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为什么被称为「香港的女儿」,她代表了怎样的香港精神?

关注者
64
被浏览
114,155

26 个回答

梅艳芳一身江湖豪杰气,是香港精神的极致体现。

内娱也没有梅艳芳这样的侠女。

内娱的大姐大,跟大哥大没两样,都会在酒局上逼人喝酒,对方不想喝,就撂下话来:你想好了,这可是北京。

内意思是,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那就别想上我的码头,可整个这一片都是我的码头。

而梅艳芳是替女演员挡酒。

香港人守望相助的精神是怎么来的:

梅艳芳出生的60年代,战后婴儿潮一代还没长大,后来被津津乐道的本土文化还没扎下根来。

彼时还是典型的移民城市,是中转站,是避难所。人们总期待像无线电里唱的“雨过天晴,又向他方跑”。

代表旧日派头的上海人聚居区里,听的都是“自家粮食自家找,自家房屋自家造”,其实也是一砖一瓦从头来过的意思。

更多的是梅艳芳家里那样,穷苦人家,漂泊到香港,为吃口安乐饭。他们天然是同病相怜,自然少不了同舟共济。

梅艳芳去世前一年,《东周刊》发了刘嘉玲绑架被虐裸照,梅姐带着整个香港演艺人协会游行抗议。

刘嘉玲本人到了抗议现场,车门打开,第一个握住她的手,把她牵下车来的,是梅艳芳。

游行中,梅艳芳一直站在刘嘉玲身边,慷慨陈词:天地不容!这些刊发照片的人,在挑战香港法律,挑战道德良心!

在场的那些老港星们,大多跟梅姐一样,学历不高,没念过多少书,都是靠自己赤手空拳瞎打拼的穷小子、穷丫头。

关于梅姐的侠义事太多了,我只是随便挑几件,就写出这么一大篇来。对梅艳芳最多的评价,都是说她女中豪杰,敢作敢当,有情有义。

圈里人尊称一声梅姐,不是因为她势力大,人脉广,会拉帮结派,排除异己,而是真的尊重这个人。

王晶到现在提起他们香港电影圈,还总是一脸骄傲地说:我们非常团结。

没有人拍了或者演了烂片,就怪观众垃圾,网暴,没水准。

港圈是反过来的,电影不好看,观众会直接站起来骂,哪个导演拍的,叫他出来,打死他!

梅姐也不会把自己当人上人,她始终只当自己是个艺人而已。

在宣告自己患病的发布会上承诺媒体和观众:

“你们放心,我是个专业的艺人,只要我出现在你们面前,你们就会一个精神奕奕的梅艳芳。”

这又是内娱没有的,专属于当年港圈的专业精神。

梅姐说到做到,生前最后一次采访,人已经瘦到脱相,略微发抖,口齿含糊,依然昂着头,瞪大眼睛,面带笑容看着镜头说:

等着我康复回来。

这个时代不配怀念梅艳芳。

可能再往下细化,是这个非黑即白、党同伐异的时代,这个推崇极端利己的时代,不配怀念梅艳芳。

在部门内的98后里做了个完全不完全统计,结果表明年轻人对张国荣还有点滤镜,但对梅艳芳大多概念模糊,甚至并不关心。

大胆说一个我早就得出的偏论:

虽然同是一代巨星,但张国荣是超越时代的。

他的舞台,他的电影,他的思想,他这个人,放到今天看依然是绝对先锋。

而梅姐,某种意义上,是属于过去那个时代的人。

讲个故事吧,一个只会发生在过去的香港的故事。

有个叫罗君左的演员,TVB的金牌配角,大家应该都脸熟:

罗君左认识梅艳芳时,梅艳芳还不是梅姐,只是走穴跑场子的小梅。

小梅是酒吧驻唱的小歌手,比她大四岁的罗君左是酒吧客人。

就这么认识了,一大帮朋友吆喝着去喝酒吃饭,喝着喝着,罗君左和隔壁桌吵了起来。

对方是港片里的配枪阿sir,横得要拔枪,小梅想都没想,径直挡在罗君左身前。

不见半点惧色,大声冲拿枪的人理论,成功击退对方。

罗君左看呆了——原来武侠片里的女侠真的存在啊!

没多久,小梅参加选秀比赛,拿下冠军,签约大公司,发概念专辑,唱爆款剧OST。

结识刘培基,香港头牌设计师,帮她从头到脚包装一番。

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再没有那个父亲出海一去不归,跟着妈妈姐姐,四处卖唱谋生的穷丫头。

再没有那个被同学排挤,斜眼相看的“不正经小歌女”。

再没有那个学历只有中学二年级的,早早入社会打拼的没文化小青年。

只有顶级大明星。谈笑有名流,往来无素人。

梅艳芳拍戏不多,不算全职演员,但到了80年代末,片酬比林青霞、张曼玉……比所有女明星,和大多数男明星都高。

单片能拿到100万港币。

再看罗君左,快30岁时,母亲重病住在私立医院里,罗君左全部积蓄加起来只有一万两千块。

那可是1987年,香港经济腾飞的时代,人均收入追平英国,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全民考证考学位,全员炒股炒期货,房价也还不是那么高不可攀。

整座城市都在蠢蠢欲动,人人都揣着跃升阶级的希望。

还有林青霞、张曼玉、关之琳、钟楚红……满屏数不尽的绝色大美人,和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一样,让人目眩神迷。

可繁华永远是少数人的,罗君左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甚至还不如普通人。

娱乐圈里的卑微打工人,只是珠光宝气背后的一个阴影。

按照一般人的习惯,相识于微时的好友,阶层拉开以后,一定会渐行渐远。

一个没利用价值,一个想抱大腿排不上号。

或者不想抱,朋友混越好,越要远远地走开,不想被说沾光。自尊心背后还是自卑,更刻薄地说,一定会嫉妒。

就算没这些弯弯绕,也会因为圈子越拉越远,很快断了联络。

可梅姐不是一般人。

她主动给罗打电话,开门见山:

“缺钱吗?”

“不缺,不缺。”

“没事,有我在,我给你撑着。”

过了几天,梅艳芳去日本出差去了,她大徒弟草蜢受托找到罗君左,递给他一张支票。

罗君左打开一看,金额那栏是空白的。意思是,需要多少,你就拿多少。

罗君左没有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他如果是那种人,估计梅艳芳也不会拿他当朋友。

梅姐又不傻。罗君左写下:3700元。

现在盘点梅艳芳的一屋老友记,盘点的都是张国荣、成龙、刘德华、张学友、谭咏麟、杨紫琼,等等等等和她一样的巨星天团。

很少人想到还有一个罗君左。

看一个人值不值得交,不是看TA会不会在利益圈子里长袖善舞,是要看TA对低位者的态度。

内娱很难见到这种情形。

只有大导演拍了烂片,不肯承认。大半个娱乐圈出来抱团说“我喜欢”,怪观众不懂欣赏。

或者某个顶流过生日,又是那大半个娱乐圈集体贺寿,上演友情岁月。等顶流变下流,再来一起来出“闭门谢客”。

当初宣布《梅艳芳》定档时,我就在想,在今天写梅艳芳,最好的标题一定是:

“梅艳芳不需要男主角”;或者“她不嫁豪门,但把所有男人都踩在脚下”之类的。

我知道这样写,大家看着会很爽,很燃,一定不会有人骂我,还会夸我三观真正。

但我过不去自己这关。我最多只能取个笨标题咋呼两句,但我不能为了迎合流量,歪曲梅艳芳的原意

她从来不是现在的年轻女孩幻想投射的那种“独立大女主”。

她是属于旧时代的女侠客。

行的都是中国人最朴素的道德感——就是哪怕口袋里没有半毛钱,也照样要路见不平、挺身而出。

那个时代过去了,哪怕在香港,也再不会出现第二个梅艳芳。

尖沙咀的星光大道上,梅艳芳和李小龙的铜像并肩而立,刘德华为她手书:香港的女儿。

既是向她本人致敬,大概也是对那个逝去时代的缅怀。

不过那种拉帮结派、拜高踩低的大姐大、大哥大们,倒是随处可见。可能还会一代传一代,世代流传下去。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风小浪(ID:vistawenyu)

“我是中国人”香港的女儿梅艳芳,一个拥有家国情怀的时代女性

梅姑,高挺的鼻梁,棱角分明,英气十足,带着一股刚硬的帅,无论长发短发都有一股挡不住的气场。硬朗帅气温婉柔美她都有,她的眼睛写满了故事,深入的眼窝,风情无限的厚嘴唇,她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完美的诠释了东方女性的美。

梅艳芳是百变女王,舞台女王,她的造型就算现在拿出来看都是前卫时尚的,她总是别具一格的装扮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婚纱,是梅姐最后的战袍。嫁给舞台,是她最后的坚持。

虽然爱情坎坷,但到最后她也相信爱情渴望爱情,这样的豪爽豁达又敢爱敢恨又有谁能不爱。

梅艳芳被誉为“香港的女儿”20多年前的一段采访,让人记住了她的爱国情怀。舞台上的她,音律准,舞蹈棒,拍子好,台风一流。当之无愧的“芳华绝代”

最后的一个转身,最后一句“拜拜”她是歌手,演员,慈善家。多重身份,是香港娱乐圈的传奇,不管是人品还是才华都无可挑剔。

大家都知道梅姐最后因宫颈癌去世,告别了自己短暂又辉煌的一生。如今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女性的健康更是要重视起来,现在很多人觉得我们每年做的常规体检就够了,其实常规体检很难发现癌症,不同年龄层女性癌症筛查都不能轻视!

女性常见的几种癌症早期发现,其实并不可怕。如果你是高危人群那么一定要提高警惕,90%的癌症在早期其实没有显著症状,所以定期的体检跟癌症筛查是必不可少的。

女人气血好才能好,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足够的营养补充,爱自己多一点。气血好的女人很美。

来源:我只是个小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