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科普一下祝枝山吗,包括他的全部帖,书法的评价,这个人的评价?

朋友很想学习祝枝山的书法,请帮忙科普一下。
关注者
16
被浏览
20,881

5 个回答

事情貌似不简单?套路了-_-||


我想你们应该是学习祝允明的草书吧

如是说风格的话,祝允明前期和后期的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祝允明也可以说也是;学百家之术,得其身之道。

从行书说起,行书取二王,赵孟頫黄庭坚,米芾之法。其中一学米芾的字势最为之重。

行书可竹记


行书题文伯仁画杨季静像赞卷

上述都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祝允明字里面所以蕴含的。

那么关键是祝允明的草书。

祝允明的草书成就非凡,学习对象必然很广,传统论述中的张芝、二王、张旭、怀素、黄庭坚都在行列之中。

不过,这些书法大家所流传的作品真伪掺杂,所以每个书家所摸到的“象”都不尽相同,学习到的成果也大相径庭。祝允明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不懈的学习与创作,不仅达到极高的书学成就,也为草书书写树立起新的典范。

就如,草书秋兴八首:落笔迅速,纵横跌宕,点的使用在此作中大量减少,布满画面是连绵不绝与提按顿挫的用笔变化,兼有密不通风与疏可走马的强烈视觉效果。

草书秋兴八首诗卷

虽为狂草作品,却能狂而不乱,点画间合乎规矩法度,显示出高超的用笔技巧与深厚的书学涵养。

草书唐诗轴


想学习祝允明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基本功。

加油

祝允明(1460-1526)



祝允明像
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孔继尧绘。

   字希哲、晞喆。因右手多生一指,故自号支指生、枝指生、枝指山人、枝山、枝山居士、枝山樵人等。世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幼就聪慧过人,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以后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弘治五年(1429)中举,以后便久试不第, 正德九年(1514),他被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在岭南五年,后升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正德十四年(1519)年称病还乡。他的仕途与他的祖辈和儿子来说,都相差甚远,实际上他是一个不得意的文人。他和唐寅等人意气相投,玩世狂放。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 “吴中四才子”。晚年,他喜独居作诗文,崇尚魏晋风流和禅宗,生活更加放浪形骸而不乐拘检,甚至玩世不恭,在吴门派中,他算最具有文人特质的一位。

  祝允明父为徐有贞女婿,自己又是李应祯之婿,祖父祝颢为进士,曾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受到多方面的熏染。《明史.文苑传》称其“能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

  他的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其书《出师表》谨严浑朴。晚年,临写《黄庭经》不注重点画的形似,而结构疏密,转运遒逸,神韵益足。嘉靖末的书法家王樨登说:“古今临《黄庭经》者,不下十数家,然皆泥于点画形似钩环戈磔之间而已,......枝山公独能于矩绳约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他的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人称:“枝山草书天下无,妙酒岂独雄三吴!” 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认为:“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褚(遂良)公。”

  代表作有《草书贾至大明宫早朝诗轴》,《箜篌引(即草书曹植诗手卷)》和《赤壁赋》等,流利洒脱,奔放不羁。《名山藏》说:“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


书法经典鉴赏附释文:

立轴

祝允明 草书五代谭用之《赠索处士七律诗轴》



释文: 不将桂子种诸天,长得寻君水石边。玄豹夜寒和雾隐,骊龙春暖抱珠眠。 山中宰相陶弘景,洞里真人葛稚川。一度相思一惆怅,水寒烟澹落花前。

草书杜甫秋兴诗轴 资料不详

释文: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秋兴八首之一 漫书于世思堂 祝允明


《草书贾至大明宫早朝诗轴》纸本草书 173.8×48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件草书气度不凡,极具节奏感的用笔以及蕴含其中的无尽的激情,笔势雄健,情浓势足,风骨烂漫。

释文: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锁 ,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里(池上),朝 朝染翰侍君王。枝山



《草书杜甫秋兴之一诗轴》纸本草书 106.5 ×37cm 辽宁博物馆藏

释文: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飘菰米 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枝山

《行书秋轩赋轴》纸本行书 91.5×27.7cm 上海博物馆藏

纸本 纵91.5厘米,横27.7厘米 此件作品为祝允明二十七岁时所作,因此书风近松雪道人。

《乐志论草书轴》 111.2×29.3cm 苏州博物馆藏

释文: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难,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珍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 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风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操,发清高之妙曲。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凌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志入帝王之门哉!右书乐志论。枝山祝允明。

  此为苏州博物馆藏“联璧奇珍”之一,即集明代吴中书画大家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唐寅沈周《行书五律诗轴》、文徵明《草书七绝诗轴》、祝允明《乐志论草书轴》、唐寅《行书七律诗轴》四大家书法字轴成一堂。书画鉴藏家钱镛藏有祝允明晚年草书《乐志论》轴,后其妻舅吴湖帆又陆续赠与尺幅相近的文徵明草书轴及沈周行书轴,遂倡议再配以唐寅字幅,则集明代吴中书画大家字轴成一堂。沈字轴固以难求,更何况唐字轴,遑论尺幅相匹!所幸《过云楼书画记》著录有唐寅行书轴。钱经与过云楼后人顾公硕商议,各出所藏,合成一堂,以为完璧,捐献苏州博物馆,遂有此联璧奇珍。

《饭苓赋》纸本行书 143×5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草书杜甫诗轴》绢本草书 73×32cm 山西省博物馆藏


《祖允晖庆诞记》纸本行楷书 121.8×44.8 弘治三年(1490)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祖允暉慶誕記。弘治三年(西元一四九○年)六月十九日祝允明撰。
頃年有部(此字點去)使者在吾蘇。一日出俸稟粥少酒食入廨。已而還給之於外。語人曰。吾父以今日誕生。吾誕亦然。年時以午際。帥妻孥捧酒進拜二親。退更受幼者拜。於親膝前懌懌如也。今簪笏所縛。遂廢舊樂。吁惜哉。又吾鄉有一生饒於貲。每以歲初。辦匹帛。涉江濤。入京師。以趨市。或少後。則脫之艱。且守帳遲鈍。以是唯先為得之。此生因夙置集於殘冬。猝猝迫歲除。新舊交際。且初正為其六十之誕期。諸人間慶祝事。悉不得顧。拋室子於家。兼程而往。途間遭險者屢。既抵旅市。易甚滯。亦竟與後往者偕返。子本且漠然。乃嘆謂家人曰。吾以利廢慶樂。今利且安在哉。而慶樂并失之。予素喜曠達者。於時聞茲二事。亦為之生歎。以為人不分賢愚貴賤。茍一有所繫。輒自失其中懷。蓋每如此矣。彼宦者有出處之大倫在。固不可為計而為利者獨何為哉。要之。人之遂其中懷者鮮矣。夫祖允暉當誕日請予談飲竟日。以自慶幸。因謀及文記。夫允暉今年三開袠耳。非若耆耊者之難已於慶祝也。而顧能自為勤拳若是。予因之有觸前抱矣。允暉視前之宦者。其安逸之福。似若過之。而於後之鄉子。則不亦賢之。甚遠矣乎。允暉其可取也。其甚有契予曠達之喜也。予斯言之所以贈也。允暉其毌退所懷也。予之願也。允暉敬諾。予因書以留之。不覺其詞之過繁也。

   此为贺友人祖允晖三十诞辰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品楷书之中带有行书的笔意,笔致轻松自如,有圆润秀逸的韵致。

手卷

《草书前后赤壁赋卷》纸本草书 31.1×1001.7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书宋苏轼前后《赤壁赋》,为明代中期狂草书法的经典之作。笔势雄强,纵而不散,逸而能收;笔法刚健,蕴涵丰润,取法诸家。既有“二王”的遒爽,怀素、张旭的豪纵,又 有“宋四家”的潇洒和劲峭,更多自己的面貌跃然纸上。系用金粟山藏经纸书写。时值弘治十五年(1502),作者年四十三。卷后有近人李瑞清题签,明黄省曾、文徵明、文嘉、文从简、文 震亨,近人罗振玉等题跋。曾为明汪西山、虞卿收藏。

祝允明有多本草书《赤壁赋》流传于世,吾幸而睹其三本,一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二玄印社之复制品,初为其震慑;二为2006年初广东美术馆展出的广东吴南生憨斋之藏本,此本较小,亦甚精彩,后跋也颇有意趣,余数次前去观摩,屡有收益;三即为此本,2006年春,得于上海亲临观赏,印象深刻,全卷气势雄强,挥挥洒洒,得意洋洋,然展厅只能展示前半截,并未能窥全貌,为一憾也。


《自书诗卷》 纸本草书,47.3×321.3cm 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
回首望乡井,窅在东南隅。
倦鸟不出林,胡为渉川涂。
冬半多北风,疲马不耐驱。
昔行气长徤,兹来感有余。
园田茍可治,岂不懐安居。

长愧先师言,忧贫不忧道。
劳辛救寒饥,容体易枯老。
自从强年来,颇不患衰槁。
翕翕电影间,英姣亦何好。
淡然无内丧,恐有身外宝。
灵龟不朵颐,乃活岁月表。

吾足如转蓬,遇风无停时。
节候代迭序,常与家室辞。
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
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
不若巢中禽,乃免霜霰欺。
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

尝喜陈图南,托世在梦境。
亦有阮步兵,六旬且一醒。
神解与避世,此意在各领。
汩汩糟醨间,可复此冥颖。
哀哉羊皮人,方彼耀虎炳。

四十不拟老,老状日已至。
饮量复减昔,三饮已复醉。
诗来亦信口,甲乙懒排次。
游览天地间,何物如我贵。
所恨每自丧,长失本然味。

所乏百亩田,亦须五亩宅。
居食少给躬,何复世上迹。
一身自宾主,一日足抵百。
知我不暂舍,举眼天日白。
默然便归化,亦复何足惜。

安老至此日,世纷亦已经。
庄周不畏烦,为人校亏成。
五岳屹常居,四序(叙)乃迁更。
微子为之奴,箕子出门庭。
谁能外阖辟,妄动枢机鸣。
密云自西郊,荡荡周文情。

然烛能为月,摇翣能为风。
手与造化能,身在造化中。
顺时以道用,天人乃相通。
如何负相鼎,而欲求张弓。

青天恒恒高,欲上不可得。
文成食马肝,汉武知复惑。
狂念如推澜,滔天不容塞。
坐此弊其躯,亦复几丧国。
吾有升天方,难言始缄默。

卜商有遗言,学而优则仕。
学既非为人,仕复宁为己。
有玉求价沽,无道榖不耻。
瞻仰夔龙朝,俯愧蓬蒿里。
骎骎饶二毛,行行入四纪。
马逸驾可覂,风回樯须止。
亦无操御中,颠覆何足恃。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

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

贾生抗高志,慷慨为过秦。

其君或唐虞,彷佛皋契尘。

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

内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

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

提壶挂舟旁,还戴漉酒巾。

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款署:雲庄谢元和,高旷清真,不特为予历通家,诚合志益友也。为别数年,相见问近□,因□书旧语,盖此诗虽拙,颇能道愚意,中所存因,亦雲庄意中语也。他日相见,看此当不复如今日视昔者乎?

庚辰十一月十日,祝允明在新居小楼中书。

《草书怀知诗卷》 纸本草书 29.8×545.5cm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

怀知识诗

卧病泊然,缅怀平生知爱,遂各为一诗。少长隐显,远近存殁,皆非所计,只以心腑之真。凡有十八人,共诗一十九首。书似延卿尊舅亲家清览。岁寒十人。顾明府荣甫。鸡山燕市每依依,此日都抛入洛衣。家近郁林公旧隐,门如彭泽令初归。空怜旧社惟君密,却笑无车访我稀。最枝山居士祝允明。

岁寒十人。顾明府荣甫。

鸡山燕市每依依,此日都抛入洛衣。家近郁林公旧隐,门如彭泽令初归。空怜旧社惟君密,却笑无车访我稀。最爱沧浪池水好,几时同坐一方矶。

钱太常元抑。

入室芝兰始见熏,也知孤陋合离群。烟霄每自冥黄鹄,城市安能驻白云。震泽晚山青历历,漕湖秋水碧澐澐。相思只隔中三月,会把清辉两地分。

王文学履吉。

《小楷一江赋卷》 纸本楷书 20.4×137.2cm 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 上海博物馆藏

《草书李白五言古诗卷》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液。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黄犬成叹息,绿珠成衅仇。
  何如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西岳莲花峰,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子,吾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
  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款署:枝山老人书李谪仙数首。

卷后有吴湖帆题跋 “甲午(1954)消寒,与王文恪《手书诗》卷同获观数青草堂,吴倩。”并钤有“湖帆鉴赏”印章。“数青草堂”是钱镜塘的斋名,可知此卷当是吴湖帆为钱镜塘进行品鉴的藏品。时已成为海上画坛盟主的吴湖帆对于比他小十多岁的钱镜塘颇有提携之恩。通过与吴湖帆的交往,钱氏提高了鉴定眼光,二人被誉为海上“鉴定双璧”。

《行书牡丹赋》 30.6×529.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行草书《牡丹赋》,有自题云:“甲申岁春三月望日,过汤氏西园观牡丹盛开,廷用酒次出纸索书舒元舆牡丹赋,遂书以归之。允明”,并钤“晞哲”、“包山真意”二印。可知该卷是应友人所请,书唐舒元舆所撰文学名篇《牡丹赋》,时在嘉靖甲申(一五二四年)三月十五日,祝氏六十五岁。此卷由故宫博物院收藏,纵30.6厘米,横529.6厘米。钤有“昌伯所得”藏印一方。

释文:牡丹赋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乎深山,自幽而著。以为贵重所知,花则何遇焉?天后之乡,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渐盛。今则自禁闼洎官署,外延庶士之家,弥漫如四渎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 ,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近代文士为歌诗以咏其形容,未有能赋之者。余独赋之,以极其美。或曰:子常以丈夫功业自许,今则肆情于一花,无乃犹有儿女之心乎?余应之曰:吾子独不见张荆州之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观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赋。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尔,与牡丹何异哉?但问其所赋之旨何如,吾赋牡丹何伤焉,或者不能对,余遂赋以示之。
  圆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发为红英。英之甚红,钟乎牡丹。拔类迈伦,国香欺兰。我研物情,次第而观。暮春气极,绿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晓驱。动荡支节,如解凝结,百脉融畅,气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将愤泄。淑色披开,照曜酷烈。美肤腻体,万状皆绝。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赫,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袅者如舞,侧者如跌。亚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织,疏者如缺。鲜者如濯,惨者如别。初胧胧而下上,次鳞鳞而重叠。锦衾相覆,绣帐连接。晴笼昼熏,宿露宵袌。或灼灼腾秀,或亭亭露奇。或飐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希风如吟,或泫露如悲。或重然如缒,或烂然如披。或迎日拥砌,或照影临池。或山鸡已驯,或威凤将飞。其态万万,胡可立辩?不窥天府,孰得而见?乍遇孙武,来此教战。教战谓何?摇摇纤柯。玉烂风满,流霞成波,历阶重台,万朵千棵。西子南威,洛神湘娥。或倚或扶,朱颜色酡。各衒红缸,争颦翠娥。灼灼夭夭,逶逶迤迤。汉宫三千,艳列星河,我见其少,孰云其多。弄彩呈妍,压景骈肩。席发银烛,炉升绛烟。洞府真人,会于群仙。晶荧往来,金缸列钱。凝睇相看,曾不晤言。未及行雨,先惊旱莲。公室侯家,列之如麻。咳唾万金,买此繁华。遑恤终日,一言相夸。列幄庭中,步障开霞。曲庑重梁,松篁交加。如贮深闺,似隔窗纱,仿佛息妫,依稀馆娃。我来观之,如乘仙槎。脉脉不语,迟迟日斜。九衢游人,骏马香车。有酒如渑,万坐笙歌。一醉是竞,孰知其他。我按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占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满室。叶如翠羽,拥抱栉比。蕊如金屑,妆饰淑质。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夭桃敛迹,秾李惭出。踯躅宵溃,木兰潜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让其先,敢怀愤嫉?焕乎!美乎!后土之产物也。使其花如此而伟乎,何前代寂寞而不闻?今则昌然而大来。曷草木之命,亦有时而塞,亦有时而开?吾欲问汝,曷为而生哉?汝且不言,徒留玩以徘徊。
  甲申岁春三月望日,过汤氏西园观牡丹盛开,廷用酒次出纸索书舒元舆《牡丹赋》,遂书以归之。允明。

《行楷洛神赋卷》绢本,20.1×161cm 上海朵云轩藏

他在《奴书订》中说:『觚筦士 有「奴书」之论,亦自昔兴,吾独不解此。艺家 一道,庸讵缪执至是,人间事理,至处有二乎哉? 为圆不从规,拟方不按矩,得乎?自粗归精,既 据妙地,少自翔异,可也。必也革其故而新是图, 将不故之并亡,而第新也与。故尝谓自卯金当涂, 底于典午,音容少殊,神骨一也。沿晋游唐,守 而勿失。今人但见永兴匀圆,率更劲瘠,郎邪雄 沉,诚悬强毅,与会稽分镳,而不察其为祖宗本 貌自粲如也(帖间固存)。迩后皆然,未暇遑计。 赵室四子,莆田恒守惟肖,襄阳不违典刑;眉、豫 二豪,啮羁蹋靮,顾盼自得。观者昧其所宗:子 瞻骨干平原,股肱北海,被服大令,以成完躯。鲁 直白云得长沙三昧。诸师无常而具在,安得谓果 非陪臣门舍耶?而后人泥习耳聆,未尝神访,无 怪执其言而失其旨也。遂使今士举为秘谈,走也 狂简,良不合契,且即肤近。为君谋之,绘日月 者,心规圆而烜丽,方而黔之,可乎?啖必谷,舍 谷而草,曰谷者「奴餐」,可乎?学为贤人必法 渊赐;晞圣者必师孔。违洙泗之衺曲,而曰为孔、 顏者「奴贤」、「奴圣」者也,可乎?』反映了 他这一思想。

   之所以说祝允明书法是一个伟大的未成品, 是因为他的书法仍以『实』称,虚境未全现,而 由实入虚、虚实相生是书道之至境。今人徒务虚 而涉谈境界者,常会轻视他的重于法度,直如只 欲得花,而不知花本生于根与枝叶也.

   这里所刊《祝允明行楷洛神赋》卷,绢本,长 161厘米,高20.1厘米,为朵云轩藏本。跋 者断为祝四十岁左右师古之作,有一定道理。观其 点画、结体,《兰亭》意味极浓,又有钟法存乎其 间,淳厚典雅,参以赵孟頫,然变化多致;其行笔 从容不迫,笔笔到位,一派君子之风。此类前贤师 古之作对我们今天学书法者极有借鉴价值。


《草书曹植诗四首》卷 36.2×115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抄录曹植古诗四首,写于“冬日烈风”,然祝允明对自己的表现却很满意,认為可追摹一千五百年前的“草圣”张芝。通篇用笔利落,锋势劲锐,轻重徐急变化大,结体攲正疏密,化线為点,以简驭繁,加上笔势的纵横使转,大大强化了画面的变化性与节奏感。全卷率意自然,不加修饰,狂放的外观下却有著严谨的法度与高度的掌控,凭藉著收放自如的书写技巧与丰富的书学修為,此作确实达到了神融笔畅的书写境界。点画狼藉,纵横烂漫,为晚年狂草登峰造极之作。

【释文】:

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美 女 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瞄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隽胎鰕,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冬日烈风下写此,神在千五百年前,不知知者谁也。枝山。


《草书七律诗》卷 30.8×396.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祝允明六十六岁时书此四首七言律诗,诗文收於《怀星堂集》,其中《闲居秋日》更是多次抄写。全卷落笔迅速,字势跌宕,行间时而穿插,时而放笔纵横,有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强烈视觉效果。儘管為狂草作品,却能狂而不乱,点画间处处合乎规矩法度,展现出高超的用笔技巧与深厚的书学涵养。书写时,今草与狂草交替使用,笔势连绵不绝,气势纵横,為其狂草书之杰作。


【释文】:

闲居秋日
逃暑因能暂闭关,未须多把古贤攀。
江(点去)并抛杯勺方为懒,少事篇章恐碍闲。
风堕一庭邻寺叶,云开半面隔城山。
浮生只说潜居易,隐比求名事更艰。

宿茅峰
下马门前一振衣, 翠微髙迥逼清徵。
云滞洞里山中(点去)真人过,月下山中长史归。
绛雾晕床砂气伏,紫云穿窦术芽肥。
神方能咏不能遇,一夜爽灵峰外飞。

宿金山寺
窗中一抹海门焦,珠贝鱼龙共此宵。
枕得善才参后石,洗来天汉转时潮。
神游会解灵妃佩,耳静能传少女箫。
况是梵王宫阙里,莲花叶上暂逍遥。


句曲道中
老至谁怜昼锦明,春来聊得客襟清。
宵依星斗宫坛宿(点去)卧,晓旁神仙宅舍行。
眼看山多城郭少,肩挑诗重簿书轻。
何时总入烟霞去,不见人间宠辱惊。
乙酉秋日丛村堂酒次书。枝山道人。


《草书李白蜀道难卷》 纸本。 纵29.4 厘米,横510.6厘米。日本大阪藏









《草书滕王阁序并诗》 纸本 纵32.9cm 横842.6cm 苏州博物馆藏

祝允明草书《滕王阁序并诗》卷,纸本,纵32. 9厘米,横842.6厘米,藏于苏州博物馆,是其56岁 时的杰作。高头长卷,洋洋洒洒近千字,“奔蛇走虺, 骤雨旋风”,意到笔随,一气呵成,有行风行水上之势, 变幻无穷。祝允明的书法面目多变,每卷有每卷的情 致风规,如这卷草书,用小笔硬毫,笔画瘦劲而婉约, 纵横挥洒,满纸云烟,偏多怀素遗意。全卷前段尚有 拘矜之态,愈后则愈解脱自在,最后渐入化境,超妙 自得。全卷草书多用连笔连字,以至兴到之时,笔势 自生,大小相参, 上下左右,起止映带,都能达到神 妙的意境。张凤翼在跋祝允明的一卷草书时曾引黄勉 之歌云:“枝山草书天下无,妙洒岂独雄三吴。”诚然, 自祝允明后,吴门书风为之一变,开创了最有代表性 的新局面。吴门书派也从此涌现出—大批知名书家, 成为当时全国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地方流派。

释文:
滕王阁序并诗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惟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情,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呜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奉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子]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中)
正德丙子春日枝山老人允明书。


《燕喜亭等四记》卷 纸本楷书 20.5×201.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风格上讲,此作中流动着王书的精神,流淌着王书的血液。

  从技法上来讲,此时的祝允明技巧已纯熟,情感的跃动比较均匀,持恒,没有大起大落或脱节,犹如一个蓄水池,其水流潺潺缓缓,绵绵不绝没有牵强,每一个字都闪动着情感的光泽,有着活生生的神采。

  从用笔上来讲,以巧为主,许多横画切笔直入,有的甚至没有切笔就露锋直入,因而显得率真又有精神气,其后期的草书作品也常用此法,而收笔多回锋且力送笔端,每一笔的起讫乃至游丝都勾勒得十分清晰,其游丝更显示其用笔的功夫。整卷用笔以中锋为主,用了许多弧形线,大圆小圆大转小转熟练之至,恰到好处,尤其是使转多圆线条不滞不糙,更显示其用笔的精妙。

  从章法上来看,纵有列而横无列,字时大时小,有长有扁,字的结构以左低右高为主,偶有左高右低,如第三行“斩”字,因势取形,不拘于常法,上下呼应,在既定的形中,看到活泼泼地来往不定的势,从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明人“尚态”由此可见一斑。

  古人所谓:“字高巧处在用笔,犹在用墨。”此作品用墨以润为主,通篇一气呵成,简直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地方重新沾墨,一路潇洒而去,毫无焦渴,滞涩之感,使线条富有弹性和张力,这与其后来草书用笔苍茫,时见刷笔用墨方法大相径庭。作品最后下了四行半题记,盖了两个白文印:一是祝氏枝山,另一枚是祝氏允明印。

  祝允明此时正处在雄心勃勃地追求功名之时,楷法以晋唐法帖为主,也是此间打下的娴熟技巧和文化修养,才有后期天真烂漫的草书佳作。

释 文 :

 燕喜亭记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之人景常元慧者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焚翳,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下缺:……)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余见前辈手录古文百数,盖谓亲书一过,尝得其大略也。映窗展册,足以兴起,后人允明,有志未逮,偶得佳纸,乃录四家文各一篇,聊以自适,安得拟前辈好学之勤哉?成化二十三年秋七月朔日枝指祝允明。



《小楷关公庙碑》纸本 26.7×49.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题文伯仁画杨季静小像》卷 29.1×23.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杨季静小像》,文伯仁作於1526年。杨季静(1504以前-1530),苏州著名的琴师,与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等人友善,唐寅亦曾作《南游图卷》与《琴士图卷》图其貌。祝允明约六十四岁作此赞,原应题《琴士图卷》,后為人移至此。此作用笔放纵自然,线条遒劲老辣。运笔虽狂而能收,无论提按顿挫,或转折迴旋,都不踰矩。结体虽多横向伸展,亦自有法度。此作代表祝允明晚年不受拘束的行书风格,写来得心应手,為其本色行书。

《草书千字文》 纸本 纵31.1cm 横372.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小楷前后出师表》 彩笺本,纵22.0厘米 横102.5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致元和手札》印花笺纸本 行书 27×45cm 首尾共九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致元和手札》又名《晚间帖》。这幅作品自然流畅、大小错落、富于变化。其笔法和点画的结构显示出祝允明对黄庭坚书法的精心研习,不仅得其形,而且得其神。

《录刘姬词及致朱凯札》楷书 24.5×42cm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剖得新橙擲繡筐,釀成美酒覆閑房。寒閨無計會蕭郎。夜色暗隨鴻雁後,秋光爭繞菊花傍,滿城風雨近重陽。飛盡流螢無興撲,扇兒閑卻秋風。遠山夜半又聞鐘。解衣斜對影,欲寢恨床空。淒斷銀缸渾欲滅,數聲窗外孤鴻。夜涼如水出簾櫳。微雲澹河漢,疏雨滴梧桐。劉姬,子行舊契也。今秋寓白門,闈前已訂期矣,而子行違之。因索予書此以志感。枝指生。
詠美人。學齊梁作一首,寫呈堯民先生求教。允明再拜。美女在東鄰,容与寡情親。倚風還自笑,對月更含顰。羅袂暖猶薄,蛾眉嬌未勻。安得花上日,長照洞房春。

祝允明《录刘姬词及致朱凯札》其实是装裱在一起的两件作品,难得的是,两者都是小楷,并且是两种不同的体貌,都是祝允明小楷书的精謁之作。

《致文贵札》之一 23×43.5cm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登高落帽,皆為風師雨伯阻之,雖病齒少飲,安能鬱鬱獨抱(獨字邊有顛倒記號)膝坐屋子下對淋淫乎?駝蹄已熟,請午前來,呼盧浮白共銷之也。一笑。允明頓首。文貴兄足下。

说明:此札见祝允明《怀星堂集》卷十三,题為《九日请客》“登高落帽,皆為风师雨伯阻之,虽病齿少饮,安能鬱鬱独抱膝坐屋子下对淋淫者乎?驼蹄已熟,请午前来,呼卢浮白共销之也。”文中多一“者”字,而缺少最后“一笑。允明顿首文贵兄足下”。又汪砢玉《珊瑚网》卷十八《国朝名公手牘》著录為: “登高落帽,皆為风师雨伯阻之,虽病后少饮,安能鬱鬱独抱膝坐屋子下对淋漓者乎?驼蹄已熟,请午前来,呼卢浮白共销之也。允明。梦椿仁兄契家。”出入稍多,如“病齿”作“病后”,“淋淫”作“淋漓”,前者是转录的紕漏,后者则是应是释读草书的失误。
关於受信人,《怀星堂集》中失载,此札中為“文贵兄”,《珊瑚网》中则為“梦椿仁兄”。文贵 何人待考。梦椿為祝允明友人杨清,按故宫博物院藏祝允明《草书自书诗》卷后自署:“正德庚辰岁七 月既望,予过梦椿世兄从一堂中,小值杯酒,谈笑久之,不觉至醉,应书旧作归之。”可知此“梦椿” 家中有一“从一堂”。查祝允明《怀星堂集》卷二十七有《从一堂记》,记从一堂是友人杨清為侍奉早 寡老母所建。因此,梦椿当為杨清。然,既為奉养久寡老母之所,於情理祝允明当不应随意进出。此一 问题亦有学者已经指出,有待考证。

注:(1)驼蹄即骆驼蹄足,加工后可為珍馐。据明董斯张编《广博物志》中引《晋书》载: “陈思王製驼蹄為羹,一甌值千金。”陈思王即曹植。杜甫有诗: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以驼蹄製羹;苏軾在写给友人的诗中有“剩与故人寻土物,腊糟红麴寄驼蹄”,耶律楚材诗有“春雁旅浇浓鹿尾,腊糟微浸软驼蹄”,则是用糟製的方法烹飪驼蹄。另,驼蹄亦是一种蒸製的点心,江南地区為重阳节时令食物。王鏊《姑苏志》载: “骆驼蹄,蒸面為主,其形如驼蹄,重阳节物。”此札中有登高之句,应是重阳时节, “驼蹄”或即為王鏊所谓驼蹄饼

《致文贵札》之二 23.5×16.3cm 湖北省博物馆藏

释文:明日请登舟,送沈氏之殡,早在夏侯桥会见丧主了,同行。初四日允明白。文貴兄足下。


《草书五言诗扇面》纸本草书 15×46.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燕趙有秀色。綺樓青雲端。眉目艷皎月。一笑傾城歡。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風寒。纖手怨玉琴。清晨起長歎。枝山允明。

《和陶饮酒诗》册(选页) 每页17.3×10.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诗作於四十岁,為祝允明得意之作,故多次抄写,此册写於六十六岁。小楷结构宽扁,点画圆润,行笔短促,渊源於钟繇楷体,反映出他对钟繇小楷的理解与詮释。钟繇名蹟《荐季直表》曾在苏州地区流传,直接影响该地区的钟体流行,祝允明约三十岁时跋此墨跡。册中一段章草,祝允明以流畅行书笔意融合楷书与章草,克服明初章草的生硬突兀感。用笔则是沉稳俐落,结体疏密有致,字形变化错落,行气摇曳,為明代章草之佳作,惜未有全图。

《楷书千字文》册(选页) 每页28.6×16.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册乃祝允明三十六岁时应朱凯(字尧民)所书。朱凯(?-1514),长洲(今苏州)人,善画工诗,喜藏书,与唐寅、文徵明等文人交往甚密,也与朱存理并称两朱先生。此楷书以顏真卿风格写就,用笔精谨,结体端正,带有一股清劲气息,可谓善学顏者。清王澍推崇此作為祝允明顏楷第一,并认為笔笔用意,朴拙中带遒媚,不染一点俗尘。

《草书唐诗二首》

《草书嵇康酒会诗》

释文: 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峙。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鳞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草书洛神赋》


《草书云江记》

此记是枝山35岁时作,末署“弘治八年秋日,长洲枝山祝允明书”,并钤“允明之印”和“希哲”二印。他的草书包括行草、小草和三草三类,此卷属巅逸狂放的大草一路,以硬毫小笔书就。起首标题字字连属,三字仅两笔书就。起首标题字字连属,三字仅两笔即告完成,接着便洋洋洒洒,一泻而下。

《草书罗浮诗卷》

《草书秋兴八首》



《行草归田赋》 天津博物馆藏

《归田赋》为行草书,凡十四开,每开纵26.5厘米,横28.9厘米,满页3行,共计79行。册分前后两段:前一段行书,抄录的是东汉张衡《归田赋》和仲长统《乐志论》二文,款署"枝山散客书",后一段草书,所书内容为三国魏人嵇康五言诗《酒会》一首,款署"枝山"。两段均五年款和作者印记,惟见册尾钤有一"雀山华密"白文鉴藏印,似为明人印记。"据袁永之之跋记,可知原物当为长卷,今成册页者,乃经后人割裱而成。所书用纸虽有"金粟山藏经纸"印记,也当为北宋名纸的明代仿制品。

  本册因无年款,故鉴赏者据其书风未臻晚年豪放不拘之境界,多定为祝允明中年之作。本册行书一段,风格中蕴涵了苏、黄、米、赵,尤其以赵子昂的影响为最多,但又不是全仿。草书一段,仍是规矩有度,而未放任挥洒。两段用纸相同,应为同一时期所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册应该是祝允明尝试着将宋、元意趣融入晋、唐法度时期的作品。因此,可视为祝允明中年时期的书法精品。

《小楷千字文》

《毛珵妻韩夫人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