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宵节不是法定节假日?

元宵节,猜灯谜,发扬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共享一家老小团团圆圆的天伦之乐。然而,元宵节并不是法定节假日,从来不放假?这是为什么呢?
关注者
6
被浏览
72,180

2 个回答

一、简介

元宵节是什么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长安十二时辰》 片段

而在2019年的影视作品中,《长安十二时辰》影片的开头,热闹的场面就是中元节(也就是现今的元宵节)

《长安十二时辰》中元节 赏花灯

二、起源

你知道元宵节和中秋节分别是农历的几月几号吗?

答案是: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而中秋节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

下面我们来看看元宵节和中秋节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们都是在农历十五呢?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是汉文帝时为“平吕”而设。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的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为那时人们把正月还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节”。到后来,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的节日。

汉文帝刘恒登基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帝王祭月”

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帝王祭月

第二种说法:“嫦娥奔月”

传说,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称为中秋节。

嫦娥奔月

第三种说法:祭祀土地神

在农耕社会时代,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祭祀土地神

而在今天,第二种说法(“嫦娥奔月”)流传最为广泛,因此,我们以吃月饼和赏月来度过中秋团圆佳节。


三、传统习俗

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会做什么?

  1.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说到吃元宵这一习俗,你们分得清元宵和汤圆有什么不同吗?

其实,元宵和汤圆并不是同一种食物,元宵是馅料和糯米粉滚出来的,而汤圆是像包水饺那样包出来的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做元宵,首先需将馅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滚”出来的元宵

而做汤圆,有点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包”出来的汤圆


2.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不一而足,正如辛弃疾词中所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花灯

3. 舞狮子

舞狮子,又称“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引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图片来源于网络

4.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猜灯谜

四、补充知识

元宵节一过,这个“年”算是真正过完了。对我们来说,这也意味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一年,真正开始了。但有件事却很奇怪?明明元宵节过完,才算过完年,但元宵节为什么不放假呢


春节放假,清明节放假,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都放假,元宵节也是节,为什么不放假?

其实,早在以前,元宵节曾是法定假日。也是会放假的,而且假期是越放越长。但为什么现在不放假了?

元宵节不放假,始于北洋政府时期。
1914年1月23日,北洋政府内务部颁布法令,建立了一套以公历为阳历,以农历为阴历的两元制假期制度,法令称“以阴历(农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并未将元宵节定纳入法定假日,因此,在以后的历史时期,就形成了不放假的习惯。
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元宵节也一直都没有被列入法定假日里面。当时百废待兴,大家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的口号喊得非常响亮,忘我工作之下,元宵节自然不放假。
1979年后,春节假期延长了,但也只有3天,其余传统节日依旧不放假。
2000年,才历史性地确定了“春节”这一传统假期,但是与春节距离过近的元宵节,又被忽略了。
2008年,我国传统节日开始被法定重视,清明、端午、中秋被确定为新的法定节日,但遗憾的是,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再次落选。

说白了,就是北洋政府重新建立了一套日历,把元宵节给忽略了。自此之后,咱们咱们的假期就没了。

到现在,元宵节虽然是很重要的传统节日,但是,因为这个节日离春节假期太近,如果元宵节再放假的话,人们工作和上学节奏又会被打断。而且,元宵节作为灯节,活动多在晚上进行,白天不放假大概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更多了解➡

我觉得这篇文章讲的很有道理。可以看看⬇

离春节太近了吧,就像苏州当不了江苏的省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