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下西洋被叫停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关于明朝下西洋被叫停的原因。目前主流的说法是亏钱,所以停了。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明朝下西洋船队相当于垄断了中国甚至全球的对外贸易。这种垄断的生意,…
关注者
906
被浏览
3,459,081

208 个回答

这事诡异的很,不仅是下西洋被叫停,甚至后来发生了藏牍案,就是郑和之后,明宪宗想看看当年下西洋的记录,文献,结果官员刘大夏居然说他自己把这些资料全藏起来了,《客座赘语》更是直接记载他把案牍都烧掉了,刘大夏声称他的目的是永绝皇帝下西洋的心思,因为下西洋实在是劳民伤财,于国家无益,现在考据郑和下西洋,得都找当年随船人员自己写的,已经散落民间的日志。想当然尔,私藏,私毁案牍是严重的罪行,可刘大夏一生官运亨通,这是何解?郑和下西洋的官方案牍哪去了至今是个谜团,而刘大夏有恃无恐的态度和日后的平步青云,都代表了他背后有一个势力,他们真实的动机又是什么?这已然被历史的迷雾深深掩盖了。

提个刁钻的点:可能是适合造船的木头真快没了。

b站上有个古建筑up提出了国内建筑史一个有意思现象:唐代建筑立柱最粗,清代最细,宋朝介于两者之间。由此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国内巨木资源随时间的稀缺。

实际上这种稀缺影响的不只是柱子粗细,由此而来的包括单一建筑的规模、以及皇宫整体规模的减小,也是从沿历史脉络一以贯之的(紫禁城总体面积不到唐朝大明宫的四分之一)。大木头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成材的巨木少说也要百年。而从唐朝之后,关中平原就已经砍伐破坏到很严重的程度,当时居民以烧炭取暖为主,《卖炭翁》这首诗实际上就极为写实。而如果考虑当时黄土高原上人口暴涨,以及像那样烧炭为业的人还有成百上千,当地环境的破坏,恐怕比卖炭翁本身的境遇更值得同情。

明代朱棣迁都修紫禁城,基本上把全国各地能开采的巨木都砍伐一空,由此给后世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是清朝,康熙有一次要修缮紫禁城,需要一根主承重柱,但查遍全国,基本上所有成材的金丝楠木早在永乐年间就都没了,地方官员挖地三尺,才在西南一个偏僻山区好不容易找到一棵巨木,但当地偏远,根本无法满足砍伐、运输需求,最后只能作罢。完了康熙最后选择是用红松木替代、不够粗外面包裹了别的东西;其二是太和殿的重修,现在人去紫禁城,能明显发现太和殿的地基是要比它的建筑更大的,原因就是太和殿烧毁之后重修,还是找不到像以前那么大的木料,只能找小一点的,导致整体规模也就缩小。

所以推而广之,带入到郑和当时的情况,他先后七次率领的舰队,规模在世界上都是极为惊人的,这都需要同样数目惊人的木料才能最后建成。而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境内的木材资源已经是不可持续的竭泽而渔状态,到了他这个时期,即便有早年朱元璋号召全国植树造林的家底,也经不住这么挥霍几次。所以对于其他官员来说,说郑和下西洋“耗费甚巨”,似乎也不是一件不能理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