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汉字)_百度百科

[liáng]
汉字
展开11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梁(读音liáng)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1]此字始见于西周晚期金文。 [2]《说文》中说“梁,水桥也。”这里是指“梁”的本义,指桥梁。《国语▪周语中》中说“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这里的“梁”字引申为屋梁。后也用作地名和国名。 [3]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4]
中文名
拼    音
liáng
部    首
结构构型
上下结构
平水韵部
平声七阳 [5]
五    笔
ivws
笔顺编号
44153441234
字    级
一级字(编号2436) [1]
注音字母
ㄌㄧㄤˊ
统一码
基本区 U+6881

字源演变

播报
编辑
字源演变流程图 [3]
“梁”字始见于西周时期(图1)。春秋时期文字(图2)与西周时期相比较并没有很大的变化。战国时期的“梁”字却有很多的写法,结构都不尽相同。有的是承袭前代文字的写法,有的是在战国时期演变发展。秦、汉时期的文字以字形8的战国文字发展成现如今的写法。
“梁”字是形声兼会意字。字从水从木,刅声。“刅”读chuāng,是声旁。桥底下一般有河,所以从水,“木”表示建筑材料,所以本义是指桥。后也引申为屋梁。《后汉书▪陈寔传》中说“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这里“梁”字又用为地名,后也用作国名。 [3] [6]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读音
词性
释义
例句
英译
例词
liáng
名词
桥。
《诗·大雅·大明》: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孔颖达疏: 造其舟以为桥梁。
唐·刘长卿《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己》诗: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
宋·王安石《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 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
陈毅《过黄泛区书所见》诗: 陷泥过膝及腰腹,人马欲渡川无梁。
bridge
河梁;津梁;桥梁;梁缘;梁头;梁津;梁栈
堤堰;鱼堰。
《春秋·襄公十六年》: 公会晋侯、宋公……小邾子于湨梁。
杨伯峻注: 湨梁,湨水之堤梁。
尔雅·释宫》: 堤谓之梁。
dam
房梁。
商君书·兵守》: 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
晋·张协《七命》: 音朗号钟,韵清绕梁。
前蜀·毛文锡《更漏子》词: 宵雾散,晓霞辉。梁间双燕飞。
宋·欧阳修《河南府重修净垢院记》: 净垢院在洛北,废最甚,无刻识,不知谁氏之为,独榜其梁曰:长兴四年建。
girder;roof beam
横梁;悬梁
泛指横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
《尔雅·释宫》: 楣谓之梁。 郭璞注: 门户上横梁。
楼板梁。
物体或人体上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
《诗·小雅·甫田》: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
鼻梁;脊梁
指冠上横脊。封建时代区分官阶的冠饰。
后汉书·舆服志下》: 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宋·吴自牧《梦粱录·驾出宿斋殿》: 其头冠各有品从:宰执亲王九梁,加貂蝉笼巾;侍从官七梁;余官六梁至二梁有差;台谏官增豸角耳。所谓梁者,则冠前额梁上排金铜叶是也。
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 外九梁朝冠、鹤补朝服、金带、朝鞋、牙笏上。
古九州之一
《书·禹贡》 黑水西河惟雍州 唐孔颖达疏: 从梁适雍,自南向北,故先黑水而后西河。
Liang prefecture
稻粱。通“粱”
《淮南子·人间》:养以刍豢黍梁。
millet
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ridge
动词
架桥、修桥。
左传·庄公四年》: 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
杨伯峻注: 梁溠,于溠水筑桥。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
裴骃集解引如淳曰: 为北河作桥梁。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村路因水啮成谷,梁之。村人日行车过桥,桥根坏,坠车焉。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 即大金沙江上游,捍堤三十余里,居民夹岸而梁其上。
make a bridge over
[4] [7]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 吕张切
水桥也。从木从水,刅声。 [8]

说文解字注

水桥也。
梁之字用木跨水、则今之桥也。孟子:十一月舆梁成。(古本如是)国语引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大雅:造舟为梁。皆今之桥制。见于经传者,言梁不言桥也。若尔雅:堤谓之梁。毛传:石绝水曰梁。谓所以偃塞取鱼者,亦取亘于水中之义谓之梁。凡毛诗自造舟为梁外,多言鱼梁。
从木水。
会意。刄声。吕张切。十部。
古文。
水阔者必木与木相接。一其际也。 [9]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古文:𣹷渿。《唐韵》《集韵》《韵会》吕张切。《正韵》龙张切。𠀤音良。《说文》:水桥也。《礼·月令》:孟冬谨关梁。《诗·大雅》:造舟为梁。《尔雅·释地》:梁莫大于溴梁。
又石绝水为梁。《诗·衞风》:在彼淇梁。《礼·王制》: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
又梁,水堰也。堰水为关空,承之以笱,以捕鱼。梁之曲者曰罶。《诗·齐风》:敝笱在梁。《小雅》:胡逝我梁。
又《尔雅·释地》:堤谓之梁。
又屋脊柱曰栋,负栋曰梁。《尔雅·释宫》:楣谓之梁。
又冠梁,冠上横脊也。《汉大官令》:冠两梁。
又陆梁。扬雄《甘泉赋》: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注:陆梁,乱走貌。
又跳梁。《庄子·逍遥游》:貍狌东西跳梁,中于机辟。
又彊梁。《金人铭》:彊梁者不得其死。《后汉·礼仪志》:神名,能食鬼。
又大梁,西方之宿。《尔雅·释天》:大梁,昴也。
又州名。《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
又国名。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阳,是谓梁伯。
又大梁,地名。《史记》:魏惠王徙治大梁。
又山名。《诗·大雅》:奕奕梁山。
又吕梁,水名。《庄子·达生篇》:孔子观于吕梁。
又都梁,香草名,泽兰也。《荆州记》:都梁山下生兰草,因以为名。
又姓。《广韵》: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周梁鱣,汉梁鸿。复姓,梁丘、梁由。 [10]

宋本广韵

吕张切,平阳来 ‖刅声阳部
梁,梁栋。又州名。《书》曰:“华阳黒水惟梁州。” 《晋太康记》云:“梁者,言西方金刚之气强梁,故因名之。”舜置也,秦为汉中郡,后其地入蜀,魏末克蜀,分广汉、三巴、涪陵以北七郡为梁州,梁大同年复移在南郑。亦姓,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本自秦仲,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是为梁伯,后为秦并,子孙奔晋,以国为氏。又汉复姓,十二氏。《左传》有梁其踁,鲁伯禽庶子梁其之后。又鲁有仲梁怀,晋有梁馀子养、梁由靡,秦有强梁皐。《庄子》有卜梁倚。楚文王庶子有食邑诸梁者,其后为氏。鲁有谷梁赤治《春秋》。《史记》有将梁氏。汉光武时有侍御史梁垣烈,新垣衍之后。汉明帝时有梁成恢,善历数。 [11]
《康熙字典》书影
《说文解字》书影
《宋本广韵》书影
《说文解字注》书影

字形书法

播报
编辑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楷体) [4]

书写演示

书写演示
“梁”字是上下结构。首先在左上方开始书写,第三笔一提完成这部分书写。随后在其左方开始书写“刅”字,第七笔一点结束此部分书写,在正下方开始“木”字书写,第十一笔一点结束“梁”字书写。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播报
编辑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l
i̯aŋ
王力系统
l
ǐaŋ
董同龢系统
l
jaŋ
周法高系统
l
iaŋ
李方桂系统
l
jang
两汉
西汉
东汉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阳唐
jɑŋ
北魏后期北齐
阳唐
jɑŋ
齐梁陈北周隋
阳唐
jɑŋ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l
i̯aŋ
拟音/王力系统
l
ǐaŋ
拟音/董同龢系统
l
jɑŋ
拟音/周法高系统
l
iɑŋ
拟音/李方桂系统
l
jang
拟音/陈新雄系统
l
ǐɑŋ
[12-13]

韵书集成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开口呼
次浊
吕张切
ljɑŋ
集韵
平声
开口呼
次浊
吕张切
liɑŋ
平声
开口呼
次浊
吕张切
liɑŋ
韵略
平声
龙张切
增韵
平声
龙张切
中原音韵
阳平
江阳
次浊
liaŋ
中州音韵
平声
江阳
离张切
洪武正韵
平声
次浊
龙张切
liaŋ
分韵撮要
阳平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