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專欄】Facebook之死

這不是事後孔明,相信不少資深Facebook用戶,都發覺Facebook正被某種劣質文化壟斷。追本溯源,Facebook的營運模式,就是需要用戶「參與率」吸引其他用戶發佈資訊,而無論怎樣調節公式,容易「參與」的,永遠是譁眾取寵的內容,因為這是人性。不少人經常和筆者說,希望我們建立一些高質專頁、高質內容,但口裏說不,按鍵習慣卻很誠實:正如大家口中說不希望世界盃又是「荷蘭叻」,然而發現今年世界盃真的沒有荷蘭、也沒有「荷蘭叻」,卻若有所失。假如一切無政府主導,最高點擊的內容是甚麼,看看氾濫的內容農場、傳統媒體網絡版的留言,即一目了然。假如建立一個分身帳號,順其自然隨便加朋友,到了5000之數,生活時報的Newsfeed,肯定是100%的垃圾缸。

和以圖像主導的Instagram相比,Facebook更鼓勵就任何題目發表「意見」,但有意欲經常發表意見的人,卻往往是在現實世界話語權有限的人,內裏固然有真知灼見,但更多是為存在而存在。他們「閱讀」Facebook,不是為了消化內容,而是以「keyword search」的方式掃描,只要見到某些字眼、圖像,就會條件反射的發表偉論,毫不理會訊息本身的意思。在現實世界,遇到這種人,一般人會避之則吉,不會一般見識;但到了Facebook,這思維卻主導了秩序,只要擁抱人棄我取的立場,就成為小圈子KOL,劣幣驅逐良幣,正常人更沒有積極性發聲。假如相信社交媒體是社會的延伸,而Facebook演算式有了這樣的客觀效果,一般人在正常生活怎樣看待「煩膠」,也就怎樣看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