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單之亂,我看見的品牌危機啟示錄!3 個失誤,讓台灣保險業嚴重內傷|經理人
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xframe

防疫保單之亂,我看見的品牌危機啟示錄!3 個失誤,讓台灣保險業嚴重內傷

張裕昌
2022-05-25

編按:金管會昨日公布 2022 年防疫保單的理賠金額已經正式超過保費收入,保險公司面臨龐大的理賠壓力。

4 月下旬公司接到一個緊急的客戶需求,希望我們盡快見面,討論關於防疫險現階段鬧得風風雨雨的問題。當天客戶與會人員從總經理以下一字排開,陣仗之大,顯示出客戶對這件事的急迫感。

我們在會議中分析了整件事目前的現況,並且跟客戶說明現在唯二能做的事,就是要 將利益關係人的各種影響層面分析清楚,再用「情」「理」「法」的順序,跟不同面向的利益關係人細緻地溝通 ,才可能將這件事情處理好。

會議臨結束前,我再次跟客戶強調兩組關鍵詞: 「利益關係人」 ,以及 「情、理、法」

這個客戶後來自行依照這個建議處理後續,看來至少新聞及社群上沒有出現什麼對他們太不利的討論。可是不到幾天,另外一家同業的新聞及社群討論直線炎上,甚至連民意代表與其他意見領袖都一起攪和進這個負面話題,看來這家產險公司現在一時三刻是很難從這些負面評價中脫身。

保險的理論有各路專家或深或淺的討論,這一點我不多做著墨,但從品牌與危機處理的角度上,這件事從發生到結束的整個過程,可以當成一個經典案例來研究。

延伸閱讀:員工請防疫隔離假、照顧假,多少公司願意支薪?人力銀行調查揭秘

風險控管:事前有沒有評估危機發生的機率?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從 傳播風險控管的角度上看,這個事件在爆發前,各家產險公司公關部門的危機預警雷達當中,有沒有評估過防疫保單之亂發生的可能性,以及萬一發生的處理方式? 顯然沒有!

觀察各式各樣的分析報導,可發現泰國也有產險公司在疫情穩定時推出防疫保單,但去年 5 月泰國確診人數飆高,需要理賠的案件因此暴增,到了 12 月已經有泰國保險業者無法籌到足夠資金來理賠被取消營業執照,也有的宣布破產。另外,台灣第一家銷售防疫保單的公司也被揭露大賠做收。

這些同業的前車之鑑,應該能事先預警台灣保險業者旗下的公關部門,事先做好防範,但目前看起來似乎沒有從中取得經驗,預做準備。

危機因應:事件一發生,企業的應對準則?

第二個問題是: 在事件發生之後,企業應對的準則是什麼?

先來看看目前媒體與社群對於幾家產險業者回應的表態。消費者不只氣到把產險公司在 Google Map 據點的名稱都改掉,甚至對於總經理在法說會上的說明也不買單。與此同時,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出來護航或帶風向,這又是為什麼?

來爬梳一下事件發展:絕大多數的產險公司,一面臨到這麼驚人的可能理賠數字時,第一個想要做的都是「保護公司立場」,於是乎「法」就第一個被搬出來當成是防禦盾牌,企圖找出各種拒保和拒賠的條款。但當企業把「法」拿出來當第一個應對的武器時,就已經把自己與保戶的情感距離遠遠拉開。

保險雖然是經過理性評估過後才會購買的產品,但絕大部分保險公司的傳播與銷售,仍然建立在情感面。當企業強行用「法」找出對自己有利的訴求點時,可就在「理」與「情」上輸得一塌糊塗。尤其當發言人正式的對外說明,跟保戶的認知有著十萬八千里的差距,那更是品牌形象的大崩壞。原因很簡單,因為你說的,跟你實際上讓人看到的是兩回事。

防疫保單本就是保戶本身在疫情爆發後,對身體健康的種種不確定性產生莫名的焦慮,才希望透過保單,減輕自己可能受到疫情的損失,在此心理壓力之下,業者竟然對自己訂出的遊戲規則出爾反爾,還想以「法」的角度來抵擋輿論,一面倒的噓聲也只是剛好反應大家的集體焦慮而已。

利益關係人:內部溝通做好了嗎?是否站上同一陣線?

最後一點則是在 利益關係人分析 上。這件事的發展有一個最值得觀察之處:原本應該與公司利益密不可分的保險業務及保經/代夥伴關係,在這個事件中鬧出嚴重分裂,不但自家業務不挺公司的做法,連保經/代都跳出來指責產險公司的不是,跟保戶站在同一陣線。

顯然產險公司在做相關應對評估時,錯估了利益關係人的全盤關係,也缺乏跟第一線夥伴的內部溝通,才會發生除了金管會之外,其他利益關係人幾乎全線倒戈。

有媒體指出,目前整件事已經發展成一場保險業的風暴,短時間似乎也還看不到事件的終點。先不論保險本質上的問題,我從傳播面來思考重大失誤: 預警機制付之闕如,訴求重點錯置,以及內部溝通失靈 ,就足夠讓產險業者在品牌形象上受到嚴重的內傷。

可以預見的是,此次事件結束後,就算台灣人再健忘,產險品牌過去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企業形象,勢必要進行一些修補。從企業公關的角度看,這件事已經將各家產險業過去累積的品牌「存款」花光殆盡,未來勢必一定要趕緊做些事情,重新累積品牌「存款」進入形象帳戶當中;以下提供兩個觀點供參考。

延伸閱讀:理賠金比保費收入還多!防疫保單到底在「亂」什麼?兩大因素導致

第一、利益關係人的關係重新維護

我記得在跟聯繫我們的客戶臨結束會議前的強調:「在現在的情況下,公司無論如何一定要身段放軟,跟保戶、自家業務,以及保經/代等利益關係人,好好的說明公司目前的情況,以及接下來公司會怎麼進行後續處理。」我非常直白地問客戶,整件事情上我們有沒有犯下任何疏失?

無論我當場有沒有得到回答,我相信產險公司、保戶或涉及這件事的任何人,都心知肚明整件事的發展過程,就是有許多的瑕疵。

話雖如此,但企業也是人所組合而成的一個集合體,決策總是難免不周全,狀況既然已經發生,重新針對不同利益關係人的需求,誠懇的發展各自不同對話內容,重新拉回與利益關係人之間的距離,是一件絕對必要的事情。

第二、品牌信任感的重新建立

無論保戶是因為什麼需求購買防疫險,在面臨這次的動亂之後,一定程度傷害了品牌信任感。此時除了跟利益關係人的關係修補之外,更該思考如何提升整體品牌的信任感,像是要做哪些事,才能讓受到直接衝擊的當事人,或是路邊吃瓜的民眾,都重新建立起對品牌的信任感。

這絕不會只是拍攝新的形象廣告,或做些表象功夫就能船過水無痕,重點是在該「做」哪些事,還要「做」到讓大家有感,不但考驗品牌負責人的智慧,更是品牌未來重新立足市場的重中之重。

繼續閱讀 危機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