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岛美雪养活了大半个华语音乐圈?

关注者
1,436
被浏览
2,154,961

159 个回答

因为对港乐无知的人太多了呗。玩知乎要认清楚一点,每一个肤浅片面的高赞回答背后,都藏着无数颗无知且盲目的大脑。

来知乎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发现自己的无知,然后设法提升它;一种是验证和巩固已有的偏见,“瞧啊,它告诉我世界就和我想象的一样!”点赞吧。

而深刻的文章往往挑战人的无知,所以会富有争议。我敢说:我这篇一定富有争议,有些人理解不了,有些人只看到最浅层的(比如统计数据),还有些人只选取巩固自己无知的片段——文章只让他看到中岛美雪和日本乐坛的影响。

注意,我这篇说到了几个层次的内容:港乐缺乏原创吗?港乐翻唱数量的变化?港乐为什么翻唱?港乐翻唱为什么成功?对翻唱应怎么看?港乐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果不熟悉港乐且理解力弱,就无法穿透所有内容

如果你想更深了解翻唱,甚至不仅是翻唱,想触摸少许港乐的本质,那就继续往下。

世界真得和想象的不一样,港乐真得和想象的不一样。但大多数人都不是港乐专家,他们只是听说过中岛美雪——哦,有的人知道香港有个顾嘉辉,还有更多人会想起黄家驹。

他们不知道港乐中那些灿荣群星的曲作者,江志仁、伦永亮、卢东尼、谭国政、林慕德、陈辉阳、陈光荣、泽日生、雷颂德,伍乐城、梁翘柏......他们不知道香港有的人论作曲的数量和质量,比罗大佑、李宗盛也不遑多让。

不知道只是因为见识少,去了解一下雷颂德,不仅数量惊人而且质量出色,两年前随便一首老歌传到内地就红透网络,这首歌叫《处处吻》。

当然他们就更不了解江海迦(AGA)、Dear Jane这些新生代的港乐创作者,虽然前者的 wonderful u几年前就成为内地小资神曲,网易云音乐评论数20万+。

港乐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真实的情况就是:港乐存在大量翻唱主要是在80年代、90年代初之前,93年之后,港乐出现了原创潮流,翻唱逐渐减少,到了95、96年以后,群体性翻唱几乎绝迹

为什么90年代初以前港乐存在大量翻唱?不是香港没有创作者、没有原创歌曲,而是港乐已有的作曲能力,满足不了当时香港作为亚洲或东南亚的音乐娱乐中心对乐曲的庞大需求——没错,那时候香港就已经是东南亚甚至亚洲的音乐娱乐中心,不然为什么邓丽君、罗大佑将事业基地设在香港?

如果那时候的香港,就像今天的流量一样,只靠一两首流行的歌曲就可以吃一辈子,那么港乐可以说不需要翻唱,但在那个年代,香港对歌手的要求是必须每年都有歌曲爆红,最好一年有几首,这种情况就只好依赖所谓“翻唱”。

香港“翻唱”的出现还有一个原因:香港是国际商业中心,众多跨国唱片公司都在香港设分公司,比如当时全球最大唱片公司宝丽金就将亚洲区总部设在香港,郑中基的老爸郑东汉就是亚洲区总裁,统领宝丽金包括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唱片业,手中拥有大量国外音乐版权,这就是为什么宝丽金系歌手谭咏麟、张学友、陈慧娴、王菲早期翻唱歌曲都较多——今天所谓的“翻唱”,那时对于人家就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

即便是这样,那时香港本地原创仍然不少,就拿林子祥来说,代表作中《敢爱敢做》《成吉思汗》是翻唱,但《长路漫漫伴你闯》《选择》《真的汉子》《分分钟需要你》《在水中央》都是原创,其中《真的汉子》《分分钟需要你》《在水中央》作曲就是林子祥——林子祥其实是创作歌手。

再看张国荣,早年翻唱过《monica》《风继续吹》,但也唱过《当年情》《倩女幽魂》《无心睡眠》等原创歌曲,而且他在音乐生涯还作为作曲者创作了《我》《沉默是金》《红颜白发》《夜半歌声》《红》《这么远,那么近》等歌曲。

重要的是,随着92、93年之后香港一大批原创音乐人的崛起,以及和台湾音乐人在原创方面的合作(例如周杰伦、陶喆就为陈小春写歌),香港乐坛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依赖日本原曲,包括“养活大半个香港音乐圈”的中岛美雪

92、93年,正是香港四大天王开始走上乐坛的时代,可以说那是香港娱乐业在华人以致整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年代,超过了80年代。

我们以每年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为例,很容易就分析出这种趋势:

1993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是张学友《等你回来》、刘德华《独自去偷欢》、Beyond《海阔天空》、郭富城《狂野之城》、王菲《执迷不悔》、张学友《你是我今生唯一传奇》、黎明《夏日倾情》、刘德华《谢谢你的爱》、刘德华《永远寂寞》、张学友《只想一生跟你走》,其中有翻唱嫌疑的只有《夏日倾情》、《永远寂寞》两首。之所以说“翻唱嫌疑”是因为作曲是外国人,但不确定是不是为歌手量身定做。

(此处新插一句:那些认为原创金曲不如翻唱金曲传唱广的人,只是一种错觉,就以1993年中文金曲为例:原创《海阔天空》《执迷不悔》远比《夏日倾情》《永远寂寞》传唱更广、知名度更高

到了1995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是李蕙敏《你没有好结果》、郭富城《纯真传说》、张学友《离开以后》、周华健《浓情化不开》、彭羚《如梦初醒》、郑秀文《舍不得你》、陈慧娴《我寂寞》、黎明《一生最爱就是你》、张学友《这个冬天不太冷》、刘德华《真永远》,十首歌曲全部是原创,无一翻唱。

1996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是彭羚《彷如隔世》、郑秀文《放不低》、陈慧琳《风花雪》、汤宝如《感冒》、许志安《男人最痛》、张学友《你的名字我的姓氏》、黎明《情深说话未曾讲》、刘德华《情未鸟》、郑伊健《友情岁月》、郭富城《最激帝国》,十首歌曲仍然全部是原创,无一翻唱。

可以说1995年以后,我们所熟悉的粤语歌,除了偶尔跳出一两首翻唱,几乎都是原创。这种情况谁还说什么“中岛美雪养活了大半个香港音乐圈”,真是无知无畏。

还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即使在90年代初之前港乐存在大量翻唱,但都不是简单的翻唱,而是通过作词、编曲、舞台、舞美、形象定位赋予了歌曲完全不同的魅力

这可不是简单的翻唱,说这是一种升级式再创作一点也不夸张,早期港乐真是具有一种“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惊人能力。

陈慧娴的经典《千千阙歌》原曲旋律来自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夕阳之歌》,近藤真彦当年的表演还有视频,可以对比一下陈慧娴89年告别演唱会《千千阙歌》、梅艳芳最后演唱会《夕阳之歌》,后两者可以说有本质的提升。简单说就是近藤真彦的版本简单、直接,而陈慧娴、梅艳芳的版本深情、丰富。

《千千阙歌》完全是在香港语境中,结合中国传统元素重构了整首歌曲。仅歌名“千千阙歌”就每个字都透着中国古典的意蕴和韵味,大师林振强创作的歌词将中国文化式的离别意境展示得淋漓尽致。

来日纵使千千阙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使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都洗不清今晚我所想
因不知哪天再共你唱
——林振强 《千千阙歌》

面对这样的杰作,拿出一点文化自信吧!绝不是什么日本人养活了香港音乐圈,而是香港音乐人利用自己残留的中国文化底蕴,结合现代化的编曲制作和商业设计,将外来乐曲旋律点铁成金,使得歌曲在新的文化、新的情境中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认识港乐还要知道一点:鼎盛时期的香港乐坛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这个独特点就在于:对于鼎盛时期的港乐,音乐性虽然重要但不是全部。

港乐在前期的确存在很多翻唱,中期少了不少,后期就更少。为什么前期存在很多翻唱?我前面说了一方面是满足市场对乐曲数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那时候的港乐,核心竞争力主要不在作曲上,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扬长避短,用一些别人的曲?

以前的港乐,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整合、统合的能力,是将作曲、作词、编曲和歌手气质形象,以及服装、舞美各个方面进行融合。

香港非常重视演唱的视觉呈现,这是很先进的音乐理念。8090年代只有欧美才能做到,例如大卫·鲍伊、迈克尔·杰克逊等身上有体现,日本能做到一部分,但亚洲做得最好的就是香港。而韩娱能做到已经是2000年以后,内地完全有这个意识已是2005年后。

现在都视频年代了,很多人喜欢“看歌”而不是“听歌”,应该能明白视觉呈现的重要性。

我举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打造了梅艳芳影响力和地位的,有一个很重要的推手,是叫刘培基的服装设计师,也就是电影《梅艳芳》古天乐演的那个人物。刘培基根据梅艳芳的特点、性格以及音乐风格,设计了梅艳芳的舞台形象,打造了“百变梅艳芳”这个音乐舞台品牌。

正因为港乐具备极强的音乐和舞台的融合能力,8090年代港乐真正领先亚洲娱乐圈的不是唱片,而是演唱会。

张国荣和梅艳芳唱《芳华绝代》:香港演唱会往往有超越时代的活色生香
华语流行音乐最精彩演唱会之一:陈慧娴《几时再见演唱会》

陈慧娴89年的《几时再见演唱会》,32年前的演唱会,相关视频这几年在B站、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仍然有极高播放量,有个对演唱会《千千阙歌》的高赞评论“她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梨花带雨”——这就是视觉呈现带来的。

所以,我们要跳出对作曲旋律的执念,认识到流行音乐是综合性的艺术,作曲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才能明白流行音乐文化。

也才能理解,为什么港乐后期作曲原创能力更强了(仍然出了不少好听的歌),但影响力却日益衰弱?部分原因是港乐的统合能力减弱了,这方面被韩娱甚至内娱超越,有多少人会听一个没有传播特点、不被传媒关注的歌手的歌曲呢?

流行音乐本质是商业文化,脱离了商业设计和营销传播,再好的歌曲终归是小众。

推荐大家去看后天上映的电影《梅艳芳》。


说完非音乐性,再说说音乐性。音乐性不仅有作曲,也包括作词、编曲和演唱。可能听过很多热门的翻唱歌曲,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认为对于歌曲作曲最重要,其实作词、编曲和演唱都很重要。

这里我再举一个例子:陈慧娴的《飘雪》,翻唱自桑田佳佑作曲、日本歌手原由子演唱的《花咲》(《花开的旅途》),《花咲》在国内也有传播,大家可以到B站搜搜,原由子是小嗓唱法,不如陈慧娴《飘雪》的清澈透亮、大气包容。

《花咲》的翻唱除了陈慧娴的《飘雪》,还有高胜美的《蝶儿蝶儿满天飞》(没错,台湾歌手也经常翻唱,只是少有香港那么成功),大家不妨仔细比较三个版本的歌词(《花咲》百度百科有日文歌词也有中文翻译):

《花咲》原由子 唱

采来开成串的花儿
吹来的风告诉我夏天到来
静静地啊静静地啊
现在正茫然眺望远方
在遥远的天空尽头
思绪如万马奔腾
平缓的这个平缓的)
连名字都不知晓的山坡
盛开的紫色装点着旅途
鸟儿啼叫问我去何方
我要去梦之国
尘世时光啊尘世时光
为什么这样匆匆流逝
今宵月儿一定会照旅途
喜悦化作河川
悲伤唤来彩虹
虽然着旅程没有路
可我却走得如此惬意
稻穗不知何时已垂头
亦有紫兰饰旅途

《蝶儿蝶儿满天飞》高胜美 唱

蝴蝶恋花美,花却随春去春回。
与君双双飞,你却只能留一夜。
人情似流水,流到我心却是泪。
爱一回,痛一回,离别能教肠寸结。
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魂散飞。
我心慢慢给,你却将爱当宿醉。
良人唤不回,回到我梦都成灰。
盼一些,恨一些,却始终不懂后悔。
蝶儿蝶儿满天飞,OH,花儿不谢,情不会飘雪。
蝴蝶恋花美,花却随春去春回。
与君双双飞,你却只能留一夜。
人情似流水,流到我心却是泪。
爱一回,痛一回,离别能教肠寸结。
蝶儿蝶儿满天飞,OH,盼和你再梦断一回。
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魂散飞。
我心慢慢给,你却将爱当宿醉。
良人唤不回,回到我梦都成灰。
盼一些,恨一些,却始终不懂后悔。
蝶儿蝶儿满天飞,OH,花儿不谢,情不会飘雪。
蝶儿蝶儿满天飞,OH,盼和你再梦断一回。

《飘雪》 陈慧娴 唱

又见雪飘过
飘于伤心记忆中
让我再想你
却掀起我心痛
早经分了手
为何热爱尚情重
独过追忆岁月
或许此生不会懂
又再想起你
抱拥飘飘白雪中
让你心中暖
去驱走我冰冻
冷风催我醒
原来共你是场梦
像那飘飘雪泪下
弄湿冷清的晚空
原来是那么 深爱你
此际伴着我追忆的心痛
又见雪飘过
飘于伤心记忆中
让我再想你
却掀起我心痛
早经分了手
为何热爱尚情重
独过追忆岁月
或许此生不会懂
原来是那么 深爱你
此际伴着我追忆的心痛
又再想起你
抱拥飘飘白雪中
让你心中暖
去驱走我冰冻
冷风催我醒
原来共你是场梦
像那飘飘雪泪下
弄湿冷清的晚空
原来是那么 深爱你
此际伴着我追忆的心痛
原来是那么 深爱你
此际伴着我追忆的心痛

《花咲》和《蝶儿蝶儿满天飞》都与花有关,而《飘雪》是唱雪,立意差别就很大。

《花咲》是结合日式的“物哀“,抒发旅途感受,情感偏单线条,《蝶儿蝶儿满天飞》提到了爱情,“我心慢慢给,你却将爱当宿醉”、“与君双双飞,你却只能留一夜”,都是普通情歌表达,说直接就是有点陈词滥调。

而《飘雪》完全不一样,由飘扬的雪花触发想念,想念中有温暖:“抱拥飘飘白雪中/让你心中暖/去驱走我冰冻”;也有追忆的痛苦:“又见雪飘过/飘于伤心记忆中/让我再想你/却掀起我心痛”;而最后还是回到深切的爱情上:“原来是那么深爱你/此际伴着我追忆的心痛”。一波三折,一咏三叹,情感细腻和丰富。

《飘雪》之所以成为经典歌曲,固然是原曲的基础很不错,但和陈慧娴的精彩演绎,以及歌词字字句句唱入人心都有关系。

《飘雪》最初收录在陈慧娴1992年的专辑,那是陈慧娴离开香港去美国留学的第三年,专辑名称就叫《归来吧》,那时久别香港的陈慧娴已于1991年和自己的初恋欧丁玉分手,物是人非,《飘雪》唱的就是这样的情感。这就是港乐厉害的地方,针对歌手写词编曲,重构出和原曲不一样的情境(情感境界的简称)。


---------2021-11-12 对翻唱的通俗总结----------

后面有些内容长了,深了,写得像半篇港乐论文。做个浅显通俗的总结吧。

华语流行音乐在早期存在大量翻唱,不仅是香港,内地台湾都如此。邓丽君翻唱过大量欧美、日本和旧中国老歌;内地80年代有大量流行歌曲翻唱自境外,歌手张蔷的翻唱专辑卖到街知巷闻,销量世界前列。正如前面说的,港乐翻唱较有特色,这是港乐早期的成功因素之一。

翻唱是音乐行业常见的现象,也是华语音乐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可讽刺和指责的。尤其是对于歌手,翻唱依然需要对歌曲有精湛的演绎,7080年代翻唱出色的歌手,他们的水平放在原创年代依然会大红。

更重要的是,作为乐迷,要明白音乐是综合艺术,作曲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多小一部分?我们粗略算算:如果说CD中的一首歌是100分,可能是这样的:作曲占25,演唱占25,作词占20,编曲占20,定位包装等等占10,当然不精确但大略如此,也就是CD的一首歌作曲大约就占25%。

如果是演唱会,因为还涉及舞美、服装等等因素(前面说港乐看重视觉呈现),作曲可能就更只占20%。也许你会说,只占20%那你为什么还找日本曲子翻唱?可以随便找个曲子啊。不是这样的,20%也很重要,在原创意识还不强时,会努力去找最合适的曲子,就像努力写好歌词是一回事。

打一个比方,你参加单位的某个工作小组,小组由四五个大家认为合适的人组成,其中一人承担了20%-25%的工作,后来很多时候他都没有参与,然后外面有人说你们这些人大半是靠他养活,请问你是什么感受?这样说不知能不能理解。

所以,别说什么谁谁养活了大半个音乐圈,如果要说,只能说音乐交流让音乐人互相养活,翻唱延展了旋律的可能性和传播度,曲作者获得不菲的版权费。在学习和再创作中,原创也会发展起来

这个挺长的回答,写的不仅仅是翻唱,还写了片面认知如何影响我们洞察力的一个故事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一个侧面,就急不可耐下结论,将所知因素夸大,升级到压倒一切的程度,最后它长成为把我们拖入偏见陷阱的怪兽。这类的情况包括而不限于:港乐成功主要依靠翻唱,某个明星红只是因为长得帅,隔壁同事晋升全靠和领导关系好.......因果关系被简化、标签化,更多进步或创造被忽略,选择性相信成为我们心安理得无视事物(港乐、明星、同事等)的借口,是坐井观天的那个井壁。

这才是这个回答想要表达的。

PS:评论有人问港乐现在为什么衰落,我后来在另一个问题做了回答:

说实话,为啥中岛美雪、玉置浩二等人的歌会拿到港台被翻唱,其实大家都没说出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省钱!

其实,大家在八九十年代如雷贯耳的那些大唱片公司,新艺宝、宝丽金、环球、百代(emi)、索尼(新力),那都是全球连锁经营的。日本的曲子拿到港台重新填词或者二次改编,那就是一个大集团内部通常为了省事的做法。

其实,香港和台湾都有很强的创作实力。顾嘉辉、黄霑、李宗盛、罗大佑……这些名字拿出来,在东亚同样也是大佬级地位的。然而,香港最缺乏的就是一个自主品牌的唱片品牌,唱片公司都是环球连锁,资源大头都在人家手上,你有什么发展空间。相反,再看台湾,段氏兄弟的滚石、彭国华张小燕的丰华、吕氏兄妹的上华再到华研,还有滚石子弟兵创造出的飞碟、相信音乐等等,台湾音乐原创力强,没有像香港翻唱那么多,道理就在这儿。

所以,为啥美雪奶奶能养活华语乐坛,那不是华语音乐自己想这么做,那是资本运作下的产物,真正的原因是经济原因。



再补一句,港台拿日本的曲子,其实做了很多本地化的处理。那些歌拿过来首先要重新编曲,其次,要重新填词,起码得符合中文的韵律要求。其实已经做了二度创作了。当然了,由于香港娱乐圈的不争气,填出的词都是情歌味……顾嘉辉的“非情歌运动”就这样被打下去了。

另外,中岛美雪很多原始版,说实话,在日本也不是很流行,而且也不是她最好的作品,拿到华语地区来就火,其实也侧面印证了华语音乐人背后的努力。而中岛美雪真正好的作品,反而汉化都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