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智長輩老有所終:聖若瑟,一間專門打造的養護機構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特別報導

讓失智長輩老有所終:聖若瑟,一間專門打造的養護機構

2018/03/27 ,

評論

julia

圖片來源: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提供
julia

julia

大學就讀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具備國考醫檢師證照,對臨床醫學知識熟悉。碩士班主要從事斑馬魚、葉酸及阿茲海默症相關研究。曾任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物製藥研究所副研究員,因為追求閱讀及寫作的樂趣來到關鍵評論網。心裡存有「將艱澀的醫學論文咀嚼成鄰里老伯都容易消化的醫學新知」之小小使命感。現為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編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能想像有一天長輩們也需要大排長龍,只為了求得一個讓自己老有所終的地點嗎?其實不用想像,這樣的情況已經真真實實地上演。

每年接近特定時節,便會開始看到許多家長為了替子女們搶進托兒所擠破頭的新聞。但你能想像有一天長輩們也需要大排長龍,只為了求得一個讓自己老有所終的地點嗎?

其實不用想像,這樣的情況已經真真實實地上演。

別讓記憶說再見》的作者伊佳奇,本身也曾照顧罹患失智的老父親多年,對相關照護領域及政策長期關注。在書中伊佳奇亦特別提及,對於現有的服務,比較棘手的是「粥少僧多」的情形:

全台灣預估有二十六萬失智症患者,如果將現有日照中心、日托據點、團體家屋、有失智症專區的長照機構等服務能量加總,約可服務不到七千位失智症患者。剩下的二十五萬多的失智症患者怎麼辦?

你可能會想,為什麼不多開幾家針對失智長輩的長照機構呢?易地而處,如果你有一塊土地,你會選擇蓋一棟安養院,還是投資、蓋成豪宅再賣掉?在選擇前別忘了,安養院建築物蓋好後,你必須找到願意照顧失智長輩的照服員,支付他們不只是做功德的薪水(不然你可能過不久又要找一個新人),更別忘了所有設置要符合數不清的政府評鑑指標。在開始蓋之前,請記得經營好鄰里關係,不然隨之而來的便可能是周圍鄰居的反彈及抗議,抱怨你拉低房價……。這樣一想,再考慮到利潤,為什麼安養院的數量不足倒也不難理解。

這也是為什麼作為一家安養機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願意專為失智的長輩們打造、設計硬體和服務內容,會這麼令人覺得難能可貴的原因。

專門做別人不願意去做的事

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位於台北市萬華區,1998年由天主教台北總教區、 耕莘醫院、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選在國際阿茲海默症日9/21,共同發起成立「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並附設「台北市私立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矢志服務失智老人。

當初會選擇失智症這塊不討好卻十足重要的領域,原因在於人文的關懷。在1995年,永和耕莘醫院與該院前身「聖若瑟醫院」,是由「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的修女們所經營。當時討論到要如何應用位於萬華的聖若瑟醫院舊址時,他們觀察到了失智老人在老年族群出現逐漸增加的趨勢,遂派人至歐洲、日本、香港等地進行考察進而成立。

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的成立,始於對社會貢獻的理念,他們給自己的定位很簡單,卻非常難做到:專門做別人不願意去做、照顧難度較高、成本經營上需要較高費用的。對於徬徨無助的失智家庭,聖若瑟選擇對他們張開雙臂。

「這個地方當初在蓋的時候也是困難重重,因為很多居民其實是非常非常抗議的……已經是將近20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們出入這邊工地什麼的。都還怕人家會丟雞蛋。」為我們導覽中心環境的王寶英主任,笑著說起這段苦澀的回憶,「當然這其實是對一些身障病的人還是有一些不好的標籤貼在那裡,所以剛開始怎麼去經營鄰里關係,其實我們也是非常費心。」

經過努力,現在中心與附近的鄰里間的關係不但變好,還進一步形成一種共識與默契,「如果我們有長輩不小心跑出去了,我們的鄰居會幫我們帶回來;然後有時候出去市場買東西,我們大概就是使個顏色,老闆娘就會知道他可能給你假的錢就收起來,等一下我們會再拿真的錢給他……」對於一間失智長輩的照顧中心,如何經營友善社區的概念,王寶英主任與中心的同仁們可說是煞費苦心,然而心血也有了成果,成功讓社區居民對失智長輩有更高的認同度。

對失智長輩來說,照服員有如另類的家人

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至今已開立18個年頭,裡面許多照服員服務失智長輩的時間都超過10年。

「照顧失能的部分是比較耗體力,但是失智的部分是要隨時去看他的問題行為,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劉玉蘭阿姨從事照服員的工作已經有22年的時間了,被問到當初為什麼想進這一行,玉蘭阿姨笑得很害羞,「其實剛開始只是為了一份工作而已,說坦白話沒有甚麼崇高的理想。」

雖說是因緣際會才加入失智症的照護體系,但從言談間,不難看出玉蘭阿姨對這份工作的熱誠。失智照護是一份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每一個時間點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就算是類似的問題,依樣畫葫蘆的解決方法卻未必能收到同樣的成效。照護的壓力一定有,但暖心的小故事卻一樣沒少,「有一次,我為了弄佈置的東西站到上面,一個伯伯走到下面,雙手張開開,我走到哪就跟到哪。我說伯伯你在幹嘛?他對我說傻孩子,你這樣掉下來我才能扶住你啊。」對於住在這裡的失智長輩來說,與照服員相處的時間幾乎比和子女相處的時間還要長,彼此間的相處有如另類的家人。

然而失智症畢竟是一項疾病,隨著病程進展,長輩可能出現精神行為症狀,而且每一個個案的情況都不同。黃淑樺阿姨從事照服員的工作,即將在今年3月邁入第17個年頭,一開始先是在一般長照機構服務,到了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原本以為相較於需要耗體力的失能長輩照護,照護失智老人的工作會比較輕鬆。結果才剛來一個禮拜,就因巨大的壓力出現胃潰瘍的情形。「剛接觸失智長輩會覺得他們都好怪喔,怪怪的一群人。」這是淑樺阿姨十幾年前接觸失智長輩最真實的第一反應,然而到了現在,還是有許多人因為對疾病的不了解而產生誤解及負面印象。

對失智症及照服員的負面印象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出版的「2012年全球失智症報告」,有高達75%的失智病友與64%的照顧者認為,在他們的國家裡,人們對失智症患者具有負面印象。失智長輩的照顧者同樣面對汙名化,有四分之一(24%)的照顧者表示他們需要面對負面印象。有40%的失智病友認為自己受到了負面對待,包括失去朋友與孤立;24%的病友則表示,曾因為失智症疾病的汙名化,選擇隱匿自己失智症的診斷。

雖然目前對於多數失智症型態,尚無有效的根治方式,醫界普遍仍然相信,早期診斷及治療,有助於延緩疾病的近程發展。然而許多患者及家庭因為社會對於疾病的負面印象,而延誤了就醫時間。想去除對於疾病的誤解,首先必須要去了解、認識疾病,了解長輩的外在行為表現之所以如此,背後其實是疾病症狀的一種。

其實不只是失智症長輩,就連照顧長輩的照服員,也可能未受到應有的尊重。「真的有人會因為不了解很白目的問說,你們做這個會不會打人?」淑樺阿姨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驗。對於外人因為既有偏見而帶到整個行業的印象,淑樺阿姨也只能覺得無奈。事實上,失智患者本身反而較有可能因為疾病產生的症狀,出現動手攻擊照服員的情形。「別的機構我不敢保證,但是我們家真的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可是他們對我們的印象就是這個樣子。」對於這樣的刻板印象,淑樺阿姨透過進修增進自己對疾病的認知及照護技巧,使外人認知到失智症照顧其實是一項專業,且在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亦有很大的機會派上用場。才讓自己周圍的人,逐漸改變對於照服員的刻板印象。

每月一次柑仔店活動_給長輩購物金,挑選自己喜歡的物品,享受血拼的樂趣1
Photo Credit: 圖片來源: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提供
每月一次柑仔店活動:給長輩購物金,挑選自己喜歡的物品,享受血拼的樂趣。

經營一家失智症長照中心面臨的挑戰

經營一家失智照護機構面臨的挑戰之一,便是要想盡辦法符合相關法令所訂下的評核標準。以《長期照顧服務法》來說,在第一線工作的人看來,政府政策制定的大方向立意良善,但彈性卻嫌不足。比如說為了鼓勵長輩使用而要求每單元(註:Unit Care)應設置一個簡易廚房,要具有能夠冷藏、冷凍、加熱的設施。但這樣的理想套到實務上面,結果卻可能因為人力及安全等現實面的考量,使得簡易廚房淪為機構裡一處閒置的空間。

註釋:根據《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修正條文》第二十二條,失智照顧型機構應採單元照顧模式,每一單元服務人數以六至十二人為原則。

此外,有關失智長輩與照服員的人力配置比例規定,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的白天時段為1:6(每照顧6人應置照顧服務員1人),晚上八點到隔天早上八點的晚上時段則為1比10。然而如果機構希望有較佳的服務品質而將照服員的工作時間拆為三班制,相關規定便令人綁手綁腳。以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的王寶英主任之觀點,這樣缺乏彈性的人員比例配置規定的確還有調整的空間,「這個病真的有他的特殊性,比如說他真的很有可能在黃昏傍晚的時候,狀態會很不穩定。很不穩定的時候你當然需要多放些人力……所以我們人力多的時候可能高於你的1比6和1比10。但是有些時候比如說晚上的時候可能是好好在睡覺了,那個時間點人力的部分我們就可能不需要用到這麼多。」

王寶英主任在失智照護領域已經深耕了17年多。以她的經驗來看,失智照護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專業」的養成。由於失智症疾病的特殊性,必須要讓照服員清楚了解疾病的發展與狀態,學習許多與失智長輩相處的技巧,「你要教他們很多心理層面的技能,比如說怎麼樣可以讓你的EQ高一點,然後當長輩一直不斷的來講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的時候,你不會被激怒、被弄得非常浮躁。」不論是人員養成或培訓,都需要投入許多成本及時間。

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裡的照服員,服務都有相當長的時間了,部分照服員即將在這幾年屆齡退休。養護中心裡照顧長輩的缺口出現了,卻很難補齊。其實並不是沒有人來應徵,但更多的是滿懷熱誠的前來面試,一聽到薪水就打退堂鼓。照服員的低薪狀況並非單一個案,不論是體力抑或心力,這樣不成正比的薪資回饋所帶來的人才短缺問題,絕非賴清德院長一番「功德說」便可解決。

失智照護的未來

目前台灣照顧失智者的模式,主要分為三塊,分別是「專責」、「專區」及「混合式」,專責就是像聖若瑟養護中心,但遇到一些狀況,或到某個階段,會碰到需轉介(轉出)的問題,可能會出現無法提供全程照顧的狀況。

對於失智照護的未來,考量到效益及經濟成本,王寶英主任比較建議的反而是「專區」的模式。「專區」模式可以形成一個完整、附合式的照顧型態,大的生活圈,無論是日照、一般養護或是安養,需要什麼樣的照顧都有相關資源,要調換單位困難度也比較低,也比較不會碰到需要轉介的問題,「這樣對患者、家人甚至工作夥伴,皆不需要重新適應,心態上也不會有所困惑或迷惘(離開了要換去那個單位?),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 特別感謝:台北榮總精神科失智症研究中心蔡佳芬主治醫師接受採訪暨諮詢;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及美珠姐接受採訪;伊佳奇先生接受採訪;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接受參訪,並安排兩位親切的照服員阿姨接受訪問。

閱讀更多: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面臨失智海嘯,何處才是照護家庭的救命浮板?



回憶凋零,愛還在:

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13人即有1位是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人失智。在這波失智海嘯裡,沒有人應該是旁觀者,也沒有人應該獨自作戰。關鍵評論網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從家屬、診間醫師、照服員等觀點認識疾病的樣貌,討論目前相關的社會福利,並持續關注這項重要的議題。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