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科普一下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经济和货币政策?

差距有多大,哪个国家的子民相对较幸福,那个国家最坑
关注者
233
被浏览
116,907

18 个回答

其实看看高敏主編的魏晉南北朝經濟史弄个大概就好了,至少不会有太多誤差。曹魏的屯田戶到底有多少人,高敏也只是靠西晉那批廢屯田改置郡縣的人口激增數,在魏晋南北朝史发微推測為百万,過半人口?有新出史料嗎?像高敏和黎虎都認為自耕農占大多數。

至于屯田的歷史淵源,他在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也詳細列出,僅選兩條西汉的居延汉简,第二条是记录垦田成果,亩产七斗。第一条说明官租田亩收四斗地租,然后對比一下实收比例:

右第二长官二处田六十五亩,租廿六石。(303.7) 第四长安亲,正月乙卯初作,尽八月戍戌,积二百口(廿)四日,用积卒二万七千一百卌三人。率日百廿一人,奇卅九人。垦田卌一亩卌四亩百廿四步,率人田卅四亩,奇卅亩百廿四步。得谷二千九百一十三石一斗一升,率人得廿四石,奇九石。(72E.J.C.1号文书)

曹操复用,曹睿铸新五铢钱,貨幣无法通行?大量使用谷帛就等同停用,那么墓出錢包括蜀汉的直百又是甚么一回事?都是錢幣收藏家?


誰知道蜀汉稅收,东汉都不完全沿西汉,蜀汉怎知全引用东汉,至少法律上已多了蜀科。直百的史料就只有零陵先賢傳吹劉巴的記錄,自然也不会交代坏影响。


走马楼吴简经济文书研究,可以一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更:

关于三国货币经济史,可看拙作 三国古钱 ,我懒得一一列明所出史料。

上班期间懒得解释大泉五百、一千、二千和五千的坏影响如何比直百大,因为这有必要吗?何况陈寿都列出受压于民意被迫废除。可我说过蜀汉货币流通情况吗?直百我否定了还有经济价值吗?只是真实情况沒有长沙走马楼吴简反映了赤乌四年、五年前后,以及郴州吴简反映荊南地区物价暴涨,但大币百姓真的认会足值吗?直百真的等同相同数量的五铢吗?我相信根本不用多说,想想就知道。铁质直百和铜质直百难道在民间市场上,价值相等吗?沒有换算比的史料罢了。

至于幸不幸福看民变,这个问题嘛,沒有数据我是真不知道如何对比,曹魏只有屯田客沒有自耕农?蜀汉末年的民有菜色自然也远远比不上诸葛亮治蜀时,时间、戶民种类,太复杂了。还有,中原久经战乱,和天府之国比?简单量化成诸葛亮北伐期间曹魏有民变吗?难道能得出因为百姓服徭役运输、提供战略民资,所以还不如要参与修宫殿的曹魏百姓吗?你要这样想我也阻不了。张嶷传和马忠传提供了绵中汉民、北边汶山叛羌和南中的事。

看吏治?西晋人刘颂沒必要强吹曹操吧?“汉末陵迟,阉竖用事,小人专朝,君子在野,政荒众散,遂以乱亡。魏武帝以经略之才,拨烦理乱,兼肃文教,积数十年,至于延康之初,然后吏清下顺,法始大行。”

至于屯田问题,72E.J.C.1号文书确实是军屯成果记录,但303.7号简自然不是,因为士兵本受饷,成果归政府,哪来的租?曹魏的民屯收租率,其关键只在于租成和定额制对政府收入的多少,战乱期间难道指望政府降低汉武以来的租率?蜀汉又沒大量流民,难道把戶都弄成屯田民?这是条件许可与否的问题。东晋时也有大批北来流民,所以应詹上疏建议:兴复农官,功劳报赏,皆如魏氏故事。一年中与百姓,二年分税,三年计赋税以使之。"因为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通过长沙走马楼吴简,其定额租率又与五五分成有多大区別?可自看蔣福亚的《走马楼吴简经济文书研究》,淮南民走入吴原因嘛我也不知道,但如果两地租率都差不多,确实就不成理由了。

我提出的百万不是口,是戶,这个可看高敏原文,不看原文的自然是玄,但也沒敢說基本都是,只是說人口激增是廢屯田后的。如果解释得不清楚,这么说吧,士家是政府可控制人口,谁知道戶口实数?难道不是人口?假设兵戶四十万戶,每戶四、五口算,也是二百万口。吏戶到底是不是独立于戶齐民的另一批政府控制戶口?史界都沒定案,假设确有吏戶晋又算进千六万口呢?吴又有多少私兵被收进政府而成为实控人口呢?太康元年已开始把吴屯田区还为郡县,当中吴屯田民又占了多少?还有,魏晋都有把匈奴、氐、羌等编戶化的。再看高敏在發微的屯田區統計,真的能容納近百万戶這么多嗎?像鄭渾這些招撫流民回自耕農,恐怕才是主流去向。

最重要一点就是帝王世纪本身,魏吞蜀后的人口就是来自于此,但看看续汉书郡国志注引那句吴兵戶九十三万二千,文献通考改成戶凡十三万姑且算凡才是原本,但和《晋阳秋》的兵二十三万兵,三十多年增涨这么多?有这么多山越民吗?戶口数这些说真的,真仔细研究完就是一大本胡凃帐,谁知道真相?

其实三国的货币超有意思。曹魏和吴蜀走了两个极端,曹魏是极度的通货紧缩,而吴蜀是极度的通货膨胀。

因为三国要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其实也是此后两千年所有的中国政权都要面临的问题:物理意义上的,钱从哪里来?

中国是个非常缺铜的国家,两汉动不动就铸造几十亿的五铢钱,已经把能用的铜都用得差不多了,所以两汉整体来说是不缺钱的。但这就苦了子孙们了,你把铜都用差不多了,我拿啥铸钱啊?

而三国是最早需要面对这个问题的时代。他们的解法也各不相同:

曹魏是最亏的,因为中国北方几乎没有铜矿。。。曹操那个“摸金校尉”,摸的就是被汉代王侯将相带到坟里的铜器和铜钱。曹操时代有个著名的说法儿叫“谷贱无已”,也就是粮价极低——这并不是好事,因为粮价低反应的是因为久不铸币,通货紧缩极其严重。

曹操还有个开局不利的地方,那就是北方已经被董太师用粗制滥造的“小钱”剥削过一次了,导致大家对官府的铸币本来就极不信任。而在曹魏一统之前,北方经历了快二十年的战乱,这二十年里基本都是没有新铸钱币的。不铸钱一方面导致通货紧缩,一方面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技术退步,曹魏后来尝试铸的钱币品相极为低劣,虽然节操还可以(没做直百和大泉当千这种数字注水,也没有明显的减重),但技术力很差,粗糙简陋,外轮廓各种毛边。

所以曹魏最后没办法,干脆以物易物,用布帛谷物充当交易的媒介。这还搞出个著名笑话,因为曹魏收税的时候收谷子,然后老百姓把谷子浸湿增加重量,导致国家反向被火耗剥削。曹魏后面恢复了汉代五铢钱的流通,但自己铸币是不可能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吴蜀的解决方法是另一种:膨胀币值,降低重量。这两家是比较有优势的,吴国腹地基本没有战乱,财富保持还可以——三国中魏蜀都是薄葬风气,墓葬里只有陶器很少铜器(铜都拿去铸钱了),只有吴国还大大咧咧一堆铜器陪葬;蜀地本就有铜矿,征服南中之后如果能用云南的铜那就更方便了。

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蜀汉的钱币质量是三国里最好的,可能也跟临近矿源又长期和平有关,开矿冶炼铸币的技术都还在,做出来的钱币字迹清楚轮廓鲜明。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低劣泛滥。现在发现有8~10g的“直百五铢”,品质很好,这应该就是刘备刚入川时,刘巴建议的直百钱。这种钱相比汉五铢重量高了三倍,币值高了百倍,但考虑到工艺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可能剥削并没有那么夸张。而后面“直百五铢”越来越轻,连汉五铢钱的3g都不能保证,干脆取消了“五铢”直接搞成2g重的“直百钱”,这应该是诸葛亮去世前后所为。后面蒋费不打仗,2g的直百钱还能维持,但姜维再打之后,直百钱就越来越劣,甚至有仅重0.4g的。民穷财尽,信哉斯言。

但还要指出,虽然吴蜀各种“直百”“大泉当千”,老百姓却未必认账。走马楼吴简有个很有趣的发现:孙权搞“大泉当千”的时候,理论上货币要贬值几倍几十倍,但当地粮价似乎并没有大幅度降低。也就是说老百姓并不会按照统治者的想法使用货币,这种劣币只会被按照实际币值交易。一个佐证是魏晋墓葬中,绝大部分墓葬的绝大部分货币都是汉代五铢钱,魏蜀吴三国发行的货币都极其稀少。侧面说明这些粗制滥造的货币并没有得到大家的信赖,大家还是只认以前汉朝的铸币。唯一例外是蜀汉直百五铢,虽然影响力仅止于蜀地(吴地墓葬中也会出土蜀钱,数量甚至比“大泉当千”这种吴钱多,但相对汉五铢钱仍然是连零头都不到),颇能在部分程度上替代汉五铢的使用。

后面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大家也基本上就按照三国开创的路线前行。两晋南北朝是学的曹魏不铸币,用布帛粮食甚至以物易物。宋辽金元学的是吴蜀高通胀,纸币铁钱盛行。明清终于确立了白银货币,但因为银钱比价的问题还是从头吵到尾。这大概也是现在大家很容易就接受移动支付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人在货币这个问题上真的是没有守可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