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不一樣?比特幣飆漲又暴跌,破解5大迷思|天下雜誌

這次不一樣?比特幣飆漲又暴跌,破解5大迷思

【理財五角課】你被「比特幣創歷史新高」、「2個月漲一倍」等熱潮迷惑了嗎?特斯拉宣布購買比特幣後,其它企業也跟進,讓比特幣再次大漲至5萬美元。比特幣真的可以投資了嗎?《天下》每週三推出理財五角課,提醒讀者在買進前,必須要知道的五個觀念。(02.17更新)

比特幣-投資-加密貨幣-數位貨幣-理財五角課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精彩理財知識不錯過!定期收看最新的理財五角課,歡迎免費訂閱《天下每日報》

說法1:比特幣是「數位黃金」

因為全球央行猛印鈔票,推升資產價格,讓黃金跟著股市一起漲,也讓部份投資人擔心黃金避險功能不足,並把腦筋動到有「數位黃金」之稱的比特幣身上。

但是比特幣與黃金唯一相似的是:兩者都不會給你股利、利息等收益。

只是,各國央行放在金庫裡鎖起來的仍是黃金。因為如果戰爭爆發、網路基地台被攻擊時,用黃金交易,比用沒訊號的手機輸入比特幣匯款地址方便。

黃金在資產配置中常用來避險,因為它與股票等風險性資產低度相關,具跌價防禦力。過去20年,全球持有最多實體黃金的SPDR黃金ETF,與美股標普500的相關係數為0.43。這代表美股漲1元、黃金只會漲0.43;反之美股跌時,黃金也會跌得少。

而比特幣從2008年問世以來,與美股的相關係數高達0.95,幾乎亦步亦趨,無法避險。更重要的是,黃金與美國實質利率是長期負相關,因此可以在景氣不好時保值,避險效果也較好。

 

比特幣還有一個弱點,在於它本身的風險就遠大於其它資產。1月11日,比特幣沒有任何預兆地暴跌2成,短時間內價格起伏超過10%好幾次。

廣告

這樣巨大的波動度,不適合想買黃金保護資產的投資者,更適合喜歡在賭場裡梭哈的賭徒。

說法2:大銀行都進場了,跟著機構投資人買吧!

市場推測,這波比特幣大漲,與投資銀行等「機構投資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熱衷程度有關。

不同於愛投機卻只有零錢的散戶,機構投資人很有錢。

全球第四大基金公司美國富達投資,在去年8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請第一支比特幣指數基金,最低下單金額是10萬美元,約280萬台幣。

隨著美國第三方支付巨頭PayPal、Square及網路券商Robinhood都提供用戶買賣比特幣,就連全球規模最大的投行摩根大通(J.P. Morgan)都轉換立場。

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曾在2017年比特幣前一波高鋒,稱之為「詐欺」。

廣告

不過該機構今年1月5日在報告中指出,比特幣長期將有「相當大的上漲空間」,比特幣如果未來能替代黃金,「理論上」長期目標價則可達14.6萬美元。

報告發布時,比特幣已接近歷史新高4.2萬美元,但摩根大通的目標價說還可以漲2.5倍。

幾天後,比特幣就開始下跌,1月11日截稿前最低跌至3萬元。

如果聽機構投資人的話,一週內損最高達28%,距目標價差擴大到3.5倍。

說法3:來個挖礦概念股吧!錯,礦工紛紛棄坑了

比特幣由電腦挖礦的「礦工」產出,按照過去經驗,比特幣上漲,也會反應在生產挖礦晶片的供應商股價上。

但是這次比特幣升破歷史新高,今年以來挖礦概念股卻一片淒涼。為什麼蜂蜜漲價、蜜蜂窮?

 
廣告

首先是「比特幣產能減半」。比特幣是由礦工的電腦所組成的網路,為了不讓比特幣供過於求,經過一定時間,系統就會自動把獎勵的比特幣數量減半。

比特幣網路已經經過三次產量減半,而且全世界礦工愈來愈多,挖礦難度也跟著提高。礦工無利可圖,紛紛棄坑。

第二,礦機晶片廠在經歷暴漲暴跌後,都已經「學乖」,不會因為短期大增的需求而加開產線。撼訊科技總經理陳劍威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雖然目前市場上嚴重缺貨,但因為有上一次加密貨幣大崩跌的經驗,因此對於庫存的控管嚴格,不敢大量屯貨。

因此,雖然投機的礦工想趁比特幣漲時搶礦機,但高需求恐怕無法催生產能。這也預示了比特幣最後的命運可能不是被挖完,而是成本太高沒人挖。

說法4:比特幣太貴,可買其他加密貨幣

比特幣只是市場上千餘種的加密貨幣之一,去買其他幣總可以了吧?很抱歉,結果恐怕還是讓人失望。

廣告

舉例來說,雖然加密貨幣界的老二「以太幣」(Ethereum)也跟著比特幣上漲,但是截至1月11日,以太幣價格跌破1千美元,距離2018年的高點1358元,仍有30%的差距。

根據CoinMarketPlace統計,全球前四大加密貨幣市值變化可看出,這波暴漲的錢全部都灌到比特幣上,其他幣幾乎像不存在一樣。

 

不久前還是全球第三大市值、號稱將取代國際匯款系統SWIFT的瑞波幣(XRP),在去年底被美國政府提起訴訟,被指控未經許可對美國投資人銷售13億美元的加密貨幣。目前瑞波幣被拋售,價格只有2017年高點的10%。

還是有許多大家不熟悉的加密貨幣,趁著這波比特幣大漲也被炒起來,例如2020年漲幅超過4000%的KSM幣。不過,他的介紹是「與波卡(Polkadot)共享提名權益證明(NPoS)的多鏈」,如果看不懂,最好還是別碰的好。

廣告

說法5:買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以外的幣

加密貨幣最被期待的功能,就是取代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而同時有計價、交易與儲值這三大貨幣功能。到目前為止,只有與美元1:1的「穩定幣」可能同時完成這三個任務。

不過,臉書原本計劃在全球發行的天枰幣(Libra)被各國央行盯上,最後改名為「Diem」,預計只在美國發行。

而市值最大的美元穩定幣USDT(泰達幣)則被捲入違法資金挪用案,正在被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調查。

簡單來說,任何威脅到央行地位的加密貨幣,目前仍遇到高牆。

香港金融發展局日前發布報告,全球約有8成的央行已在研發自己的數位貨幣。其中,中國人行走的最快,已在指定城市試點。台灣央行也開始進行試驗計劃,內容包括消費支付、轉帳及跨境匯款等。

最後的贏家,很可能只剩央行自己發行的數位貨幣,那不如趁美元低檔多進一些,還簡單一點。長期投資,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責任編輯:黃韵庭)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紐約市公共空間長劉雅婷:公共空間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