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硬幣竟開價50萬?!專家斥海鮮價 50、60年代「斗零」最值錢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20921

英女王硬幣竟開價50萬?!專家斥海鮮價 50、60年代「斗零」最值錢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2/09/21 14:19

最後更新: 2022/09/21 17:05

分享:

分享:

自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離世,香港人都對她依依不捨,對於印有英女王肖像的產品更加希望收藏紀念。曾於殖民年代印刷的香港錢幣則是非常有代表性,在眾多硬幣中,到底邊一款最有紀念價值、最值得收藏呢?即睇本港收藏家意見和保存方法啦!

海鮮價源於大眾不清楚價值 

在英殖時期發行過的錢幣包括有1980年的大版「1毫」港元硬幣、1964年「5仙」港元硬幣、1980年「1毫」港元硬幣等,本網在二手網站平台Carousell發現,有不少人以高昂的價錢開價出售自己的英女王頭像硬幣,當中價格高達99,999元甚至有50萬元。

你又有無英女王硬幣?立即撳入嚟投票!

對於網上出現驚人的價格,香港真藏(荃灣)負責人張頌昇(Anthony)指,網上的價格大多為「海鮮價」,即使在二手平台見到相同貨幣、年份、質素等,其價格都有可能存在10倍、100倍差價。他認為,主要是大眾對價值方面不清晰造成的現象,但若果有從事收藏界或對錢幣有一定認識的朋友,或會知道每個錢幣即使是不同年份、質素,在市場上都是可升可跌,但當中亦有固定的價格。

3大傳聞令1964年「5仙」更罕有

提到最具收藏和紀念價值的硬幣,Anthony指,在眾多硬幣中,相對價值較高的有2個不同年份的硬幣,分別是1980年的「1毫」和1964年的「5仙」。他補充,1964年的「5仙」硬幣不需要有全新的質素,單是流通的質素,其收購價都可以高達1,000元以上。相反,1980年的「1毫」硬幣,只可以全新的質素才會有收購的價值,收購價大約為100元。

對於1964年的「5仙」硬幣在現今的收購價如此高,Anthony解釋,主要是因為市場上的3大傳聞,令其流通性低變得罕有。這3大傳聞是與印刷有關,第一個傳聞指,因為當時鑄造廠出現罷工情況,令印刷量減少;其次,有傳當時印刷的模具出現問題,令第一批硬幣印刷完畢後便停止發行印刷,不過對於此硬幣的實質印刷量有不少傳聞,至今仍然未能確定;最後一個傳聞指,當年政府原本未有下令需要印刷1964年的「5仙」,但最終卻大約印刷了1萬個,翌年政府印刷1965年的硬幣時,就把1964年的批次一同推出了市場。

1980年的「1毫」曾炒至6,000元一個

另外,Anthony解釋1980年的「1毫」硬幣現今的價格相對較低的原因是,當時印刷的版本為大版「1毫」形狀,但當時市場上對於「1毫」硬幣的需求不大,已經足夠使用,所以便沒有推出市場。但後來因為有不少人兌換, 以致1980年的「1毫」硬幣慢慢流出市場,不過當時流出市場的數量非常稀少,價錢更炒至接近6,000元一個。隨住後來數量增多,變得相對不值錢,現時全新、未曾流通的1980年的「1毫」大約為100元一個。

張頌昇:了解背後歷史比炒賣更重要

郵票亦是印有英女王頭像的產品之一,Anthony指,近日查詢的客人對1997年發行的郵票感興趣,但是由於發行量大令郵票相對不太值錢,他提到「最誇張現象是一張面值錢10元的郵票,現時市值只是1港元左右,是輸90%。」加上,他指郵票的性質和硬幣不同,郵票是記載了當時的歷史事件和故事而發行,紀念性質比硬幣更大。他希望大家在了解價錢方面外,同時亦可以了解背後歷史,以及香港殖民地年代與香港的關係。

以報紙低成本保存硬幣

而潮濕地方、接觸硬幣的次數等因素都會影響硬幣的狀態,若果想保存已經停產的英女王硬幣,Anthony建議,大家可以使用成本較低的做法,例如是以報紙包裹住,或以無酸性的膠袋收藏,便可以避免硬幣因潮濕而有不好的狀態。而高成本的保存方法可以是購買一個電子防潮箱,但他指並不是有很多香港人願意花費大額金錢購買。

點擊圖片放大
+5
+4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