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精髓是什么?

关注者
25,989
被浏览
9,316,706

2,304 个回答

通过行动对大脑进行编程,然后成为自己。

解释起来有些麻烦,因为同样的文字,传达到不同人脑子里是不同的意思,我只能尽量尝试用最直白的方式进行解释。

先说这个“知行合一”吧,这里的知并不是对某种知识的认知,更不是所谓的用来指导人生的道理,而是行为本身,举个例子吧

“我今天决定看一本有用的书,但是在看书的时候游戏的场景不断在我脑子里闪现,最后还是忍不住去玩游戏了。”

这里的知不是“读书很有用”这个做人的道理。也不是“我觉得游戏好玩。” 这种认知上的经验,而是“ 每当我读书烦躁的时候,就觉得玩游戏可以缓解我的烦躁,于是我就去玩游戏了。” 这一事实本身。

从这里我要穿插一个观点,那就是平常我们脑子里想的东西,其实是毫无意义的碎碎念,是无法停止的浮躁带来的自我囚禁。

比如说你明天要举办一场会议,你脑子里的碎碎念是:“怎么办,好紧张,我有没有能力做好啊,失败了会不会扣工资啊。” 其实你的真实想法是潜藏在碎碎念下面的,即“我要通过明天的会议维持我的地位和工资,但是我缺乏经验,所以我应该多做一些准备。”

然后,你确定了内心真实想法,跟随内心去做事情,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而不是被自己脑子里起起伏伏的念头和噪音引入奇怪的境地。

为什么要在事情上磨练?因为即使你做到了知行合一,但是你不能改变自己的知,怎么改变自己的知?只能通过行。回到前面看书浮躁的例子,当你能够忍住不玩游戏后,你的知其实发生改变了。

一开始是:

“每当我读书烦躁的时候,就觉得玩游戏可以缓解我的烦躁,于是我就去玩游戏了。”

当你经过行动后,你的知就变成了

“每当我读书烦躁的时候,就觉得玩游戏可以缓解我的烦躁,然而这种浮躁忍忍是可以过去的。”

是不是觉得自己的系统升级了?这就是对大脑编程的秘诀啊,通过行动改变思想,你想要变成什么人去行动就好了,不要相信脑子里的碎碎念,吃饭的时候想着吃饭,睡觉的时候想着睡觉,精一于事情本身。

那么这个良知是什么,有人说这涉及到到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个问题,其实毫无关系。这个良知源自是人本来就有自发的追求的。不管是男女情爱功名利禄天下太平艺术之巅,所有人都是自发的追去某种让人感觉良好的东西,也许是精神上,也许是肉体上。这种东西有天生的,也有后天的。

前面已经说过,你可以通过行动朝着某个方向转变,关键是朝哪个方向变。

明朝还是儒家的天下,人人都要朝着儒家圣人的方向进化,所以这个良知在《传习录》里就是圣人应该做到的内容,因此有很多劝人超越功名利禄的致良知的言论。

在当代,你要成为你所认为的自己,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行动改变知。

逐渐行动多了你就会发现,原来过去你想成为的自己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也许是观念妥协后自我欺骗的产物,因此你又有了新的自己想要成为,如此不断的行动,不断的自我修正,有一天你感觉到你现在的自己就是你本就想成为的自己,你终于成为了你自己,成为了“真我”,而不是那个被观念和先天束缚的“假我”,恭喜你开悟了,不需要再去弄一个一个想象的自我概念了,只要做事就好了,心无内外了,心外无物了。

总结起来就是

1.去除脑海中的噪音,观察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2.通过行动改变自己。

3. 让自己朝着自认为正确的方向转变

4.不断否定新的自己,继续朝着新的自己转变

5.直到最后成为自己,于是没有自己

6.因此自我的边界被打破,心无内外,贯通天地。


(完)

(全文将近一万两千字,是我对知行合一的解释,很反常识。写给能看懂的有缘人吧。)

为了让一些把心学当成唯心的、有误解的人能停下来先放下误解,我改写了之前的开头,直接进入正题。任何人都能看懂,不管了解不了解心学;任何人都能用得上。哪怕消除一下知行合一是知道了就去做这种误解也好,然而本文的作用绝对比这个要大。

“不虑而知为良知”。所谓“不虑而知”,不加思索就知道的。什么是不加思索就知道的?就是朗朗坐在他的钢琴前,是乒乓球运动员握着球拍的时候。王阳明是朗朗,心学是他的钢琴,你想要像他一样,是要去实践去做的,这不是有些人误解的唯心,否则老王上哪儿立功立德立言成圣,不是应该成仙吗?也不是有些人解读的随时思考随时分辨,扶老奶奶过马路你能分辨善恶,但是弹钢琴的时候你也把时间停止器打开,把这不虑而知的、一瞬间的、下意识的事情,用意识分析对错弄个几千字的总结再行动?如果你觉得谈钢琴这种事儿和知行合一无关,那难道这经世致用的屠龙之术,只能用来扶老奶奶过马路吗?一辈子又能扶几个?真的要你去判断的、时常用来举例的那些事儿,过马路啊,邻居家小孩掉井里之类的,你除了在这种例子里从道德良心方面自嗨一下,生活中有多少用得到的地方呢?

“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连痛和寒之类里,都有知行合一。知行一体,知来自实践,不全是善恶好坏,冷暖也属于知。现在的很多解读,都有点狭隘,无法把知行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分分秒秒。我也不可能一番话下来就让你能像朗朗一样弹琴了,他对钢琴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传达给任何一个人的。所以我只是帮你把自己身上的东西挖掘出来,引导你思考,自己去体悟,不能跳着看,也不要看一点就急于下结论。很多东西你有想过,但是可能没人像我这样跟你坐下来好好谈谈这些方面的事情。也有一些,你想过,但是却从未试过从其它方面其它角度考虑过。

知行一体,应该怎样去理解?王阳明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圣贤的信念根基是什么?真的每个人都可以吗?我只能回答你,真的每个人都可以,其它问题的答案,你自己会得到的。以下内容,找个有时间的可以思考的时候看。

先让你想明白,这个知是什么。你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好好考虑,你喜欢刘德华吗?

在脑子里回答我。喜欢或者不喜欢,都把这两个字在脑子里说出来,现在我们是在对话。


如果你喜欢,那我们继续下一步,如果你不喜欢,自行脑补一个别的人,然后问自己一遍。

好,你的答案是喜欢。那我接着问你,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他的?

还是这样,在脑子里回答我一遍。


你的答案是哪部电影吗?还是那次去看他演唱会?还是哪一次看到新闻,他的言行感染了你?······

好吧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都是错误的。

事实是,当初你看那部电影的时候,从来不会突然停下来脑子里想一遍,我喜欢他。

你看演唱会的时候,也是,你当时专注于眼前的令人震撼的现场。

这一切都是我问了你问题之后,你现在思考出来的结果。世界上有了这个问题之后,才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问了你之后,你开始回想脑子里关于他的信息,最终整合出了这个答案。神奇的是你真的相信自己是从那时候就喜欢上他的。虽然这是此时此刻你脑子里整合信息得出的结论,根本与你当时的行为无关,跟你当时看电影看演唱会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的现在也是,未来也会被自己加上点什么想法,但是你的现在就是你的现在,你做着自己的事儿呢,天知道未来的你会怎么描述现在的你。

你的这个回答问题的意识,根本不是知行合一的知。不管是你过去的行为,还是现在的行为,大部分都不取决于这个意识。意识只是整合你的信息,让你思考,不是完全决定你下一秒行为的东西。

你的意识是语言和一部分感觉,是一种后天学会的用来彼此交流的东西。你说我现在抬抬手,说完之后,这句话在你脑海中,要转换成信号,你才会抬手。

天马行空的意识,不但会蒙蔽你对过去的感知,还有未来。未来的行为也并不完全受意识控制。控制你的是此时此刻的感觉,只存在于此时此刻,没有过去未来。假如你今天想要吃冰淇淋,下班之后,你经过便利店,想起来这件事,就去买了。你看到便利店,想起来这件事的感觉,带着你去买,就是这种感觉,才是知。我举这个例子是与意识有关的,你想吃,然后后来就去吃了,你想的时候不是知,到你看到便利店的时候,那种带着你行动的感觉才是。之所以举一个与意识有关的例子,是为了你更好的体验这种感觉。可是知来自世间万物,不只来自意识。你出门的时候,到门口,下意识的转动门把手开门,这也是知带领着你去做的,是眼前的环境决定了你的知,决定了你处于什么状态,你有什么感觉,决定了你此刻的行为。

这个知绝不会是语言,哪怕描述为一种感觉,还比较接近。你看到东西,先有知,就是先有感觉,然后才有意识。就比如你吃一口冰淇淋,感觉很好吃,然后你要表达出来,才有意识整理成语言,让你说出来好吃这两个字。好吃的这种感觉就是知。只要你醒着,就有知,就有感觉,感觉带着你行动,意识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不能完全控制你。

这一点你必须仔细考虑仔细体验。

我帮你捋一捋,难道你每次抬手都要在意识里跟自己说一遍,我要抬手了?你平常走路,每走一步,都在意识里告诉自己,我接下来要迈左脚了,然后右脚?然后左脚右脚一个慢动作?一个你讨厌的人跟你表白,你各种理由拒绝,这由意识思考来的各种理由,是你拒绝对方的原因吗?不是的,是你对ta讨厌的感觉,先有感觉,才有了各种理由,然后你说出了理由,你就觉得真的是这个理由决定了你过去的行为,对方也信了。可是语言带着目的,你要考虑对方的情绪,考虑当时的场合,考虑对方的颜面等等等等。这和你考虑你喜欢刘德华这个问题一样的,当你说出来之后自己也信了,但是其实促使你做出行为的是感觉。我得再强调一遍,它不是文字,不是语言,不是意识,正因为你意识对自己的欺骗性,你才从来没有发现它,可是要发现它,必须抛弃意识抛弃语言抛弃文字。

决定你行为的是此时此刻的感觉,就是此时此刻的知,它发于瞬间,又转瞬即逝,我举的例子,只是某个瞬间而已,某些你更容易捕捉到,体会到的瞬间。

连小孩子都遵循这一规律。

可是,毕竟知行合一。你现在的行为,肯定带着知,既然说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个行该怎么去理解呢?

知行一体,你的知决定行,行又决定了知。知不来自于意识,来自面前的世界,来自你的视觉听觉触觉,来自你过去的行。你难受了,不会想一下我不要难受,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举个例子。假如你失恋分手了,现在很难受。

你处于一种难受的状态。此时你的知就是难受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你无法行动,什么都做不下去,让你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拔。可是,通常,这种时候,道理你都懂,但是你还是难受。平常跟别人讲道理一套一套的,到自己身上了,还是不可避免。

此时你的知是这种难受的感觉,你难受,听道理为什么改变不了呢?

因为只有行才能改变知。意识层面的空想99%都没有用,不是说什么,想什么就能轻易改变的。

前面你已经知道了,意识会按照遇到的问题,加工以前的行,可是这并不代表以前的行真的是带着你以为的目的去做的,也不代表你以为的那种时空感,你以为你很早就喜欢上刘德华了,但是在我问你之前,你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此刻你难受,但是不代表你今天一整天都难受,工作学习的时候,你当时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的,都在做眼前的事情,当时就不难受。从你早上起床洗脸刷牙,回想你的一整天,并没有时时刻刻都处于这种状态。所谓的一直喜欢,爱一个人好多年,还有那种事后诸葛亮的,其实我一开始就怎么怎么样的说法,都是自我欺骗,都是在说的那一刻临时思考的而已,过去该干嘛还是在干嘛。

所以,只有你摆脱这种感觉,拖着身体,真切的现实的去做点什么,才能改变目前的状态。这是最简单,但是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走出痛苦的方式。

我还没说完,你的行,会成为你未来的知。

本来你下班回家独处之后,会开始难受,但是当你今天做了别的事情之后。明天你就会好很多。因为明天,你的知会带着你的身体,控制的行,去做上次你在这个环境做的事情。

简单的描述就是,这次你在这个环境的行为,下次再到这个环境,你的知就会带着你,按照上次的行为来做。昨天你没有沉浸在痛苦中,今天就也不会。

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给你。假如你第一天上班,到了新的工位,然后你把东西放好,看了一下觉得杯子放在左手边比较好,于是你放了过去。

然后你下次喝完水,你的知会让你情不自禁的还放在那里。这个还放在那里的过程,是不经过思考的,不经过意识的行为。

你的物品摆放也是这样。

你对待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回家有很多路,你每次都不假思索的走自己之前走的路。

想起个高中宿舍夜谈时候的事情,也可以拿来举例。当时舍友说,如果你问一个姑娘是不是处女,怎么判断她有没有骗你?当时几个舍友各抒己见我都忘记了,但是记得他最后说,回答的快的就是骗你,因为因为真的处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突然被问会愣一下,而不是处女的,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了。(本人没有处女情结,仅仅拿来举例而已)

对,不管是面对一个人,一个环境,一件事,一个问题,一个想法,等等(下文统称为媒介,不再一一列举)你的知都会让你联系到上次的行。你想过一个问题的答案,有人问你就能马上回答出来。别人问一个问题,周围人都不知道,只有你能答出来,不是因为你聪明,是你曾经接触过,或者思考过。

这就是你的行为规律,这就是知行合一。知不来自你的意识,来自于你上一次对这个媒介做出的行。你要建立一个模型,一个一一对应,但是又不断被替代的模型。

大到行为,小到一个想法,都遵循这个规律,会被替代。不然就没有习惯这一说了。反过来推,你在一个环境的行为,是不是大部分都取决于之前你在这里的行为?我是说所有的行为,包含下意识的,比如你在公司肯定不会用在家的坐姿。你对一个人的态度,或者说一个人给你的感觉,是不是来自之前他给你的感觉?难道你今天见到父亲,会突然把他当成你的铁哥们对待,勾肩搭背的?除非你皮糙肉厚,挨一顿毒打也要证明我说的不对。

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你一眼看到,一瞬间给你的感觉来自之前,每个人都是,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媒介。那这个之前,是哪一次呢?刚认识?还是哪次出去玩的时候?可是生物本能来说,一瞬间的事儿,哪可能给你选啊,这不是你用意识能选的东西。只能来自上一次。可能是上次他的行为给你留下的印象,也可能是上次他出现在你脑海里你对他的想法,总之是来自上次,不是上上次,也不是上上上次,只能是上一次。这一瞬间的感觉,决定了你对他的态度。人只是拿来举例,事实上任何媒介都一样,你看到任何媒介都是首先下意识想起上次与之有关的感觉,也只能是这样。通过不断的替代,一个人给你的印象,也会随之变来变去。假如你通过靠谱渠道听说了一个之前和蔼的亲戚原来是个凶险的逃犯,你下次面对他,还觉得他是那个和蔼的人吗?不要说你因为害怕会装作不知道,我说的是你心里对他的感觉。

这次用这种方式做一件事,下次你还是首先想起来用这种方式。做过的事情再做觉得很简单,没做过的就觉得很复杂不想去做。因为做过的,在你的脑子里有对应的知了,每一步下意识就能完成。

你的意识想起来什么,自己都是无法控制的,一定会想起来这个媒介对应的上次的与之关联的信息。你是这样,别人也是,以后你会慢慢的能了解并预测别人的知和行的。

但是,根据眼前的媒介的不同,并不会完全按照上次来做,一定会想起来,但是不一定会做。除了你每天开门走出去这种下意识的行,其它行,都是有意识干扰的。你会根据眼前的媒介,各种形势、面对的人不同、自身的状态不同,等等来做出行为。但是第一时间,本能的反应绝对是以上一次为准。你的对象给你送了一个礼物,你看到那个礼物就想起ta来,这只是一开始,礼物这个媒介一开始的确能让你想起ta,看到你就会想起来,由不得你选,你务必会想起来。但是整天摆在你房间里,跟你后来的行融为一体了,这个媒介对应的信息就被替代了,后来你看到了这个媒介,也没反应,很平常。记住,想不起来是因为被替代了,跟时间没关系,不是因为时间久了你就忘记了,这是误区,这一点不想明白很多事情都搞不明白了。不相信你可以试一试,找一首很早很早以前听过但是后来都没听过的歌,你听一下,当初那种感觉就回来了。不过你要是天天听,那种感觉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就被现在的感觉替代了。

这是个简单的,一一对应,又不断替代的思维模型,也是你的行为规律。

这个模型,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知行合一。你的意识,其实来自于行。你的意识看似复杂,其实是这个模型运作的时间足够久之后的结果。

我们把一切往前推,推到你小时候。

你所有的意识,你的语言,每个字,每个发音,都来自于当时的行。行的时候又有知,就是有感觉。

你会按照所看到的,去感觉,去做。当你第一次叫爸爸,或者妈妈,并且看到了你父母的回应,这个行,在你的知的层面,你知道这个声音对应的是一个人,他们会回应。我现在描述出来是一段话,但是其实对于当时的你来说,那只是一种感觉,之后,你就懂了,会叫他们了。

你第一次上学,学文字也是,不同的字对应着不同的知,就是不同的感觉,你慢慢的积累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的行的过程,将来遇到与之对应的感觉,你就会用到。比如你第一次知道吃饭的家伙叫碗,在那之前这个碗,在你脑子里并没有名字,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概念,一种原始的知,知道之后,下次遇到,你就知道了,这叫碗。同样的感觉,不会说话的时候你只是笑,会说话之后你下意识的描述为“舒服”,但也有人说“good”。这知,是一种感觉,来自于过去的行。语言的积累,也是行的一种积累,可以用于未来。学的语言越多,等于做过的行越多,因为每个字发音不同,写法不同,对应的给你的感觉不同,在现实中对应的实物又不同,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东西越来越多,你的行积累的越来越多,你懂的就越来越多,你觉得自己也越来越复杂。你的意识就只是你学过的语言,语言纵然千变万化,但是,和真正的知,那种无法描述的感觉相比,远远不够复杂。假如你一天意识活动的时候有一小时,那除了睡觉,剩下来的时间都是知在带领着你行动,大部分时间你没感觉,也感觉不到,因为那一部分没有对应的语言可以描述,没有对应的意识。这是与时间无关的,你以为的忘记,不是找不到媒介就是信息被替代了,其实你记得吃饭的碗,记得杯子,记得桌子椅子架子等等等等,因为这些没有被替代, 也不会被替代,自从你第一次知道,也就是第一次行,认识到以后,产生了感觉以后,就再也没有忘记。只要能找到媒介,只要不被替代,你就不会忘。语言和你弹钢琴一样,只是一个用手一个用嘴,都是由“感觉”,由“知”来发动的。

读到这里,你品一品王先生这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起初并没有什么本性善恶,所以有人好有人麻木不仁,有些人坏的你无法理解。而这两种人都符合王先生的逻辑,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小时候的知,即行不同。但是不管怎样,要为善去恶。

替代也存在于意识之中。就比如解决同一个问题,失恋难受的问题,之前你难受会找人聊天,寻求解脱,今后你就知道了只能做点什么才可以。那这个失恋难受的问题,在你意识里的解决方法就从之前的,替代为全新的了,以后你就会按照全新的方式去做。各种道理,以及你对各种事情的看法、认识,也遵循这个替代原则。全人类的文明,也是这样。古时候天圆地方,太阳绕着地球转,但是同一片天,咱们现代人对应的信息就不同了。

读书、思考,都会替代掉过去低级的信息,以后遇到对应情况,都会用到。有时候你觉得看道理没有用,但是你看的时候只要认真、好好思考,形成了一种感觉,一种知,后续遇到对应的情况,你就会想起来。

你的阅历积累,并不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你只是不断的替代自己的信息,不断的替代你对一件事一个人,一种东西的看法。哦对,人也是,人也是个媒介,你对他的看法也是不断的替代。讨厌的人,好久不见你还是讨厌,但是继续接触,某个行为感动你了,或者你发现之前是有误解,你对他就不讨厌了。

关于遇到媒介,想起上次行为的事情,我想再谈谈。最容易观察的是小孩子,很简单,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他的规律。陪伴足够久,他看到什么东西,脑子里想起了什么,你都知道,因为你知道上次他有关于这个媒介的行为。

总结一下,上半段,关于知的部分,你必须要体会到一种出离意识的,与思维无关的感觉,是感觉,决定着人的想法和行为。你还要明白,自己的意识,自己的想法,让你一直沉浸其中欺骗自己,,它属于知的一部分。下半段的话,理解了上半段,慢慢的就相通了,就懂了。这是颠覆你灵魂深处的逻辑的东西,可能一时半会儿不能完全理解,所以看不懂,也正常。无论如何,此刻你看到我的文字,而体会到的感觉,绝对不是我想传达给你的,你需要时间创造自己的感觉。

这有什么实际应用吗?我还是举一些例子吧。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曾经你爱过的人,说过的话,都只能代表那一刻而已,永恒只是你意识里的错觉,不存在于现实,现实永远在变,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不管你多么不信,现实都是在变,而且与时间无关,只与一一对应并且替代的逻辑有关。意识与现实无关,早点醒过来吧。

一一对应,并且不断替代的模型,能让你猜到别人此刻脑子里想到了什么。只要你知道他眼睛刚才看到了什么,并且知道上次他做的与之有关的行为是什么,你就知道他会想起来上次的场景。对于一件事的看法,如果一个人上次是这个看法,这次还会是这样。这里放个链接,关于同样的场景,需要演讲时,一个人说的话,这里她本能的下意识的说的。其实很多时候你也是这样,只是没人拍下来。


不要跟人争论对错。终于在某个瞬间得到答案了,然后呢,这只是你一天中意识里的一瞬间,与你接下来的行,毫无关联,也没用。要是跟有智慧的人扯,还能发散思维,结合出点新概念什么的,跟一些网络暴民就算了,你说服不了他,他的所有过去决定了他的看法,他有他的感觉,你改变不了。

感情需要维护,要从现实里考虑,好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对方的影响。不要从意识层面想啊想就想把很多问题解决掉。要学会揣摩对方的状态、感觉,要从对方语言的背后找到让他做出这一行为的知是什么,不要光深究语言本身。

不要用性格之类的意识限制自己。根据眼前的现实,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合适的行为就好。好人也会做坏事,坏人也有伤心的时候,没有哪个词能概括一个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性格经常就是,你得到了一个描述,然后想起了最近与这个描述有关的经历,然后你一想哎呀自己真的是这样,这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你真的就这样了。至于你当初的行为到底是不是因为这个性格,基本上都不是的。学会看到此时此刻,不要被意识蒙蔽,总觉得某个瞬间就是永远,有时候人打自己脸很快。你情怀上来,可以舍生取义,觉得自己能为了情怀或者爱去死,但是这不影响有个身材极好的异性在你面前脱光光的时候你有感觉(只是说有感觉,能不能把持住要看你自己过去的知,即道德束缚等等)。

为什么晚上看了各种道理,第二天还是该干嘛干嘛呢?现在你应该知道了,你的知会带你做你之前习惯做的行为。要想摆脱舒适区,那就在这个舒适区,做出新的行,才可以,空想是没用的。

哎呀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先这样把,最后记得可以关注我唯一的一个专栏,能看到我基于这个逻辑,看待事情的角度,并且尽量说的让别人易懂的过程。但是还是很难让人理解,就像我不写开头直接写最后的应用一样,其实我说的真切实用,但是逻辑不同的人不知道我在扯什么玩意。另外,你要有反思此前自己一切常识的勇气,说不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体悟的一刻。

-----------一更

你每时每刻都逃不出这个规律。你看到一个东西,它给你的感觉,一定是上次你对它的感觉。你看到一个东西,想起来的东西,一定是上次你看到他时做事情时的感觉。对,你想起来的是感觉,不是你认知里东西,是知,这个一一对应是知。不是我说碗你就想起碗这个东西,不是这种意识层面的东西,你想起的是知,是感觉,但是你想起的那个知里面,你只知道碗,所以你就想起来碗。你的意识只能想起碗,是因为当初你知道那是碗,因为碗有对应的行,有对应的这个独一无二的字。你背书的时候,其实你记得文字在书的哪个位置,你记得当时自己的状态,记得自己的视角,记得周围的场景,其实你记得很多东西,但是你以为你只记得书上的字,因为你只回忆了字,不信你可以现在去试试。为什么把要记的东西想象成图像,就能记得更清楚了呢?因为把它转化成图,这个行,让你之后更好对应,否则,光读啊读,死记硬背,对要背的内容都不理解,没有感觉,也没应用过,后面要用的时候,很难一一对应到,很难想起来。但是转化成图片这个过程,让你之后就很好回忆了。只要你去找找对应的方式练习一下,你也能背下来一副牌,你可以去试试锁链法,或者位置记忆法(也叫记忆宫殿)。不要觉得自己记性差,不是你没天赋,不是你笨,你能做到,只是你之前不够了解自己,抛弃掉记性这个概念吧,只要用心思考,你会发现任何情况都能用一一对应并且不断替代的模型去解释自己的记忆。

语言是一个伟大的东西,它让你有意识,有记忆。设想一下假如人没有语言,你该怎么让一个人想起对应的东西?怎么去表达?表达完又怎么用意识去达成?

只能是一一对应,并且对应你当初的行。而你想起的务必是知,只是你的意识让你误以为,你的记忆想起的只是你意识里认识的那个东西。这也是你想不起来小时候的事情的原因,因为那时候你只有感觉,没有语言,没有东西能与之对应,只有场景、触觉、味道、感觉等等非语言的非意识的东西,能让你想起来。这就是记忆的本质。只有在知的层面,你才能更好的记住一个东西,你必须凭借感觉,才能更好的去记忆。这一方面以后有空我会深究。

有答主说,知是你做事情时脑子里会时不时闪过打游戏的念头,然而这因人而异,因每个人过去的行而不同。有些人从不打游戏,打游戏的人,上课上班的时候,在别的环境下,脑子并不会闪这种念头,只有在家才会这样,因为之前的行导致的这样。

那些道理只能指引你的某些特定情况,如果你仔细体悟我所说的东西就明白了,我说的思维模型,才是你每时每刻遵循的规律。当你仔细考虑, 产生了对这种规律的知,以后你时不时就会想起我的话,时间越长,你的体悟越深。任何只适用于某个人,某种特殊情况,某个环境的一些道理,只能对应你一时的规律,看似正确,但只是在这个规律里,对某种特殊情况,找到了好像正确的解一样。

好吧我再多说一点,如果你实在想不通,可能是你对自己最大的误解,是以为记忆跟时间有关系,其实没关系,遗忘的唯一原因是替代。时间是你的意识创造出的一种概念,是和语言一样的一种工具。世间万物遵循的是自己的简单的运行模式,然后不断循环。你也是世间万物的一部分,你的规律绝对不会是用你创造出来的这个概念来解释的。身体有时间概念吗?它会巧妙准确的按照时间来运行?不可能的,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模式而已。

当你有了新欢来替代深爱过的前任,你想起他来就不难受了,明明之前爱的死去活来,被替代之后,就无感了。你看到一个东西,并不会想起曾经所有有关这个东西的知,因为你只会想起来上次。你能回忆久远的事情,是因为你有意识,有对应的知能让你找到,比如说你几年级,或者说初中的时候,这个“几年级”、“初中”,就是能对应到那时候的媒介,跟你说几几年你却未必能想起来,因为这个媒介没有对应的信息。很多事情你没有忘记,只是没有想起来,遇到与之关联的信息你就会想起来。某一刻有些东西你看一眼就瞬间记住了,那是因为那一刻你有特殊的感觉,有一种格外的清晰的知,这种感觉,能与未来的你对应。你会骑自行车,这辈子都会,不是隔几年就忘记了。你永远不可能忘记一个人,那些在痛苦中苦苦追问怎么忘掉一个人的,是想要自己想起来那个人,却再也没有之前心动的感觉,ta对那个人的知,需要被替代才能被治好,所有的有效的疗法都遵循这一规律。常说的时间和新欢疗法,新欢是直接替代,时间是因为你偶尔做别的事情,去行的时候,改变了你们之前点点滴滴对应的知,本来这些点点滴滴让你回忆起ta,但是这次你面对这个媒介,想起来ta了,但是你这次在做别的事情了 ,毕竟ta不在身边了,痛苦但是你还是会行,会因为各种原因要去行,比如有人拉你打游戏,比如今天任务很多要带回家做,比如快考试了必须要复习,做了这些新的行,你的点点滴滴里,下一次就让你没这么难受。

你一定要大胆的敢反思自己,敢反思自己的一切常识,才能找到自己的规律。如果你有认真思考,将来突然有了奇妙的感觉,希望能来找我,给我个反馈。

---------------------二更

我觉得有必要再来强调一遍。知是感觉,是一片汪洋大海,你的意识、你以为的思维,只是这片汪洋大海中的一部分,能被你更好的感知的一部分,你觉得自己复杂,是因为过去的行的积累,你过去学说话写字,不停的去经历去行,才有了现在的你。是感觉控制着你的行为,不管你的喜怒哀乐,还是你的欲望,都是感觉。意识和语言只是这种感觉的表达,比这种感觉低一层,而且它带着各种动机,各种目的,并不准确,还让你深陷其中,察觉不到背后的那种感觉。

我也忘记上面有没有提到,自身的状态、感觉,也是一种媒介,也会有一一对应的信息。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你思考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行。悲伤的时候,你会突然想起之前的伤心事。有时候午夜梦回,突然觉得曾经很对不起某个人,做过很过分的事儿,也会突然幡然醒悟,自己曾经的某件事做错了。前几天看到过一个回答,在别的文章里提过了,我再搬过来一下,是我在一个关于学习的问题里,截图的最高赞答主的一段

侵删

相同的情绪、相同的情境,更容易让你回忆起来,是不是满足了感觉的一一对应?加上我前面说过的,你回忆起来的其实是感觉,是知,只是你单独从那个知的场景里,取出了你要的文字而已,不代表回忆就只有那些文字。最后说的分散学习,原理就是通过这样分散的行,让想要记住的东西,脱离环境状态,而转化成长久记忆的那种感觉。那种感觉是什么样的,该如何描述,我没有深究过,大概只有随意的运用自己的知,随意的创造感觉才行,要是现在我还在上学,可能此刻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我早就不用背书了······补充个例子,我当初上学的时候做过实验,突然想起来。做完数学卷子,我问同学,你能按顺序把刚才写过的答案背下来吗?他想了想说不能。于是我给了他一张一模一样的空白卷子,他看到题目根本没有计算,就把试卷做完了。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离不开知行合一,它都有用武之地,不是某一刻某件事情,或者某些事情,是所有事情,任何事情,你都身处其中。希望你早日体会到,早日能用这个模型去解释眼前的事情。

然后,王先生为什么,说要致良知?因为知行合一是你运行的规律,它里面没有善恶。就更不要说本性善恶之类的了,地球上某些地方,那些孩子做出一些恐怖的事情,眼睛都不眨一下。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本身就没感觉,有感觉的是你。是你看到那些事情有感觉。

你经历的失望和苦难,给你了共情的能力,看到对应的情况,你就有怜悯之心。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有些人是麻木的。某些事情你也有麻木,有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情况。你所抵触的,当你去做了之后,下一次就不会了。所以说,出轨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一次发生之前,人是很抵触的,是有道德约束,责任感约束等等,是有一种知、一种感觉的束缚的,但是它只是某一刻,如果欲望的知更强烈,一旦做了,第二次的时候,会发现也就这样,没什么感觉,天不会塌地不会陷,跟吃饭睡觉一样感觉很平常。极端一点,你要是刻意违背目前的充满怜悯之心的知,你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别人看着恐怖的事情,你做起来没感觉。

所以王先生要我们,一定要有良知。

王先生自小心中就有一颗敢于怀疑一切的种子,他敢于怀疑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怀疑当时大家的共识,甚至怀疑千古圣人的学说。他的悟道,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颗种子长时间以来的开花结果。但是,他也自小就想要当圣人,良知在他的灵魂深处枝繁叶茂,他是个善良的人,也教导我们要善良。那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真让人动容。


--------三更

啊我自己都烦了,没想到要三更的,但是其实我本人也是会后知后觉,写的当时感觉特别强烈,感觉自己表达的特别清楚,但是完事以后过段时间又总觉得不到位、不够客观。我知道的确有人看完也体会不到我说的感觉到底是什么,那是一瞬间的感觉,但是那一个瞬间,你可能要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去描述那种感觉,实在体会不到就从我讲知那里再看看。不过只要你对这个问题有强烈的好奇,以后也会在某个瞬间突然顿悟的。

更都更了,补充点东西呗顺便。不要觉得小孩子是憨批,凡是能给他们特殊感觉的事情,他们将来都会后知后觉的想起来的。不信你去知乎搜搜小时候回忆的话题看看,记得自己还在吃奶的时候的事情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记得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对这个我表示实在想不通也理解不了·····不过记得小时候的事情的是真的很多很多。印象深刻的是有个答主的朋友,两岁被爸爸的朋友猥亵,看到成年人丑陋的下体,极度震惊,于是记住了那一刻。到后来长大后,后知后觉,知道自己曾经被猥亵了。不要把小孩子当憨批去教育,你只是比他运行久一点,比他高级一点而已,你留下的疤痕,留下的阴影,有些真的是不可逆转也无法抹去的。记住,感觉对应到了都能想起来,一一对应的是感觉。

另外,我举过的那个听歌的例子。找一首以前听过的,但是很久没听的,听了能体会到当初听的感觉。但是你现在听了之后,下次就难体会到那种感觉了,会被你现在听歌时候的感觉替代。童年还有过去的美好,有些东西是一次性的,想起来了反而会被忘记。有时你把自己的经历拿出来跟别人讲一遍,事后会觉得自己好像淡忘了那段经历。当你为了装b或者其它目的一直把一段经历讲了又讲,会觉得自己像个旁观者,脑子空白的在用喉咙说话,却根本体会不到自己当初经历时候的状态、心境。甚至,那段记忆会慢慢变成你为了眼前的目的而修饰的样子(为了给对应的人树立形象或者隐瞒什么秘密之类的),很多细节被你改了,但是你自己也没发现,你觉得就是那样的。把一段回忆掏出来,反而是为了遗忘,这一点有时候令我很悲伤。

我本不该举那么多例子,本来随着你的经历,很多东西自己也能体会到,我只是提前说出来了。而且每个人经历不同,你们每个人会结合自身,迸发出各种奇妙的想法,有些肯定连我也做梦都没想到过。也因为每个人经历不同,可能对有些例子没感觉,有些却更好共情,这也是我不删的原因。就这样了,望诸君务必做个好人,务必。

(附个彩蛋,假如你每分每秒细到一个眼神都不按之前的下意识去做,时时刻刻违背自己过去的知,可能会进入一种奇妙的犹如在做梦一般的感觉)

------------五更

(回复一个常见疑问:不必执着于我字里行间,有些地方表达侧重点不同我用词也不同。意识当然可以控制自己,当然与行为有关,意识也是行。但是只是控制一部分的行为,比如一会儿去哪儿买个冰淇淋什么的,大部分在于知。开头的喜欢的问题,我当然承认你是真的喜欢,但是那里表达侧重点不同。)

知行合一是规律,是反驳前人将知行分开的观点,是告诉人们,有什么样的行就有什么样的知。不是做到知行合一,知行本一体,你要做的是致良知。真正的精髓和方向是致良知。等你真的做到致良知,你现在渴望的,那时就不再渴望,有些事情不做也并不会不舒服,比如世间的各种诱惑。看到这,以后你已经不会再轻易的困惑或者迷茫,你会变得强大,会有自己的屠龙枝。希望你坚守本心,不要成为恶龙。

龙死了,屠龙的少年不成为恶龙,也会快乐吗?

那些会成为恶龙的人,自己觉得你不快乐, 其实你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度量的。

有同学不明白我这一更的意思,我再举个栗子,小朋友的欲望在于各种玩偶玩具,他觉得你没玩具不快乐,实际上你对玩具没感觉。我说直白点就是,你身居高位也不必陷入各种诱惑的深渊,只要你克制自己的那种知,然后那些对你来说就不再是诱惑。借用评论区的话,只要你有良知,杀人剑在你手里也只是切菜刀。任何人都能成为圣人。另外下面一段写给学生/人类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祖国的花朵/屠龙的少年少女。

(不建议真的去用记忆宫殿之类记忆知识,知识繁杂过多,最后宫殿都不够用了。尤其是理科不建议。你对一个公式,会默写和有感觉,即“会用”,是两码事。不要轻易否认自己,觉得自己智商不行,没有这种事儿。你不知道别人知道,只有一种情况,他经历过(思考过/看到过/听到过/见过),这不是智商问题,智商不能让人知道没经历过的,不然为什么爱因斯坦牛顿那么聪明,懂的还没你多,掌握的信息还没你高级。要有钻研精神,这是所谓智商的精髓,钻进去亲自把难题解开,过程中的一个个灵感是最重要的东西,这种灵感的积累,才是脑子越用越好用的原因,才是解决难题的关键。不要没事总想着抄一下吃现成的。先说这么多,其它的一时想不起来。如果有同学在实践中有什么心得,可以跟我交流,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或者跟你谈谈都可以。)

----------四更

我发现这个答案两极分化很严重。看懂的人觉得透彻简单,看不懂的人说我讲的复杂,理解到哪儿去的都有。不管你们称我说的那个感觉是潜意识,还是认知模型,还是第一性,还是人的本质,还是情绪,还是原始感知,我能感觉到你们语言背后的知,我知道你们在跟我描述同一个东西。但是还有一些人,一看就是根本没看。我讲的也不是复杂的东西,一万多字讲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全篇在用语言尽量客观细致入微的给你传达言外之意。这背后包含了太多东西。所以不要跳着看一眼就说“能一句话总结一下吗”之类的,我要是就放一句话或者一张图在这,你能得到和现在一样的信息吗?今天我发现,我在让一千个人眼里的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另一个维度统一。这篇文章没有我的总结,总结在你自己那,你们每个人 把它表达出来用的文字都不一样,但是同志之间能看明白,其他人看了也不知道你说的什么东西。然后,如果你看到这,也看懂了,我们就是同志了。人与人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沟渠,犹如泰戈尔的那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鲁迅先生也说过:“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有些东西,只有同志才能理解你,你跟人面对面都说不清。

哦对了,彩蛋不重要,不需要去琢磨这个。

还有很困惑的地方,可以私信或者评论,有空会回复。所有评论我都会看。无论如何,谢谢耐心看完的,并且理解的人。一些机灵的同学马上能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想法,看着就舒服,建议看一下评论区加深理解。点进来直奔评论区发表主观看法的不回;看个开头结尾臆断的不回;没有按照顺序一句话一句话思考的,跳着看几眼就假装通读全文的也不回。(因为总有人看几眼就乱猜,猜又不知道猜到哪儿去了,还偏要以为我是那个意思,就很不想交流)

--这里不会再更了。后续补充之类的,在我的主页置顶目录里。建议隔一段时间看一篇,否则不好消化。如果没有问题就没必要看,好好生活。唉,太多人都只看到了自己知道的东西,就以为懂了,别再说像这个像那个,跟你想的像了,一开始还没什么,现在我发现这些人都是往自己的已知里一套,说得通,就以为我讲的就是你那个。其实你知道自己想了什么,却根本不知道我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