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二度封城現場:新冠疫情反覆「不意外」?政府指揮與民眾態度是關鍵|Esther CHEN/巴黎衛道|換日線

法國二度封城現場:新冠疫情反覆「不意外」?政府指揮與民眾態度是關鍵

法國二度封城現場:新冠疫情反覆「不意外」?政府指揮與民眾態度是關鍵

Photo Credit:Fran Boloni@Unsplash

18 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盧梭說過:「自由不在於自己的意志,而在於不受其他事物脅迫,也不讓別人受自己脅迫。」200 多年後的法國人只著重個人自由而輕忽甚至污衊他人自由,這就是年初疫情剛爆發時的現實法國社會。

這一年來,法國受盡了摧殘。若回顧抗疫過程,一路從春、夏、秋到現在進入了冬天,面對 COVID-19 不止息的蔓延,只能說法國失控的緣由顯而易見,歸咎於不受控的社會,和永遠慢半拍的政府管理手段。不論是春季的第一波疫情,或秋季捲土重來的第二波疫情,政府彙集的意見不夠快速、作法又反覆,民眾無所適從,多半選擇繼續過自己的生活,以至於從決策、制度到整體社會,從上至下崩盤得非常徹底。

第一波疫情:毫無自覺釀災 

回想上半年第一波病毒肆虐的當下,法國新聞界首先關注的不是病毒,居然是人種之間的「交流攻防戰」。一場新冠肺炎讓華人成為人們的眼中釘,例如看到華人出沒在公共場合,就懷疑病毒跟著來;甚至媒體帶起歧視風向,打出了「黃色警戒」(暗示黃種人是禍害)的聳動標題。我一位長居巴黎的好友 Gloria,3 月時傳訊息給我,說著她在法國里昂遇到的歧視。

Gloria 在 3 月的某個週二出差到里昂,搭車全程戴著口罩。到了火車站後,叫了輛計程車。待她上車後,法國人計程車司機立刻問她:「妳從哪裡來的?」

「我從巴黎來。」 

司機帶著想一探究竟的口氣繼續問道:「那妳是哪裡人?」

「中國人,怎麼了?」她緊接下去說:「我已經兩年沒有回過中國,我是來這裡出差的,這樣你放心了吧?」

接著,Gloria 話鋒一轉,借機教訓司機:「你才更要小心吧。天天載著各式各樣的人,你更應該要戴口罩。你知道嗎,最該保護的就是你自己。這時候最可怕的就是像你們這樣的人,超級無知⋯⋯」 

Gloria 說,儘管司機態度並沒有很惡劣,但一看到亞洲人戴口罩的臉孔,馬上問對方哪裡來,感覺還是挺差的。而那短短不到 3 分鐘的交流過程,完全顯現了法國人被要求封城並居家隔離前的態度。遇上了從未見過的全新病毒,首先討論的是戴口罩屬於有問題的人,特別是黃種人。當時跟一位法國朋友聊起口罩,他脫口而出說:「我們法國人就是不喜歡戴口罩。」

圖/Thomas de LUZE@Unsplash

確實,口罩不是他們生活會出現的民生品;我在法國的 4 年來,從沒在任何公共場合或街上看到戴口罩的法國人,甚至我曾進出醫院幾次,也沒什麼對口罩的印象。但 COVID-19 大流行是特殊緊急情況,這不只是進步或落後的公共衛生觀念問題而已。如果不是一整個民族欠缺自覺,「生病了才會戴口罩,這樣的人根本不應該出現在公共場合;而既然根本沒有生病,外出時為什麼需要戴口罩」的法式思維,居然仍適用到此時,那麼造成後來無法控制的蔓延不是剛好,而是必然的結局。

18 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盧梭說過:「自由不在於自己的意志,而在於不受其他事物脅迫,也不讓別人受自己脅迫。」200 多年後的法國人只著重個人自由而輕忽甚至污衊他人自由,這就是年初疫情剛爆發時的現實法國社會。

歧視風浪結束後,法國官員們總算動起來,開啟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封城(法國「封城」日記:馬克宏突如其來宣布進入「備戰狀態」,錯愕的法國人下一步怎麼走?),直到 6 月 15 日全境解封。防疫能成功的關鍵,是以個人負有的社會責任,遵循所有與群體有關的措施;而法國疫情第二波又起的原因,除了法國政府的政策無法實行貫徹外,最主要的仍是法國人民大多享受權利而不願履行義務,欠缺自覺面對病毒。像是不戴口罩、不願受 14 天的隔離等,防疫基本知識常被忽略;社會面對各地酒吧關閉以禁止群眾活動的措施,因為私人派對蓬勃而生,使禁令根本形同虛設,諸如此類的行徑,在我看來,實在很不像受社會契約拘束的老牌共和國家。

第二波疫情:指揮調度慢半拍

歷經封城、居家隔離、限制外出等命令的法國,疫情逐漸趨緩,於暑假時恢復了以往的度假活動。聽說朋友依舊如往年一般規劃出遊,或到北部或往南法,彷彿一切已回到正常的生活步調,脫離了之前苦悶的抗疫日常。但事實的真相是,我們真的回不去了,病毒其實從未離開過。

圖/ Pascal Bernardon@Unsplash

時間回到 8 月底,當時面對媒體的詢問,法國總統馬克宏提出預防第二波疫情爆發的戰略,已說出「不排除再次封城」的可能性。9 月之後,幾乎每一天都有各式各樣的專家官員商議──從地方到中央馬不停蹄的檢討,聚焦如何減低病毒肆虐、避免醫院負荷量達臨界點的緩衝措施等。但每天對外的發言皆毫無明確決定,又或者太多想法而一再拖延決策,包括隔離從 14 天變成 7 天、定點隔離或是居家隔離、未落實追蹤可能受感染族群、學校防疫措施、要求商家餐館關門等等,不斷更新的防疫細則,民眾很難搞清楚政府到底要做什麼,疫情也不受控而持續趨惡,加重了社會更抗拒規定的心理反應。

10 月之後的法國政府依舊搖擺,單日新增確診人數近 2 萬名的情況下,馬克宏仍不鬆口執行更嚴格的封城命令。就這樣一路撐到 10 月底,真的扛不住了,馬克宏再度發表電視談話,對人民宣布將要實施 1 個月的全國封鎖,減少群眾之間的接觸。

危機處理不當,影響將延續

在第二波新冠肺炎的疫情爆發後,徹底說明了法國政府的所作所為是失敗的。當然,日子仍必須照過,明天醒來又是全新的一天,至少法國或全球各國的公衛醫療體系,對 COVID-19 的了解已經比年初掌握得更多,嘗過的苦頭不會白費,只是能否在錯誤中修正,光政府有決心還不足。措施力度不夠造成的危機,將使人民繼續鬆懈、無自覺地生活,恐怕疫情不會就這樣消逝,而會糾纏著法國直到 2021,或者可能更久以後。

執行編輯:吳玲臻
核稿編輯:林欣蘋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