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國後咳嗽、發燒,懷疑自己武漢肺炎?其實這樣才符合通報標準

武漢肺炎雖然還沒有出現大幅度的社區感染,但卻已經有零星的社區感染,也讓許多出現呼吸道症狀的人擔心自己是不是「走在路上就被傳染」。其實台灣針對武漢肺炎的篩檢,還是有一定的流程,除了大家所知的旅遊史之外,還有「接觸史」。

一、14天內自中、港、澳回國者,需居家檢疫;其餘國家回台者、一般民眾建議可以自主健康管理。

  • 判斷標準:有發燒(耳溫大於攝氏38度)或呼吸道症狀。

  • 無症狀:

    • 自主健康管理14天,建議減少外出、佩戴外科口罩及勤洗手。

    • 共同生活者也要進行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彼此間要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

  • 有症狀:請儘速前往最近的醫療院所就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變監測官莊人祥說,因為測量不同的地方,會得出不同的溫度,建議用「耳溫」作為判斷標準;如果是「額溫」的話,建議用攝氏37.5度做標準,然後再測量耳溫確認一次。

照片檔 ID:517628824
照片檔 ID:517628824

二、有症狀就醫時,請準備3種資料提供給醫師

  • 症狀描述:有發燒(耳溫大於攝氏38度)或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鼻水、打噴嚏、有痰、喘)

  • 旅遊史

    • 在14天內曾前往中港澳

    • 在14天內曾前往高風險地區、或國家,如泰國、新加坡、日本等

    • 在國外時,曾出入高風險場所、擁擠公共場所,同時沒有佩戴口罩;或是跟外國人有近距離接觸,例如在1公尺內對話15分鐘。

  • 接觸史

    • 曾近距離接觸有國外旅遊史,同時出現症狀的人;例如計程車司機可能載到中港澳的旅客,在1公尺內對話15分鐘以上等。

莊人祥說,因為要防堵社區感染的擴大,現在定義已經放得很寬,有很大一部分是交由臨床醫師自行去判斷;「從旅遊史、接觸史去評估,比較屬於醫師臨床經驗的,沒有什麼項目條列。」

例如從現在評估已經有社區感染的日本回來,醫師可能就要更謹慎的去診斷,但如果是低度風險國家如非洲等國,就不需要這麼緊張。「這部分是給第一線醫師自行判斷。」

圖說/讀者提供

  • 低度懷疑:開立症狀治療藥物,如止咳藥、化痰藥、抗組織胺等;或囑咐多休息等支持性療法。

  • 懷疑流感:如果懷疑是流感,醫師可以開立克流感藥物,目前公費克流感藥物不限國籍都可使用。

  • 高度懷疑:如果使用克流感藥物3天後,症狀沒有好轉;或是旅遊史、接觸史有高度可能是武漢肺炎,就需要進行通報檢驗。

三、疑似個案通報,需做2套篩檢,至少相隔24小時

通報指揮中心後,就會進入「武漢肺炎篩檢」的流程,如果是在一般診所就醫,診所會協助轉診到大醫院;如果本來就在醫院就醫,就會直接協助進行採檢。

而如果要篩檢武漢肺炎,會要求患者做2套篩檢,這2套篩檢的時間至少要相隔24小時。莊人祥說,1套篩檢不是只做一次,通常是2~3次,會採檢鼻咽部、痰液等檢體,但不一定每次都會採檢下呼吸道。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武漢肺炎專區不斷更新
武漢肺炎絕對不像流感!台免疫權威張南驥用一張圖點出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