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逝世|年屆90歲成網絡紅人 曾斥記者「Sometimes naive」

江澤民逝世|年屆90歲成網絡紅人 曾斥記者「Sometimes naive」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前中共總書記、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逝世,享年96歲。作為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民間看待江澤民的態度歷經變化,更產生獨特的網絡文化。
一開始網民根據他的形象、名言創造出「膜蛤文化」,帶著調侃的意味,但也因為網民創作,江澤民相對特殊的個性和魅力被挖掘。「嘲久生情」,網民也開始在網絡以「+1s」幫他「續命」,江澤民成為歷任國家領導人中,擁有最多網絡meme和流行語者。甚至可以說,「膜蛤」在調侃的同時,也開始帶有真誠的緬懷與尊敬。

江澤民遺像。(新華社)

許多人認為,膜蛤文化開始成為風潮,是始於與2000年江澤民不無突兀地以英文批評香港記者張寶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太年輕,太簡單,有時幼稚),而後在2014年以降聲勢更加壯大,以至全盛時期「膜蛤」幾乎在內地各大社交網站都有聲影。當時年屆90的江澤民,再次頻頻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以一個網絡紅人的姿態。

我覺得你們新聞界還要學習,你們畢竟too young!
江澤民

「膜蛤文化」的興起

內地網民惡搞江澤民言行舉止現象被稱之為「膜蛤」,「膜」即膜拜,「蛤」則源於一些網民調侃江的外表神似蛤蟆。而崇奉「膜蛤文化」的人群被稱或自稱為「蛤絲」、「膜法師」,他們在各種社交平台對江澤民的言論和行為進行模仿、惡搞與調侃。這一現象發端於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張寶華影片的流傳,但2014年以來尤其盛行。

江澤民斥責記者「但問來問去的問題啊,都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你們媒體還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我也替你們着急。你們有一個好,比其他的西方記者跑得還快,但問來問去的問題啊,都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江澤民

蛤絲日常「膜蛤」所用的素材主要來自於江澤民怒斥張寶華、江澤民視察國機二院、美國記者華萊士(Mike Wallace)專訪江澤民等影片,以及被譽為「蛤寶書」的江傳記《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

此外,江澤民曾演奏或演唱的歌曲如《畢業歌》及《Aloha’Oe》、江曾提及的數學問題如微積分和五點共圓問題、以及江曾背誦的《葛底斯堡演講》,通通成為蛤絲演繹發揮的材料,就連江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也被戲稱為「霍格華茲」(Hogwarts),意思是盛產「膜法師」。有關蛙類、黑框眼鏡、「高腰抹胸褲」的新聞、圖片、短片都會引發蛤絲的熱烈追捧。

一般來講,蛤絲們會模仿江澤民的發言和口音,用特定的句式相互交流,抑或是將江澤民的語錄製作成表情包在網上流傳。2009年,82歲的江澤民視察國機二院時,曾說的「你們給我搞的這本東西啊……Exicited!」,曾風靡網絡。最後一個英文單詞「Exicited」,被網友戲謔為「一顆賽艇」(普通話音譯),其網絡二次創作層出不窮,例如化用古語的「水能載舟,亦可賽艇」。

內地網民惡搞江澤民言行舉止現象被稱之為「膜蛤」。(網上圖片)

蛤絲們所用的句式除了「一顆賽艇」,還有「滋瓷」(支持)、「祝霍」(祝賀)、「提高姿勢水平」(提高知識水平)、「悶聲發大財」、「無可奉告」、「圖樣圖森破」(too young too simple)等等,不能盡述。此外,江澤民任內加速軍工建設令被指「挽救了軍隊」,亦受到民眾的追捧。

蛤絲成為獨特網絡文化

2014年一個名為「江選研討會」的微信公眾號橫空出世,每天推送關於江澤民的內容,爆紅一時,但很快便遭封禁。該公眾號作者文筆出眾,角度刁鑽,語帶調侃,其筆下的《到底哪個西方國家他沒去過》、《美國的華萊士到底有多高》以及《香港記者到底跑得有多快》成為蛤絲必讀的「蛤三篇」。

江選研討會之後,膜蛤風潮卻愈演愈烈,並加入了更多創意元素,由早期純粹模仿或者與江澤民的題字合影的「暴力膜蛤」、「低級膜蛤」趨向花樣百出且更為隱秘的「文膜」、「高級膜」。

例如,問答網站知乎的段子「傅園慧原本以為的59秒變成了58秒。這一秒到底去哪裡了呢?」暗喻傅園慧消失的一秒是「續」給了江澤民。蛤絲中有「續命」的說法,他們謔稱江澤民如此高壽,是由於廣大蛤絲捐出自己的1秒為他「續命」的緣故,「+1s」成為網絡流行語。

類似的「文膜」令清楚其中典故的蛤絲樂此不疲,並且這種隱晦的段子能夠避開官方日趨嚴格的審查,因而備受圈內人稱讚。

網上充斥大量江澤民的改圖,令人捧腹。(網上圖片)

隨著「蛤絲」數量的不斷壯大,膜蛤文化的傳播愈來愈有力,許多對政治沒有興趣的網友、商家、網絡紅人都加入了膜蛤群體,膜蛤變成了一場互聯網的狂歡,和尋求群體認同的所在。對江澤民的態度,從一開始帶惡意的醜化、惡搞變成中性甚至偏正面,膜蛤的政治意味漸漸消解,並逐步向全民娛樂的方向發展。

江澤民亦不再僅僅被稱為「我蛤」,更被以他當年怒斥張寶華時自稱的「長者」尊稱。甚至連有官方背景的傳媒、自媒體也開始利用膜蛤吸引眼球。

我今天是作為一個長者跟你們講……有必要告訴你們一點人生的經驗。
江澤民

膜蛤文化仍遇審查限制

不過當局自然不會鼓勵膜蛤文化,時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而對其加以審查和限制。

2016年8月17日,江澤民90大壽當日,鳳凰財經新浪微博賬號發佈膜蛤圖片,並配上文字:「今天是這位長者90歲生日,起來為長者續一秒」。這條微博迅速爆紅網絡,但鳳凰網最後認定這是一起重大政治安全事故,發布這條微博的編輯當天就被開除。同日,有外媒報道一群蛤絲為江澤民所辦的生日慶祝會被公安叫停,並警告這些活動會被利用來「顛覆國家」。

但官方的壓力並沒有阻攔蛤絲的熱情,他們不僅在網上膜蛤,更會購買印有江澤民語錄的手機殼以及印有眼鏡、高腰褲或青蛙的T恤等產品。

學者對中國「膜蛤文化」的解讀各有不同,部分人認為膜蛤一定程度上代表年輕人對現狀的不滿。曾有學者在《紐約時報中文網》上評論,「隨著習近平在整治網絡方面特別強勢,發表任何有關他的負面評論都很危險,所以必須採用迂迴的批評方式。當時的『蛤絲』就是這樣一種方式」。

但亦有不少網民認為,膜蛤文化讓江澤民更加「有血有肉」,是一個喜怒形於色有活力的領導人,更顯親切可愛。

各方的解讀都不相同,膜蛤文化的形成始終擺脫不了一個前提——江澤民確實是一個極有個性並樂於展現情緒的領導人,他的獨特個人魅力也使與其相關的網絡迷因源源不絕。

曾有記者分享,自己加入一個膜蛤微信群組,當中的蛤絲每天都重複著同樣一件事,一人打一個字,最後接龍變成江澤民曾經吟過的那句「茍利天下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們戲謔表示,接龍成功便可以「為長者續一秒」。

「膜蛤文化」從當初的「9分調侃,1分諷刺」逐步演變到今天「4分調侃,3分尊敬,3分緬懷」,投入真感情的蛤絲們,對這位富有個人魅力的領導人,在稱其「長者」時也多了一份尊敬。而在他離世後,相信也會融入更多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