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中共四川省委原书记)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杨超

中共四川省委原书记
展开178个同名词条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杨超(1911—2007 )原名李文彦,1911年12月生于四川省达县,1929年夏参加革命工作,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书记,政协四川省委员会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7年5月9日3时56分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 [1]
中文名
杨超
别    名
原名李文彦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11年12月
逝世日期
2007年5月9日
毕业院校
成都外语专科学校
出生地
四川达县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个人生平

播报
编辑
杨超同志原名李文彦,1911年12月生于四川省达县,1929年夏参加革命工作,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参加成都学生运动、广汉暴动、北平互济会和上海社研、文研的活动,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宣传部干事。1932年7月被捕,先后囚于上海警备司令部和苏州陆军军人监狱,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时,经党营救获释。1937年10月起,在延安中央党校、马列学院学习和工作,曾任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并参加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哲学小组,历任中央办公厅秘书科长、中央宣传部文委秘书、中央社会部指导科长、重庆办事处情报科长。1945年随毛泽东、周恩来同志赴重庆谈判,在隐蔽战线从事情报工作;中共中央代表团撤离后,留重庆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社会部部长。1946年回延安,1947年任川干队政治部主任。1949年调任中共中央统战部一室主任、周恩来同志政治秘书,从事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协和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
杨超同志1950年向中央主动申请回四川工作,任川南区中共泸州地委书记,1952年任全国总工会西南办事处副主任、主任,1954年任四川省总工会主席,1956年任省委候补常委,1957年任省委工业部部长,1958年任西昌工业区委员会和西昌工业区建设委员会主任,1959年任省委常委,1960年任省计委主任,1961年任省委书记处书记,1963年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文革”期间,杨超同志受到残酷迫害,1971年秋恢复工作。1972年起,历任省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副组长、省革命委员会生产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省推广沼气领导小组副组长。1974年12月任省委书记。1977年冬兼西昌规划开发委员会主任,同年任省政协副主席、省委党校校长。1978年1月兼任渡口市委第一书记。1983年1月任省政协主席,2月任省顾委常委。杨超同志还先后担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省委党史工委主任、省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当代四川》编委会主任、省中华文化学会会长、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省诗书画院院长。1987年7月离职休养。 [1]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杨超同志早年参加革命工作,经过战火的洗礼,牢狱的考验,在实际斗争和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中,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战士。在七十八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意志坚定,百折不挠,执着地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在国民党狱中5年,屡遭毒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坚持自修哲学,积极开展斗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文革”中,被江青诬为“右派黑格尔、叛徒”,被关牛棚5年。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党性原则,始终刚正不阿,与“四人帮”及其帮派体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杨超同志对党忠诚,坚决拥护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落实,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思想解放,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杨超同志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分管计划、建设、工交、冶金、地质、防震、沼气、水利、科技、文化、统战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四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离休后,仍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还十多次到攀西考察调研,向中央上书提出西部开发的建议,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革命的老黄牛”。
杨超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豁达大度,平易近人,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生广交朋友。他在历次运动的风风雨雨中,坚持对人对事公道正派,处理问题慎之又慎,想方设法保护干部。
杨超同志作风朴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遵守纪律,勤政廉洁,淡泊名利,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团结同志包括反对过自己的同志一起工作,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杨超同志七十八年来,执着地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任何艰苦的环境和困难条件下,始终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理论。他总结几十年的革命建设实践,撰写了《实践中的辩证法》、《探索的十年》等哲学专著;他撰写了我国第一本《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专著,主编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思想史》,创办了《毛泽东思想研究》刊物,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个“邓小平思想理论研讨会”,为研究和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是我国知名的哲学家。他长期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哲学思想指导工作。
杨超同志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兴趣爱好广泛。他博览群书,怡情翰墨,手绘丹青,笔耕不辍,著述总量达四百余万字,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遗余力。他撰写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老子道德经》等著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特别的意义。
杨超同志一生为党的事业兢兢业业。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受到了全省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衷心的尊敬和爱戴。杨超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他出生入死、义无反顾的革命精神,学习他无限忠诚党的事业、死而后已的崇高境界,学习他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学习他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