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以上海为背景的书或影视剧?

本问题已被收录至 撰写你的知乎「城市手册」 活动,更多活动详情请点击查看。
关注者
1,230
被浏览
197,309

244 个回答

写一个关于上海的书单的持续更新的回答吧。

写上海的书有很多,以上海作为背景的更是不可胜数,然而其中鱼龙混杂,优秀者虽非寥寥,却也难免在出版爆炸的时代,处在某一种翠尘珠坱的尴尬境地。写这个回答,也是希望用自己有限的阅读经验,做一点披沙拣金的工作,让后来的读书者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实诚地说:节省一些时间和金钱……)

由于最近时间仓促,其中的许多书没有多做介绍;阅读时间的久远,也导致难免会有错误疏漏,欢迎大家指正。

下面的书会按照自己的推荐程度排序,书名的超链接直接点开是这本书的豆瓣页面。最后还会有一个很简略的列表,是我觉得很一般性、但是也许有人作为参考会用得着的书。算是挂一漏万。: )


======

文学·散文小说·文学研究

推荐几位有代表性的作家(比较长,有不喜欢的作者可以直接跳过),之后是一些零散的作品。

1. 张爱玲

斟酌了很久,还是觉得写上海,张爱玲排第一位。其人其书并不需要再多做介绍,大家都多多少少读过的。只是市场上出版的张爱玲的书太多,初中时在图书馆里读到过七七八八各种版本,因此深感比起具体的书目,选择一些好的选本,也许更加重要。

强迫症的我是不看全集不舒服斯基……手头有的版本是哈尔滨出版社 2005 年出的一套 14 卷本的张爱玲典藏全集(豆瓣),装帧和纸质实在不能说很好看,但是按照文体和年代的清晰编排深得我心:两卷长篇《半生缘》、《怨女》;四卷散文,以1939、1947、1952年为界;三卷中短篇小说;一卷文学评论《红楼梦魇》;两卷译注《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以及译作《爱默森选集》和《情场如战场等三种 (剧作暨小说增补)》。这个编排基本和台湾皇冠08年出的那套《張愛玲典藏全集》很像的(毋宁说是台湾那套比较像哈尔滨出版社这套?连封面都很像)如果有机会能收到台湾版的小伙伴也是很好的,我没看过,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多的作品收录。

花城出版社1997年出的11卷本的张爱玲作品集简直是童年回忆,相信很多人见过这个封面的,因为太老了感觉就更难收到了,以前在图书馆读过,质量如何不大记得了……

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过一个十卷本的张爱玲全集,可是每本的标题分类看起来不是很清爽,还是有点遗憾。这套全集还有一个拆分成五卷本的小说集,看了一下网上销量还蛮不错的,毕竟之前的老版本也不很好找了,新的读者似乎可以买一下。

个人觉得如果不是特别特别喜欢张爱玲,或者不是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普通读者,买一点比较灵的选集看看就可以。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选编的张爱玲小说我觉得选的篇目都还不错,不知道现在好不好找……

考虑到易得性和新修订的问题,想买选集的小伙伴可以买上面那个全集里的某个单本,或者市面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本,我就不啰嗦了,不是特别山寨的出版社就可以。

2. 王安忆

还是首推长恨歌。知乎上还有一个问题是「了解上海,最值得读的一本书或文章是什么」,想了想,还是觉得是这本,情节是其次,因其时代跨度大,和王安忆写城写得好。有趣的是,虽然王安忆的大多数作品都以上海为背景,一路读下来,却觉得其实并不很上海,或者并不是stereotype的上海,也许与她的知青经历有关。

说到《长恨歌》就涉及到版本问题,我超级喜欢自己有的那个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的版本,封面设计有一种腐朽的华丽,花团锦簇的侧边,酒红色暗绒面的标题……多长恨歌啊。这个版本有段时间买不到了,前阵子发现又能买到了好开心~

(本来不打算放图片的,还是忍不住贴个封面~)

另外比较容易买的版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茅盾文学奖系列的丛书里的《长恨歌》,也很好。

早一点的以上海为背景的作品,桃之夭夭》、《富萍》、《米尼等等就不赘述了,近几年王安忆的作品里推荐一下众声喧哗吧,和《长恨歌》里的上海略有不同,更多着眼于弄堂里的小市民,七七八八的事情写得很细腻,当然,有人会觉得王安忆的东西太琐碎了。不过作为写上海的作品真的还不错,后面会提到一些我不怎么推荐的关于上海的书,读了那些再对比一下就知道王安忆写上海的市井生活有多好了。 = =

以上是小说,新星出版社2012年的一本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里收录了王安忆比较多的关于上海及上海人的散文,有几篇非常有趣,可以和张爱玲写上海的散文对照一读。

王安忆的大部分小说都符合「以上海为背景的作品」,有时间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多读一些。

王安忆中篇小说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的一套丛书,装帧好看极了。这套是王安忆自己编选的,应该是迄今最全的她的一个中篇集,值得一收。

上海文艺出版社后来还出了一套王安忆短篇小说系列,收录也是目前最全的,封面设计……很神奇的风格(为什么不和中篇系列统一一下ni……)

3. 金宇澄

繁花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看到刚刚提到的那个「了解上海,最值得读的一本书或文章是什么」的问题,还是纠结了一下选择《长恨歌》还是《繁花》的。如前所说,比起王安忆,金宇澄的小说似乎更加上海,画卷般的群像,富有时代感的长镜头,浑然天成的市井对话,都让小说在有距离的呈现之外又充满了深情。说一个自己很直观的感受,就是在读张爱玲和金宇澄的时候,觉得他们真是爱上海啊。个人觉得,小说很上海的句式语言并不会很影响普通话读者的理解,如金宇澄自己所说,「我不愿意它是一个真正的方言小说」。不过,若是用上海话,也自是有一些会心一笑的阅读体验了。用上海话来讲,《繁花》的叙事节奏,「笃悠悠的」。

ELLEplus请杜鹃读过一小段《繁花》的视频,虽然上海话的部分很少,视频还是拍得很有腔调(怎么不请也是上海人的胡歌读一下啦……那个系列的视频里,老胡读的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ELLEplus 杜鹃用上海话给你读《繁花》 - 腾讯视频https://v.qq.com/x/page/h01817cgjxu.html

金宇澄 2017 年 1 月刚刚出的新书回望也很棒,比起《繁花》,似用情更深。

刚刚看到 @長安 在一个回答「上海有什么好去处? - 長安的回答 - 知乎」里实际按照地图去踩点了《繁花》里的地点,还评价《繁花》是「又名《上海城市形象宣传册》,《上海经典散步路线指南》以及《老上海最好看的10条街》」,哈哈。听说上海图书馆要出完整版的《繁花》手绘地图么?吾等翘首以盼啊……

4. 程乃珊

在程乃珊和陈丹燕之间纠结了一下,比起被称为「小资教母」(这难道不应该是郭敬明?大雾……_(:з」∠)_)的陈丹燕来,似乎还是更喜欢「女老克勒」程乃珊一点。

湖南文艺出版社近几年出了程乃珊的一套三卷叫做上海故事的丛书,收录了之前的一些作品,选的还是不错的。其中的老上海,旧时光,以前的版本叫做上海FASHION,程乃珊从冰激凌、自助餐、旗袍、帽子,写到钟点工、洋泾浜英语、搓麻将、亭子间……这些东西说来琐碎,近年写这些物事的人也不少,却不是人人都写得好,程乃珊的家世气质和童年回忆,以及对于上海近乎「遗老」的怀旧,使得这些小散文读起来,终究比现在的年轻一代想象中的上海怀旧鲜活太多。

上海爱情故事一本中的小说《蓝屋》、《女儿经》和《丁香别墅》,很可见到出身于上海金融世家、又经历过文革、也有过作为平民教师经验的程乃珊对于阶级的差异和流动、人在大历史环境中命运的变迁起伏之把握。

上海女人写的是一些真实的故事,从沪上名媛、少奶奶,到保姆、歌女、妓女等等,一个个都是让人慨叹的故事。写这篇书单的过程中,发现现在市场上有大量的这样「民国女子故事」的书籍,信手翻了一些,文笔大多不忍卒读,质量也比较粗劣,或是充斥了知音体般的脑洞。程乃珊写这些故事,是雅致而充满了物事人非的悲悯和感伤的。

5. 陈丹燕

许多年前,在电视上看到过陈丹燕的一个访谈,她讲自己在小的时候,因为口吃的缘故,没有什么小朋友要同她一起玩的。她心里会想很多的事情,也有许多的话想说,就把它们都写下来,这样成为了一个作家。从此对她留下了「这个人很好」的印象。

其实她的书大多是初中的时候读的,现在已经记不很清了。咖啡苦不苦是我读的她的第一本书,写欧洲旅行途中遇到的各种咖啡馆,少女时期还是很喜欢的。比较有名的是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陈丹燕的书属于那种比较「轻」的书,闲时不动脑筋地轻松翻翻很好。比起她的小说,还是更喜欢她写写上海的咖啡馆,写写和平饭店,写写上海音乐厅,写写上海的书店、婚纱店、旗袍和女人的散文,诸如上海色拉,以及她的「外滩三部曲」成为和平饭店、《公家花园的迷宫》和《外滩:影像与传奇》等等。

6. 鲁迅

当然鲁迅的排名不该放在这里的……因为不需多做介绍了所以放在后面一点。

======

以下是一些零散的作品: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以清末上海十里洋场的妓院风光为背景的方言小说。书中的人物对白全部是苏州方言,比起《繁花》实在难懂太多了。张爱玲喜欢这书,将它译注成了白话文的版本,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海上花开》和《海上花落》。侯孝贤的电影《海上花》就是改编自这本书。


·崔曼莉《琉璃时代》

哎呀崔曼莉的名字太上海了,简直想起小时候看的《新72家房客》。经常看职场小说的读者,一定对写《浮沉》的崔曼莉有些印象。崔曼莉是一个格局很大的女作者。《浮沉》描写的职场自不必说,在《琉璃时代》这部以1910年到1935年的上海为背景的、姑且按照他人的定位「女性成长小说」里,较之于把笔墨放在各种言情桥段上,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对三种企业家——本土新兴企业家、海归企业家、外资日本企业家在这几十年中崛起、浮沉、衰落的描写,兼以它们同黑帮和政府的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把民国的商界写得波澜起伏。书中的服装、饮食、风俗也做了许多考证,还原得可圈可点。

有趣的是,这本书被许多人评价为「不像女孩子写的」,这应该是一种夸奖。说起来,前几天还有一个姑娘因为这本书充满质疑地问我:「为什么『不像女孩子写的』就会成为一种夸奖?」嗯,这是个好问题,也许跟有些人认为「你真不像上海人」是对上海人的夸奖,是类似的道理吧。


·《上海读本

这本书适合想知道「有哪些人怎么样写过上海」的入门读者。书中选了包括鲁迅、张爱玲、茅盾、施蛰存、郁达夫、张爱玲、沈从文、周作人、夏衍、穆木天、钱歌川、林微因、薛理勇、洪深、梁得所、徐葆润、文牧等人在内的一些作家描写上海的篇章,以不同的主题分门别类。这些以上海为背景的作家作品,在这里提到,后面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以这本书为索引,找原书来看。

书中选的现代文学作品多于当代文学。有趣的是,我在豆瓣上看到这样一条评论:「很难认真看下去,这个上海离上海太远了。」上海始终是想象的上海,或者说,每个读者有他希望读到的某一种上海。我没有特指那条评论,只是觉得在今天,因为《小时代》而形成了对上海的印象的许多孩子,也许很难再接受夏衍的《包身工》这样的文章里的上海了。


------以下是偷懒的分割线,以后慢慢填坑------


· 郑念《上海生死劫》,刚刚去查发现这本书居然在豆瓣上没了……以后有机会慢慢写……

· [美] 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好书。


·王德威《如此繁华

·《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

· [法] 马尔罗《人的境遇

· 王承志《同和里

·《弄堂风流记,虽说还不错,但我觉得豆瓣的评分严重虚高了……



======

历史·城市研究

历史类研究丛书的话,最早读到的是熊月之主编的上海通史》。一卷古代,其他十几卷按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分类搜集整理了从晚清、民国直至当代的关于上海的史料。算是非常实用的丛书。


更喜欢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3卷本的上海史研究译丛》,算是海外学者关于近现代上海史研究的经典。本科的时候写论文有比较多地用到这套书。不过,13本我也没全部读完……就自己知道的介绍一下:

·《海外上海学

非常好的入门书,可以先用这一本提纲挈领地了解一下海外上海学研究概况,包括学者如卢汉超、古厩忠夫、白吉尔、梁元生、裴宜理、叶文心、魏斐德等人,以及重要著作论文之类,实在是非常全面的总结介绍。后面提到的这套丛书里的其他书也都会在这一本里有细致到分章内容的介绍。(哎呀,偷懒地想:要是每个研究方向都有这么好的书该多好 lol)

·《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

研究上海开埠以来居住于此的各国侨民的海外学者论文共15篇。觉得《上海工部局乐队与公共乐队的历史与政治(1881-1946)》、《上海的日本人居留民》、《上海的“小日本”: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社团》这几篇很有趣的。

· [日] 刘建辉《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

这本就是经常看到有人推荐的那本啦,其实我觉得写得一般性,写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知识人眼中的上海。

· [美] 魏斐德《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

魏斐德的描述性的著作。作为外行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和鉴别一本历史类书籍的好坏……随便看看的时候,觉得书中写到的各种精心策划的暗杀真是惊心动魄啊。

· [美] 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研究弄堂里的日常生活、各色人等,以及黄包车夫、棚户区等等。对于我这样的历史门外汉读者来说,这本真的很有意思!值得注意的是,默默无闻的《霓虹灯外》与另一本上海研究专著同样出版于1999年,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后面会提到另一本书。

· [美] 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

与其说是一部上海苏北人正史,不如说作者探讨更多的是「苏北人」这一类别藉以建构的过程,及其所发挥的功能。很有趣的小书。

· [法] 安克强《上海妓女

研究上海的娼妓行业。类似的主题,还是更喜欢我后面会提到的一本书。


其他的几本我没读过,有魏斐德的上海警察,1927―1937(唉……豆瓣的信息页面写的是「魏裴德」……),研究清代上海道台的运行和演变的梁元生的上海道台研究》,研究近代上海的社团和公领域的小浜正子的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研究同乡会的顾德曼的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与认可(1853-1937),着重上海市政规划分析的研究的安克强的1927-1937年的上海》,以及黄绍伦的移民企业家:上海工业家在香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一读。


·李欧梵《上海摩登

嗯,这就是我在前面提到过的,和《霓虹灯外》同一年出版,出名的程度却迥然不同的那本书。这其实是我读的关于上海的城市研究的第一本书,后来听说它被称为「小资的识字课本」……嗯,怎么说呢,我觉得李欧梵的这本书,真的是「完全想知道我们想要的是哪种上海」的书……刚上大学初次读到的时候真的很惊艳,前段时间重读,觉得不复当年的感觉了。不管怎么说,这本还是应当是关于上海的城市研究的著名著作之一吧,很值得一读的。


· [美] 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

嗯,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比安克强的《上海妓女》更好的那本上海娼妓史了。去年在 @张一弛 的一个很棒的回答「为什么古代的妓女往往需要学会琴棋书画,现在的却不需要了?」里看到对这本书的推荐,找来读了一下,真的很不错。我偷个懒,关于具体的介绍可以去看他的回答……


· 张伟群《四明别墅对照记:上海一条弄堂诸史

这本书是我没有想到的厚……意外地很有趣。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近年来不少良莠不齐的记录上海弄堂的书籍都好。书中所搜集的民间文献、户口档案、口述材料和自传文字都十分详实。作者聚焦于四明别墅一条弄堂,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包括弄堂的建造历史,建筑格局,居民的分类、身世、生活及其变迁,以及弄堂的日常生活样态,名人轶事趣闻等等,文笔也十分流畅清简,是部佳作。



-------再次偷懒的分割线,以后慢慢填坑------

·金大陆《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


这书真的很棒,以后有时间要好好写一下。

· [美] 傅葆石《灰色上海,1937-1945:中国文人的隐退、反抗与合作


· [法] 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个人觉得其实一般性。

· [美]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

·《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



======

建筑类

上海邬达克建筑

这是一本建筑设计图册兼摄影集,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建筑大师,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把毕生绝大部分的设计留给了上海,他设计的建筑包括著名的国际饭店、大光明大戏院等等60多处。这本书是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局和上海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的一个版本,书中有不少珍贵的图片资料,因其中某些建筑是普通游客不能进入、或者已经拆除的。每座建筑都配有简介、设计图纸、地理位置,过去和现今的照片等等,可以一看。

海上画梦录:一位外国画家笔下的旧上海

古建筑文化图说:说弄

======

旅行手册类

淳子《张爱玲城市地图

追索了张爱玲在上海生活过的足迹,和张爱玲作品里提到的地点,甚至还有苏青的家。许多张爱玲提到过的地点,如今已拆除或者改名换姓,书中都有十分细致地提及。去上海玩而又喜欢张爱玲的人,一定会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散文集。


上海深度游

中规中矩的旅游参考书,基本是简介+交通+照片的形式。书很厚,胜在全面,前半部分按照区域划分,后半部分有衣食住行购的分类推荐,简单勾画旅游线路的小伙伴可以作为参考。


======

最后是一些我觉得比较一般,列在这里仅供参考的书(排名不分先后):

· 卫慧《上海宝贝

哎呀第一次读这书的时候我才上小学……心惊肉跳地当做小H书偷着读完的。如今回头再看,觉得卫慧简直是女版郭敬明,把生活方式当做一种炫耀来写,说明这就不是你本来的生活方式啊……真是太不酷了。

· 龙应台《啊,上海男人

当年刚刚出来时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书嗯哼。

· 王海 著,谢伟民 摄影《黑白记忆·上海1980年代(中国故事)

说实话,王海有不少写上海的书,但都不是很推荐。这样说似乎有些冒犯,但我个人真心觉得,譬如在这本摄影散文集里吧,摄影师写的几段摄影手记的文笔,感觉都还要比作者好些……有意思的部分更多在那些老照片而非文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读。

· 王海《上海私家记忆

前面说了我不是很喜欢这个作者的文笔,读这本书的感觉就是:这真的是「私家记忆」,因为读着没什么共鸣……

·《海上中文系

不能算很关于上海,所以放在这里。这本书汇集了一些人的文章,比如章培恒、陈思和、李辉、陈子善、格非、毛尖等等,写复旦和华东师大中文系师生的故事,读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好奇:「人家的中文系是啥样的」……

·周嘉宁

周嘉宁算是我觉得还不错的80后作者之一,初中时读《萌芽》,那一批作者里有不少上海人。周嘉宁以上海为背景的小说不能说写得特别好,但有一种慵懒和倦怠的风格,适合阴天的时候读。

·郭敬明

说到周嘉宁,就想到写上海的80后作者,实在是……无法绕过郭敬明啊。中学时因为郭敬明的书奠定了对上海的某种印象的少女请举个手!读郭敬明写上海,会感到他和别的作者有不同。譬如周嘉宁,拿13年出版的《荒芜城》来说,写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中的离别与追寻,充满的是破败的感伤与怀旧。郭敬明写上海是憋着一股劲儿的,一种「懵懂少女想看上海繁华我就把这种纸醉金迷放大打包喂给你」的感觉。之前的一个回答,下面的评论,的确有不少小伙伴评价说:「第一次普及这些奢侈品品牌的名字,就是在郭敬明的书里啊!」

· 虹影的上海三部曲:《上海魔术师》、《上海王》、《上海之死》。

其实虹影写上海的我都不怎么喜欢……个人偏好问题。

· 沈善增《上海人

这本书写的时候,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一套《上海滩与上海人丛书》,主要写近代上海,类似地方志的记录。其实我都不很读的进去,放在这里做一个参考吧。丛书包括:《枭林小史 星周记事 红乱纪事草 觉梦录》、《沪谚》、《沪谚外编》、《海上墨林 广方言馆全案 粉墨丛谈》、《沪城岁事衢歌 上海县竹枝词 淞南乐府》、《李平书七十自叙 藕初五十自述 王晓籁述录》、《上海小志 上海乡土志 夷患备尝记》、《上海闲话》、《瀛壖杂志》、《沪游杂记 淞南梦影录 沪游梦影》共十本。

· 张子静《我的姐姐张爱玲

· 金子《夜上海

·《北京人和上海人趣谈

·《上海老房子的故事

· 钱民权《50后上海人说事

· 《陈光甫日记

· [美] 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

· 薛理勇《旧上海租界史话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

·《上海法租界史

(啊,真的写不动了……先列在这里以后慢慢填坑写评价吧……)

写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描写上海城市的书中,最喜欢的是《长恨歌》的开篇:

站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当天黑下来,灯亮起来的时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上海的几点几线的光,全是叫那暗托住的,一托便是几十年。这东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作底铺陈开。一铺便是几十年。

至于写上海人,张爱玲骨子里是爱上海和上海人的,又是真的懂他们。她写: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

写到最后,才发现这不很像一个书单,一团一簇的,像是一篇文章了,找起具体的书名来,反而有些不清爽。我在这里列了一个只有作者和书名的精简版本,方便大家查阅:

关于上海的96本书(精简版)

这个回答会一直保持更新,把我新读到的关于上海的书加进来。也欢迎大家留言多多推荐。

燕仰同学写了这个问题的回答,真好,我也跟进一下。

答案里大家都列了自己喜欢的书目,我正好前一阵翻了一点描写上海的文字,择其中印象深刻的片段,抄录出来,分享给大家吧……

想要说明一点的是,就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我并不认同现在影视剧里对“上海”的描述,似乎唯有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百乐门调调才是上海的样子。不是的,不是这样的。至少我从小看到的上海,更多的是一个克勤克俭的上海,尽己所能的工作,对子女学习与文化生活的特别在意,辛劳之余的一些小讲究,当然有上海人特有的那种计较与自私,但也不乏上海人那种特有的体贴和温情。而当下那些影视剧中的上海,似乎也太罗曼蒂克了一些,因此,以下的文字选录,我更偏于那些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片段的记录——比起那些近对神奇阶层(我并不否认他们的存在)近乎意淫般的描述与幻想,我更愿意去观察、感受和触摸那些寻常巷弄中的日常悲喜,因为我相信恰恰是这些不为人们所注意的普通上海人——没有动见观瞻的排场随从,没有一饭千金的土豪腔调,没有装饰华丽的洋楼别墅——保持住了这个城市最基本的品质和最本质的样貌。


1、王安忆《长恨歌》

日子很仔细地过着。上海屋檐下的日子,都有着仔细和用心的面目。倘若不是这样专心致志,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最具体最琐碎的细节上,也许就很难将日子过到底。这些日子其实都是不能从全局推敲的。所以,在这仔细的表面之下,是有着一股坚韧。这坚韧不是穿越急风骤雨的那一种,而是用来对付江南独有的梅雨季节。外面下着连绵的细雨,房间的地板和墙壁起着潮,霉菌悄无声息地生长。那一点煨汤或是煎药的小火,散发出的干燥与热气,就是这坚韧。所以,这坚韧还是节省的原则,光和热都是有限,只可细水长流。它是供那些小人物的切碎了平均分配的小日子和小目标。 那些深长里巷里的夜声,细细碎碎的,就是这小日子的动静,它们走着比秒还小的毫秒的步子,难免是叽叽喳喳,鸡毛蒜皮的,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很扎实地往前去。歌和哭都是听不大出来,闷在肚子里的。只有当你看见迷雾笼罩弄堂的上空,才会发现它的忧愁和甜蜜。


2、孙甘露《时间玩偶》

外滩,上海的标志、心脏和边缘,那个被不厌其烦地四处展示的建筑群,曾经有两年时间,我在厕身其间的一所学校里念书,这使我有机会从它的背面观察它,从它缝隙般的街道眺望荒凉的浦东,黄浦江上漂浮着的铁腥味,着火的巨轮以及来访的各国海军的舰只。当我叙述这一切时,年代的顺序已经被打乱,因为我想着意呈现的是一幅由记忆连缀的图景,一些由语言的音节带来的触觉,由此与长久以来弥漫在我心间的莫名的沉默相呼应。



3、孙甘露《复兴公园》

当我年少时,复兴公园和西区的其他一些娱乐地标一样,意味着上海市民殷实生活的某种心理依赖,但是它离我所居住的郊区营房遥远而又隔膜,在我的想象中回荡着一种业已消散的旧时生活的微弱回声。

岁月流逝,当我偶然在园中穿行,那些零散的片断观察,还是踊跃地唤起我的联想。那几处在夜晚耀人眼目的场所,在阳光下,不动声色地将自己遮掩起来,与公园的浓荫浑然一体,似乎毫无暧昧之意;那些隐匿处的奢华缱绻或可一见,在它的反面,白日的时光,闲逛的游人,无所事事地闲坐在斑驳的白色游椅上,大约忽略了寄存于扶手的精致雕花间的繁复记忆。

左近,马恩雕像在参天绿荫的环绕下,予人更多友谊的追思;身后的儿童乐园照例传来阵阵嬉闹声,草地因锄草机的工作散发出更强烈的清香。午后的公园容易助长某些人懒散、爱遐想、沉溺于那些转瞬即逝的小细节的毛病;有时你也质疑,倾心于自然平凡的事物,安宁是否如期而至?在闲暇荣升为奢侈品的今天,休憩已经变成难得的盛宴。


4、孙甘露《时间玩偶》

在未成年的时候,我一度喜欢上了黄浦江上的渡轮,花几分钱,随着人流来回摆渡令我沉思我一无所知的事物并且获得慰籍,江面在四季中的形态以及风雨中水面那令人窒息的味道,是最初令我产生迷惘之感的东西。流水天然地变成了一个象征,它的波澜和雾气绵绵不断向两岸涌去,似乎要使潮湿的南方陷入更深的纠缠之中。

后来,我离开江面越来越远,更多地在街道上徘徊、流连和观望,我所幻想的那个黄浦江畔的上海,消失了,因为时间的拨弄,我的杜撰的热情也消失了。


5、木心《上海赋》

上海的弄堂来了,发酵的人世间,肮脏,嚣骚,望之黝黑而蠕动,森然无尽头,这里那里的小便池,斑驳的墙上贴满性病特效药的广告,垃圾箱满了,垃圾倒在两旁,阴沟泛着秽泡,群蝇乱飞,洼处积水映见弄顶的狭长青天,又是晾出无数的内衣外衫,一楼一群密密层层,弄堂把风逼紧了,吹得它们猎猎价响,参差而紧挨的墙面尽可能地开窗,大小高低是洞就是窗,艳色的布帘被风吸出来又刮进去,收音机十足嘹亮,“一马离了西凉啊界唉……青嗯的山唉,绿的水噢噢……”另一只收音机认为“桃噢花江是美唉人窝,桃噢花啊千哀万唉万朵喔喔喔,比不上美唉人嗯嗯嗯多”,老妪们端然坐定在竹椅上,好像与竹椅生来就是一体,剥蚕豆,以葱油炒之,折纸锭锡箔,祖宗忌辰焚化之,西娘家桃花缸收音机都是这样的,小孩的运动场赌场战场也就在于此,脚下是坎坷湿漉的一条地,头上是支离破碎的一缕天,小鬼们闹得天翻地覆也就有限,而且棚檐下的鸟笼里的画眉、八哥婉转地叫,黄包车拉进来了,不让路不行,拉车的满口好话,坐在车上的木然泰然,根本与己无关,车子颠颠顿顿过去,弄堂的那边也在让路了,这边的老妪小孩各归原位,都记得刚才是占着什么地盘的。


6、《上海的街》(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李笠译

公园里这只白色的蝴蝶被许多人读过

我爱这只雪蝶仿佛它是真理飞舞的一角

黎明时人群奔醒我们宁寂的星球,公园到处是人

人人都长着八张玲珑的脸,以对付各种情况,避免各种过失

人人都有一张无形的脸,映印着“秘而不宣”的东西

它在疲惫时出现,并像蝰蛇酒一样腥涩,回味不止!

鲤鱼在池中不停地游动,它们边睡边游

它们是信仰者的楷模:运动不息


中午时分。鱼贯而至的自行车上空

洗过的衣服随灰色的海风飞舞。请注意两侧的迷宫!

我被无法解读的文字包围,我是一个十足的文盲

但我支付了我所应该付的,东西都有发票

我攒集了如此多无法辨认的发票

我是一棵老树,挂满了不会掉落的叶子!

一阵海风使这些发票沙沙作响


黎明时人群踩醒我们宁寂的星球

我们都在街的甲板上,像在渡船甲板上一样拥挤

我们将去哪儿?茶杯够吗?我们因踏上这条街的甲板而感到幸福!

这是幽闭症诞生的一千年前

这里每人背后都有一副十字架,它飞着追赶我们,超越我们,和我们结合

某个东西在背后跟踪我们,监视我们,并低声说:“猜,他是谁!”

我们在阳光下显得十分快活,而血正从隐秘的伤口流淌不止。


7、阿多尼斯 《上海》

钟楼四处可见,幽冥之酒在钟楼下方流淌。不,女人不是黑暗,男人也并非闪电。他们是怀有同样欲念、渗出同样汁液的同一种树木:同样向往生活、爱情、诗歌、钱财(常常如此)与政治(偶尔如此)。每一样事物都是一翼风帆。

码头坚实而稳固,然而缆绳却左摇右摆。鲸鱼、鲨鱼、海龟、沙丁鱼,来自同一个族类,在长江——中国最长河流——的入海口,散发出咸腥的海味。

文具店、电器店、网吧、大屏幕鳞次栉比,构成了一个乐团。你别无选择,只能倾听这样的音乐。那么,把你的耳朵交给螺号,去听世界的喧声吧。

这便是上海。五光十色谱成的音乐,由高楼大厦的乐队演奏。今非昔比。1980年,我曾来过这里。我从它脸上读到:世界是如何重新创造的。那时候,天际听不到大洋的涛声,语言是羞怯的,几乎没有声响。

这便是上海。


8、陈东东《七个童年的上海意象》

灶就砌在弄底,在一扇可以张见石库门后客堂的玻璃窗下面。斜披的棚顶,上面用不着铺一层瓦爿,只要用竹篾条夹住油毛毡,简易地钉在木架或水门汀柱头上就行。从棚顶挂下的,曾经是煤气灯,后来换成了白炽灯泡,再后来用过日光灯管,还流行过一阵节能灯什么的。相应地,烧柴爿稻草的土灶也换成了煤球炉——清早的时候,就会有迅速演变成阿婆的小姑娘(她是石库门人家的帮拥或童养媳?)从灶披间出来,拎着煤球炉,搁到小弄堂边上离水井不算太远的地方,用那把最破的蒲扇,把炊烟从青蓝直至乳白,还没睡醒般惺松地甩向半开的三层阁,令刚刚从被头洞里爬出来的房客夫妻忙不迭咳嗽,暂缓了昨夜就开始的相骂。那炊烟却又像翻过山脊的一脉溪流翻过了屋顶,跟另一条小弄堂里另一只煤球炉升起的慢动作炊烟汇合起来,成为弥漫在半空的另一个上海……


9、金宇澄 《繁花》

阿宝十岁,邻居蓓蒂六岁。两个人从假三层爬上屋顶,瓦片温热,眼里是半个卢湾区,前面香山路,东面复兴公园,东面偏北,看见祖父独幢洋房一角,西面后方,皋兰路尼古拉斯东正教堂,三十年代俄侨建立,据说是纪念苏维埃处决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打雷闪电阶段,阴森可惧,太阳底下,比较养眼。蓓蒂拉紧阿宝,小身体靠紧,头发飞舞。东南风一劲,听见黄浦江船鸣,圆号宽广的嗡嗡声,抚慰少年人胸怀。阿宝对蓓蒂说,乖囡,下去吧,绍兴阿婆讲了,不许爬屋顶。蓓蒂拉紧阿宝说,让我再看看呀,绍兴阿婆最坏。阿宝说,嗯。蓓蒂说,我乖吧。阿宝摸摸蓓蒂的头说,下去吧,去弹琴。蓓蒂说,晓得了。这一段对话,是阿宝永远的记忆。


10、金宇澄《此河旧影》

沪西W状的苏州河,是这一带有连续几个河湾,它的美丽南岸和北岸,因为河湾曲折呈现的孤岛般左岸与右岸,都是城市背面。如果是在巴黎,将是建立荣军院或者圣母院的地方,而这一带南岸积累的只是厂,厂房,寂寥厂房,时光使洋灰色彩逐渐和顺,上世纪各式砌法的西式清水山墙,檐饰,铁皮水落管,窗台缠枝线脚细节,手造铁栅,搪瓷铁皮路灯罩,厂长室二十年代转椅,沉重笨拙的财务间银箱,都在慢慢斑驳,霉变,腐烂与死亡,隐入黄昏里面。河水流经寂静岸壁,已如天成石崖。


11、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像一代乳粉的广告。

第二个印象是上海人之"通"。香港的大众文学可以用脍炙人口的公共汽车站牌“如要停车,乃可在此”为代表。上海就不然了。初到上海,我时常由心里惊叹出来:“到底是上海人!”我去买肥皂,听见一个小学徒向他的同伴解释:“喏,就是张勋的勋,功勋的勋,不是“薰风的薰”。《新闻报》上登过一家百货公司的开幕广告,用并散并行的阳湖派体裁写出切实动人的文字,关于选择礼品不当的危险,结论是:“友情所系,讵不大哉!”似乎是讽刺,然而完全是真话,并没有夸大性。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12、鲁迅 《上海的少女》

在上海生活,穿时髦衣服的比土气的便宜。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的检查入门券,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所以,有些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腿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

然而更便宜的是时髦的女人。这在商店里最看得出:挑选不完,决断不下,店员也还是很能忍耐的。不过时间太长,就须有一种必要的条件,是带着一点风骚,能受几句调笑。否则,也会终于引出普通的白眼来。

惯在上海生活了的女性,早已分明地自觉着这种自己所具有光荣,同时也明白着这种光荣中所含的危险。所以凡有时髦女子所表现的神气,是在招摇,也在固守,在罗致,也在抵御,像一切异性的亲人,也像一切异性的敌人,她在喜欢,也正在恼怒。这神气也传染了未成年的少女,我们有时会看见她们在店铺里购买东西,侧着头,佯嗔薄怒,如临大敌。自然,店员们是能像对于成年的女性一样,加以调笑的,而她也早明白着这调笑的意义。总之:她们大抵早熟了。


13、茅盾《子夜》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苏州河的浊水幻成了金绿色,轻轻地,悄悄地,向西流去。黄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经涨上了,现在沿这苏州河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风吹来外滩公园里的音乐,却只有那炒豆似的铜鼓声最分明,也最叫人兴奋。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似的绿焰:Light,Heat,Power!


14、横光利一 《静安寺的碑文》

在我见识过的都市当中,除了上海,我想恐怕再也找不出可以与伦敦相匹敌的大都会了。抵达巴黎后,依然浮现在我脑子里,让我最感兴味并且难以忘怀的,仍是上海。在这座都市里,既有伦敦的影子,也有银座、巴黎、柏林的影子,恐伯连纽约的影子也可以找到。国籍各异的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利用租界这一奇怪的场所与各自的首都争富斗豪;他们属于这么一群人,一旦归国,唯恐丢掉各种各样的饭碗,与其如此,还不如挟持自己国家的余威,在这儿跷着腿抖抖威风。他们有这么一份虚荣心,这虚荣,便是支撑这座都会的力量,是它的美之所在。它那无法预料、使人头晕目眩的旋转面,昭示给世人一种亚细亚式的钝重变动。

上海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欧洲的,而像安上了无数金属滑轮,在混浊的土疙瘩上蠢动着的大龟。巴黎属于壮丽,而上海则是富丽,给人的感觉是,撑胀得都快承受不住的肉团,正从高层建筑的窗子里分泌出来。人们称其为恶之都,但在我看来,上海已远远超出了这种恶,它属于将来才会出现的那种恶。精神穿越过麻痹状态,默默发笑。正常人是无法揣摩这个世界上这些极为堕落的人们的生存状态的,在这里,堕落就像家常便饭一样。种族各异的人们,将自己的传统和习惯弃若敝展,跻身于共同的本能之中,一门心思将理智用于经济,日复一日,在金银的差别之上度日。


15、林语堂 《上海之歌》

在夜阑人静之时,我想像你的怪异奇诡;在南京路的熙熙攘攘中与黄浦江上的男女浮尸身上,我看见你的各种色相──

我想到这中西陋俗的总汇──想到这猪油做的西洋点心,与穿洋服的剃头师父;我想到你的浮华、平庸、浇漓、浅薄──想到你斫伤了枝叶的花树,与斫伤了天性的人类;也想到你失了丈夫气的丈夫与失了天然美的女子;想到你失了忠厚的平民与失了书香的学子;也想到你失了言权的报章与失了民性的民族;

我想到你的豪奢与你的贫乏──你巍立江边的崇楼大厦与贫民窟中的茅屋草棚;也想到你坐汽车的大贾与检垃圾桶的瘪三;

我想到你的淫靡与你的颓丧一你灯红酒绿的书寓与士女杂逻的舞场;我想到你的欢声与你的涕泪──你麻疯式的苏滩与中狂式的吹打;也想到你流泪上轿的新娘与欢呼鼓舞的丧殡;你的退隐的道台、知县、与玳瑁眼镜八字须的海上寓公,在小花园做瘟生;你的四马路文人,也在叙述征歌逐色的本领与欺负女性的豪气;你牛痴的公子哥儿,也在帮助消耗他们祖上的孽钱;你痨病的烟鬼坐在车中,受颜色红润的鲁孙保镖的保护,如婴孩之在母亲的怀抱;你黄浦江中的痴男怨女,也在黄泥水中与黄色的鱼虾为友。


16、白先勇 《上海童年》

我是一九四六年春天,抗战胜利后第二年初次到达上海的,那时候我才九岁,在上海住了两年半,直到四八年的深秋离开。可是那一段童年,对我一生,都意义非凡。记得第一次去游“大世界”,站在“哈哈镜”面前,看到镜里反映出扭曲变形后自己胖胖瘦瘦高高矮矮奇形怪状,笑不可止。童年看世界,大概就像“哈哈镜”折射出来的印象,夸大了许多倍。上海本来就大,小孩子看上海,更加大。战后的上海是个花花世界,像只巨大无比的万花筒,随便转一下,花样百出。

“国际饭店”当时号称远东第一高楼,其实也不过二十四层,可是那时真的觉得饭店顶楼快要摩到天了,仰头一望,帽子都会掉落尘埃。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高楼大厦聚集在一个城里,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像是四座高峰隔街对峙,高楼大厦密集的地方会提升人的情绪,逛四大公司,是我在上海童年时代的一段兴奋经验。永安公司里一层又一层的百货商场,琳琅满目,彩色缤纷,好像都在闪闪发亮,那是个魔术般变化多端层出不穷的童话世界,就好像永安公司的“七重天”,连天都有七重。我踏着自动扶梯,冉冉往空中升去,那样的电动扶梯,那时全国只有大新公司那一架,那是一道天梯,载着我童年的梦幻伸向大新游乐场的“天台十六景”。


17、蔡翔 《洗澡》

光着屁股,往浴池跑。浴池在里间,雾气濛濛。浴池里挤满了人,有站着的,也有坐着的。我们挤到池边,找一空档坐下,两只脚先放进水里,觉得烫,但泡澡是一定要水烫的。这时,就要用水往身上一点一点浇,慢慢,习惯了,然后,两条腿小心往下伸,猛一下,站定,再慢慢往下坐,一点一点,水漫到屁股,再是腰,烫得刺心,痒,但真是舒服,然后,一下坐定,水就浸到了脖子。靠在池边,两条腿抬起,一阵扑通。小赤佬,勿要乱动。旁边大人就要训斥。我们不听,挑衅似的继续扑通,大人也就不吱声。水是浑浊的,大家站在浴池里擦肥皂,使劲搓,搓好了,往水里一蹲,再一通搓,又站起,用毛巾往身上一搭,来回拉,这样几个回合,身上通红通红。水面上漂着一堆一堆的肥皂泡沫。我妈说,澡堂的水不脏,玉皇大帝封过的。我也没觉得脏。那时候,人不像现在这么讲究,不过,活得也挺欢。再说,我后来琢磨,浴池里都是肥皂沫,大概也挺杀菌。

边上有人在搓背,搁条长木凳,人趴那里,搓背师傅也光着身子,使劲搓,又往那人身上放条湿毛巾,噼噼啪啪,一阵敲打。当然,小孩是不搓背的。

泡红了,也泡软了,然后起身,说,走。

走在街上,感觉不到一丝寒意,听到几声鞭炮,说,过年啦。


18、蔡翔 《底层》

对我来说,苏州河的水永远是肮脏的,黑黑的,稠得像粘汁,水面上,永远漂浮着菜叶、秽物、粪便……。夏日闷热的黄昏,一股一股的臭味飘向很远,挤进河边人家。许多许多的工厂都坐落在苏州河的北岸,烟囱里的烟是黑的,尘埃落地,马路永远黯然无光。树很少,房子很多,成片成片的房子挤在一起,弄堂被挤成一条一条窄窄的小路。

是的,我的城市在苏州河的北面。在这里,人是穷的,街也是穷的。晨光初现,粪车就会摇着铃挡走进小小的巷子,许多的男人和女人就会揉着睡眼,拎着马桶,依次走出家门。然后,就在一个公用的自来水龙头前排起长队,然后,许多许多的自行车熙熙攘攘地挤出小小的巷口,开始各自的谋生。


19、陈丹青《参考与消息》

的确凉衬衫、老克蜡皮鞋、美琪电影院、永久牌脚踏车、老大昌蝴蝶酥、红房子罗宋汤、葱油大饼糍饭团、牛肉清汤蟹壳黄、粗纹唱片七十八转、细纹唱片三十三转,蓝色多瑙河天鹅湖是窗帘拉起来偷听,杨乃武小白菜梁山伯祝英台是无线电电唱机电插头连接线电灯泡统统搬到弄堂大家一道听,三楼宁波阿爹二楼广东阿婆前厢房俏阿姨亭子间俊大嫂客堂间复员军人四百五十号张家阿六阿七一千一百零一号李家老二老三还有居委会副主任八十岁的老娘老虎灶“猪头肉”五十岁的姘头小业主“丝瓜精”二十岁的千金小菜场“四不清”刚满周岁的双胞胎加上小学校放了暑假的小赤佬小瘪三小流氓小众生窜过来奔过去是满弄堂竹榻板凳葵扇毛巾香瓜子茶叶茶冰激凌赤豆棒冰西式刨冰短裤背心花裙子花睡裤夹脚拖鞋木拖板脚趾膝盖大腿肚脐眼爽身粉风油精花露水香肥皂药水皂头发烫烫辫子扎扎一会儿散开来一会儿盘起来我操他娘什么叫做夜生活睁眼看看这活色生香的夜生活不是夜生活什么叫做夜生活忽然一声尖叫隔壁有人偷看洗澡忽然齐声大喊隔壁弄堂逃过来两个小偷当场众人捉牢忽然八点半家家户户无线电开开中央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一本正经男中音宣布文化大革命十六条。


20、陈丹青《我只是偶尔潜回上海的丧家犬》

打架、追逃、斗蟋蟀、爬屋顶、对准恋爱的男女直接冲过去、雨后在街上跋涉大水……我家门口甚至有井,仲夏时节为了谁家的西瓜先扔进去弄凉,还会吵架,打起来。五十年代末闹饥饿,牛奶短缺,常有一匹真的马被乡下人牵进弄堂,瘦极了,脖子上响着铃铛,背上盖一块破烂的毯子,停下来,当场挤奶,大人手里拿盆碗接着,回家给小孩喝。春节前后乡下人在弄堂转角炒爆米花,小圆炉子飞快旋转着,火焰迸溅,围满小孩,等那声爆炸,砰!大家闪开又聚拢,欢呼着,争看雪白臃肿的米花从焦黑的炉膛口倾泻而出,浓香四溢。


21、上海童谣

摇啊摇,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对我眯眯笑。

买条鱼来烧烧伊,

头勿熟,尾巴焦,

盛勒碗里蹦蹦跳,

猫吃仔,眯眯笑。

狗吃仔,豁虎跳。

摇啊摇,摇啊摇,

一摇摇到外婆桥,

阿婆叫我好宝宝,

娘舅给我吃块糕。


笃笃笃,卖糖粥

三斤核桃四斤壳

吃侬额肉,还侬额壳

张家老伯伯勒拉伐?

勒拉嗨。

问侬讨只小花狗。

侬来拣一只。

汪汪汪!


22、周国平《岁月与性情》

在当时的上海,有两个区最像贫民窟,一个是闸北区,另一个就是邑庙区。邑庙区靠近黄浦江,由于排水设施落后,每年暴雨季节,当黄浦江涨水的时候,那一带的街道上便会积起齐膝深的水,我们称作发大水。水是从阴沟里漫上来的,当然很脏,水面上窜跃着水蜘蛛。大人们自然觉得不便,但我们孩子们却像过节一样,一个个穿着木屐或赤着脚,兴高采烈地在脏水里蹚来蹚去。对于可怜的城市孩子来说,这是难得的和水亲近的机会。

上海老城区的黎明景象极具特色。每天清晨,天朦朦亮,便有人推着粪车边走边吆喊,家家户户提着马桶走出门来,把粪便倒进粪车,一时间街上臭气扑鼻,响起了一片用竹刷洗刷马桶的声音。一会儿,垃圾车来了,推车人玎玲玎玲地摇着手铃,家家户户又出来倒垃圾。街道就在这刷马桶声和铃铛声中醒来了。然后,女人们提着竹篮,围在街道边的菜摊旁讨价还价,一片喧哗声,开始了雷同而又热闹的一天。


23、陈丹燕 《上海女人的相克相生之地》

这是一大批人,每一代都有这样一批人,她们带动和参加着大众的时髦:七四年的时候穿大尖领子的上衣;七五年的时候穿家制的卡其喇叭裤;七八年的冬天穿把蒙着尼龙布衬一层定形棉的外套做得又长又窄、用缝纫机在上面踩出许多菱形的小格子;八二年的夏天她们穿一开到底、钉上大扣子的布裙;然后,是黑色的紧身踏脚裤,是露出肚脐短衫,是今年冬天黑色窄腿裤子、意大利式的鸭嘴头皮靴配上宽大的呢短外套,将头发染成棕色,笔直,嘴唇不那么通红。她们也是前赴后继地在街上散步,在这里找到真正的对手,见到自己的同志,享受相克相生的亲密关系的乐趣,砥砺情趣和品位,坚持关于物质的梦想。淮海中路对这样的上海女子有着特别的意义。有时,淮海中路上的散步是一种消解郁闷的方式,一种业余的竞技,是一个终生的学校,一个没屋顶的沙龙。


24、陈丹燕 《弄堂里的春光》

上海是一个大都市,大到就像饭店里大厨子用的桌布一样,五味俱全。从前被外国人划了许多块,一块做法国租界,一块做英国租界,留下一块做上海老城厢,远远的靠工厂区的地方,又有许多人住在为在工厂做事的人开辟出来的区域里,那是从前城市的划分,可在上海人的心里觉得这样区域的划分,好像也划分出了阶级一样,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彼此怀着不那么友好的态度,彼此不喜欢认同乡,因此也不怎么来往。这样,上海这地方,有时让人感到像里面还有许多小国家一样,就像欧洲,人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人,仔细地看,就看出了德国人的板,法国人的媚,波兰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着不同的脸相。所以,在上海从小到大住了几十年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是了解上海的,只是了解上海的某一块地方。


25、陈思和 《家务事》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菜场里各家摊子都空空荡荡,只有微弱的灯光,照着黏糊糊的环境。但已经有不少人稀稀拉拉地在排队,人不多,每个人的脚下放着各种各样的竹篮子和其他旧提包,甚至砖石,都被当作有生命的人排着队,有一两个人看守着。我们总是结伙去四五个人,分头在各家摊子前立队,每个人也代表着其他四五个人,一边排队,一边装得很内行的样子,与前后的成年人不断地敷衍说话,引起他们注意。等讲话讲到互相熟悉了,就悄悄打招呼:“喂,我们这里还有几个人呢,到辰光要承认哦。成年人也会说:对啊,我证明你们是四个人,我也有四个,你看,地上四块砖呢。于是互相勾结起来。快到六点钟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那时就有一些菜场的纠察出来维持秩序了。于是队形纷纷乱起来,许多篮子砖头立刻都变成了人,人们从四面八方挤进来,互相认识的人就大声招呼,互相证明,不认识的人就尽力排斥,不管认识不认识,排长队的人都紧紧扯住前面人的衣服,在人与人的挤压下晃来晃去。一瞬间整个菜场沸腾起来,呼朋引友,大叫小骂,大打出手全发生在这个时候。


26、程小莹 《温情细节》

在山阴路到四川北路的地方,有复兴中学,古老的建筑里,传来青春的躁动和嘈杂,这所中学有排球运动的传统,所以,经常可以看见从不高的围墙上,飞出来一只雪白的排球。这排球始终给人一种干干净净的感觉,拿在手上轻飘飘的,很优雅和舒缓,不像足球那样沉重而粗糙激烈。在这所中学的边上,有一条小马路,有很绵密的水杉,和一个甜蜜的路名:甜爱路。到了夜里,从虹口公园谈恋爱还不尽兴的情侣,就集中到这条马路上来了。那时候,这条路是不通公交车辆的,但像停车场,停放着许多大卡车。这些车辆正好成了恋人的屏障。夜里走过去,停下,装着系鞋带,蹲下身子,从卡车的大轮胎下面望过去,里面的一侧,是两个人的脚,挨得很近,女人的脚踮起来,一踮一踮的。


27、程小莹 《西郊公园》

上海动物园,一直以来是叫“西郊公园”的。因为在西郊。是个比较遥远的地方。但那是我们儿童时代的一块充满大自然情趣的领地,像煞如今的非洲撒哈拉沙漠。每次要去,就像去一次探险,要去看狮山、虎山;前前后后,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西郊公园,会成为一个中心话题。这样的深刻的印象,成为童年的一个记忆。

对于住在市区的儿童来说,在那时,西郊公园离开我们,是近二十公里的路程。但没有徒步的经历;孩子们望而却步。先坐车,到静安寺,在那里的57路终点站排队上车。这57路的汽车,像是到西郊公园的专车;因为终点,就是西郊公园。如果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就会租包车去。这样的坐车,大约要将近两个小时。每年春秋两季,这一路上,都是小学生,一路高歌,向着那些动物集中圈养的地方出发。像是一次朝圣。不晓得西郊公园里的老虎狮子大象白熊长颈鹿们,是怎么想的。反正这个城市的人类里的小人们,就是这样,要去看它们,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似乎全世界的动物,都在这里了。还有一个很大的湖,不能划船,但可以看到成群的天鹅,在水上嬉戏,非常好看。


28、程小莹 《乘风凉》

那时候就这样平淡地过着日子,没有现在的很多闹猛,折腾,人心静得下来,有点小风,便可以图个凉快。不像现在人的心思,像这大热天一般燥热,热火朝天。虽说这日常生活里,像蒙上了灰尘,难得有个动静,长远的日子里,还是积攒下来了家底。看一家老小风凉的样子,就看到一只只小矮凳。在那时,从家里的小矮凳的数量,可以看出这家小孩的多少,小矮凳的年数,也大致反映出这家人家在上海过日子的年份。

白天我就坐在小矮凳上,像通常的一个上海小囡在剥毛豆;晚上,乘风凉,小矮凳经常被我带进带出。小矮凳的分量不重,拎在手里表现出一个小囡的臂力,落雨天还可以顶在头上逃回来。


29、程小莹 《隔壁邻居》

上世纪70年代,上海人家还集中聚居在石库门弄堂里,即便是新公房,也是合用的厨房和卫生间。在那种几乎是零距离接触的生活状态里,上海人在亲和里还是极力刻意地互相保持着一种距离,而这样的距离又是为了保持亲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公用厨房里每家的煤气灶上各自点着电灯泡,电线从自家的小火表上引出来,只要你走进厨房间,不管里面灯火通明还是黑灯瞎火,自家的灯泡一定要先开亮。这盏点亮的灯泡在告示:我是用自家的灯光,一点没有要借光的意思。经常是,厨房里,隔壁邻居的张家跟李家在议论王家的事情,倒不一定在说什么坏话,只是背后议论,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犯点毛主席批评的“自由主义”,忽然,隔壁邻居王家的厨房灯亮了,打住,来得及;王家的人进厨房,张家李家都已恢复常态,一点没有窘迫。这种未见其人先见其灯的生活经历,隔壁邻居们都觉得很好。

这种隔壁邻居之间的泾渭分明,追根寻源,来自上海人的人际头脑里的一根筋———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并不一定是冷漠和“不搭界”,更不是矛盾纠纷的最终结果,恰恰相反,这是上海人在处理人际关系里一直希望避免发生矛盾与纠纷的预警和防备,一种在利益上的彼此公平合理的分摊和分享,在相对低水平的生活环境里和睦相处的最佳公式。这在当时几乎在全上海的市民阶层达成共识。这很不容易。它可以看成上海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最初基础和思维的雏形。


30、程小莹 《栀子花》

栀子花是被摆放在卖花女的托盘上的。很别具一格,仿佛是受到了特别的关照。更加特别关照的还有,它们都已经被卖花女用软铅丝做好了别在纽扣洞上的装置,让人拿起花来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拿起这样的用软铅丝扎好的花束,细巧而精致。这时候,就闻到了栀子花的香气。是每年的五月里,天气是热了。奶白色的、长悠悠的栀子花花束,与城市女人细巧的手相辅相成,散发着扑鼻的艳香,弄得空气就像经过奶油调制似的。香,是香在这里;俗,也便俗在这里。

栀子花也有被油亮的绿叶包裹的清净淡泊的模样。也就是这等模样,还有清新脱俗的意思。人一点也不顾及栀子花的野生脱俗的天然气质,下了辣手,剪而取之。栀子花是逃不开它的香艳的。香俗应了香艳,就应了人的世俗,栀子花一点也不遮遮掩掩。栀子花就是这样了。

世界上的花,它们就是按照大自然的模样和大自然的辰光,候分刻数地入世。眼前的美艳或者香俗,却由着人自己把握。有许多时候,人也不一定都唤得出花的名儿,见之睹之赏之,见证着的,是人的兴致。这样想来,世俗生活,是应该很容易被理解了。就像栀子花的卖花女,其吆喝就像歌唱,经典的“栀子花——白兰花”,拉得长远。这一歌唱传神。形似出卖,神似挽留。人皆不忍于分别,念想就在这里头。


31、王安忆 《街景》

街两边大都是板壁的房子,顶上铺着黑瓦。太阳就从两边的瓦檐之间照进来。二楼窗户送出晾衣服的竹竿,那一头就搭在行道树的树杈上。窗户钩子上,就吊着一只风鸡,或者一条腌肉,还有洗净的拖把,绞不干的水则滴在底下的人行道上。街面上的水就是这样来的。但老虎灶也是原因之一。盛开水的水瓶大都塞不严瓶塞,一路滴滴答答地过去。送水的木桶也大都漏水,漏出桶,再漏下轱辘辘的送水车,热气腾腾地浇过去。卖鸡鸭血汤的小吃店就在街面上杀鸡拔毛,血水顺了街沿流淌。阴沟又常是堵塞的,就有通阴沟的工人拖着长长的毛竹片,哗啦哗啦地来了。这里有一种裸露的风情,腌臜,邋遢,粗鄙,性感。

像它这样南北向的马路,往往不是主要的交通干道,所以就难免是散漫的。行人安详自若地在马路中间行走,车就不敢开快。自行车紧按着铃,也白搭,人们置若罔闻。这里的居民又特别喜爱在街面活动,老人坐在小凳上剥豆,小学生搭一张方凳写作业。打牌的,吃饭的,乘凉的,晒太阳的。生活就从门里蔓延出来,摊到了这里。这条马路就有些烟熏火燎的,人气特别重。连阴了几天,再出好太阳,只见那家家户户的被褥枕头都摊出来了。铺在竹榻上,搭在窗台上,晒到下午三四点往里,藤拍噼里啪啦一打,满世界都是干燥松爽的人味。有点狎昵的,但是清洁的气味。


32、袁紫衣 《在上海开始的那篇小说》

上海像个贪得无厌、任性撒娇的小女人,永远在向你索取。她需要你的时间、你的精力和你心甘情愿的付出——而且你不能抱怨。如果你没有勇气和底气养活这样的女人,你只有选择离开。但是你贪恋她也绝对有你的道理,她摩登而优雅——虽然这优雅是后天的,硬模仿来的。她教你怎样生活怎样朝前走。

所以我总认为,有了伤口的人应当选择上海这样的地方休息。不该是个小城,诗情画意的那种。因为仍然无法逃出自己画的陷阱。也不能是巴黎,因为离得太远,断臂的维纳斯和蒙娜丽莎毕竟不可以当饭吃。抚平伤口的第一步就是重新开口吃饭,甚至在上海谈什么伤口都有煽情的嫌疑,因为上海人没有时间受伤。


33、毛尖 《当我们谈论上海的时候》

即便是在“魔都”的框架里,即便都往坏里说,上海摩登的内核中也还是有非常朴实的东西。

比如说吧,去买菜,菜场一枝花嫌你土,爱理不理的,你粗手粗脚还碰坏了她的小黄瓜,伊不开心,把茄子青菜和西红柿卖给你的时候,就多算了你两块钱,不过,在你转身走开的时候,她又突然叫住你,态度不那么好地丢给你两头蒜,“诺,炒茄子要蒜的。”再比如,坐出租车,司机看你外地来的,直线改走曲线,多绕了你十块钱,不过,这十块钱,他也会暗暗补给你,他很卖力给你导游,“左手边楼盘看到?一平方十五万。看右手边,毛主席住过额,里头还有秘密通道秘密铁轨。”然后他会详细地跟你讲讲从文革到现在,上海历经的变化,然后他总结一句“上海什么都贵啊”,最后熨平他自己多收的三五斗。这跟上海饭店老板娘一样,她知道自己的腌笃鲜卖贵了,她会风情万种地出来,倒上一轮酒,然后殷勤地关照服务员,用大家都能听到的低音调,“送一盘水果拨伊拉”。这是上海摩登,她小小的坏被她刹那的慈悲平衡着,她小小的贪婪被她经久的历史牵制着。所以,外地人嘲笑上海人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不是真的因为上海人胆子小,是因为上海有这半狡黠半老实的传统。

也是这个原因吧,熙熙攘攘轮番登场的世界,上海可能还是坏得最慢的地方。不是因为此地民风淳朴,民风淳朴的地方常常崩盘最快,上海受制于现代精神中的“专业”,最终把这种专业转化成了一种道德。这种狡黠这种道德,是上海心。


34、毛尖 《上海没有过去时》

上海人的来历,堂皇里带着家常,这和北京不同,乾隆皇帝的龙椅和格格们的闺房毕竟遥远又尊贵了点,听上去跟神话也差不多。但是上海传奇里的主人公都还近在眼前,张爱玲的故居还活着,还有人在她写《倾城之恋》的书房里写字,听市声;虹口一带的老上海人喜欢不经意地说一句:“我小时候上学总要经过鲁迅家……”他们舌尖的这些时光和人物翻个身又回来了,叫人想起伍迪·艾伦《无线电时代》时放在摄影机前面的那块琥珀色过滤镜,镜头扫过,逝去的岁月又暖融融地苏醒了。

对于上海和上海人,“1931”从来不曾真正流逝,周璇妹妹的声音,阮玲玉的弯弯笑靥和湿湿眼神从来就没有从生活中真正撤退过。环境不允许的时候,上海人还会借着王晓棠这样的女特务过把瘾。而上海从来都是携着过去上路的,上海人推开窗子,左边弄堂住过徐志摩,右边客厅招待过林立果,不远处,有个外国赤佬叫沙逊的在那里发家……现在的上海人就住在这些岁月这些人中间,上海没有过去时,上海时间是缠绕的迷宫,收在月光宝盒里,你可以随便回去看。


35、毛尖 《喜欢周星驰的理由》

上海不是一个幽默的城市,方言里跟“幽默”接近的词族是“滑稽”是“噱头”,这些词皆非上品,有点不入流;所以,在民间的想象中,一个高雅的上海人多半是谈吐不多,金缕玉衣似的,不像北京,“幽默”被很多人看成是一种品德,甚至是道德。上海不是这样的,上海人欣赏的是纹丝不动的大家闺秀或闺公,据说那是贵族。

上海人因此都是“顶真”的,这个城市于是培养着全中国最好的白领队伍,以及可能是最廉洁的公务员们,所以,民间显得比较太平无事,连小偷也没想象力。同时,周星驰的电影则广受欢迎,大家在家里看着周星驰搞乱社会,心里乐。


36、钱钟书 《关于上海人》

正如“北京人”(化石)代表着过去的中国人,“上海人”代表着现在的中国人,说不准还代表着未来的中国人。在当下的中国语境里,“上海人”这个词汇一直被用来形容一种白璧德式的人物,精明、干练、自负,自命清高。他凡事尽善尽美,从不多愁善感。财神在上,天下太平!就像诗人一样,“上海人”是天生的,不是培养的。不是每个生活或者埋没在上海的人都有幸成为“上海人”的。比如我们这些可怜的记者,就无缘这一尊号。我知道有很多人在上海生活了二、三十年,到头来还是个异乡中的陌路客。


37、蒋勋 《母亲与蝴蝶牌热水瓶——我的一点上海记忆》

好像每一个人都在往上海跑。

我对上海其实所知有限。

家里最早有一只桃红色烤漆的“蝴蝶牌”热水瓶是上海制造的。

母亲喜欢这只热水瓶,一直用到桃红的漆都斑剥褪色了,还找人换了铝皮的外壳,继续用了许多年。

母亲是西安最早受教育的女性。对她而言,少女时代的上海最令她向往的就是电影了吧。上海拍摄了“体育皇后”,女星黎莉莉黑亮的皮肤,健康爽朗的神情,穿着短裤在运动场上奔跑、打网球。

她或许梦想着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追求产业富裕,追求个人解放,追求自由思想的时代的来临。而她少女的憧憬中,那时代的来临便是以上海做榜样的。

人們爱恋一个城市,有时并不抽象,或者是把抽象说不清楚的情愫寄托在一些比较具体的物质上。

蝴蝶牌热水瓶也许就是母亲少女梦的寄托吧。


38、舒国治 《上海日记一则》

上海比较是用来住的,比较不太是用来旅游的。然言于住,即使我自己选城市来住,多半不会选上海。上海太满备,我则适于残而不全的市镇。香港亦是太满。台北之建设最差,却惟有残缺之优势。文化瘾之不易满足,是台北人在上海最大的缺憾;尤其缺乏“彻夜清谈”之老友挂或前三十年谈惯的话题及描述方式。

午饭后,于各小街闲逛,眼睛仍多半聚焦于小民生活老景:看些卖竹帘、藤椅、竹制蝇拍的小店,看些“三元吃饱,五元吃好,七元八元吃得呱呱叫”、“修配麻将,弄内三号”的招牌。脚走过几里地,眼流盼过杂乱景,旅行中的一个下午至此方算是开始了。此种荒嬉,最适我志。


39、沈从文 《海上通讯》

上海看电影下午三点,五点半,九点一刻,一共三场大的洋的,白天楼下一元晚上也一元。小的洋的白天楼下半块。有声音,真刀真枪杀仗,唱夏威夷黑人歌。国际新闻则免不了是美国足球比赛,笑片则是爱尔兰兵士上城里逛游剧常另外,小的中的只花小洋两毛,有飞来伯老片子。大马路有印度阿三站岗,大石库门房子有白俄将军把门,可不威风凛凛,多是醉意朦胧。三马路小绸缎铺每天作纪念周,大减价拍卖,雇了五个六个穿红制服的肮脏人坐到楼上吹“四季花”拍子,打鼓敲板,许多流氓同土娼就站满了一堆。广西路有大屁股娼妓画眉毛成钩形,在鞋铺门前看鞋子。

北京路仍然各处是旧木器,多处是烂书旧报。电车各路皆挤满了人,因为公共汽车罢了工。小报上每天有载登国府要人趣事的消息。《良友杂志》随时有女校皇后和电影明星相片登载到上面,或者用手支颐,或者低头敛辅,都特别比本人标致。闸北四川路,一到下午就有无数年青男女在街上逛玩,其中一半是学生,一半是土娼流氓,洋野鸡也不少。这地方上海文学家称之为“神秘之街”。到四马路望平街去,所有大书铺皆在那里,到那些书店去时,常可以见到赵景深,可以见到别的作家。到公园去,全是小洋囝囝的天下,白发黄毛,都很有趣味。到车站去,有女稽查员搜索女人身上。到旅馆去,各处是唱戏打牌声音。到跳舞场去,只见许多老人家穿长衣带跌带跳的抱了女人的小腰满房子里走。还有跑狗场,回力球场,都极热闹。

……上海好处就是这些,也是和北京不同的。还有各处每天皆有新屋落成。有些好房子使人不愿意离开那大门边他去。上海是复杂而又诙谐的地方,许多人一夜发了大财,许多人一夜又输得精光,所以上海流氓似乎比中国内地各处的流氓的总和还多。外国流氓也多得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