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现在对应的地区各是哪里?

历史地理
关注者
37
被浏览
168,833

7 个回答

荆州、扬州、徐州,九州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以前是省级行政单位,今天都变成了市级?——刘焕的书房

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人都知道“九州”,“九州”的名字已经深入人心,渗透进我们日常生活中了,比如今天的河北省简称“冀”,河南省简称“豫”,都是九州的名字,九州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禹贡》所说的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那么,最早提出“九州”的禹贡是上古大禹的著作吗?九州的名字有何缘由?为什么不叫瀚州、澜州,却叫冀州、豫州?这些字有何用意?为什么荆州、扬州、徐州、青州和兖州以前是省级行政单位,今天都变成了市级?

一.禹贡九州

儒家经典的最基本著作是“五经”,这是孔子整理并且定型的,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充分说明了儒家五经的特点。今天,《诗经》在文学界研究者众多,《春秋》在史学界也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易经》和《礼仪》则在礼仪、祭祀等研究颇丰,唯独《尚书》,今天研究的人最少,最广博易良的书,反而最为示微了。

《尚书》,又等同于《上书》,意思是上古之书,作者或者是商朝末年一直到春秋末年,甚至后期有战国时期的文章添加,至少孔子看到的《尚书》已经十分完整,说明在春秋末年,《尚书》已经成型。

《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个部分,现在对于夏朝都没有考古发掘资料,很多人觉得夏朝并不存在,不过《尚书》中不仅有对于夏朝的记载,更有之前虞舜时期的记载。

禹贡九州之山川图

我们所说的《禹贡》便是《夏书》中的一篇,这篇当然不是大禹所作,但是文辞非常古老,现代不少历史学家推测,作者大约介于春秋和战国之间,这个作者可能并非一个人,大约和孔子同时代,甚至和老子是同一时代的。当时的中国人已经有了大致上的地理观点,虽然对于东北、西南很多地区还不是很熟悉,但今天的汉族省份基本上都比较熟悉了,九州便是以此来划分,同时,长江、黄河等也成为了划分九州的分界线。

禹贡九州图

九州便是第一次见于《尚书·禹贡》,文中说: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澭、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渚,东原厎平。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渚,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渚。导菏泽,被孟渚。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 漆沮既従,沣水攸同。

这是九州记载的节选,每一个州还有更详细的说明,这里就截取了,可以看出,《尚书·禹贡》所说的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禹贡九州图

下面来一个个进行说明。

1、冀州,《尚书·禹贡》说了范围,就是黄河的北部,黄河在古代划分地理中是最为重要的分界线,历史上的河西、河东,今天的河南、河北都是大致上以黄河作为分界线进行划分的。后来战国时代的《尔雅》对冀州进行了更明确的说明,《尔雅·释地》说“两河间曰冀州”,也就是说,黄河的几字形湾中间的部分便是“冀州”。

根据这个说明,“冀州”应该是今天的山西省和河北省两个地方,不过后来《礼记·周礼》中说,以太行山为界,太行山西的部分为“并州”,因此后来山西又称为并州,并不称为冀州,然而《尚书·禹贡》中还没有进行区分。

那么,为什么这个州叫做“冀州”,而不叫做“北州”之类的名字?《说文解字》说“冀州,从北,异声”,所以这是一个形声字,发音“冀ji”类似于“异yi”,同时字面意思就是上面的“北”,意思是北方州的意思。这个字的意思一目了然,同时冀州也不能用来形容江南之地,而只能是北方。

冀州从而专门成为河北省的代名词,一直到今天,成为河北省的简称。

冀州即今天的山西和河北两地

2、兖州,《尚书·禹贡》说了范围,就是黄河山东部分和济河中间夹住的那个部分。

古代划分九州中,兖州的地方最小,为什么兖州这么小却要单独划分呢?因为古代的济水地位很高,是“四渎”之一。《三字经》说:““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古人把长江、黄河、济水和淮河称为“四渎”,四条最重要的河流,所以虽然济水很靠近黄河,但还是以这个作为分界线,黄河和济水夹住的部分就是兖州。

为什么叫做“兖州”呢?是因为一条从王屋山的河水叫做兖水,以河流名称来命名。也有人说,当地有一个奄国,在一个叫做巨野泽的湖泊附近,后来这里同音演变,就成了兖州。

兖州夹在黄河和济河中间,是面积最小的一个

3、青州,《尚书·禹贡》说了范围,这里的“岱”就是“岱宗”,春秋时期特指泰山,那个时代就是独一无二的山了。“海”指的是黄海和东海,在古代统称为“东海”,所以这里说,泰山以东,一直到海边,是青州。

为什么叫做“青州”呢,因为这里属于东方,东方五行是属于木的,颜色属于青,所以叫做青州。

青州就是齐鲁大地,和兖州根据泰山为界

4、徐州,青州的范围完全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来了,徐州的定义是“海、岱及淮惟徐州。”和青州基本上一样,就是说,泰山的东边,一直到大海,最南到达淮河,这个部分是徐州。

那么,青州和徐州的分界线到底在哪里?这里并没有说,大致上应该是微山湖等作为分界线,等于今天的山东和江苏的分界线。

不过,因为没有说分界线到底在哪里,所以后来青州和徐州长期以来都在混用,或者把两者合并。《尔雅》则直接没有“青州”,说“济东曰徐州”,济河以东的部分都是徐州,不过后来又说,“齐曰营州”,算是给山东另外取了一个名字。

那么,为什么叫做“徐州”,而不叫做“余州”呢?“徐”的意思是慢慢的,东汉儒学著作《释名》说,徐,舒也,土气舒缓也。其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原来这里是淮北地区,天气不冷也不热,秋高气爽,让人很舒缓,所以叫做徐州。后来这里的土著部落因此叫做“徐夷”。

徐州是今天的鲁西南和苏北、皖北等地

5、扬州,《尚书·禹贡》说,淮海惟扬州,意思是淮河以南,一直到大海,这里的区域是扬州。

可是,当时的地理对于中国的南方并没有完全的概念,这里说,好像到了彭蠡泽左右,南方就是尽头了,这个彭蠡泽,谭其骧考证还不是今天的鄱阳湖,而是湖北的洪湖之类的,在当时人眼中,包括浙江和江西北部,就是南方的尽头了,对于福建和广东,则是闻所未闻。

那么,为什么叫做“扬州”,而不叫做“场州”呢?后世解释说,州界多水,水波扬也。就是说,这个区域的河流湖泊非常多,水波荡漾,所以叫做扬州。

扬州地区很大,淮南一直到江西都是扬州,再往南的广东和福建当时人还未听说

6、荆州,《尚书·禹贡》说,荆及衡阳惟荆州。这里说到了两座著名的山,这个州不是以长江、黄河、东海、淮河这江、河、海、淮四大界限了,而是两座山。

这两座山,在当时非常出名,荆山和衡山,荆山在湖北,相传卞和的和氏璧就是发掘自这里的,这里是楚国的发源地,一直是荆楚并称,所以这座不起眼的小山因为楚国,地位尊贵。之所以叫做“荆山”,是因为上面长着牡荆这种灌木。

至于衡山,到底在哪里,当时的人也不清楚,后来汉武帝因为衡山“辽旷”,非常远,就把南岳迁徙到了安徽天柱山。

这个衡山到底是不是今天的南岳衡山,还有争议。不过这个衡山应该在今天的湖南,因为大舜相传曾经晚年死于此,湖南又是楚国版图的南端,所以应该是湖南的一座山。

所以,荆州的范围就是今天的湖北和湖南。《尔雅》中也说,汉南曰荆州,意思是汉水的南边就是荆州了,和今天的湖南湖北地区也是一致的。

荆州是今天的湖南湖北

7、豫州,《尚书·禹贡》说,荆河惟豫州。黄河的南边,河南,就是豫州,而豫州的界限就是到荆山,所以,又可以看出荆山的重要性。

豫州,就是河南,今天是河南的简称,这是没有疑问的,“豫”这个字里面有大象,有人说,是因为那个时候中国有大象,此言不假,但是这个字本身和大象并没有关系,《说文解字》说,象之大者。从象予声。意思是,这个字是形声字,发音“豫yu”类似于“予yu”,意思是大。这里的“象”意思是大,古代各地都是群山密布,只有河南一带有很多农垦的平原,古人看到这里觉得视眼开阔,觉得这里非常地大物博,所以叫做“豫州”。

豫州是今天的河南,也包括了皖北和鄂北等地

8、梁州,这个州是大家比较陌生的,《尚书·禹贡》说,华阳、黑水惟梁州。这里有了一个新的坐标系,“华”。“华”,就是华山,因为山很高,且险峻,看上去像一朵花,音相近,就是“华”,甚至,“中华”、“华夏”都来自于华山。

华阳、黑水惟梁州。就是以华山为界限,华山的南边,一直到黑水,是梁州,所以古代有一本记载四川巴蜀的书就叫做《华阳国志》,以此来命名。

至于黑水是什么,有人说是沱江,甚至有人说是金沙江,这片广大区域就是梁州。为什么叫做“梁州”?这个字的意思是很大的木头和水,可能是觉得这里山高水远吧。

到了后来,这个州涵盖范围太大,不怎么用了,因为和后来西北的“凉州”同音,不好区分,一般用成都的另一个名字“益州”这个词语来代替整片区域。

整个西南方都是梁州

9、雍州,《尚书·禹贡》说,黑水、西河惟雍州。意思是黄河的西边,华山的北部区域,一直到黑水,都是雍州。这个黑水是什么,一直都有争议,甚至有到塔里木河的,西夏也有黑水城,有人说可能是沙漠中干涸的居延海。

之所以叫做“雍州”,《释名》说,雍,拥也,东崤、西汉、南商、北居庸,四山之所拥翳也。意思是四周都有包围的意思。

不过这个名词后来也不怎么用了,因为涵盖范围太大,而且当时的汉地只是到陕西西部,后来汉武帝开疆拓土,征服了河西走廊,区域极大扩张了,所以河西走廊就不能用这个来包括了。

整个西北方都是雍州

不过大家可以发现,还有两个著名的州没有说到,就是辽西走廊和河西走廊,可能是因为开疆拓土的缘故。辽西走廊与北京等地后来叫做“幽州”,因为北方太阴,所以以幽冥为名字,叫做幽州。河西走廊则叫做“凉州”,因为地处西方,天气寒凉,所以叫做凉州。不管是幽冥还是寒凉,都说明区域的偏僻,而幽州后来也涵盖了北京一带,也多和燕国并称,甚至有取代冀州的意思。

以上,就是《尚书·禹贡》中说到的九州了,可以看出,九州的划分大多是按照大江大河的天然界限划分,随着疆域的不断开拓,很多州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很多州名沿用至今,而有些名字则早早就不用了。

为什么说这个作品是战国末期的作品呢?

原来,就在同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三部最早的地理学作品,当然了,作品还谈不上,只能说是文章。我们今天所说的很多著作,其实并非成书于一个年代,而是后世不断增补文章的产物。

第一个就是《尚书·禹贡》,我们说,《尚书》可能最早形成于殷商时代,甚至夏代,但是三代不断增加文章,《禹贡》就是战国末期加上的。

第二个是《周礼·职方》,《周礼》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著的作品,但是后世也是不断加上文章,《职方》可能也是战国后期加上的。

而第三个则是《尔雅·释地》,《尔雅》也是诞生于战国末期的作品,甚至增补一直到西汉初年才停止。

我们看《周礼·职方》,里面写道:

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

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

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梦,其川江汉,其浸颖湛,其利丹、银、齿、革,其民一男二女,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

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其川荧雒,其浸波溠,其利林、漆丝枲,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其谷宜五种。

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其泽薮曰望诸,其川淮泗,其浸沂沐,其利蒲鱼,其民二男二女,其畜宜鸡、狗,其谷宜稻、麦。

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其泽薮曰大野,其川河济,其浸卢维,其利蒲鱼,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其谷宜四种。

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其泽薮曰弦蒲,其川泾汭,其浸渭洛,其利玉石,其民三男二女,其畜宜牛、马,其谷宜黍、稷。

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曰貕养,其川河济;其浸时,其利鱼、盐,其民一男三女,基畜宜四扰,其谷宜三种。

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其泽薮曰杨纡,其川漳,其浸汾潞,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谷宜黍、稷。

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其川虖池,呕夷,其浸涞易,其利布帛,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五扰,其谷宜五种。

我们看出,《周礼·职方》同样写到了九州的名字,而且不仅写到了每一个州,进而写到了每一个州的山镇以及泽薮(湖泊),一些湖泊是古代名字,比如说具区,就是太湖。

《职方》可以说是《禹贡》之上发展的产物,这篇文章的诞生应该要比《禹贡》还要晚。不过也有些差异,《禹贡》中的九州中有徐州和梁州,而《职方》中的九州中并无徐州和梁州,多出来了幽州和并州。

我觉得《职方》的这种划分可能更加准确点,毕竟按照《禹贡》的划分,东部的州太多了,而且冀州太过于庞大,可能是根据春秋战国各国版图来划分的。

而《尔雅·释地》中的九州则是这么说的。

因为《尔雅》是解释名词的词典,所以几个词条的解释如下:

九州

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十薮

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护。

八陵

东陵,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西隃雁门是也,陵莫大于加陵,梁莫大于湨梁,坟莫大于河坟。

九府

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璆琳琅玕焉;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盐生焉。

我们发现和《禹贡》以及《职方》相差无几,只不过多出来了“营州”,这个“营州”其实应该就是青州,同一个地方。说明战国末期,中国已经形成了这种地理概念了。

只不过里面有些相互矛盾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周礼·职方》,霍山位于冀州,这里的大泽是阳纡泽,可以根据《尔雅·释地》的记载,阳纡泽明明属于秦国,并不属于冀州河北之地。

2、根据《周礼·职方》,并州有昭余祁泽,这个大湖泊看名字就好像胡人语音音译的,但是根据《尔雅·释地》的记载,昭余祁泽属于燕国,也就是幽州。

3、十薮和九州并不能一一对应,因为多出来一个,其中的“晋有大陆”,指的是大陆泽,但《周礼·职方》没提到这个湖泊,其中的“周有焦护”,指的是焦获泽,《周礼·职方》也没有没提到这个湖泊。

最大的矛盾当属于这里的五岳毫无存在感,不仅没有提到中岳嵩山,甚至把西岳华山划给了河南豫州,究其原因在于此时的五镇是更为强大的,西镇吴山取代了华山的祭祀地位,等到隋唐时期,五岳地位才开始高过五镇。

所以,我们根据这三篇文章,综合一下,画出了如下的九宫格,但是可能就不是一个标准的九宫格。

大家可以看出,这个图中缺少了两个部分,这是因为按照九宫格来排列,对应不上,只能如此。而且主要依据的是《周礼·职方》,去掉了“徐州“,显然《周礼·职方》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

这个图就一目了然了,其中最上面写的就是九州的名字,其中去掉了徐州,主要按照《周礼·职方》的记载,《周礼·职方》也没有记载梁州。

金黄色的就是五岳,不过此时的五岳还只是初出茅庐,并不受重视,只有四个,连中岳嵩山都没被提到,而且此时的北岳恒山其实是大茅山,南岳衡山其实是天柱山。

火红色的就是五镇,在秦汉时代,五镇受到更多的重视,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西镇吴山、东镇沂蒙山、南镇会稽山,都受到热烈的祭祀,其中今天的辽宁省还有一个城市,就叫做“北镇市“,就得名于北镇医巫闾山。

天蓝色的就是十薮,即古代的十个大湖泊,遗憾的是,很多湖泊今天已经干涸了,比如豫州的圃田泽,早就变成了农田。

绿色的就是描述的九州之地主要的河流,正是在西汉,形成了最早的描写河流的著作《水经》,但已经失传,不过南北朝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给它作注的《水经注》却保留至今,可以说源头滥觞就在这里。

紫色的部分就是描述的九州之地主要的诸侯国,有齐、鲁、楚、吴越、燕、赵、晋、郑、秦,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和战国七雄的地名类似,就是多出来了鲁国和吴越,其中晋这个春秋国名一直用来指代山西。

之前我写过一篇为什么历代封建帝国国号,没有用韩的文章,今天更加印证了这点,在战国时代,人们就不用韩来称呼中原,而用周,或者郑,更有代表性,所以在此定都的多取国号为“郑“,比如王世充,就没人用韩了。

这就是先秦形成的地理体系了。

二.汉代九州

汉武帝时期,雄心勃勃开疆拓土的汉武帝鼓励天下人提建议,一个齐人,名字叫做延年,说黄海出昆仑山,东流入海,然而在河套拐了一个大弯,建议开一个水利工程,把黄河拉直了,从内蒙古一带经过,再流向北海,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战胜匈奴。

汉武帝奖励了他的奇思妙想,同时也说,“然河乃大禹之所道也,圣人作事,为万世功,通于神明,恐难改更。”也就是说,虽然汉朝人也知道,《尚书·禹贡》并非大禹所作,而是春秋战国人写的,可是对于河流这种上天就注定好的,不适合更改。

春秋人写作《尚书·禹贡》时,很多和《山海经》一样,还属于想象,很多地区并没有管辖到,经过500年的发展,到了西汉时期,除了春秋战国人写到的地区,包括百越、河西走廊、辽西走廊和西域都已经被汉朝征服,空前辽阔的区域已经不能再使用秦始皇的郡县制了,所以熟悉《尚书·禹贡》的汉武帝,采用九州的办法,分天下为九州,设置了“刺史”制度。

从此之后,中国行政区划从两级的郡县制,变成了三级的州郡县制,州变成了省级行政单位。

汉武帝分天下为九州,同时,因为地理的发展,已经极大地开拓了疆土,在春秋战国时代,山西一带是戎狄聚居的地方,所以《尚书·禹贡》没有写到山西,这里当时是“北狄”,经过战国时期赵国300年的浴血奋战,山西早就已经属于汉朝管辖了,不适合再用冀州来代替,所以单独设立了“并州”,当然也是沿用了《周礼·职方》的记载。

同时,汉武帝新征服的地区也同时命名,辽西走廊和北京命名为“幽州”,河西走廊命名为“凉州”,越南北部命名为“交州”,征服的西南夷命名为“益州”,而原来的雍州则是首都长安,所以叫做“朔方”,就此形成了著名的西汉十三州:分别是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朔方及凉州。

西汉十三州疆域图

我们惊人地发现,其实,汉武帝开疆拓土,取得了凉州和朔方,基本上填补了此前那张九宫格的遗憾,如今九宫格变成了这样,变成了十二宫格,除了长安成为了帝都,雍州不复存在,梁州则变成了益州,十三州出现了。到了东汉,洛阳是帝都,长安所在地又变回了雍州。

或者可以改为这样的形势,进一步压缩关中的比例,毕竟秦朝时期以关中为重,祭祀了大量关中的名山,对于关东并不公平。

此后,我们熟悉的九州扩充到了十三州,但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九州终于从神话和想象走到了实际的生活中,汉朝空前辽阔的疆域为这一命名提供了可能。

图中可以看出,冀州的大小很大大压缩了,山西的并州和辽西北京一带的幽州十分之大,这是因为这两个州承担着与匈奴作战,而冀州则成为了内陆的省份。

其他的州则和之前的禹贡九州差不多,只是没有了雍州,而长安一带则是司隶,属于直辖省。还有整个陇西就是开疆拓土的凉州。

西汉南方的各州也和禹贡九州差不多,荆州和扬州,只是征服的百越地区则成为了交州,此后,交州越来越小,只指代越南北部。没有了梁州,西南地区则是益州。

对于古籍很是熟悉的曹操在东汉末年实际掌权,建安十八年,他重新划分了九州的疆域,今天经过曹操划分的九州基本上成为大家印象中的九州,当然了,虽然曹操死后不久,东汉就分为了三国,九州变成了三个国家。

东汉九州疆域图

东汉的冀州,发生了耳熟能详的曹操袁绍争夺之战。

东汉的荆州,地盘广大, 刘备和孙权为之争斗一生,失去了荆州的蜀汉政权元气大伤。

东汉的凉州,很像今天的甘肃省,这里走出了威震天下的凉州铁骑,后来曹操和马超也多次在此大战。

东汉的幽州,公孙氏在此盘踞,直至被司马懿所灭。

东汉时期的九州更是我们了解《三国演义》不可或缺的知识要素,不了解九州,就不了解三国。

那么,为什么曾经作为省级单位的荆州、扬州和徐州等,变成了市级单位?

这是因为,西晋虽然有着九州制度,可是西晋很快灭亡了,东晋只有半壁江山,失去了北方的徐州、豫州等,所以在长江南边设置了很多“南徐州”、“南豫州”等,安置北方的侨民,这个叫做“侨置”,著名的北府兵就是北方徐州的人,居住在京口,这里又叫做“南徐州”,即今天的江苏镇江,因此镇江也有着南徐州的名字。而江苏常州的武进,则有着南兰陵的名字,这里分别走出了南朝宋和南朝齐梁,徐州和兰陵两个郡县的皇帝。

正因为州越来越小,所以南北朝不少国家考虑在州上面加上一级行政单位,比如说北齐,在州上面加上了“行台”这一称呼,其中的豫州道、扬州道等名字,诞生了“道”这个行政单位,后来唐朝的“道”便是继承自北齐。

后来,南北朝时期,州越来越乱,也被越分越小,久而久之,到了隋文帝统一天下之后,发现天下居然有400多个州,作为一个国家不能有400多个省级行政单位,所以隋朝废除了郡,只实行了州县两级行政制度。还没来得及进一步想办法,就灭亡了。

隋朝的州居然有400多个

唐朝在原来的郡县上加了“道”作为行政单位,这样,“州”从省级行政单位变成了市级行政单位,“道”则加在州的上面,变成了省级行政单位,唐朝的很多“道”的名字,比如“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江南道”等名字,对于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唐朝的关内各道

后来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设置的几路观察使、招抚使等官员纷纷割据,最终形成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虽然宋朝终结了乱世,但也继承了“路”作为省级行政单位,而唐朝的行政区划却被契丹、高丽、日本等国学习了,一直到今天,韩国都有“庆尚北道”、“全罗南道”等省级行政区,日本则有“北海道”。

唐朝疆域广大,不采取“道”这一级行政区划,很难管辖这么庞大的领土

​宋朝的很多“路”已经和今天的差不多了,比如说“两浙路”,基本上就是浙江省的地区,很多州的名字都沿用至今,吴越王国钱镠的诗句“一剑霜寒十四州”,很多州名,比如杭州、苏州、湖州、衢州、温州、台州等沿用至今,这些自然更是城市名字,而不是省名了。

北宋和南宋的路的设置也影响了金朝等

包括了今天江苏苏南的一部分,而“江南西路”则一直延续到今天,就是“江西”省名的由来,至于“江南东路”则是以南京作为省会,包括了安徽的南部地区,所以,今天只有江西,没有江东,是因为江东就是皖南。

到了元朝时期,实行了行省制度,不以山川阻隔来划分,有效制止了割据。

不过原来的州,有的名字流传至今,比如说徐州和扬州,则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名字,而不是省的名字了。

扬州市

参考文献

1、《尚书·虞夏书》新解,金景芳著,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

2、禹贡研究,顾颉刚著,华山文艺出版社,1994;

3、禹贡锥指,胡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大禹与九州”诸问题辨析,周书灿,南都学刊,2015(09);

5、《禹贡》中的地名,胡尧,中国地名,2014(08);

6、汉书·沟洫志,班固著,中华书局,1962;

7、周礼译注,杨天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尔雅注疏,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先说一条冷知识:现在的济宁市兖州区,并不位于禹贡九州的古兖州境内,而是属于古徐州?

禹贡九州,硬要凑方向的话——

中~豫州,東北~兖州,東~青州,東南~徐州(山東占了三个州)

南~扬州,西南~荆州,西~梁州,西北~雍州,北~冀州(基本都歪了点儿)

仁者国学网历史地图 禹贡九州图

禹贡九州

印加帝国“四合州”其实方向也很硬凑——

東~Anti suyu,北~Chincha suyu,西~Kunti suyu,南~Qulla suyu

中~Qusqu(首都:库斯科),四合州~Tawantin suyu

印加四合州

据说克丘亚语原先并没有专门表示方向的词,是先有的四个州的地名,才后用地名来指代方向的?因为安第斯是山区,用東南西北来指路根本就不方便吧~~ 李溯本❤黄聖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