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為「新城神社」的「新城天主堂」,園區內西式教堂與日式鳥居並存,展現宗教兼容並蓄的美感,但過去曾因「去日本化」,鳥居險遭拆除,幸有瑞士籍神父戴宏基巧手改造,才倖免於難,如今他欲恢復鳥居原貌,並成立文物館,讓更多人認識這背後的歷史故事。

隱身在新城公園旁的新城天主堂,現還保有日式鳥居、石燈籠、參道及守護靈獸、早期的日式神社,則已改建為諾亞方舟造型的教堂,事實上,此處原為新城神社,是日本人為了紀念1896至1906間「新城事件」的殉難日軍而建,該事件起因日軍輪暴1名太魯閣族婦女,遭到族人反撲殺害監視哨內23名日軍,日軍派兵攻打部落卻屢戰屢敗,最後只好以懷柔平息紛爭。了解這段歷史的人,無不因物起興,覺得美麗中帶著哀愁。

日軍戰敗離台後,舊有神社毀壞荒蕪,1956年天主教神職人員申請進駐,非但沒有拆除遺址,反而加以維護保存;來台傳教37年的66歲神父戴宏基回憶,1972年台日斷交,在政府去日本殖民遺跡的政策下,最大的鳥居被新城鄉公所砍去兩翼,成為新城公園入口的中式牌坊,剩下的兩座也岌岌可危。

戴宏基為保護文化遺產,靈機一動,將鳥居兩側分別加裝「倒L形」的柱子,上面中空部分填滿刻有「天主教會」字樣,使其看起來不像鳥居,反倒和中式牌坊有幾分相似,因此躲過被拆除的危機。

戴宏基當初因著迷東方文化,選擇到台灣傳教,他認為即使宗教、族群不同,只要彼此包容就能和諧共存,在他積極爭取下,新城神社遺址已於2005年列入花蓮縣定古蹟,現在他更著手向文化部申請,盼能將3座鳥居恢復舊觀,並成立文物館讓大家一同追思這段歷史。

#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