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庆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王方庆

唐朝、武周时期宰相
王方庆(?—702年),本名綝,以字行,雍州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 [1]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武周时期宰相,东晋丞相王导十一世孙。
王方庆出身琅琊王氏,起家越王府参军,曾向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永淳年间,任太仆少卿。武则天当权后,迁广州都督,在任期间解决地方官员的腐败问题,缓和了当地土人和汉人之间的民族矛盾。 [33]证圣元年(695年),转洛州长史,封石泉县子。万岁登封元年(696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圣历元年(698年),以年老退居二线,授秘书监,监修国史。庐陵王(李显)复立为皇太子,授太子左庶子,封石泉公。
长安二年(702年)五月,王方庆去世,赠兖州都督,谥号贞。 [18]唐中宗即位后,加赠吏部尚书。 [19]
本    名
王綝
别    名
王方庆
方庆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雍州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
逝世日期
702年
主要作品
《魏郑公谏录》
主要成就
齐整武周典礼,整肃朝堂风气
祖    籍
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
爵    位
石泉公
官    职
太子左庶子
追    赠
兖州都督、吏部尚书
谥    号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出身名门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是北周少司空石泉公王褒的曾孙,原籍琅琊,后南迁居丹阳,为江左名门望族。王褒北迁入关,才家居咸阳。王方庆的祖父王鼒,是隋卫尉丞。他的伯父王弘让,有美名,贞观年间为中书舍人。他的父亲王弘直,是汉王李元昌的朋友,汉王打猎无节制,就上书提意见,情意恳切。李元昌看了,便马上停止,不再打猎,但王弘直也因此逐渐被疏远排斥,后与荆王成为朋友,在龙朔年中去世。 [5] [26]

步入仕途

王方庆十六岁时,被任用为越王府参军。曾经向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受业终止。 [6] [27]
唐高宗永淳年间,王方庆任太仆少卿。 [7]
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授广州都督。南海每年都有昆仑岛的船来卖外域的珠宝,前任都督路元睿又任意拿货不给钱,船主十分生气,将路元睿杀了,而在王方庆在任后,秋毫无犯。另外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百姓到官府诉冤,官员因先受首领贿赂,也未追查。王方庆到任后,约束吏属不得与那些部首领有来往,违者要依法论处,于是境内都畏法清廉。那些评论者说治理广州还没有一个像王方庆这样治理有方的,可号称第一。武则天也亲笔褒扬:“朕因为卿一贯很称职,所以授此官,这使大唐的美名远闻,这的确符合朝廷的希望,现赐卿杂彩六十段并瑞锦等物,以彰善政。” [8] [28]

担任宰相

证圣元年(695年),王方庆被任命为洛州长史,不久加银青光禄大夫,封石泉县男。 [9]
万岁登封元年(696年),调任并州长史,封琅琊县男。九月,又升迁鸾台侍郎 [20],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担任宰相。不久又任凤阁侍郎,依旧主持政事。 [10]
神功元年(697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攻破契丹归来,想向朝廷献俘。内史王及善认为将军入城,按例应有军乐,但此月又是孝明高皇帝的忌月,只能备军乐而不奏乐,王方庆上奏道:“臣查了《礼经》,只有忌日,没有忌月。晋穆帝纳皇后,用九月九日,这是晋康帝的忌日,在这个时候持疑问不能定,下太常讨论,礼官荀讷议道:‘礼只有忌日,无忌月,如有忌月,就有忌时、忌岁,这就更加没有理据了。’当时皇上听从荀讷的意见。军乐是军容,与常乐不能等同看待,臣认为奏军乐对国中有振作而没有什么犯嫌的。”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武则天曾到万安山玉泉寺,因为山路危险,准备用轿抬上去。王方庆提意见道:“过去汉元帝曾经去祭庙,出便门,乘楼船,光禄勋张猛上奏道:‘乘船危,走桥安。’元帝就徒步行走过。这是前代的旧事。今山路危险,石路曲狭,向上看骇目,向下视寒心,把这比于楼船,安危相等。陛下是天下人的父母,怎么能走这可怕的险道呢?伏望陛下停止这一行动。”武则天采纳了他的意见而没去。这年,王方庆改封石泉县子。 [11] [29]

履陈谏书

唐朝有常制,每月一日在明堂行告朔之礼,司礼博士辟闾仁谞奏议,大意是:“经史正文,没有天子每月告朔的事。臣等请求,既然没有这个礼就不可习非,以天子之尊来用诸侯之礼。”王方庆又奏议,大意是:“明堂是天子布政的地方,根据《春秋谷梁传》记载:‘闰月,就是加上十二月之余日,天子不在闰月告朔。’但又说:‘这样非礼。闰月是为了正时,正时是为了指导农事,农事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方式,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于此。闰月不告朔,这就是弃时政。’臣据此文,天子闰月也要行告朔之礼,岂有另外的月份而废弃此礼的呢!先儒旧说,天子行事,一年十八度入明堂。大享的祭祀不问卜,第一次入明堂;每月的告朔,十二次入明堂;四时迎气,又四次入明堂,巡狩之年,又一次入明堂。今礼官议论只每年正月初一一次入明堂告朔,这与先儒的说法已经很不同,臣不敢苟同。刘宋时,何承天的《礼论》,梁代崔灵恩的《三礼义宗》,隋炀帝命学士写的《江都集礼》,以及《贞观》《显庆礼》和《词令》不讲告朔,不等于没有告朔,只是其文乃缺。各书都有各书的缘由,不足为依据,今礼官引用来做证据,在臣来说确实感到有疑惑。”武则天又令礼官广集众儒,取王方庆、辟闾仁谞所奏议的内容,来定得失。当时成钧博士吴扬善、太学博士郭山恽等上奏:“按周礼及三传(春秋、谷梁、公羊三传)皆有天子告朔之礼,秦灭《诗》《书》,由此告朔礼废。望依王方庆所说。”武则天于是下诏书,按王方庆的主张每月行告朔之礼。 [12]
王方庆又上告:“法令明文规定:‘期丧,大功未葬,不参加朝贺,未终丧,不能参加宴会。’近来朝官不遵礼法,身有哀容,随同参加朝会,手舞足蹈,公然违背礼法,名教既亏,实在是玷污风化。伏望陛下申明礼法,加以禁止。”武则天听从了这意见。 [21]
圣历元年(698年)八月,王方庆因年老多病,请求不参与政事,于是不再担任宰相, [22]被授麟台监修国史。到中宗立为太子,王方庆兼检校太子左庶子。 [13]

侍奉东宫

圣历二年(699年)正月,武则天想在冬十二月讲习练武,有司考查,缓延到第二年早春二月。王方庆上疏:“谨按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命将帅讲武,练习射箭和御马比武。’这就是三季务农,一季抓练武,来练习射箭、御马、比武,这是王者常规,表明安不忘危之道,‘孟春之月,不可以举兵。’兵,是甲胄干戈的总名。兵,金性,金克木,春盛德在木上,而去举金害盛德,违逆生气,如果‘孟春行冬令,那么水涝而败坏庄稼,霜雪大至,首种不入。’蔡邕月令章句说:‘太阳刚刚休息,少阳还很微弱,而行冬令来导水气,故出现水灾而败坏生物。霜雪大至,挫折阳气。太阳干扰时令,再雪进而大霜,故大大伤首种。首种,就是宿麦,一般麦子秋天种,宿麦春种,所以叫首种。入,收也。春天严寒冰冻所伤,所以导致夏麦不能成长。’今春二月讲武练兵,是行冬令,以阴政犯阳气,伤害万物生长之德。臣担心水涝败坏庄稼,霜雪损坏庄稼,夏麦不能很好生长,没有粮食收入,伏望陛下能顺时令,到冬月讲武习兵,来顺应天道。”武则天亲笔下诏:“这次讲武练兵是因为长久太平,多历年载,人皆废战,均去学文。现在讲武其目的在整兵威,故此令教习演武。卿以春行冬令,则水涝伤庄稼,举金伤木则影响农业生产。卿所陈述,深合典礼,若违此请,这就是使月令虚行,希望倡导直言,依表行事。” [14]
这年,正式授职太子左庶子,封石泉公,其他职务如故,俸禄等同职事三品,兼侍皇太子读书。王方庆又上言:“谨按史籍所载,人臣和君主在上表中,没有直接写皇太子其名的,皇储太子名应尊重,所以不直接写名,今东宫殿和门名,皆有触犯,临事论议,回避甚难。孝敬皇帝李弘为太子时,改弘教馆为崇教馆;沛王李贤为皇太子,改崇贤馆为崇文馆。皆避名讳,以遵典制。这已成常例,应成为轨模,望陛下能因循旧式,交付有司改换。”武则天下旨听从。 [15]

溘然长逝

长安二年(702年)五月,王方庆去世,赠兖州都督,谥号贞。 [18]
唐中宗即位后,以宫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 [19]

为政举措

播报
编辑

政治

武周时期,王方庆在朝任官数载,通过奏疏言事参与朝政,此类政事活动见于史书记载的有5次。从王方庆所奏议内容来看,皆属朝廷礼仪典章范畴,体现了王方庆严格礼制、整肃朝风的思想,这与王方庆严肃法纪、以法治理广州共同构成了王方庆的治国理念,对武周朝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1. 1.
    神功元年(697年)七月,武攸宜破契丹凯旋,应于是月入城献俘虏,但值武则天父亲孝明高皇帝的忌月,于是有大臣奏议军乐队出场迎接但不奏乐。王方庆认为有忌日而无忌月,军乐与一般的音乐不同,能够提振军威,整肃军容,不必避嫌,于是武则天下诏听从了他的请求。
  2. 2.
    司礼博士辟闾仁谞奏议天子每年岁首入明堂行告朔礼,不必每月初一都行告朔。王方庆坚持应恢复先秦告朔礼制,天子每月初一入明堂行告朔之礼,闰月也不例外,于是武则天按王方庆的主张每月行告朔之礼。
  3. 3.
    王方庆奏议朝官应遵守礼法,正己言行,整肃朝风,得到武则天的认可。
  4. 4.
    圣历二年(699年)正月,武则天想于季冬讲武,主办部门因来不及准备,请求推迟到孟春。王方庆认为人事活动应顺应天道时令的变化,不应违背自然规律,于是武则天遵从了王方庆的请求。
  5. 5.
    圣历二年(699年),王方庆上书言事,请求循礼避太子名讳,维护了太子尊严。.
王方庆为齐整武周典礼、整肃朝堂风气恪尽职守,忠正敢言,所奏议五事全部为则天采纳,也充分反映出武则天对武周朝礼仪制度建设的重视。纵观历代朝仪典章制度的修订,旧门士族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旧门士族多为儒学世家,拥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武周朝礼仪典制很多出自王方庆之手,就是得益于王方庆的旧门家学传承。 [32]

藏书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向王方庆求王羲之遗迹,王方庆进其先祖王导、王羲之、王献之及其曾祖王褒等人书法作品共十卷,武则天御武成殿示群臣,并令凤阁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武则天命弘文馆书手将其双钩廓填墨复制,将真迹复赐还王方庆。 [33]
现藏于辽宁博物馆的《王氏一门书翰》,又名《万岁通天帖》,收录王羲之、王僧虔、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慈、王志等七人书法作品共十帖,即为当时由弘文馆书手双钩填墨复制的。《万岁通天帖》每帖前多有王方庆小楷所书其祖辈名衔。此帖在流传过程中曾险遭两次火劫,一次在明代无锡华氏真赏斋大火;一次在清乾隆年间乾清宫大火中,均万幸被抢护了下来,现纸边犹存火烧痕迹。 [33]
王方庆进献其先祖书法作品,使朝廷命众书手钩填复制后收藏内府,才使得其摹本得以流传下来,这也是王方庆对书法艺术界的一大贡献。 [33]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武则天:银青光禄大夫、行凤阁侍郎、同鸾台平章事、上柱国、石泉县开国子王方庆,钟鼎高门,簪缨旧德,学富今古,才优舒向。自参机密,亟改寒暄。蹇谔之风,不忘于献替;谦挹之美,屡陈于衰疾。西垣掌事,虽藉谟猷;东观属词,更资通博。宜掇凤凰之省,俾缉麒麟之署。 [31]《王方庆麟台监修国史制》
刘昫等:王方庆干城南海,羽冀东宫,台阁枢机,无不功济,所谓君子不器者也。苟非文学,斯焉取斯。 [1]《旧唐书》
李昉等:王方庆体质鄙陋,言词鲁钝,智不逾俗,才不出凡。 [34]《太平广记》
欧阳修等:嗟乎,君子哉!虽造次不忘悟君于善。及建言不斥太子名,以动群臣,示中兴之渐,所谓人难言者,于方庆难乎哉!德裕之称,为不诬矣。 [2]《新唐书》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儿子在远

王方庆任宰相时,他的儿子任眉州司士参军。武后问他:“你位居宰相,为什么儿子在那么远处?”王方庆回答:“庐陵王是陛下的爱子,现在尚在远方,臣的儿子怎敢放在近处?” [30]

聚书甚多

王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写的各种书有二百余卷。他尤其精通三礼,好讲究礼节的人大多向他讨教。他每有酬答,都有典据,当时人把他所讲的礼,编辑成礼杂答问。他家藏书多,不少于秘阁,至于图画,也多异本。但他的子孙不能守其业,他死后不久书画也多散亡。 [16]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先辈

关系
姓名
简介
远祖
周灵王嫡长子。
二十六世祖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太子晋后人。
二十五世祖
秦朝将领。
二十四世祖
秦朝名将。
二十三世祖
王元
琅琊王氏开基始祖。
十九世祖
西汉博士谏大夫。
十八世祖
西汉御史大夫。
十七世祖
西汉末年扶平侯。
十六世祖
东汉将领。
十五世祖
王音
东汉大将军掾。
十四世祖
三国时期名士。
十三世祖
魏晋时期大臣。
十二世祖
魏晋时期大臣。
十一世祖
东晋政治家、大臣。
十世祖
东晋书法家。
九世祖
东晋大臣。
八世祖
刘宋开国功臣。
七世祖
刘宋大臣。
六世祖
南朝齐文学家。
五世祖
南朝梁官吏。
高祖父
南朝梁大臣。
曾祖父
南朝梁、北周文学家。
祖父
王鼒
隋朝安都通守。
父亲
汉王李元昌友。
参考资料: [3]

同辈

关系
姓名
简介
兄长
字方举,随州司马。
王续
字方绍,罗川令。
王缋
字方节,越王府法曹参军。
弟弟
王绲
字方操。
参考资料: [4]

后人

关系
姓名
简介
儿子
王晞
字光烈,鄜州刺史、石泉侯。
王晦
字光远,冀王执仗。
王曒
字光辅,开元中官至潞州刺史。
王晊
字光宾,监察、殿中侍御史。
王晔
殿中侍御史。
王晙
字光庭,明威将军。
王暟
字光范,明威将军。
王昕
字光业,忠王司马。
王炜
字光绪,万州司马。
王晖
字光嗣,安化郡司马。
孙子
常山太守。
五代孙
唐肃宗时期宰相。
八代孙
唐昭宗时期宰相。
参考资料: [4] [17]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据《新唐书》记载,王方庆著有经学著述《礼经正义》十卷、《宝章集》十卷 [23]史学著述《南宫故事》十二卷、《文贞公事录》一卷、《宫卿旧事》一卷、《六典》三十卷、《尚书考功簿》五卷、《尚书考功状绩簿》十卷、《尚书科配簿》五卷、《五省迁除》二十卷、《友悌录》十五卷、《王氏训诫》五卷、《王氏列传》十五卷、《王氏尚书传》五卷、《魏文贞故书》十卷、《王氏女记》十卷、《王氏王嫔传》五卷、《续妒记》五卷、《三品官祔庙礼》二卷、《古今仪集》五十卷、《王氏家牒》十五卷、《家谱》二十卷、《王氏著录》十卷、《九嵕山志》十卷 [24],儒家著述《谏林》二十卷 [25],道家著述《神仙后传》十卷 [25],杂家著述《续世说新书》十卷 [25],农家著述《园庭草木疏》二十一卷 [25],小说《王氏神通记》十卷 [25],医学著述《新本草》四十一卷、《药性要诀》五卷、《袖中备急要方》三卷、《岭南急要方》二卷、《针灸服药禁忌》五卷 [25]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 刘昫等《旧唐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1]
  • 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六·列传第四十一》 [2]
  • 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宰相世系二(王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