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治療計畫

當口腔內問題較多較複雜的時候,必須和醫師對整體的治療計畫達到共識,彼此朝同一個目標前進。

 

明確提出我的要求

每個對牙齒的期望是不同的,有的人希望疼痛能夠被解決就好。

有人希望能恢復咀嚼功能,但就功能上來說每個人的需求也不一樣,所以您的牙醫應該要更進一步詢問您的飲食習慣,是否喜歡啃硬物?是否偏好燉煮軟爛的食物?是否飲食習慣改變是因為牙齒出狀況,想趁此機會改善好讓自己能再享用美食?

也有人主要的要求是美觀美觀還是美觀,那怕中看不重用都沒關係

醫師提出解決方案

在了解求診者的需求之後,您的醫師可能會提出幾個可能的解決方案,不同的治療方式各有其優缺點,您可以請醫師為您解釋和分析

找到雙方有共識的做法

治療計畫只有適不適合,沒有所謂"最好"的治療計畫

以較為常見的單顆牙齒缺牙來舉例,可選擇的治療方式其一是做傳統牙橋,需要修磨缺牙區兩邊的牙齒,將三顆牙齒裝上假牙連結在一起,有如一座橋,費用較低療程較快,但犧牲前後牙的齒質且清潔起來較自己牙齒不容易。另一種方式就是單獨缺牙的位置植入人工牙根俗稱植牙,費用較高療程較長,但因為不會影響鄰近的牙齒,因而近來較受患者歡迎

以台大為例,單顆植牙的費用從簡單到困難(需補骨頭)平均價格從八萬到十二萬不等,遇過不少民眾聽到植牙的諸多優點,就是非植牙不可,卻因為價格因素或是貪快,一家看過一家,想要快點做好或是能多便宜就多便宜,最後卻得到個充滿問題的植牙只好花更多錢來重新來過,毀不當初。

各種醫療的收費反映成本,從醫師的專業度到材料的品牌。貴的不一定好,但便宜的......能期待多少呢?就好像去王品牛排,當然不可能殺價,衡量了一下預算決定去路邊攤吃牛排,牛排是吃到了,衛生程度就別要求太多,食材也別多問是不是組合的肉了。日常食物吃到不好的大不了吃壞肚子難過個幾天,牙齒弄個不好不是一下就能解決的事,每天在口內提醒您它的存在,要重來多花時間又多花錢,真的是花錢活受罪。萬一比較比到超乎想像的價格,或是好多醫師都說不行做卻有醫師說沒問題,先冷靜,多研究,好好想想是不是too good to be true......

因此,包含預算都在討論範圍之內,如此一來醫師可以協助提出更符合需求的治療計畫,能滿足需求的計畫才是好計畫

同理﹑,每個醫師擅長和看診風格也都不同。討論治療計畫的過程中,您也可以更了解醫師的性格,開始治療之後患者就好像和醫師在同條船上了!選定了目的地,挑醫師就好像挑船長一樣,開得快的還是慢點但平穩的就看個人喜好了

執行治療計畫

有時療程會有些不適,像是修磨牙齒的酸軟,牙周治療後的敏感,活動假牙試戴時牙肉破皮等等等,有時醫師在開始治療前會針對可能讓您感到不舒服或比較辛苦的部分和您提醒,降低您的不安。而如果療程中發現了什麼令您憂心的事,在回診時和醫師討論都是非常歡迎的。甚至如果有較為緊急的狀況,也可以和原診治院所聯絡,看是否要提前回診給醫師檢查

有時有病人一開始只想解決疼痛,後來發現咀嚼功能越來越好,越來越注意自己的牙齒之後開始想著要更好看。如果有對於就診需求的改變,可以大方地告訴醫師,甚至重新討論治療計畫,因為有時治療目標不同,選擇的治療方式就會有所不同,和您的醫師討論才會知道目標的改變會不會使得接下來的療程繞了遠路

和醫師一起往同個方向努力,最後就能達到目的地:)

P.S. 在醫院時碰過不少患者抱怨,以前做治療的診所說是終身保,一回頭診所都倒了,也不知道該去找誰。如果知道為自己治療的醫師姓名的話,衛生福利部有提供醫師的執業場所查詢,只要您的醫師有繼續執業,就能查得到他的新地點。(為了保障民眾權益,醫師就沒什麼隱私可言了)

http://gis.mohw.gov.tw/index.asp?search=2

P.P.S. 不過常見做了治療出狀況後忠厚老實的婆婆/伯伯氣到也不願意再看原本的醫師了,所以只好多花錢換地方重做:(
醫師和診所真的要慎選

arrow
arrow

    陳映瑜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