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酒店业2022年-2023年的主要推测?

面对大型酒店集团不断的并购,超过30家酒店集团被整合了,在疫情的打击下,2020年关闭了12万家酒店,2021关闭了5.5万家酒店!2年间,旅行社结业…
关注者
7
被浏览
2,682

7 个回答

华美顾问从国内外著名酒店管理公司中邀请



业务发展总监(经理)参与定向调查,询问对于中国酒店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相关看法。调查目的在于了解中国酒店业在疫情后的复苏情况,以及未来市场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下为报告内容,旨在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1




仅有少数受访者(6%)持积极乐观态度。而 44% 的受访者预计酒店行业将在2023年逐步恢复并稳健增长,其结果反映出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即行业将从疫情的影响中反弹。随着防控政策的改善、消费者信心的增强以及旅游和住宿需求的增加,酒店行业将逐步复苏。近一半的受访者(48%)对酒店市场的未来前景看好,但也承认仍存在不确定性,如可能出现的新病毒变种、政策变化和不同地区复苏速度的差异都可能影响酒店行业在2023年的走势。



2




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23%)认为,2023年将有大量新建或改造酒店项目。这种乐观情绪可能受到国内相对迅速的经济复苏、旅游增加和酒店住宿需求总体上升的推动。而大多数受访者 (76%)预计新建或改造酒店项目数量将逐步恢复,但不会比过去三年有大幅增长。这种看法反映出对2023年行业增长的谨慎乐观,背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旅游业和酒店住宿需求的温和反弹以及中国酒店市场本身更平衡的供需动态。



3


源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持续的经济发展、国际曝光和对住宿的强劲需求,相当比例的受访者(37%)认为其在2023年的新建或翻新酒店项目中将增长最强。而随着华东和华南的二线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业增长以及这些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27%)预计其增长最大。此外,16% 的受访者看好重点旅游度假城市,这可能是由于旅游和休闲活动的需求积累以及这些城市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


4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2%)认为,国进民退的趋势在2023年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国企和央企在酒店业的投资比例将继续增加,这种观点可能基于政府对酒店业的持续支持和参与,以及国有企业将继续推动市场的预期。而基于经济形势改善、融资条件更加有利的前提下,42% 的受访者认为民营企业会重返投资市场并寻求潜在投资机会。



5




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30%)表示,在2023年的酒店投资市场中,央企国企将成为主要的酒店投资者,同时专注于核心业务,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资产整合和酒店投资格局的变化。而大部分的的受访者(59%)认为不会有显著的变化。另外,少数受访者(11%)认为由于市场动态的演变、政策变化以及疫情对酒店行业的余波等各种因素,预测会非常困难。



6




绝大多数受访者(85%)认为,酒店投资者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疫情可能使投资者考虑到豪华酒店的高成本和潜在风险而更加谨慎。因此,投资者现在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追求豪华和大规模的酒店。而少部分受访者(14%)认为,豪华五星级酒店仍将是大多数国有企业主的首选。对中等规模的四星级和标准五星级酒店的更多关注表明,投资者可能正在寻求提供豪华和价格实惠的平衡,并满足旅行者日益变化的需求和偏好的机会。



7




近一半的受访者(47% )表示,在大城市中,生活方式酒店非常有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它们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将会不断增强。生活方式酒店通常提供独特的体验、设计为中心的氛围和个性化的服务,正日益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而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3%)认为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市场的持续不确定性和投资者对酒店业从疫情中恢复的谨慎态度所导致。此外,调查表明人们对生活方式酒店的发展潜力非常乐观。



8


大部分受访者(56%)认为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并不断加强,尤其是关于度假品牌进入城市未来的发展机会。这表明随着城市开发空间的减少,酒店品牌正在寻找新的方式来迎合旅行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他们希望在城市中获得更多元化和休闲的体验。与此同时,42% 的受访者认为虽然有一些混合城市和度假酒店的试点项目,但两类品牌的主要市场不会改变,其意味着这种融合趋势可能受到市场、投资、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城市和度假酒店的核心目标市场将保持独立。



9




多数受访者(63%)认为大型会议和展览中心的酒店配置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而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21%)或一家单一中心式住宿选择(16%)的选项比例相近。调查结果表明充分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目标受众和其他影响酒店配置策略等因素对于酒店建设的重要性。



10




超过四成的受访者(41% )建议机场和高铁项目适合配置全服务的四星或标准五星酒店,而城市中心地铁枢纽项目的酒店类型和档次应更具多样性,表明各种交通枢纽类型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而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27%)建议机场、高铁和地铁项目都更适合配置有限服务的四星或标准五星酒店,倾向于在所有交通枢纽中心采用更标准化的酒店配置方法,注重质量和价格之间的平衡。其余(32%)则表示需要根据每个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确定。



11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3%)认为国内酒店管理公司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内在高档次酒店市场追上或超过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但机会不大。这种观点承认国内公司增长的潜力,但仍因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而保持谨慎态度。相反,24% 的受访者认为无法在高档次酒店市场追上或超过国际酒店管理公司,表明了国际公司在高档市场具有强大的优势和主导地位。同时,18% 的受访者对国内酒店管理公司的增长和竞争力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五年内,中国酒店管理公司在高档次酒店市场追上甚至超过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已成定局。



12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8%)认为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是酒店管理公司拓展项目时的决定性竞争优势,强调了品牌声誉和有效地向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传达公司的价值主张能力的重要性。而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29%)倾向于适应不同的合作模式并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仅有小部分受访者认同 ESG 行动(6%)和更优惠的合作条件(5%)是决定性竞争优势。



13




近四成的受访者(39%)认为,当酒店管理公司面临换牌压力时,应该争取好项目,让一般项目顺其自然。这反映了一种更为务实的方法,优先考虑战略机会,有选择性的保留项目。也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32% )倾向于保持品牌不变, 强调品牌的连续性和协同效应的重要性。此外,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尊重品牌的价值和完整性,不会在合作条件上妥协。


14




大多数受访者(69%)认为,由于疫情的影响,酒店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了疫情确实在多个层面上影响了酒店业,如新的卫生和安全措施、向国内旅游和长住客人的转变等。然而,近三成的受访者(29%)认为这些变化只是暂时的或有限的长期影响。


15




大多数受访者(70%)表明,“逆全球化”将对中国酒店行业产生影响,但不会很大。这一观点反映了“逆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后果,同时也考虑到酒店行业的韧性和适应能力,庞大的国内市场、政府支持和多元化的潜力将有助于其克服这些困难。而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26%)认为会对酒店业产生重大影响,可能源于“逆全球化”会对中国的出口主导型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国际旅游和外商投资下降,给中国酒店行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16




绝大多数受访者(74%)认识到 AI 在酒店行业中的潜力,但认为其影响将受到限制。其表明人的因素在服务行业中很重要性,虽然 AI 可以增强酒店运营的某些方面,但它无法取代人类所具有的情商、共情和人际技能。而近五分之一的受访者(19%)预计 AI 的快速发展将会对酒店运营和服务产生重大影响,认为 AI 将在塑造酒店行业和推动创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参考文章:

1.hoteltechreport.com/zh/

2.industryarc.com/Report/.

3.kpmg.com/cn/zh/home/soc

4.assets.ey.com/content/d

5.booking.com/articles/tr

6.www2.deloitte.com/nl/nl

7.tandfonline.com/doi/ful

本报告版权为华美酒店顾问所有,严禁在未经许可情况下对本份报告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再版。如需使用此份报告或其中部分数据请后台与我们联络,获得使用许可后请标注数据来源。

酒店业历经2018、2019年峰值以及疫情三年低谷,酒店投资的逻辑发生了本质上改变,归结一句话:酒店投资本身是一门技术活

2023年下半年已开启,不管是现有酒店投资还是新进酒店投资人,必须深刻认知到酒店投资是专业活动,过往粗放型的酒店投资逻辑已不符合当下的市场行为规律,总结下来,要投资成功酒店必须具备以下行为或应具备以下的法宝

1、跟着大趋势投资:跟着人流走、跟着住客需求走

(1)社会短期趋势与长期趋势

A、短期社会趋势

主要看社会当期人流变动趋势发展,商务客流与旅游客流向那里汇集,则投资就往那里投资。目前看,疫后社会人流主要汇集一线城市及主要经济发达城市,则投资首先这些区域为保险之地,切忌逆人流行动

B、长期社会趋势

主要看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趋势,提前预判、提前布局,做长线趋势投资

(2)住客需求趋势

主要是看住客需求变化与诉求,精准定位楼宇形态设计风格品牌定位,做到有效契合住客需求;同时加大住客的需求关注与研究,提前优化软性服务,尽可能满足住客需求。当下看,住客趋年轻化、体验化住宿需求已逐渐成为主流,因此不管存量店、新进店要注重公区的社交化以及客房适当生活化的体验。

下篇:投资稳健合理预期已是事实:高收益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