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 | 遠見雜誌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

【簡單心理】

簡單心理
user

簡單心理

2017-05-25

瀏覽數 145,150+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
 

2016年李奧納多憑藉《神鬼獵人》終於拿到了奧斯卡影帝,我和朋友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一個共同的感嘆就是:「這也太拼了吧,被人打被熊打,爬雪地掉冰河,小李子這回是拼了命要拿獎啊……」

其實,在《神鬼獵人》之前,李奧納多曾宣稱會主演一部名為《擁擠的房間》的電影(暫譯),多名影評人認為如果他能演好這部電影,那麼奧斯卡必然是他的。

但最後電影卻因為拍攝和演出難度太大而被迫無限期推遲。

今天就想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影帝都演不了的電影-《擁擠的房間》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_img_1

 

《擁擠的房間》改編自丹尼爾凱斯的紀實作品《24個比利》,值得一提的是,《24個比利》的故事同時也是《致命ID》、《隔離島》和《鬥陣俱樂部》的靈感來源。

故事主人比利米利根,是一個自始至終都存在廣泛爭議的真實人物。

他被指控犯有三項強姦重罪,卻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因罹患多重人格分裂而被判無罪的嫌疑犯。

最重要的是,在多名精神病醫生和心理學家共同努力下,比利被診斷出患有24重人格分裂。這位「罪犯」的體內,住著24個完全不同的「人」。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_img_2

(比利米利根 & 李奧納多)

其實主題為多重人格的電影並不少見,電影《雙面人魔》的主人公就具有「顧家好男人Brooks」 和「冷血殺手Marshall」雙重人格。

表演和拍攝也不難,在Brooks人格時,他是臉上掛著笑容、衣冠楚楚的企業家;切換到Marshall人格時,他是表情冷漠的冷血殺手,觀眾可以很容易地從各方面看出現在是哪個人格在主導意識。

實在不行,還可以讓主導人格站前面,次人格站後面,一目瞭然。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_img_3

 

(Brooks & Marshall雙重人格同時出現)

那更多重的人格和意識該怎麼表現呢?

可以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美劇《Sense 8:超感獵殺》為例,講的是8名主人公之間有「通感」 ,其表現手法和《雙面人魔》很像。

當導演想表現8個意識都「通感」的時候,會讓所有人都同時出現在一個場景裡,這樣就可以具象地呈現出多個意識在異地可以溝通。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_img_4

但是,就像我們提到的,《擁擠的房間》的主人公比利一共有24重人格……

一開始導演也想用《Sense 8:超感獵殺》的拍攝手法,可他們發現,如果想表現出比利的所有人格,竟然要在一個場景裡同時站24個人,這拍出來能看嗎?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_img_5

(《擁擠的房間》網路流傳初版劇照)

被迫放棄同時呈現之後,李奧納多決定自己要挑戰「一個人扮演24個角色」。

講真,當時小編在看原著《24個比利》的時候,發現這24個人之中有男有女,年齡跨度極大,連記住這24個人的名字都很費勁,可想而知李奧納多在試演的時候得有多痛苦。

這部電影最初預計在2015年上映,然後延後到了2017年,現在又說最早也要2020年了,這部被稱為「演好必得奧斯卡」的電影就這樣被無限期延遲……

也許我們近期看不到這部電影上映了,但《24個比利》這樣精采的故事不應該被大家錯過,所以今天我們會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這個真實、獵奇、富有爭議的故事。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_img_6

(法庭上的比利米利根)

故事緣起於1977年10月。僅僅兩週之內,俄亥俄州立大學校園內便發生了三起強姦搶劫案。不久後,嫌疑犯比利米利根落網。警方在比利的家裡找到了足夠的犯罪證據,但米利根一直聲稱自己無罪。

這似乎只是一個嫌疑犯的狡辯之詞。然而,比利的律師卻發現了一些異像。在與比利交談時,比利常常表現出迥異的表情,神態,乃至腔調。被關押不久後,比利砸碎了馬桶,試圖自殺。

種種跡象讓律師懷疑,比利很可能患有多重人格。

經過一系列斡旋,律師成功地將比利轉至醫院,接受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專家的診斷。在這過程中,兩人逐漸建立了信任關係,多重人格的真相也慢慢浮出水面。

亞瑟 — 比利的某個主導型人格,一直試圖拯救比利。他與律師合作,讓其他人格慢慢現身,拼湊出比利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和人格拼圖。

1955年出生的比利的確與眾不同。比利母親的行為不甚檢點,生父因債務和酗酒自殺。母親轉嫁後,繼父又長期對比利進行虐待,甚至是性侵。

滿是苦難的童年讓比利渴望逃離這個世界,他曾多次自殺未果。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在不自主地保護比利,不斷地啟動自我防禦機制。這兩種力量扭在一起,將比利撕成了「碎片」。

「當悲傷太多的時候,一個人已經無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個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開來接受。」— 比利•米利根

於是,一個又一個的人格就這樣被創造出來。在不同的時刻,當比利閉上眼睛,便會有不同的人格出現,以應對當前的現實狀況。

主導型人格「亞瑟」是一個講話自帶英國腔,理性而冷酷的22歲男子。他是第一個發現比利身上有其他人格存在的人,他將這些人格的存在與共處稱之為「一個家庭」。

在安全的情況下,亞瑟負責管理比利的生活,決定由誰(即某個人格)出現來代表「家庭」。

養生天后陳月卿首次推出線上養生實踐課|填問卷領$350折價券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_img_7

 

(比利自己繪製出的「多重人格」家庭圖)

比利的這些人格擁有不同的國籍、性別、年齡、才能、智商和性格。

守護者「雷根」是一個仇恨型人格,他體格強壯。當施虐者出現時,雷根便會擊退對方,以保護自己的家庭成員。

8歲的人格「大衛」充滿痛苦,甚至有一種奇異的能力,可以代替其他人格承受痛苦。

18歲的人格「亞倫」負責對外聯絡,是一個騙子和操縱者。

26歲的比利是核心人格,即最初的比利米利根。他在高中被勒令退學時試圖自殺,亞瑟人格阻止了他,並與其他幾個主導型人格一起,逼迫比利的核心人格陷入沉睡。

這些人格明白,他們需要「活著」,而比利的核心人格只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24重人格中還有女同性戀者阿達娜,精通逃脫術的湯姆,會畫畫的小女孩克里斯汀等等。

這些迥然不同的人格分散在比利精神深處的一盞聚光燈周圍,在需要的時候,其中的一個人格就會站到聚光燈下,同外界溝通。

他們有的負責承受比利的痛苦,有的來表現他的歡樂,有的來保護比利的身體,有的來享受他人的關愛,有的人格來學習逃脫……他們構成了比利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充滿血淚的個人成長史。

不同的人格之間也有所鬥爭。主導者「亞瑟」發現比利身上誕生出一些不受歡迎的人格(如偷竊,流氓,搶劫)後,曾用各種方式讓他們陷入「沉睡」中。但情況總有失控的時候,1974年,比利在一個高速公路休息站犯下搶劫罪,被判入獄兩年。

出獄之後的6個月,多重人格的「家庭」再次失控。比利犯下了三宗強姦搶劫案,這三起案件是在女同性戀人格阿達娜的主導下發生的,經年累月的孤獨導致了這個人格對女性身體的強烈渴望。她需要「親密感」、「愛」和「擁抱」。

比利的眾多人格一一出現。律師和醫生們在震驚之餘,試圖用錄影等方式證明比利只是一個善於演戲的騙子。但無數次的檢驗都證實,他們的確遇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帶著悲慘經歷與複雜多重人格的「罪犯」。

在經過了多次辯護與調查取證後,米利根最終被判無罪,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卻獲判無罪的嫌犯。

故事遠沒有結束。在一些人對比利表達同情的同時,也有人對比利的故事表示質疑和憤怒。

獲得無罪判決的比利被轉到阿森斯心理健康中心接受治療,在醫師的幫助下,比利逐漸過上了較為正常的生活,他讀書、寫作、畫素描。比利的眾多人格作為人性中的必要構成部分也得到了正視,逐漸融合。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_img_8

(亞倫的鉛筆畫《克麗絲汀》/ 亞倫與丹尼的《高貴的凱瑟琳》)

「教師」,一個融合型人格,首次出現了。

「教師」是比利其他23種人格的融合體。他聰明、幽默而敏感,對往事擁有著近乎完整的記憶。

《24個比利》這本書便是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的。但「教師」的人格也是不穩定的,在追溯自己「從哪裡來」時,教師的精神因往事的刺激而震動崩潰。此外,媒體持續隱含敵意的報導給公眾帶來了恐慌,一名男子還試圖槍殺比利。

1979年10月,在州心理健康局高級官員的干預下,比利被轉移至有嚴密防範措施的州立醫院。

在那裡,醫生不相信他是多重人格患者,對他施以電擊療法,強迫他服用各種鎮靜劑。

比利的人格再次分裂,這給他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 比利再度淪為囚徒,被轉移至戴頓司法中心。在經過了更多的診斷與治療後,比利被轉移回阿森斯心理健康中心。

此時的比利已經厭倦了一切,他幾乎已經感受不到痛苦和絶望。在他的精神深處,那盞聚光燈邊不再是一個個人格,而是一具具尚未闔上的棺木。

有些棺木裡躺著等待命運的人格,有些棺木則因為一些人格對生命還抱有希望而空著,但年紀大的幾個人格都已經絶望了。

8歲的人格「大衛」,給這個地方取了一個名字:「死亡之地(The Dying Place)」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_img_9

 

「我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躺在空空蕩蕩的洞穴裡。我乾裂的嘴唇中滲出了唾液,說明抗精神藥物正在與我的精神、靈魂和肉體搏鬥。

我能抵抗藥物,還是藥物最終會戰勝我?我是為了躲避鐵窗之外的悲慘命運才來到這裡的嗎?與社會不相容的靈魂已經被扔進了垃圾箱,它還有繼續存在的價值嗎?困在這鋼筋水泥鑄就的箱子裡,對著一面不斷嘲弄我、向我逼近的牆,我對人類能有什麼貢獻?」——比利•米利根

到這裡,24個比利的故事也接近了尾聲,1988年,經過多年反覆的診斷、治療與判決,比利米利根被徹底釋放。

1996年,比利發表聲明,表示自己正在加利福尼亞州居住,並擁有一家小電影公司。他稱自己仍然被多重人格疾患所困擾。 比利表示希望把自己的經歷拍成一部電影。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

2014年,59歲的比利在哥倫布療養之家罹患癌症去世。24個比利,同時死去。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_img_10

《24個比利》的故事自始至終貫穿著一個概念:人格。你會在故事中看到那麼多迥異的人格存在於同一具身體中,同一個思想裡,同一副面孔之後。

多重人格是罕見的,也許你我不會遇到,但我們每個人的人格都不是單一的,所有人格展現出的特徵,我們的身體裡都有,就像自戀和自卑可以毫無排斥地共存於同一顆心中,那些特徵是我們自身人格的一個個側面,這些側面組成了完整的我們。

但就像比利在慢慢發現自己的其他人格做了壞事時,所感受到的那種痛苦一樣,我們在對自己愈發瞭解的過程中,可能也會愈發痛苦,也許你不會像比利一樣看到不同的人格,但你會看到自己身上不完美的地方。

既然那麼痛苦,那為何還要去探索自己,去瞭解自己的人格呢?

哈珀•李在《殺死一隻知更鳥》寫道:

「你只要明白這一件事,你與形形色色的人都會交往得更好。但你永遠也無法真正理解一個人,直到你用他的眼睛來看世界,直到你鑽進他的皮膚,和他一起走路。」

專欄介紹:

中國最大的心理服務平台 — 簡單心理!這裡有最實用的心理學長知識内容,還有數百位中國頂尖的心理咨詢師提供你服務。

本文轉載自【簡單心理】微信公號:janelee1231 >>更多心理知識請至【簡單心理】官網微博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