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到底好在哪里?

都说香港中银大厦设计很好,我看了也觉得很好,可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高科技?请熟悉的人来点专业的回答,谢谢。
关注者
178
被浏览
393,931

9 个回答

1982年的时候,中国银行行长到纽约拜访曾任中国银行副总经理的贝祖诒,希望他的儿子贝聿铭能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设计一栋新的办公楼。

新楼的预算为10亿港币,不算充裕,仅为同时期汇丰银行的五分之一。贝聿铭没有再去要求更多预算,他说当时中国还不富裕,再加预算就显得铺张浪费了。于是他什么也没说就接下了这个项目,决定要在这个预算内设计出最好的建筑。

设计任务书非常简单:总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40%供中国银行使用,剩下的出租。银行的业务大厅要高端大气上档次。

看到场地之后,贝聿铭不太满意,提出要和政府换地。拿原场地的一角置换另一角,这样整个场地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不仅可以和旁边的城市街道平行,还避免了正对停车场。新楼两侧的三角形地块也可以用作景观绿化。另外,他建议在场地边修一条新路,这样可以方便行人从周围的街道走进中银大厦。

贝聿铭认为换地和修路都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建筑选址有问题,那么无论它颜值再高,功能再合理,它都会和环境格格不入。

尽管这块场地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它有一个优点,就是它不在飞机航线上,这样在高度上的限制就少了很多。但除了航空管制的因素。还需要考虑风力和地震的影响。由于每年有台风,香港的风力是纽约的两倍。

所以结构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能设计出合理的结构,整个楼的成本就不会太高。贝聿铭创造性的想出了采用混凝土桁架的巨构体系。

据说中银大厦独特的几何造型是贝聿铭周末在家里想出来的。当时他随手摆弄着四个三角形的木块,每个木块在端头都有斜角,他把四个木块拼在一起上下滑动,一个比一个长出一截,这就成了中银大厦的雏形。贝聿铭把它比喻成竹子,因为中国文化里竹子有着不断生长和节节高的美好寓意。事实上贝聿铭非常喜欢竹子,他骨子里还是一个传统的文人。他有句名言是“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贝聿铭的合作伙伴结构工程师莱斯利·罗伯森认为这样的结构可行,于是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巨构桁架。这个桁架包含了两套结构体系,一套用来承受建筑自重,另一套用来抵御侧向风力。交叉的结构将所有的力转移到了四个巨大的角柱上。25层以上在平面的中心还有一根柱子,塔楼顶部的受力可以通过它传递到角柱。当所有的受力都分散到四角后,建筑内部则无需任何柱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空间。

最终设计完成的中银大厦一共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成为了香港独树一帜的地标,甚至被印在了港币上。

这样的体系效率很高,结构钢筋只用到了同规模传统建筑的65%。

并且从外表看整个大楼的结构体系一目了然,结构即装饰,表达了建筑的真实性。这是非常经典的现代主义设计手法。表面的铝板显示了桁架的位置。最初的设计里还表达了水平桁架,但这样会形成很多“X”的造型,中银方面觉得太死板不吉利,于是贝聿铭便在立面上去掉了这些水平桁架。最终立面上只留下了一系列简洁且富有标志性的菱形和三角形图案。

中银大厦像一座巨大的雕塑,随着角度和时间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象,贝聿铭得意地说当你移动的时候,它会更加精彩,因为特殊形状的组合设计,就好像一个多面镜,有与众不同的活力。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开心地大笑起来。时间仿佛倒流,他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叔祖贝润生家著名的狮子林里,和小伙伴在假山里奔跑嬉戏捉迷藏,嶙峋的怪石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像不同的狮子,一切都是那么似曾相识。

香港土著,當年看著中銀大廈建起來,分享一下網上圖片,侵刪。

八十年代的香港建築工人還是藝高人膽大的,就算到今天仍承傳著數千年的傳統工藝,幾十層的高樓還會用上竹棚施工,唯一分別是今天會戴上一條安全帶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