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关羽?

三国猛将关羽可谓是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一身事迹如传奇般,今无数后人敬仰。可是关羽真的就那么完美吗,后人是否过分神华他了。
关注者
35
被浏览
71,038

33 个回答

「管窥三国论英豪」

忠义勇武关云长

关羽是罗贯中浓墨重彩塑造的武将代表入物,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等故事脍炙人口,忠义勇武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一、勇。关羽武艺高强、勇猛善战。出世第一战就阵斩黄巾军渠帅程远志,讨伐董卓时温酒力斩西北军骁将华雄,三英战吕布,都非常出彩,夺人眼目。夺徐州赚城斩车胄,投曹后斩颜良于万军之中,解白马重围。延津设伏诛杀文丑,给袁绍军以沉重打击。特别是千里孤身寻兄过五关斩六将,黃河夺渡刀劈秦琪,古城会弟三鼓斩蔡阳,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他的勇武形象。刘备入川后,他受重托假节坐镇荆州,北御曹魏,南镇东吴,单刀赴会,使孙权虽心中觊觎却不敢妄动。刘备汉中称王后,他提孤军北伐,战无不克,攻拔襄阳重镇,水淹七军,一人吸引了曹魏半数以上的人马,且始终处于压倒性的进攻的态势,威名震动华夏,曹操一度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铸就了他人生辉煌的巅峰时刻。

二、义。世称关云长“义薄云天”,自从与刘备桃园结拜,共同起兵,他就坚定地追随刘备,无论处于何种艰难境地都没有改变信念。下邳降曹也是迫于保护兄长眷属的压力的无奈之举,而且在得知刘备下落后,不顾其身在敌方阵营,不屑曹操显爵重金的收买,毅然挂印封金,单骑护嫂寻兄,冲破重重阻挠返回刘备麾下,把兄弟之“义”演绎到了极致。

三、忠。“义”上升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大义,即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关羽喜读《春秋左传》,其主旨就是“尊王攘夷”、“忠君体国”,这深深影响了关羽的思想,长兄刘备“匡扶汉室”的坚定志向也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对于汉室的忠诚是根深蒂固的。在这种思想信念支配下,许田会猎时,看到曹操射鹿欺压献帝,他难捺义愤,若不是刘备暗示制止,他会冲上去杀了曹操。他对刘备的忠诚更是“铁”,全都包含在兄弟之义中。所以刘备入川后,他受命留守荆州,之后刘备更是授予“假节钺”的专权,放心地把根据地交给他,赋予军政专断全权,俨然一方诸侯,若非完全绝对信任绝无可能。关羽不辱使命,坐镇荆州,确保大后方安全,牵制曹操兵力,对刘备取川蜀、夺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兵败被俘后,他一口回绝孙权的劝降,父子慷慨赴死,保全名节,全始全终,成为光耀千右的“圣人”。

四、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孤傲”是关羽性格中的重大缺陷,且随着他的名气、地位的上升越发凸显:(1)骄傲自矜,乃至达到狂傲的程度。喜欢接受别人吹捧,目中无人,看不起同僚,搞不好团结。马超归降,他闹着要入川与之比武,争一个高低上下;黄忠受封后将军,与之平级,他便拒绝接受印绶,爆粗口说“终不与老卒为伍”!对其手下更是高高在上,根本不屑于搞好内部团建,荆州失守后部下纷纷降吴就是由此导致上下离心离德的恶果。(2)过度自信上升到自负,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对东吴君臣他从心里瞧不起,动辄辱蔑漫骂,对刚岀任吴军统帅的陆逊,觉得其资历浅就不以为意,尤其经其一番吹捧就不再防备,中了人家的慢军之计,大意丢了荆州。对曹操也未予以足够重视,没有请示刘备以便全国协调采取一致行动,自提一旅孤师兴兵北伐,独当曹操半国之兵力,无后援力量,虽然在一些战役级别的交锋中出尽风头,但从总体实力对比上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一旦师疲兵老,必败无疑。

(3)不顾大局,意气用事,毁坏孙刘战略联盟。关羽从心底看不上孙权及其将领,平时态度上蔑视还不要紧,他还付诸行动,抢夺孙吴境内的粮食物资;刘备答应归还吴方荆州三郡,他拒不执行,还殴打驱赶吴方官吏;孙权主动示好,愿与其结为几女亲家,他不但一口回绝,还破口大骂“虎女焉能配犬子”,惹怒孙权,使原本脆弱勉于维系的联盟最终破裂,促成了失荆州、走麦城的悲剧。此外,在华容道上,他因个人私义放走曹操;对荆州留守将官糜芳、傅士仁等施加高压,预理了不稳定因素,看似不经意的作为却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都是缺乏大局观的表观。

总之,关公一生磊落,忠义无双,勇武盖世,足资世人尊重敬仰,但其缺点和错误以及由此造成的恶果也发人深省,值得深思借鉴,勿蹈覆辙。

【谢谢关注 精彩可期】

时人评价
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曹操:“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曹丕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孙权欲活关羽以敌刘备、曹操,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张辽:“羽受公(曹操)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温恢:“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三国志· 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吕蒙:“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有并兼心。”
诸葛亮书与关羽:“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程昱:“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徐晃:“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刘晔:“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周瑜称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并认为如果像他这样的人能率领其中的一个攻战,就可定大事。
陆逊:“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陛下(孙权)以神武之姿,涎膺期运,破操(曹操)乌林,败备(刘备)西陵,禽羽(关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关云长、张益德:“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董昭:“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恐备之心未可得论也!”(《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廖立:“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袁准:“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
后人评价
关羽和张飞在当时及后世都成为勇猛善战与义士的代名词:
“值天下大乱,(刘)遐为坞主,每击贼,率壮士陷坚摧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晋书·刘遐传》)
“(阎)负、(梁)殊曰:‘……骁勇多权略,攻必取,战必胜,关、张之流,万人之敌者,则前将军新兴王飞,建切将军邓羌,立忠将军彭越,安远将军范俱难,建武将军徐盛。’”(《晋书·苻生载记》)
“李庠,字玄序,特第三弟也。少以烈气闻。……赵廞深器之,与论兵法,无不称善,每谓所亲曰:‘李玄序盖亦一时之关、张也。’”(《晋书·李特载记》)
“傉檀曰:‘吾今新牧贵州,怀远安迩之略,为之若何?’(宗)敞曰:‘凉土虽弊,形胜之地,道由人弘,实在殿下。段懿、孟祎,武威之宿望;辛晁、彭敏,秦、陇之冠冕;斐敏、马辅,中州之令族;张昶,凉国之旧胤;赵昌、张穆、边宪、文齐、杨班、梁崧、赵昌,武同飞、羽。’”(《晋书·秃发辱檀载记》)
“崔公,古之关张也。”(《魏书·崔延伯传》)
“史臣曰:‘长孙肥结发内侍,雄烈知名,军锋所指,罔不奔散,关、张万人之敌,未足多也。’”(《魏书·长孙肥传》)
“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魏书·杨大眼传》)
“薛彤、(高)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关羽、张飞。’”(《宋书·檀道济传》)
“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及将战,(吴)明彻谓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陈书·萧摩诃传》)
“武人略阳垣历生、襄阳蔡道贵,拳勇秀出,当时以比关羽、张飞。”(《南史·文惠太子传》)
“(从弟京杲)后从李光弼出井陉,督趫荡先驱,战嘉山尤力,(唐)肃宗异之,召见曰:‘黥、彭、关、张之流乎!’”(《新唐书·辛云京传》)
“退阙关羽殉节之忠。”(《南齐书·曹虎传》)
“羽为曹公所厚而忠不忘其君,可谓贤矣。然战国之士亦能之。曹公得羽不杀,厚待而用其力,可谓贤矣,然战国之君亦能之。至羽必欲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封还所赐,拜书告辞而去,进退去就,雍容可观,则殆非战国之士矣。曹公内能平其气,不以彼我为心;外能成羽之忠,不私其力于己,是犹有先王之遗风焉。吾尝论曹公曰:是人能为善而不能不为恶,能为善,是以能享国;不能不为恶,是以不能取天下。”(唐庚《三国杂记》)
“卫尉卿兼检校左金吾卫大将军凉国公李延昌,克树勋庸,遍该韬略,关张万人之敌,勇不顾身;程李二将之名,忠于卫主。”(《册府元龟·备御》)
“咏群豪之高轨,嘉关张之飘杰,誓报曹而归刘,何义勇之超出!据断桥而横矛,亦雄姿之壮发。”(《晋书•列传第五十七》)
虏主元宏遗虎书曰:“卿进无陈平归汉之智,退阙关羽殉节之忠,婴闭穷城,忧顿长沔,机勇两缺,何其嗟哉!”(《南朝梁·南齐书列传第十一》)
“朱异之徒,积受金贝,遂使咸称胡、赵,比昔关、张,诬掩天听,谓为真实。”(《梁书•列传第五十》)
“齐孙膑晏婴、晋程婴公孙杵臼、燕乐毅、汉曹参陈平韩信周亚夫卫青霍去病霍光、蜀昭烈帝关羽张飞诸葛亮、唐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李靖李绩尉迟恭浑瑊段秀实等,皆勋德高迈,为当时之冠。”(《宋史·志第五十八·礼八》)
“关羽则为仇国所禽,张飞则遭帐下所害。凡此名将,悉皆人雄。”(《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
“关张比疆治,将相俱和同。”(《梁父吟》)
“楚、汉未分,绛、灌所以宣力;曹、刘竞逐,关、张所以立名。然则名立资草昧之初,力宣候经轮之会,攀附鳞翼,世有之矣。”(《隋书·列传第二十九》)
“公结发戎旅,妙善孙吴 。如云如鸟之形,因山背水之势,莫不深明权变,躬先士卒。双鞬并带,二戟兼提。滕灌之骁雄,关张之勇捍,复见于兹矣。”(《大周使持节少傅大将军大都督恒夏灵银长五州诸军事恒州刺史普安壮公墓志铭》)
“尔久从征伐甚有战功语其威名乃关张之比也。”(《册府元龟·诫励》)
“卫尉卿兼检校左金吾卫大将军凉国公李延昌,克树勋庸,遍该韬略,关张万人之敌,勇不顾身;程李二将之名,忠于卫主。”(《册府元龟·备御》)
“蜀之乃祖乃父,或士或人,而皆内禀忠贞,外资骁果,武负关张之气,文传扬马之风,迎大驾以涉岷峨,合诸军而定关辅忠气冠乎日月,勋业著乎山河,凡在幽遐,皆所传达。”(《册府元龟•传檄》)
“关羽、张飞,爪牙悉标于西庑。威生户牖,武耀庭除。”(《蜀先主庙记》)
“乃若关云长、张益德,虽曰万人之敌,而程昱等辈奇之,然功业之著见者盖鲜矣。”(《十先生奥论注》)
“楚、汉未分,绛、灌所以宣力;曹、刘竞逐,关、张所以立名。然则名立资草昧之初,力宣候经轮之会,攀附鳞翼,世有之矣。”(《隋书·列传第二十九》)
“索苞有文武材,举孝廉,除郎中,每征伐克敌,勇冠三军,时人比之关羽。宋澄于金城,为步羌三千人所围,穷守孤堆,垂当破没,苞以完骑五千,奋剑突阵,径入与澄对坐,捶头拊掌大笑。羌皆佩盾、擢刀四面直前。苞谓澄曰:“君但安心,观我击之。”乃除区弓接矢,绕捶射之,莫不应弦而倒,皆陷盾通中,立杀三十馀人,创夷者百计,羌即散走。称神。”(《敦煌实录》)
“子彦少尝坠马折臂,肘上骨起寸余,乃命开内锯骨,流血数升,言戏自若。时以为逾于关羽。”(《魏书·列传第十三》)
“留赞鸷猛壮烈,万人敌也。其剚刃信足与云长之刮骨,何以异哉?心有主而不动,视疾痛死生若无与于已者,壮士之勇也。况复得其死哉!”(《续后汉书·列传第六十七》)
“公专逹西南则却地千里,东北则献俘亿计。至若挫魏胜觧赵围,斩颜良于万人之中,伏孟获于七纵之际。皆公之任也!”(《文苑英华·巻三百六十九》)
“惟公少称弘量,喜愠不形,尤长武略,仁而有勇。及感会风云,立功成务,谦虚下物,始终无改。虽复关羽有国士之风,祭遵怀儒者之操,无以加也。”(《文馆词林·巻四百五十三》)
“武帝伐广固,仲德为前驱,战辄破之,大小二十余战。论曰:王仲德受任二世,能以功名始终。入关之役,檀、王咸出其下。元嘉北讨,则受督于人,有蔺生之志,而无关公之愤,长者哉。”(《南史·列传第十五》)
张辅:“张飞关羽,皆人杰也。”(《名士优劣论》)
葛洪:“咸谓勇力绝伦者,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也。然张飞关羽万人之敌 ,而皆丧元辱主,授首非所。”
陆云:“关羽滔天,作云西土。帝曰将军,整尔熊虎。”(《吴故丞相陆公诔》)
石重贵评张彦泽:“猛若关张,气吞荆聂,荐膺委寄,每著勤劳。鸣镝离弦,既得吟猿之妙;青萍出匣,久彰断兕之名。营阵之间,皆推果毅。”(《亲征契丹命将制》)
尹义尚:“徐元直西蜀之谋士,关云长刘氏之骁将,须归即遣,知叛弗追,今之与古,何其异趣?”(《与徐仆射书》)
常璩:“河东关羽云长,同郡张飞益德,并以壮烈,公壮羽勇锐,拜偏将军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
张茂:“曜可方吕布、关羽,而云孟德不及,岂不过哉。”(《十六国春秋》)
崔鸿:“刘渊别将刘翼,骁勇过人,能一手举殿柱,跳过平阳门,时人拟之关张。”(《十六国春秋》)
薛安都:“时人云关羽斩颜良不是过也。”(《南史·薛安都传》)
庾信:“公入仕四十五年,身经一百六战。通中陷刃,疾甚曹参;刮骨傅药,事多关羽。而风神果勇,仪表沉雄,事亲无隐无犯。学不专经,略观书籍;兵无师古,自得纵横。”(《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郎士元:“将军秉天资,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谁为感恩者,意是思归客。流落荆巫间,徘徊故乡隔。离筵对此宇,洒酒暮天碧。去去无复言,衔悲向陈迹。”(《壮缪侯庙别友人》又称《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
王维:“非关羽之绝伦,何以厕迹虎臣、仪形麟阁?”(《为曹将军谢写真表》)
元结:“何人恩信过于田横?何人壮勇等于关羽?”(《问进士(永泰二年通州问)·第五》)
虞世南颂关羽:“利不动,爵不絷,威不屈,害不折,心耿耿,义烈烈,伟丈夫,真豪杰,纲常备,古今绝”。
张士贵:“乃绛州义军都头目薛怀玉也。此人勇若关张,智同伊尹,堪当大用。”(《薛仁贵征辽事略》)
贺遂亮:“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阙四字)而难(阙一字)心悬水镜,鬼神无以蔽其形;质过松筠,风霜不能改其色。”(《大唐平百济国碑铭》)
张元晏:“祢衡垂一噪声之名,关羽荩万人之敌。御众布投胶之德,礼贤怀比饭之恭。智略出群,忠果成性。”(《授冯行袭昭信军节度使制》)
董侹:“惟将军当三国之时,负万人之敌,孟德且避其锋,孔明谓之绝伦。”(《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
李俭:“黄霸为列郡之雄,关羽乃万人之敌。”(《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中允赠工部尚书清河张公神道碑铭》)
杨炯:“攻城野战,张飞、关羽;奇策密谋,荀攸、贾诩。”(《泸川都督王湛神道碑》)、“陶公相宅,郭璞占坟。面丹凤而背元龟,兆青乌而征白马。三百篇之后,卜筮何从?二千石之荣,子孙无替。长男仁叡、男中仁楷、少男仁护、仁昉等,或体穷三变,藩、陆不足以昇堂;或力敌万夫、关、张不足以扶毂。”(《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
杜甫:“孰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谒先主庙》)
杜牧:“天下无双将,关西第一雄。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矫矫云长勇,恂恂郄縠风。”(《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唐僖宗:“前左武军大将军宋皓,负关张勇智,有韩白英雄,累著战功,再居环卫。”(《讨王郢诏》)
王勃:“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三国论》)
李德裕:“蜀先主与关羽、张飞同卧起,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皆用此道,故能成功。夫御英杰,使猛将,与见道德之人,接方正之士不同也,不可以繁礼饰貌,以浮辞足言,宜洞开胸怀,令见肝肺。气慑其勇,恩结其心,虽踞洗召之,不为薄矣。禄山,夷狄之谲诈者也,非将门英豪,草莱奇杰,其战斗之气,击刺之才,去关、张远矣!”(《英杰论》);“魏得关羽,则张辽挟以前驱。故能挫强楚之锋,取颜良于麾盖。”(《授何清朝左卫将军兼分领蕃浑兵马制》)
徐夤:“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能均汉祚三分业, 不负荆州六尺孤。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蜀》)
陈渊:“当时先主得关张,能使西川弱胜强。”(《默堂集·卷九》)
贯休:“龚遂刘宽同煦妪,张飞关羽太驱驰。”(《贺郑使君》)
岑参:“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赵蕤:“(虞世南)曰: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臣主同心,鱼水为譬,但以国小兵弱,斗绝一隅,支对二方,抗衡上国;若使与曹公易地而处,骋其长算,肆关、张之武,尽诸葛之文,则霸王之业成矣。”(《长短经》)
崔致远: “军名定难,雅称关张之声;县号宜君,克符尧舜之德。”(《贺杀黄巢贼徒状》);“斯乃司徒相公镜于心而宽兮绰兮,枰于事而无偏无党,网罗隽彦,笼罩骁雄,于儒则沈谢呈才,于武则关张效力。”(《初投献太尉启》);“所谓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绛灌亦一时俊杰,关张非累世勋庸,镂姓名于金鼎玉锺,饰仪形于云台烟阁,永言尽美,孰敢争先?”(《徐州时溥司空·第二》)
桑叔文:“汉有汲黯,当朝为之正色。若非功高卫霍,名比关张,孰能有此荣贵。”(《唐故淮南节度讨击副使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兼泗州长史上柱国北平县开国伯田府君墓志铭》)
徐铉:“唐室崩离,诸侯角逐。吴武王奋桓文之举,我先君效关张之用。摧(生字“亠凶”,即脑字无月)略地,所向无前。功加于时,庆钟于后。”(《洪州丰城县李司空碑文》)
孔平仲:“狄青字汉臣。元昊叛,屡将兵出战,四年间大小二十五阵,八中流矢,人呼‘狄天使’,上观其仪表曰:‘朕之关张。’”(《孔氏谈苑》);“鼍鸣鱼跃尚恐惧,万一敌至谁敢当?邀看大船载旗鼓,闻说乃是关云长。”(《咏于将军诗》);“北人更欲生关羽,犹倚糜芳信士仁。 曹操雄心怀白马,董昭空自弄精神。”(《咏史下·关羽四首》)
曹勋:“帝谓关张勇,气吞豺虎群。忠诚昭白日,始卒翊明君。灭沿台躔耀,哀荣凤口坟。传家有贤嗣,泪血入江云。”(《杨和王挽章五首》)
李邦直:“天下义士,云长之徒掉臂而徐去,管宁之属浮海而避之。”(《魏论》)
谢采伯:“孙权运筹于内,刘备、诸葛亮、周瑜、关侯等,合谋并智,方拒得曹操,败之于赤壁,亦未为竒政縁。”(《密斋笔记·卷二》)
文天祥:“项籍、关侯、敖曹擒虎之流。”(《文山集·送彭叔英序》)
陈子微:“厦倾木不支,鼎重足先折。关张不终身,仪秦亦无舌。”(《本堂集·卷二十九》)
刘知几:“关张以傲诞为将,桑霍以满盈居职。”(《思慎赋》)
员兴宗:“吾乡所遣骑,乃探骑耳。岂人人关张乎!”(《九华集·卷二十四》);“时乎不浑护强中擒吕布,神乎不盖藏万众取颜良。”(《九华集·卷二十四》)
綦崇礼:“以颇牧之才,关张之勇,尽护诸将,独殿一方,鏖兵苦战,则大敌为殱,据险守坚,则严师莫犯。”(《北海集•卷十一》)
李廌:“骈英雄则关张奋其武,登隽良则庞蒋善其职。”(《济南集·卷五》);“三方各虎踞,猛将皆成群。屹然万人敌,惟髯称绝伦。仗节气盖世,横矟勇冠军。”(《关侯庙》)
黄履翁:“古之烈士才略,则向宠、柳浑、蔡道贵、鲍昭。或晓畅军事,料敌万里;或勇比关张,或治绩显太原。”(《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四》)
汪藻:“决胜重围,飞、羽有万人之敌。”(《浮溪集·韩世忠除两镇节度使制》)
萧常:“羽飞万人之敌勇有余,而不知迹其行事。皆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少恩,此其所以败也。”(《续后汉书》)
刘克庄:“骨已朽黄泉下,传犹列青史中。猛朴时来宰相,关张运去英雄。”(《即事六言四首》);“甘宁关羽至今传,名将为神自古然。生不封侯三万户,死犹庙食数千年。”(《即事六言四首》)
方回:“万人为翰墨,无一曹思王。万人握干殳,无一关云长。”(《题来将军括苍送行卷》)
贾似道:“要知斗处关张勇,头小牙长体似金。”(《促织经·琵琶翅》)
何溟:“四海纷纷汉鼎移,将军委质愿扶持。欲除曹氏眼前害,岂料吴儿肘后欺?报国忠心千载著,复仇遗恨几人知。我因王事行郊邑,特向高坟酬一卮。”(《题大王冢》)
赵秉文:“壮如破敌,势甚擒贼,至如关羽义勇,张纲奋烈。取鲸鲵于坚阵,叱豺狼之当辙。”(《滏水集·古赋·海青赋》)
李俊民:“鼎足相吞势未分,谁能倾盖得将军?曹吴不是中原手,天下英雄有使君。”(《襄阳咏史·关将军庙》)
吴箕:“关云长有功于魏,舍之而去,不畔先主,此有古国士风,亦足以见先主之得人心。”(《常谈》)
岳飞:“一死何足道,要使后世书策知有岳飞之名,与关张辈功烈相仿佛耳。”(《金驼续编·卷二十八》)
龚开:“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汝其后昆。”(《宋江三十六赞》)
郭允蹈:“关云长以万人之敌,弘护荆州,昭烈君臣以为长城,而轻躁寡谋,坠吕蒙之诡计。昭烈勇于一决,以争荆州,君臣于是俱失之矣!或谓:是后也,昭烈不自将,而孔明长啸以下荆州,则何如?曰:非孔明之志也。孔明固谓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之。又谓国贼曹操非孙权,又谓法孝直在,必能谏止上此行,孔明盖亦难之矣。曰:然则荆州遂可置之度外乎?曰:向使云长自江陵出襄阳,而益德、黄权有一人焉,为居守之计。则固可震撼中原,而无后顾之忧矣。云长既死,虽孔明亦未如之何也。”(《蜀鉴 ·昭烈败绩于猇亭》)
郑咸:“侯讳某,姓关氏,以忠义大节事蜀先主昭烈皇帝,为左右御侮之臣,官至前将军,假节钺。侯之名闻天下后世,虽老农稚子,皆能道之。然谓侯英武善战,为万人敌耳,此不足以知侯也。曹孟德以奸雄之资,挟天子以令中原,虎视邻国,谓‘本初犹不足数,而况其下乎?’独先主区区,欲较其力,而与之抗。然屡战而数败矣。士于此时,怀去就之计者,得以择主而事之。苟不明于忠义大节,孰肯抗强助弱,去安而即危者?夫爵禄富贵,人之所甚欲也。视万锺犹一芥之轻,比千乘于匹夫之贱者,岂有他哉,忠尽而义胜耳。侯以为曹公名为汉臣,实汉仇也。而先主固刘氏之宗种,侯尝受汉爵号矣。苟为择其所事,则当与曹乎?当与刘乎?曹、刘之不敌,虽愚者知之。巴蜀数郡,以当天下之半,其成功不可待也,而侯岂以此少动其心哉?秋霜之严,见日见则消;南金之坚,遇刚则折。而侯之忠义凛然,虽富贵在前,死亡居后,不可夺也。孔融、杨彪皆巨德元老,一日少忤曹公,乃戮而囚之。侯为曹公所得,不敢加无礼焉;比其去也,熟视而不敢追。然则侯之所本,胜曹公多矣。盖有以服其心而折其气,岂在行阵间乎!侯本解人,庙于郡城之西。庙久不治,里中父老相与经营,加完新焉。时维太守张公,别乘张公,相与为雍容镇静之政,而解民熙然乐之,日有馀暇,可以致力于神矣。然则神安其宅,厥有由哉。”(《重修庙记》)
张商英:“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铓。月缺白易满,剑折尚带霜。势利寻常事,难屈志士肠。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咏辞曹事》)
张仲宣:“张辽运筹之方,可以归之于先轨;关羽搴旗之效,可以论之于后尘。”(《对知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策》)
南涛:“及刺颜良于东郡,曹公即表王汉寿亭侯。”(《绍兴重修庙记》)
黄茂才:“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武安王赞》)
叶适:“(耿)豪虽凶粗不足取,而以关张比之,则又其细尔。”(《习学记言·卷三十五》)
朱熹:“正如关羽擒颜良,只知有此人,更不知有别人,直取其头而归。”(《朱子语类》)
孙锐:“千载人,百世士。知正统,明大义。汉丞相,蜀先主。同公心,烛三光。为岳渎,为星云。今不死,髯将军。”(《云长公赞》)
陆游:“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读史》)
洪迈:“自古威名之将,立盖世之勋,而晚谬不克终者,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及攻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其功名盛矣。而不悟吕蒙、陆逊之诈,竟堕孙权计中,父子成禽,以败大事。”(《容斋随笔·卷十一》)
陈亮:“夫关羽好勇而无谋,恃气而骄功,此其势甚易谲也。”
陈元靓:“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如一国,敌万人。蜀展其翼,吴折其鳞。惜乎中勇,前后绝伦。”(《事林广记后集》)
火鲁胡达:“来谒崇宁庙,遗容古貌寒。奋戈扶寒祚,斩将报曹瞒。忠烈条山并,英灵解土。未能并吴魏,常使后人叹。”(《谒解州庙》)
郝经:“羽、飞昭烈喋血起义,夙定君臣之分,期复汉室,百折兴王。阚如两虎啸风从龙,夹之以飞,雄猛震一世,号称万人敌。羽报效于操,致书而去,飞瞋目横矛,而与操决。矫轿义烈,上通于天,汉于是乎不亡。”;“羽仪状雄伟,岳岳尚义,俨若神人。”(《续后汉书·卷十六》);“昔魏武之于关侯,梁高祖之于贺拔胜,孔明之于徐庶,皆谋臣猛将,反复去就,知其无留,意犹不固止。”(《与贾丞相书》);“云长万人之敌,而吕蒙袭取。昭烈一世之雄,而陆逊摧破。汉之义师,不复东征。祗保梁益,吴遂蹈跨荆扬。操不可圗,丕乃禅代曺氏。遂有中国,而天下三分,殆非人谋亦天意也!”(《续后汉书·卷五十六》);“跃马斩将万众中,侯印赐金还自封。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跨有荆、益事战攻,直指许、洛期一戎。操为喘气谋避锋,权为鲸枭示象恭。”(《重建庙记》)
迺贤:“ 昔游玉泉寺,系马松树林。独坐大石上,浩歌梁父吟。老衲林下来,示我三古印。连环络螭纽,篆画蚀苍晕。将军觔无敌,劲气横九州。志在复汉鼎,岂事身封侯?昭烈势孤危,恃侯作坚垒。威震曹家啊,胆落中夜起。浮云几变灭,瑑刻良可摹。今人千载下,拂拭空嗟吁。”(《赋关将军印》)
周午:“三分鼎峙裂九州,群飞择木各为谋。云长天挺万人敌,不事他人独事刘。分虽君臣情骨肉,此岂汉贼所能禄?仲谋不度来求婚,遣使甘言只屈辱。奋髯北伐将徙都,白衣狙诈劳仁呼。赤帝不灵天既厌,荆蜀中断绝一隅。人亦各为其主耳,南昌局量非操拟。嵯峨一冢余千年,长使英雄泪如水。”(《题大王冢》)
程严卿:“将军气作汉长城,此身肯与贼俱生?一时成败风云散,千古精诚日月明。最恨含沙多鬼蜮,堪怜失水制鲲鲸。九京莫唤英雄起,余子纷纷论甲兵。”(《题大王冢》)
杨博:“维帝忠义昭宇宙,功业垂史册,祀祠遍天下,黄发稚齿,极海穷边,靡不崇重。而帝之随在者灵,威盖显赫,千载一日。”
李贽:“云长信义,不设机械,观其待徐公明可见也。到底是个君子,不比小人,外厚其貌而衷薄甚也。”
钟敬伯: “云长信义性成,机械不生,故徐晃自诈而彼自诚也。其威镇华夏,忠贯古今,真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乎?”
王夫之:“吴、蜀之好不终,关羽已死,荆州以失,曹操以乘二国之离,无忌而急于篡,关羽安能逃其责哉?羽守江陵,数与鲁肃生疑贰,于是而诸葛之志不宣,而肃亦苦矣。肃以欢好抚羽,岂私羽而畏昭烈乎?其欲并力以抗操,匪舌是出,而羽不谅,故以知肃心之独苦也。” 、“关羽,可用之材也,失其可用而卒至于败亡,昭烈之骄之也,私之也,非将将之道也。”(《读通鉴论·卷九》)
李鉴:“炎汉阿危配此身,垂成功业委枯榛。傅糜俱罪生狂计,蒙逊阴谋缪见亲。自许以南俱失望,吞吴而下岂无因?三分往事成陈迹,椽笔称量自有神。”(《题大王冢》)
胡琦:“孰若云长大勇愤发,心不忘义,事汉昭烈,誓同生死。守荆州九年,贼畏之如虎,讨樊之举,鼓忠烈之气,破奸雄之胆,可不谓壮哉!惜乎事机垂成,祸生于所忽,乃守其志,终始不回,卓然为汉忠臣,独见称于后世。庙食玉泉,至今不绝。四方祈谒,灵应如响,不亦盛乎!及考其事迹本末具存,国志所不载者散在众籍,文字交错,难用检寻,览之者无不病焉。”(《新编实录序》)
张珣:“忆昔天下初三分,猛将并驱谁轶群。桓桓胆气万人敌,卧龙独许髯将军。威吞曹瞒欲迁许,中兴当日推元勋。惜我壮缪功不就,竟令豺兕还纷纷。血食千年庙貌古,岁时歌舞今犹勤。君不见天都、灵武巢未覆,抚髀常思汉寿君。”(《义勇行》)
程敏政:“古今称之者,以其忠义大节,足以仰高于后也。”(《读将鉴博议》)
毕沅:“吴国公戒之曰:‘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续资治通鉴》)
刘纬:“鞍马平生百战身,可怜于此卧荒榛。俘来于禁元轻敌,衅起孙吴为结亲。鱼水君臣终不忝,功名竹帛拟重新。玉泉寂寂悲黄鸟,千载英灵汉代人。”(《题大王冢》)
清代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卷七关张之勇的部分,详细整理了古人以关羽、或关张用作皆为勇将代名词的资料,并且认为“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
蔡东藩:“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东吴不念东风惠,万古江潮咽恨流。”
毛泽东:“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前会长朱大渭:“关羽并非只有一般名将英勇战斗的作风,以及武艺超群的素质,而且具有指挥大型战役的能力,荆州的失守,主要责任不在关羽,而是蜀国战略方针失误造成的。关羽虽有一定责任,但其忠于职守,以身殉职,应无所非议。”“关羽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因而在处身立事道德规范上,同刘备、诸葛亮可算同道中人。刘备甚有知人之明,他之所以特别看重关羽,深知其德才兼备,后来将留守荆州以及北伐的重任交给他,其原因也在于此。”
历史学家、《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关羽刚傲而缺乏处事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比曹操早死一个月。可是千百年之后关公仍被中国人奉为战神,民间崇拜的不是他的指挥若定,而是他的道德力量。关羽‘义重如山’,至今秘密结社的团体仍有些奉之为师祖。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关羽确实有令人崇敬之处,那就是特重情义。民间崇拜关羽虽然有道理,但有些信仰和习俗也很奇怪。比方说剃头匠奉关羽为祖师爷,就匪夷所思。关羽并没有当过剃头匠呀!再说东汉时也不剃头。想来想去,也就是他们手上都有一把刀。不过关老爷手上的刀是杀头的,不是剃头的。清代有一剃头铺门前挂一对联云:‘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倒很像关羽的口气。还把关羽奉为财神,什么民营企业啊,个体户啊,供个关羽当财神,难道他们的钱是靠打架抢来的吗?你说关羽一个武将封个战神不就行了吗?怎么还当起财神了呢?依我看啊,关羽,迟早要被民间推崇为爱神。因为他对爱情的追求是很执著的。据《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和《华阳国志》,关羽曾经爱上了一个女人,一再向曹操表示要娶其为妻。这话说多了以后,曹操便‘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一看,果然国色天香,结果‘因自留之’,害得关羽很是郁闷(羽心不自安)。此事如果属实,曹操就太不厚道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尹韵公:“关羽是一个心机较深、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左右逢源的人,无论在敌友哪一方皆可受到厚待,可能这是他在黑白两道都吃香的缘故了。正史中的关羽并非如人们所崇拜的那个关公高大完美。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根据心理和社会需要不断改造而成的一个来自于现实而又大大超现实的一个偶像。”
禚梦庵《三国人物论集》:“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曹操与孙权都已亲自出马,为了战一关羽,魏吴两国几乎动员了倾国人马,上下费尽心机,则关羽之勇猛善战可知了。这次战役,关羽虽败犹荣,但蜀汉克复中原的希望,也随关羽俱逝了。本来万人之敌的猛将,很少不刚而自矜的,只要用之得当,刚猛正是优点。这种刚烈人物,古今中外,代不乏人。即以吾国而论,如楚之项籍,汉之关羽,宋之岳飞,近人吴子玉,都是这一类型。这类人物,也同高人义士一样,为历史增加不少光彩。但他们成功最快,失败也最速,只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供人凭吊而已!”

见笑了,中文喂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