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狂潮何時了?

比特幣狂潮何時了?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比特幣(Bitcoin)於美國時間上周五(8日)升至近42,000美元的歷史高位後,不足三日時間便暴跌兩成,技術上已算步入熊市。雖然投資者獲利回吐是正常現象,但其幣值短時間裡大上大落,充份說明了這純屬投機炒賣,亦隨時有狂潮爆破的風險。投資者除了要當心血本無歸,港府亦要及早研究投資市場的風險,避免影響外溢到金融甚至實體經濟。

比特幣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空降橫生,不出十年已成為高風險投資者垂涎的產品。儘管比特幣曾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低見約4,000美元,但在環球中央銀行同步放水救經濟後,比特幣又再重現升勢,不僅在上月中旬突破2萬美元,更在新年後衝破4萬美元大關,在短短一個月內爆升一倍。不過狂熱的炒賣風潮並不持久,周日便出現超賣回套,其幣值更在三日內大跌兩成。若連同其他加密貨幣一拼計算,周一的大跌市更抹去約1500億美元,迫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亦出面警告,投資者要準備好「血本無歸」。

投資價值遠大於內在價值

這種大起大跌的波動並非首見。當比特幣2017年逐漸成為投資者的寵兒時,雖然這只是小眾投資者的玩意,但當年的幣值亦由年初不足1千美元,暴升至迫近2萬美元,升幅達20倍之多。然而這輪升勢有別過往,當中除了也有高風險投資者的參與,機構投資者亦大舉進軍加密貨幣市場。據普華永道的報告發現,包括摩根大通、渣打、花旗和德意志等銀行已開始定期承保這類資產,連帶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亦一改取態,表示「關於比特幣,我可能丟失了某些(用於判斷的)信息,因此很樂意被糾正」。

美元過去大半年不斷貶值,有人視比特幣為黃金以外的避險工具,不少人藉着炒賣加密貨幣賺到第一桶金,甚至保守投資者也開始轉軚。然而,比特幣的投資價值仍然會受制於其內在價值。加密貨幣亦如同其他商品期貨一樣,有其供應上限,但其內在價值並非與實物掛鈎,更不能如原油、黃金、鐵礦石等商品,可用於生產其他消費和工業用產品,使至其價值幾乎完全由觀感決定。再者,縱然加密貨幣與貨幣同是「無中生有」的交易媒介和保值工具,惟後者的交易價值是由政府承認和背書,能起穩定幣值之效,而前者則是全然靠買賣雙方自行決定,並無任何基準可言。即使今天一個比特幣或可換來十塊薄餅,明天卻可能因為人們對其失去信心而變得一文不值。

歷史裡的泡沫爆破的先兆,都總會始於投資產品的價值遭嚴重高估。由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18世紀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和「密西西比公司事件」,再到千禧年初的科網股泡沫,這些經濟泡沫的共通點除了有其幻想支撐,如比特幣可取代黃金在金本位地位的論調,但同時亦離不開人類天性裡的貪婪。尤其是在當下環球資金盛宴下,市場大量游資為抗通漲、保增值,四出尋找不同投資機會,也已將中外的科網股炒至「離地」估值。故比特幣狂潮的非理性現象,只是環境投資市場出現泡沫的一環,而人們通常只能在泡沫爆破後才如夢初醒。

由於投資加密貨幣的風險甚高,港府未來亦要加緊留意加密貨幣的洐生產品和銷售手法,並作出適度監管。尤記得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當時本港有不少銀行向市民推銷雷曼迷你債券,更標榜這類投資跟債券、定期存款相若,讓認購者誤將風險極高的結構性產品,當成穩陣的收息投資產品。最終次按危機爆發後,投資者手上的迷你債頓成廢紙,畢生儲蓄化成灰燼,苦主數量多達3.1萬人,合共損失數十億元。因此,在加密貨幣的熱潮已成之際,政府雖然不能直接立法禁止炒賣,但仍可從其他方面減低市況動盪帶來的衝擊,以保障投資者在不知情下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