [70]旋即病死,而后林元也返回元朝。同年七月,元成宗命忠烈王亲朝贺正,于是在十一月,忠烈王踏上了他第十一次(加上储君时代为十六次)也是最后一次亲朝的道路。
忠烈王这次亲朝时,与忠宣王的关系似乎大有好转之势。他于十二月二十一日抵达蓟州时,忠宣王亲自迎接,并把忠烈王接到元大都的自己家中 [71],甚至传出忠烈王要和忠宣王一起回国的风声,这是忠烈王一派不愿看到的。于是忠烈王一派的王惟绍、宋邦英等人加紧挑拨忠烈王父子关系,用丁酉年(1297年)忠宣王处死无比的旧恨来勾起忠烈王对儿子的怨念,恰好某一天忠烈王如厕后摔倒在地,掉了牙齿,几天不能吃饭,王惟绍趁机说服忠烈王移驾到儿媳宝塔实怜公主处所。 [72]此后忠烈王与其子决裂,开始直接参与陷害忠宣王的活动中,欲以瑞兴侯王琠为嗣,撮合瑞兴侯和宝塔实怜公主在一起。 [73]随从大臣崔有淹以宗庙祧迁之利害关系向忠烈王进谏,暗示远支王族瑞兴侯再怎么也比不上亲儿子忠宣王,忠烈王听后,为之惨然动容许久。 [74]然而忠烈王中离间之毒已深,王惟绍等陷害忠宣王之谋因元朝右丞相哈剌哈孙和高丽随从大臣洪子藩等的反对而流产,随从大臣请求忠烈王回国,忠烈王却说:“我听说前王(忠宣王)已经派人在涯头驿埋伏,等我过河时把我淹死,我虽然老了但也不想死呀!”后来元朝中书省出面要求忠烈王回国,忠烈王使出苦肉计,喝药让自己得痢疾,在大德十年(1306年)整个夏天都病卧床上。期间忠烈王还悄悄派人到元上都,请求和宝塔实怜公主一起回国,摄政的卜鲁罕皇后以翁媳同行不便为由不予批准。 [75]
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初八,元成宗驾崩,元廷发生皇位之争,忠宣王把宝押在怀宁王海山身上,取得成功,忠烈王一派随之彻底失败,瑞兴侯、王惟绍、宋邦英、宋璘、宋均等8人被处决,宋玢等36人也被逮捕流放,忠烈王则从宝塔实怜公主府被转移到庆寿寺。忠烈王一派瓦解后,尽管忠烈王还在王位上,但已沦为忠宣王的傀儡,毫无实权。 [76-77]大德十一年(1307年)四月,元朝命忠烈王回国,并复设征东行省的流官,派彻勒帖木儿(彻里帖木儿)、郭贯等来镇抚高丽。 [78]
至大元年(1308年)七月十三日,忠烈王王昛薨于开京神孝寺,享年七十三岁,葬于庆陵。忠宣王第二次即位后,高丽大臣本来要依旧例给先王上庙号谥号,忠宣王不许,而是请谥于元,于是高丽方面只上了“纯诚守正上升大王”的尊号 [79]元廷在至大三年(1310年)赐谥“忠烈”,忠烈王便成为第一位没有庙号的高丽国王。 [80]恭愍王加谥为“景孝”。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 元朝官方评价:移孝为忠,易威以惠。礼乐刑政之修者,典章文物皆粲然。惟大猷之是经,与小心之以翼。初由世子,已帝女之厘降;旋俾嗣王,非公孙之复始。遂罢时贡其方物,固同岁赐于宗亲。责秉钧以东征,期奠枕夫南面。追叛王,挺身于辽水;出奇兵,压卵以太山。战踵未旋,逆首已授。虽居位未周夫三纪,而享年实过于七旬,中寿共言,今代稀有。 [101]
  • 高丽史》:当忠烈之世,内则权臣擅政,外则强敌来侵,一国之人,不死于虐政,则必歼于锋镝,祸乱极矣。一朝上天悔祸,诛戮权臣,归附上国,天子嘉之,厘降公主,而公主之至也,父老喜而相庆曰:“不图百年锋镝之余,复见太平之期。”王又再朝京师,敷奏东方之弊,帝既俞允,召还官军,东民以安,此正王可以有为之日也。奈何骄心遽生,耽于游畋,广置鹰坊,使恶小李贞辈侵暴州郡;溺于宴乐,唱和龙楼,使僧祖英等昵近左右。公主、世子言之而不听,宰臣、台省论之而不从。及其晩年,过听左右之谮,至欲废其嫡而立其侄。其在东宫,虽曰明习典故,读书知大义,果何用哉?呜呼!“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非忠烈之谓乎? [3]
  • 东国通鉴》:性宽厚,喜怒不形,幼向学读书,知大义,然溺于宴乐,昵近群小,父子构嫌。 [102]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感情生活

关于忠烈王与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庄穆王后)的关系,高丽大臣李齐贤以“公主性严明果断,内外震慑,王济之以柔,事无过举”的春秋笔法来委婉描述。 [81]公主脾气暴烈而任性,忠烈王为了国家利益,唯有听之任之。比如公主擅自拿走高丽兴王寺(国寺)黄金塔,要毁而用之,忠烈王无法阻止,只能哭泣,后来忠烈王生病,大臣趁机请公主还塔,公主同意,忠烈王才喜笑颜开 [82];有一次忠烈王和公主到天孝寺,公主不满随从太少而掉头返回,忠烈王只能跟着返回,公主以杖殴打忠烈王,忠烈王把帽子丢在前面,然后追逐印侯说:“都是你的错!我一定要治你的罪!”公主稍微息怒,重新到天孝寺后,又嫌忠烈王不等她而先入,对忠烈王又打又骂,高丽大臣觉得这是莫大的耻辱。 [83]
在公主的淫威下,忠烈王无法公开接近其他女子。在公主下嫁时,忠烈王的原配王氏被贬为贞和宫主(又称贞和院妃、贞信府主),迁居别宫,不能再与忠烈王接触 [22](但有记载显示贞和宫主被忠烈王准予许多特权,可能是作为补偿 [84]);中郎将金仲卿给忠烈王献美女,也被公主抓进巡马所(元朝在高丽设立的治安机关)。 [85]为了躲避河东狮吼,忠烈王甚至不得不以出猎为借口幽会爱妾。 [47]忠烈王所宠幸的美人与臣下私通,他知道后也不在意。 [86]在元成公主死亡、宠姬无比被杀后,忠宣王向忠烈王献寡妇金氏,是为淑昌院妃,忠烈王死后,此女被忠宣王收继。 [51]

酷爱狩猎

高丽原本也有打猎的习俗,高丽穆宗就是一位好猎的国王,但总体而言,国王出猎的情况极其少见。从忠烈王开始就受到蒙古人的影响,国王出猎次数陡增,此后忠肃王忠惠王、禑王等高丽君主都有狩猎的爱好(但忠宣王、恭愍王无此爱好)。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和三月有忠烈王和元成公主观猎的记载,可能是观摩学习。同年八月十二日首次出现忠烈王出猎的记录,而且是和元成公主一起,父老们见了“王率忽赤(侍从)鹰坊,亲御弓箭鹰鹞,纵横驰骛”的情景后都不禁叹息。 [87]此后忠烈王出猎一发不可收拾,几乎到了上瘾的程度,以至于向近臣康允绍、李之氐传授打猎心得。 [88]见于《高丽史》的忠烈王出猎次数就达61次之多,直到他去世前三个月还有出猎的记录。有时甚至连蒙元公主都看不惯忠烈王沉溺打猎,曾怒责忠烈王:“游畋非急务,何为引我至此?” [89]高丽大臣郭预在观看忠烈王狩猎时赋诗感慨道:“原上雨初霁,烧痕春色新。一鹰如箭疾,万马若云屯。雉困还遭犬,迷不避人。长杨赋未就,惭愧谏垣臣。” [90]

喜好音乐

忠烈王“留意音律”,即便是在筹备征讨日本的紧张时期,也让宫人奏乐,声音传播到宫外,国人都皱眉叹息。 [91]公主曾为此劝告忠烈王,忠烈王虽暂时听从,可是嗜好音乐一如既往。 [92]忠烈王尤其喜欢“委巷之俚音” [93],最爱听的音乐是《霜花店》和《蛇龙》,在高丽全国搜罗擅长歌舞的女子来表演。 [94]

效法明皇

有一次,忠烈王在香阁宴会,看到壁上的《唐玄宗夜宴图》,对随从说到:“寡人虽然统治的是小国,但在游宴方面怎么能赶不上唐明皇呢?”从此以后,忠烈王夜以继日地沉迷于各种奇巧淫伎,不能自拔。 [95]

提倡文史

高丽经历了百年武人时代,文教有所衰落。忠烈王即位后,“留意文学”,每天命文臣崔雍等进讲《资治通鉴》,整个宫廷开始濡染文风,连武人和宦官中都出现了爱读书、会作诗的人。 [96-97]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关系
封号
姓名
备注
父母
父亲
王禃
曾用名王倎
母亲
敬穆贤妃
金氏
元宗即位后追赠静顺王后,忠烈王即位后追谥顺敬太后
妻妾
王后
元成公主
元世祖之女,后封安平公主,追赠齐国大长公主,谥庄穆王后
嫔妃
王氏
始安公王絪之女,又号贞和宫主、贞和院妃,元公主下嫁后被贬
淑昌院妃
金氏
金良鉴之女,初嫁进士崔文,1298年入宫为妃,后被忠宣王收继
侍婢
盘珠
原为权臣崔竩的婢女,后金俊献给时为太孙的忠烈王
宫人
无比
泰山郡柴氏女,颇得宠,后被忠宣王处死
子女
儿子
江阳公
王滋
贞信府主所出,其子王暠后为沈王
元成公主所出,曾用名王謜,蒙古名益智礼普化
小君
王湑
侍婢盘珠所出,封中郎将,1276年因骄恣被忠烈王勒令出家为僧
王子
王某
1278年元成公主所出,早夭
女儿
靖宁院妃
王氏
贞信府主所出,嫁齐安府院大君王淑
明顺院妃
王氏
贞信府主所出,嫁汉阳公王儇
王女
王氏
1277年元成公主所出,早夭
以上参考资料 [104-105]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忠烈王还是储君时,曾与大司成金丘、祭酒李松缙、和尚祖英等酬唱诗歌,有《龙楼集》刊行于世。 [3] [97]即位后也时常作诗与文臣唱和,并多次亲自以诗赋取士,有题杜鹃花四韵诗、给元朝北京路同知宋贞出示自制九日诗、贺尹莘杰等监试及第诗及命群臣赓进自己所作四韵诗等记载,然而这些诗作都已亡佚,只有他赐给出慈真圆悟国师天英的两首五绝流传于世:
千秋曹溪月,依然照九重。天传真面目,何更接音容?
师是南阳后,朕曾唐帝孙。愿将调御问,稽首欲重论。 [98]
此外,忠烈王还有“陇西风月亦三千”“万事不成身便死”等残句流传。 [99-100]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忠烈王陵庆陵位于朝鲜开城解线里西南方向1.2公里处,2022年5月被朝鲜考古学者发掘,出土了壁画碎片、玉册残片及镀金铁制品等遗物。 [107]

影视形象

播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