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部片想跟《追逐繁星的孩子》寫在一起的,但寫完2千字之後大象累了想休息了,所以就先這樣好了。
 
不過《生活的甜蜜》與《追逐繁星的孩子》是兩部八竿子都打不著關係的電影,為什麼買大象要把他們寫在一起呢?
 
先說個題外話:這是買大象第二次觀賞這部義大利大師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從新寫實跨越到現代主義的巨作。記得N年前在大學電影社第一次看到看到這部片長長達三小時的曠世巨作,我整個人也曠世了---不知到暈到哪裡去。當年大一新生開學前幾天,學校各個社團都使出渾身解數在擺攤招生,讀高中時就對〞港片〞很有興趣的買大象,當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電影社,在填入社申請單的時候,有一個欄位是要你寫最喜歡的導演,買大象填了「徐克、王家衛、杜琪峰、林嶺東」,一直到幾次社團活動下來,我才知道人家要研究的是「費里尼、楚浮、高達、法斯賓達…」那時候好傻好天真的買大象我就這樣黯然退出那高級知識份子的圈子了。
 
 
 
多年後,不管好事或是壞事買大象也馬齒徒增的經歷了一些,再看《生活的甜蜜》,對劇中男主角馬切洛的「甜蜜的生活」才有所感悟---那是對失敗的妥協。
 
話題回到金馬影展的那一天。金馬影展的某一天下午買大象先去看了《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1960),之後緊接著又看了日本動畫界新偶像新海誠的《追逐繁星的孩子》(星を追う子ども)。《追》片還有映後座談,並開放給非本場電影觀眾的粉絲入場,當天晚上整個放映廳擠滿了新海誠導演的粉絲,而買大象我坐位旁邊的走道也坐著一位高中生。座談即將結束的時候,高中生突然問我「有沒有看這部電影,好看嗎?」我回答「還不錯,但有些地方有宮崎駿的影子。我都不知道你們年輕人這麼迷這位導演,你喜歡他的作品嗎?」他說「有一部《秒速5公分》,是講一對高中男女生因為搬家而被迫分開的故事,有感動到我,因為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
 
這一刻買大象心中充滿了五味雜陳的感覺:這位高中生底迪才剛認識什麼是「愛」;而買大象已經知道什麼是「失敗」了。
 
 
 
《生活的甜蜜》劇情描述想成為小說家的馬切洛,卻只能在羅馬擔任記者,爲了挖掘名人的醜聞,他整天在各種宴會場合上打滾,原以為自己是逢場作戲,最後反而在不知不覺中也陷入這種縱情聲色的生活而無法自拔。據說影片中對宗教的諷刺,激怒了天主教教皇,在羅馬教堂掛起反對費裏尼的布條。而情節中對上層社會之間流行脫衣舞等種種奢靡生活的影射,也激怒了他們,出錢買通記者撰文,企圖影響電檢單位(來源)。《羅馬觀察報》接連幾天大罵《生活的甜蜜》,撰文的記者每天呼籲電檢處撤銷准映許可,銷毀底片,要當局扣押費裏尼的護照云云(來源)。現在我們統稱的「狗仔隊」一詞即源自於本片中的男主角一位攝影同事的名字「PAPARAZZO」,這位PA老兄整天拿著一台相機追逐拍攝對象,不分情況不分場合的PAPAPAPA(拍照狀)---真的就是當今狗仔隊的始祖。
 
買大象認為年紀沒有超過三十歲的人應該無法體會《生活的甜蜜》所描述的。
 
『每個人都有過去,就算你是個殺手,一樣會有小學同學』
 
 
不管你曾經是個什麼樣的人,在你的生命中一定曾經有過一段充滿理想的日子:當個抗權勢說真話的報社記者、寫一本意識流的小說、拍一部有想像力的電影、存錢去日本學畫動畫…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在乎的只剩下機歪的長官什麼時候出包?這個週末麻辣火鍋訂位了沒?年終獎金不知道有多少?2012行事曆出來了然後放假超少的….
 
《生活的甜蜜》男主角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的處境不正是你?是我?
 
而馬切洛所處的年代呢?
 
1940年代的義大利,因為政治動盪、經濟蕭條(這也是新寫實電影(Italy Neorealism)崛起的原因),人民沒有太多享樂的餘地,但隨著50年代末期,義大利經濟復甦、歐洲共同體開始整合(這也是新寫實電影消失的原因),娛樂、明星、夜生活漸漸成為一種社會地位象徵,《生活的甜蜜》所描繪的正是這種社會現象。
 
 
馬切洛在酒會中邂逅瑪德蓮娜,竟然雙雙開著車去流鶯的家中一夜風流;一群男男女女到參加面具舞會,夜遊古堡時又開始玩那種(無聊的)男生女生配的遊戲;甚至馬切洛安排久別重逢的父親與跳舞女郎共度一宿…是生活使馬切洛墮落,還是馬切洛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腐敗呢?
 
馬切洛曾經有過(被)救贖的可能。他熱愛文學與藝術的好友,那位彈奏巴哈風琴與馬切洛分享音樂的史坦納槍殺一雙兒女後又自殺,讓原本嚮往這種平靜文人生活的馬切洛就此感到絕望。
 
 
買大象所處的70年後2011年,也是個不缺錢的年代,真的!
我們這年代最荒謬的就是滿街光鮮亮麗的中產階級,但人人的荷包都空空如也;滿街都是上千萬上億的豪宅,但明明個人平均年收入是40萬(來源)。
 
中產階級不缺錢,不缺吃飯錢,不缺買衣服的錢,不缺看電影的錢。但交際,娛樂,裝扮自己之後,每個月月底只剩下悠遊卡裡面的零頭可以花;你說:那就不要聚餐,不要看電影呀?
 
但這是2012年,這些事情就跟70年前義大利人喜歡在戶外廣場吃晚餐喝咖啡一樣,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呀!
 
偶爾,我們也像馬切洛招待父親一樣,需要買套貴一點的衣服讓媽媽去參加三嬸婆嫁女兒的喜酒;有時,也要買片大家都在聽的爵士樂CD來伴隨每個失眠的夜晚,這是消費過度嗎?也許是吧!我們當然也知道在每張發票的後面,後隨之而來的是空虛,但就跟馬切洛一樣,我們能怎麼辦?這就是2012年中產階級的生活呀!
 
 
電影的最後一場戲非常的可怕,馬切洛又帶著一群男女前往郊區別墅舉辦派對,派對中每個人都在胡言亂語,有人跳起脫衣舞,有人現場求愛,甚至馬切洛建議性愛表演….天亮了,但海岸邊的日出風光再也不能給馬切洛任何希望,也聽不到那位純白有如天使的女孩對他的呼喚。
 
《生活的甜蜜》有趣的地方在於它講述馬切洛失敗墮落的生活,但不是喋喋不休的描繪「他如何寫不出」「他怎麼寫不出」,買大象甚至不記得影片有任何馬切洛  〝試著〞寫作的場景。對此,買大象覺得「如何失敗」已經不是費里尼想講的,《生活的甜蜜》的中心主旨是「失敗得如何」,也就是說:馬切洛甚至你甚至我是一個〞註定〞要失敗的人生,我們只能祈求自己記得在失敗墮落的最後一刻,能轉過身去看看天使的笑容。
 
 
 
 
好吧!如果你有耐心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人生無希望呢?買大象認為最慘的是你明知毫無希望,但是還是要繼續活下去。
 
 
就像你明知道你知道買了這件衣服你離日本就更遠一步,你的信用卡還是會刷下去是一樣的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冰麒麟似不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