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夫婦從事銀行業月入20萬元 孩子將出生家庭理財要點準備?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App專區 - D220602
限時免費
App 獨家
前往
掃描開啟:

【理財個案】夫婦從事銀行業月入20萬元 孩子將出生家庭理財要點準備?

發布時間: 2022/06/02 14:11

最後更新: 2022/06/09 18:10

分享:

分享:

人生有不同重要的階段:升學、到社會工作、結婚、生小孩及退休生活等,每個階段也有不同的理財需要,及為未來作出的準備。是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Walter,跟太太同樣是39歲,大家也是於銀行工作,兩口子屬高收入的一群,工作收入連同股票派息、租金收入,每月穩袋逾20萬元。

【背景】

  • 姓名:Walter
  • 年齡:39歲,太太39歲
  • 職業:同是銀行工作
  • 婚姻狀況:已婚,孩子將於年中出生

【現有資產】

  • 現金:105萬元
  • 股票:173萬元
  • 退休金價值:156萬元
  • 年金及儲蓄保險價值:168萬元
  • 自住物業:1,075萬元(未償還按揭843.6萬元)
  • 收租物業:800萬元
  • 資產總值:1,645.9萬元

【每月收支】

收入

  • 工作收入:19.9萬元(包括花紅)
  • 租金收入:1.55萬元
  • 股票派息:5,800元

開支

  • 生活費:3.85萬元
  • 供樓及管理費:3.96萬元
  • 交稅儲備:2.7萬元
  • 儲蓄保險及強積金額外供款:3.6萬元
  • 退休金供款:7,735元

【每月結餘】

  • 盈餘:7.14萬元

第一次和Walter面談是11年前,即2011年,當時他正準備結婚,想知道應如何為將來家庭開展理財規劃。而今天再約我商討的原因是孩子將於年中出生,所以聯絡我,希望了解家庭理財方面會有甚麼變化及怎樣準備。

Walter開始時回憶上次商討的情節,他一向有看我的專欄,當時他剛剛開始工作,幸好得到父親的幫助而能夠很早買樓,但由於當年市場開始醞釀加息,所以他向我查詢是否應該將自住物業放售及將資金轉投股票市場,而我的建議是自住物業不應該用作投機用途。

不過,Walter之後仍然決定沽出自住物業及暫時租樓居住。租樓4年之後,他自言不單令支出增加,更失去不少的機會成本。所以痛定思痛而重新置業,更從經歷中領會到要清楚家庭理財目標的次序及配置資產的重要性。由於他也是從事金融工作,所以對投資理財都有一定認識水平,加上已是第二次向我諮詢,所以他已準備了幾個問題,希望我能給他一些建議。

冀換大單位 如何抉擇?

首先,他希望知道最理想的退休歲數及可否提早退休。兩夫婦都只是39歲,屬於工作的黃金時期,所以我認為現時考慮退休是言之尚早,而且我提醒他們目前想法在未來數年便會有很大機會改變,因為孩子快將出生,到時為了令他有更好的將來,相信夫婦會設法累積更多的儲備,所以目前不需要急於為這方面做任何計算。而且一般情況下30多歲的人都會想提早退休,但一踏進50歲想法便有機會有改變,所以只要繼續為針對退休的儲蓄計劃供款及定期檢討便可以。

Walter亦有考慮孩子中學階段會去國際學校讀書及之後到海外升學,屆時兩夫婦才剛50出頭,而教育支出將會大增,所以到時才檢討是否可以提早退休也未遲。

目前Walter持有兩個物業,太太名下的是自住單位,價值1,075萬元;另一個作為投資及收租物業價值800萬元,租金回報率約2.33厘,未計管理費、差餉及交稅等支出。他的投資物業約300多平方呎,自住物業600多平方呎,但現時居住地方隨着孩子出生而變得窄小,所以希望能夠轉到較大單位居住,目標約900多平方呎。

所以他正考慮是否應該將目前兩個單位賣出,再買入一個大單位。而他認為最大問題是交易費用及印花稅等雜費很高,估計需要超過100萬元,如果這筆資金適當運用相信有更好效益,所以亦考慮是否應該租住大單位而將現時兩個中及小型單位轉為出租物業。

從目前Walter的資產狀況來看,如果買入一個大單位,他預算約1,800萬元,和現時手上兩個單位總值相約,但有可能因其他支出而將會耗用大部分流動資金,更不用說要增加可投資資金。另一方案是租住大單位及持有兩個單位收租,這做法對現金流亦沒有多大改善。

言談間,Walter也正考慮是否在中、短期內將細單位賣出套現而保留中單位作收租用途,而他們會再租住大單位來應付生活改變的需要。假如賣出細單位,他們能夠增加約360萬元的流動現金,如果用作購買收息資產可以增加不錯的現金流。以年收益4%計算,已經可以增加144,000元收益,可以應付大單位4個月的租金支出,而中單位的租金收入也大概等同大單位的8個月租金,令家庭支出不會因加大生活空間而大增,同時也多了一筆可以按需要而運用的資金。

Walter夫婦還有一個優勢,便是每月有不錯的盈餘,每月有7萬多元,一年便會增加84萬元,令家庭的財政抗逆力隨時間增強。資產配置方面,Walter可以考慮運用100法則作簡單分配。扣除自住物業以外,可投資資產可按年齡分配,即是39%在較平穩收益資產,61%屬於進取資產的比例。

以目前組合來說,自住物業不計算在內,其餘資產總值約1,415萬元,投資物業屬於進取資產,已值800萬元,再加上股票和強積金,Walter的可投資資產組合中80%是進取類別,相對理想比例屬於過度進取,所以應該適當地減少及配置到平穩收益資產中,現時只佔12%,包括年金及儲蓄保險,而7%是存款,私家車是資產但有必需用途,亦不計算在可投資資產中。

盈餘可購入穩定回報資產

綜合以上資料,我認為Walter可以有兩個考慮方向。第一,如果要繼續持有兩個物業,每月盈餘便應該投放在一些較平穩的資產類別,例如先前所說的年金及儲蓄保單等,期望將來可以獲取穩定增長及收益。第二,假如將細單位放售而得到360萬元資金,及保存中單位收租和作為未來自住物業,不計算在可投資資產中,進取資產比例便會下降至34%,平穩資產17%及流動現金48%,這情況下便要重新分配三類資產。

目前Walter利用按揭掛鈎存款而獲取等同按揭利息支出的收益,而金額只是按揭金額的一半,如果能夠將資金放在其他儲蓄型產品及長期持有,相信有機會可以獲得更理想的收益。據了解Walter和太太的工作都很穩定,不擔心失業,所以可以考慮只保存約等同於半年家庭一般生活費的金額為應急資金,目前大約90萬元已合適,其餘存款可以投資在中長綫有較好潛在回報的儲蓄型產品。所以Walter對細單位的保留或賣出的決定,將影響他的流動現金水平及可配置在不同資產類別的資金。

Walter過往只是自己炒賣股票而沒有考慮基金,經了解後他亦覺得不妨將部分盈餘或是未來套現物業後的資金投放到基金中。他雖然也在銀行工作,但不甚了解基金投資,我亦建議他向同事或是其他理財顧問查詢應如何選擇及用甚麼策略投資基金比較理想。

Walter過往亦曾經投資美股,但獲利不多,他認為目前香港股市表現較其他市場落後,決定將資金從美國股市轉回香港。不過就算對股票情有獨鐘都應該分散投資。而派息股票或派息基金方面,期望目標收益率應該在5%以上,但亦要有心理準備價格會有較大波動。

我和Walter解釋,他並非擔任投資經理角色的人,不應花過多時間去跟進每個市場,我建議他透過全球性投資的基金來減輕功夫,並應將更多時間放在家庭及工作上,對人生規劃應更理想。

醫療及危疾保險需要方面也要考慮。保障方面,Walter並不了解公司的醫療保險計劃保障詳情,過去以為所有和治病有關的使費都能夠得到賠償,所以並未有購買任何危疾保險。事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所以他和太太亦覺得是時候要盡早購買危疾保險,而孩子亦需要有同樣安排。我建議Walter和太太基本都要有100萬元危疾保障額。

另一方面,公司提供的醫療計劃是包括家屬,而他們二人的公司都有保障,所以暫時不用增加,但到計劃退休時亦要檢討,確保退休後能夠獲得私人住院保險的保障。Walter發現到保險保障方面存在很大缺口,所以亦感激在今次和我的討論中能夠令他認識要如何安排。

【原文刊於第754期《iMoney》(收費文章)】

【關於作者】
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咨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Alvin出版了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ET財智Talk】本港樓市漸穩 加息影響微?星展丘卓文分析按息及樓價走勢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