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

越详细越好
关注者
13
被浏览
1,134

12 个回答

0.传统节日其实承载的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多种文化和社会需求,集中在“节日”这个名义之下释放出来,元宵节同样概莫能外。

1.元宵节的“灯”(光照需求)

元宵节也叫灯节,其中一个习俗就是闹花灯。在古代,灯的原型是火,所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元宵节里的“火”要素,起文化来自于中华文明上古时期的祭祀方式——燔祭,就是把用焚烧祭品的方式来祭祀,比如商代祭祀雨神就使用燔祭,被焚烧的祭品可能是羊,也可能是妇女。

火在一定的容器内燃烧就成了灯,用灯来表现仪式性则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早期佛教的仪式之一就是“燃灯礼佛”,传说始于汉明帝,这也是后世“佛前供灯”的文化来源之一,在红楼梦中就有所反应。

2.元宵节的“夜”(反规则需求)

在古代,大多数王朝的城市都有宵禁令,即太阳落山之后就只能在住宅及其附近活动,上至皇帝也要遵守。《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郅恽拒关”

恽遂客居江夏教授,郡举孝廉,为上东城门候。帝尝出猎,车驾夜还,恽拒关不开。帝令从者见面于门间。恽曰:‘火明辽远。’遂不受诏。帝乃迴从东中门入。明日,恽上书谏曰:‘昔文王不敢槃于游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暴虎冯河,未至之戒,诚小臣所窃忧也。’书奏,赐布百匹,贬东中门候为参封尉。”

说是郅恽这个人做东汉洛阳上东门的城门守卫,光武帝刘秀打猎回来晚了,太阳已经落山,郅恽按照宵禁令拒不开门。皇帝命令侍从向郅恽说明情况,郅恽说“火把太远(看不清楚是不是皇帝本人)”的理由拒绝开门。刘秀无奈绕路东中门回到寝宫。第二天,郅恽上述谏劝皇帝不要频繁打猎。刘秀认可了他的谏劝,赏赐布一百匹,把放他回宫的东中门城门守卫贬了官。

那为何元宵节发展出了夜间仪式?这是因为元宵节定型在唐朝,隋唐两朝受北朝影响很深,北朝宫廷有夜游娱乐的习俗,比如魏文帝“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后有周宣帝“把烛夜行游”。喜欢玩儿的隋炀帝发扬了这个传统,最终影响到民间。所以唐玄宗李隆基索性顺水推舟,把对夜游的需求,集中到了元宵节来释放。天宝三年(744年)十一月,唐玄宗下诏“每载依旧取正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开坊市门燃灯,永以为常式”,元宵节就此定型

3.元宵节的宗教意义(信仰需求)

前面在“灯”的部分,已经说明元宵节习俗受到传统祭祀方式和佛教信仰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元宵节的另一个文化源头是汉武帝于上辛日祭祀道教的神祇——太一神,虽然上辛日不可能是正月十五,但是毕竟是相近日期的祭祀仪式。

此外,道教的三官信仰是实实在在影响到了元宵节。三官,也叫三元,信仰崇拜天官、地官、水官。天官为紫微大帝掌管“赐福”,地官为青灵大帝掌管“赦罪”,水官为旸谷大帝掌管“解厄”。人们要分别在三官的生日来祭祀他们,天官的生日恰好是正月十五日,所以这一天就是祭祀天官的上元节。

再有,历史上一些地方神、特别是南方地方社的祭祀,也定在了正月十五。南朝宋的《齐谐记》记载:“正月半,有神降陈氏之宅,云是蚕室,若能见祭,当令蚕桑百倍。疑非其事,祭门备之七祠。今州里风俗,望日祠门,其法先以杨枝插门而祭之,其夕则迎紫姑以卜。”这就是在历史上影响不小的桑蚕神紫姑信仰,最终也融入了元宵节。

4.元宵节的仪式意义(外交需求)

以上阐述了元宵节承载的诸多需求,但是这些需求需要政府的认可来形成传统文化认可的全民节日,这就不能不说到隋炀帝。隋炀帝爱热闹、讲排场,话说在北朝时期,中国的北方崛起了一支游牧政权——突厥,这是中原王朝强劲的对手。北周末年到隋朝初年,突厥汗国分裂,在隋朝的支持下,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击败了一系列对手成为东突厥大汗。为了答谢隋朝,染干于大业五年(609年)到洛阳朝见隋炀帝,隋炀帝在晚上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和娱乐活动招待染干。后来,中国的藩属国前来朝觐时,娱乐活动就成为惯例,所谓“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这种外交礼节和民间习俗的融合,最终导致政府能以较为正面的态度看待民俗,催生了元宵节的出现。

4.元宵节的美食意义

自古过节就有要吃节令食物,元宵节也概莫能外。之前提到的紫姑崇拜,到了唐代要专门制作面蚕来纪念。面蚕是一种带汤的面食,大概是用绿豆粉、糯米、面粉以及糖做成蚕宝宝大小的面段,然后浇上肉汤。

至于元宵节吃元宵,最早的记载是南宋诗人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一诗:“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煮浮圆子很像是元宵,根据宋代《岁时广记》的记载:“煮糯米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有人解释臛是馅儿,但我觉得臛不是馅儿而是汤羹,也就是说,煮浮圆子应该对应到现代的红糖小汤圆。有意思的是,诗题目中“前辈似未尝赋此”,说明煮浮圆子之前没有被知识分子纳入文物创作的对象,应该是新生事物。仔细一琢磨也有道理,唐宋以前大多在关中定都,主食不是小米便是小麦,只有南宋的行在临安处于稻米产区,而稻米粉是元宵的主要原料,吃元宵出现在南宋在生产环节,也就解释得通了。

至于元宵可以炸,来源于宋代的“糖䭔”,“取油铛烂面等调停……银盒一枚,银篦子、银笊篱各一,候油煎熟,于盒中取䭔子豏,以手于烂面中团之,五指间各有面透出,以篦子刮却,便置䭔子于铛中,候熟,以笊篱漉出,以新汲水中良久,却投油铛中,三五沸取出,抛台盘上,旋转不定,以太圆故也。”有馅儿,用面粉团成圆形,先煮后炸,这就很像后世的炸元宵了。有人说“糖䭔”唐代就已经出现,只不过不肯定是不是元宵节的节令食物。

南宋的元宵还都是实心的,明代以后现代元宵逐渐成型。明代吕毖的《明宫史》记载“(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正是现代北方的摇成的元宵,而且他还写到元宵“即江南所称汤圆者”,很有可能明代没有元宵汤圆的南北区别。但是到了清朝,袁枚在《随园食单》记载了萝卜汤圆和水粉汤圆的做法:“萝卜刨丝滚熟,去臭气,微干,加葱、酱拌之,放粉团中作馅,再用麻油灼之。汤滚亦可。”;“用水粉和作汤圆,滑腻异常,中用松仁、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作馅亦可。”这就是现在南方包成的汤圆了。

5.唐以后元宵节的意义

(1)不同人群的参与

到了宋代,皇室要在元宵节燃灯的仪式上做出表率,搭建一座高达数丈的棚架,用彩色材料装饰一新,再挂上各种各样的灯,如灯山一般,叫“鳌山”。后世以为定例。

知识分子则在元宵节“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就是现在的猜灯谜。

“一处飞槌一踏橇,锣声鼓韵走儿曹。无端士女如云集,也要丹青费笔描”则说的是元宵节百姓的踩高跷表演,可想鱼龙百戏正是市民参与元宵节的方式。

到了明代,元宵节因为处于正月,还承载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特别是妇女们有参与元宵节的需求,宋代就有“都下元宵观游……妇女首饰,至此一新,髻鬓篸插,如蛾、蝉、蜂、蝶、雪柳、玉梅、灯球,袅袅满头,其名件甚多,不知起何时,而词客未有及之者”的现象。明代为了破除道学的束缚,妇女把节庆和健康需求结合起来,在元宵节当天盛装打扮,离开家宅走向街头,名曰“走百病”,使妇女参与元宵节的理由合理化。

(2)节日的正规化

到了明代,永乐帝朱棣规定元宵节放假十天(从正月初八到十七),清代减为五天,但依旧是国家法定假日。

6.元宵节的存废

元宵节的发展,历史上并非一帆风顺。隋文帝开皇年间,《隋书》侍御史柳彧曾上书禁绝正月十五日的民间活动。“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诏可其奏”。不过虽然如此,到了隋炀帝时期,政府和民间的信仰就出现了融合,李隆基对元宵节的认可,朱棣把元宵节定为法定假期,更像是顺应而不是规训。

历史,终究是由人民写就的。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年夜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猜灯谜、吃元宵,全家团聚,其乐融融。

1️⃣元宵节的起源

1.汉文帝诛乱说

据记载,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雉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协力于公元前180年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勘平之日恰是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示庆贺,文帝每年此夜出宫与民同乐。古时正月又称元月,“夜”在古汉语中叫“宵”,所以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2.祀太一神之俗

这一观点出自《史记·乐书》云:“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这段记载与元宵节颇多相通之处。

宋洪迈在《上元张灯》一文引此说,宋朱弁《曲洧旧闻》亦赞同宋洪迈的观点。此后,王三聘的《古今事物考》沿用了这种成说。这一说法遂成为较有影响的说法之一。

据说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3.道教起源

道家解释宇宙分为天、地、水三界,分别以天官、地官、水官掌管。到了北魏时,以三官配三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定为天官诞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地官诞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水官诞辰为下元节。

三元日和三官主三元日的说法,最早见于东晋末刘宋初的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4.佛教起源说

此说法认为元宵节起源于佛教。《岁时广记》卷一〇引《僧史略·汉法本传》云:“西域十二月三十日,乃中国正月之望,谓之大神农变月。

汉明帝令烧灯,以表佛法大明。”元宵节张灯来源复杂,但习俗受汉传佛教的影响。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而灯火的照耀则有两种妙用。“一灯能破千年暗”,灯火可以破人世黑暗,现佛之光明,去除众生之烦恼。

胡申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题》中:“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有‘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说法。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

东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

能够确切表明张灯与佛教直接相关的最早文献是梁简文帝萧纲的《正月八日燃灯应令诗》。敦煌文书中的《太子成道经》记述释迦牟尼为“宝灯王”,并且“身上燃灯千盏”。

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到了隋唐时期,元宵节张灯正式成为民间习俗,有隋炀帝所作《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西方来的佛教徒广泛宣传“神灯佛火”,于是佛家灯火遍布民间。

2️⃣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2.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3.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5.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6.走百病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7.舞龙灯

舞龙灯是元宵节最传统的习俗之一,龙灯是用竹篾、纸张等制成的长条形灯笼,头尾和身体都装饰得十分华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威严、吉祥和幸运。

舞龙灯可以祈求平安、丰收和繁荣。在元宵节这天,人们会请专业的舞龙队到街上或广场上表演,龙灯会随着音乐和鞭炮声在人群中穿梭,有的还会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如跳台、钻圈、飞檐等,十分壮观。

8.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会丢了性命。

元宵节你的家乡还有什么习俗?


我是樱花和猫,一个沉溺于历史人文领域的女喵喵,期待您的关注!欢迎大家理性讨论,禁止引战! @樱花和猫

猜您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