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甄試筆試教育科目筆記(教育哲學一)@一生的夢與愛在此奔騰!|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4 16:15:57| 人氣6,92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師甄試筆試教育科目筆記(教育哲學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師甄試筆試教育科目筆記
Sherry整理分享93.07.25
前言

教師,是我從小的夢想。聽說「人會因為夢想而偉大」,不擅長說理的我卻知道「事前寧可揮霍成功的汗水,也不要事後流下悔恨的淚水」,這是考前的我對自己的新領悟。如果你真心喜歡這份工作,喜歡為教育發光發熱,那麼,歡迎你加入這個激烈的教甄戰場,不計辛苦,不怯挫折,為夢想飛奔前進。
這份筆記的設定,乃是以台中市教師甄試為方向而準備。有的人認為多考幾家,多些機會,這個方法也不錯,今年有許多重榜生,他們之中有不少人建議-每個機會都是一次練習,等到聯合甄選時,駕輕就熟,自然筆試、口試、試教都沒有問題。但,以我個人而言,自我評估發現,聰明不是我的本事,取巧也不是我的特色(讀書和反應都屬於老牛吃慢草型),再加上時間的考量,因此我選擇單純一個縣市,全力準備。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讀書方式,這份筆記僅基於分享,希望能對需要的人有所助益;內容如有誤,也歡迎您指正,在此先說聲謝謝。
最後,誠心祝福這條激烈教甄考場上的每個人,都能順心如意,考上正式教師,一起為教育努力。

台中市教甄五大內容與準備方向

一、 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思想、中西方教育制度……
二、 教育統計:廣義稱為「心理與教育測驗」;細分為「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工具)、「教育統計學」(研究的分析、技術)、「教育研究法」(研究方法論)等。
三、 課程與教學:課程的定義、各種教學法、課程類型與理論、應用、九年一貫相關政策…
四、 教育心理學:人本主義、認知發展、行為主義、動機理論、學習理論、智力理論、人格理論…
五、 教育行政:教育行政演進、理論、實務、教育政策、教育法規…


考前自我準則
1. 秉持「事前寧可揮霍成功的汗水,也不要事後流下悔恨的淚水」
2. 不被別人口中的「書單」嚇到(要對自己因材施教)
3. 有系統的規劃、挑選適合自己的教甄書籍與讀書進度


教育哲學
西洋教育史
一、 西洋教育史發展
原則:基本理念一定要釐清,了解時代背景、人物,有助於相關教育思想的理解。
說明:概約劃分西洋教育史時代+代表人物+()指其稱號、重要概念
時代順序 代表人物與稱號
希臘 希臘三哲1. 蘇格拉底(有「西方孔子」之稱、主張:「教師是助產士,學生是孕婦」、產婆法)2. 柏拉圖(哲學王、代表著作《理想國》、觀念主義創始者)3. 亞里斯多德(百科之王、創演譯法)
羅馬(重實用) 1. 西賽羅(培養演說家)2. 坤體良(有「羅馬孔子」之稱、培養雄辯家)
中世紀 1. 奧古斯丁(著有《懺悔錄》、承柏拉圖的基督教神學)2. 聖多瑪斯(承亞里斯多德的基督教神學)
文藝復興 1. 各種主義興起2. 特徵:再生(古文學的再生及人的再生)3. 啟蒙運動
十九世紀 各國教育制度蓬勃發展。重要人物有:1. 福祿貝爾(幼稚教育之父)2. 裴斯塔洛齊(平民教育之父、教育界的麥加)3. 赫爾巴特(科學教育之父、心理學之父)4. 斯賓賽(生活預備說)
二十世紀 1. 重要人物:杜威、蒙特梭利2. 進步主義3. 邏輯實證論4. 存在主義
二、 西洋教育史重要人物(英/中對照)
說明:英語是重要語言,教師甄試筆試有時只給人物的英文名字,而不給中譯名,若因此而失分,十分可惜,平時多對照、多看熟,自然能以不變應萬變。
英文名 中文名
Socrates 蘇格拉底
Plato 柏拉圖
Aristotle 亞里斯多德
Cicero 西賽羅
Quintilian 坤體良
St.Augustine 奧古斯丁

英文名 中文名
St.Thomas 聖多瑪斯
Froebel 福祿貝爾
Pestalozzi 裴斯塔洛齊
Herbart 赫爾巴特
Spencer 斯賓賽
Dewey 杜威
Montessori 蒙特梭利

PS.不怕您見笑,我曾經有過無法把中譯名和英文名畫上等號的情形。(還猜了老半天)~ˇ.ˇ~(明知答案卻選不出來,真痛苦…慘不忍睹的回憶,永遠記得分數就這麼飛了…)(泣……)

三、 重要人物與學說重點
(一) 蘇格拉底:
1. 西方的孔子
2. 產婆法
3. 教師是助產士(重在引導)、學生是孕婦
(二) 柏拉圖:
1. 哲學王→似「孟子」(辯論)
2. 作品「對話錄」、「理想國」(其中「理想國」是教育理論)
3. 觀念主義的創始者
4. 影響奧古斯丁
5. 二元論:以地窖之喻談二元論;上為觀念界,下為現象界。
(三) 亞里斯多德:
1. 百科之王→似「墨子」
2. 四因說:形式因、質料因、動力因、目的因
3. 創三段論證「演譯法」(量化研究)
(對比:培根創歸納法,方式為「蒐集」→「排斥」→「總括」,屬質性研究)
4. 影響聖多瑪斯
5. 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四) 洛克
1. 經驗主義、形式訓練說
2. 教育萬人說,重視兒童身體健康
3. 名言:「人生如臘版如白紙」→人性論「人性無善無惡」
4. 著作:「教育論叢」
(五) 盧梭
1. 有「教育史中的哥白尼」之稱
2. 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一經人手就變壞了」(可推論)→自然主義(似「老子」)
3. 著作:「愛彌兒」。以兒童為中心,忽視女子教育。人性理論則似中國孟子(性善)。
4. 強調教育三途徑:(人)、(自然)、(事物)(您相信嗎?這題曾出過填充,真是敗給他了。)
5. 著作「民約論」影響法國大革命。
(六) 福祿貝爾
1. 幼稚教育之父(幼稚園創立)
2. 主張「教育是使人性和諧發展的過程,意即自我實現的過程」;由此可推論,其教育理論重在「教育即開展」。
(對比:涂爾幹(教育社會學重要人物)主張「教育是指導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涂爾幹強調「社會化」)
3. 教學方法
(1) 遊戲教學
(2) 恩物教學(勞作教材)
(3) 直觀教學→提倡教學「自動原則」
(七) 裴斯塔洛齊
1. 平民教育之父、教育界的麥加(受盧梭影響)
2. 名言:「教師如園丁,學生如花木」
3. 現代小學教育的鼻祖
4. 死後墓碑刻字「人中之神,神中之人」(別懷疑,也別吐血,這句曾考過喔。)
5. 著作「賢伉儷」、「隱士的黃昏」
(八) 赫爾巴特
1. 教育科學之父、心理學之父。
2. 四段教學法:明晰、聯合、系統、方法。(選擇、填充常考題)(其弟子萊因、戚勒改良成「五段教學法」)
3. 基本思想:心靈論、統覺論
(1) 統覺論四大類型:認同、分類、調和、創造
(2) 統覺論意指「經由統覺作用產生知識」。(別被唬住了,其實就是『類化原則』啦!)
4. 提出「科學的教育」(所以說…他有「教育科學之父」的稱號)
(九) 斯賓賽
1. 英國教育學者,提倡「生活預備說」。
2. 生活預備說:教育的目的在於預備將來完美的生活。人類生活包含五種活動,教育上若能對於五種活動作充分之準備,將來就可以度過完美的生活:
(1) 與自我生存有直接關係的活動---身體的保健
(2) 與自我生存有間接關係的活動---謀生的職業
(3) 關於繁殖種族的活動---做父母的準備
(4) 關於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活動---公民的道德活動
(5) 關於利用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的活動---休閒和娛樂
3. 此五種按次序排列,第一種最重要。聯想法:「沒有健康,人生就是黑白的」;推論:健康→體能→自我生存。所以,斯賓賽在教育論中認為「直接保己」的知識最有價值。
(遇過最狠的考題:請排列斯賓賽的五種活動…真是…根本沒想到ㄚ會考這款的…雖然排出一些,但很容易被混淆)
(十) 斯普蘭格(Spranger)
1. 提倡教育愛(教育的愛、愛的教育)
2. 主張「文化財」(強調教材的心理組織,與適應學習的漸能),重視「文化教育」。
3. 六種價值類型(斯普蘭格提出價值類型的設準,作為心靈分化的理解類型)
(1) 政治型:求權
(2) 宗教型:求聖
(3) 藝術型:求美
(4) 經濟型:求利
(5) 理論型:求真
(6) 社會型:求愛(教師屬於社會型)
(十一) 蒙特梭利
1. 現代幼兒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先驅者
2. 強調遊戲在幼兒教育的價值
3. 首創「兒童之家」,收容貧困兒童給予教育
(十二) 康米紐斯
1. 第一本圖畫書「世界圖解」
2. 主張「除非透過教育,人才可以成為人」
(十三) 杜威
1. 實驗主義、實用主義
2. 重要教育思想與主張(「→」代表可推論、可聯想)
(1) 「教育即生長」→連續性的教育觀。
(2) 「教育無目的」→教育目的應包含於受教者的生活過程中。
(3) 「做中學」→教育就是不斷重新組織經驗。
3. 杜威曾說:「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哲學是教育的普通原理」
4. 道德上:兼重行為、動機
5. 教學方法:思惟術(問題解決模式)
(十四) 教育哲學---心靈學說
名稱 代表人物 概念
心靈實體說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 重目的
心靈狀態說(內心活動) 休謨(Hume)、赫爾巴特 重實質
唯物主義心靈論 赫胥黎(Huxley)、巴夫洛夫(Palvov)、華德生(Watson) 重經驗(被動性)
實驗主義心靈論 杜威 重經驗(自動性)
完形派 考卡夫(Koffka)、柯勒(Kohler) 重領悟
(十五) 教育哲學---人性學說
名稱 代表人物 備註
性善 孟子、盧梭、斐希特(Fichte)
性惡 荀子、叔本華(Schopenhauer)
性善惡混說 楊雄、柏拉圖、蘇軾、亞里斯多德
性無善無惡說 告子、洛克、康德、杜威 康德「用動機判斷道德」
性三品說 韓愈、董仲舒、王充

(十六) 教育哲學---知識學說
名稱 代表人物 概要重點
經驗主義 休謨(Hume)、洛克 教育萬能說
理性主義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萊布尼茲(Leibnitz) 「我思故我在」、重理性
批評主義 康德(Kant)1. 西元1776年在寇尼斯堡大學演講)(別懷疑,92中市考題)2. 曾說「沒有內涵的思想是空的,沒有概念的直覺是盲的」 理性結合經驗、學思並重
試驗(實驗)主義 杜威 做中學
社會學派 涂爾幹(Durkheim) 社會化
心理學派 皮亞傑(Piaget) 重教育階段

(十七) 教育哲學---知識學說
名稱 代表人物 善惡認知
動機說 康德(主內派)、孟子 人有理性、重動機、輕結果
結果說 邊沁(主外派)、彌爾、墨子 以過去的經驗為依據
試驗主義 杜威 兼重動機、結果

(十八) 教育哲學---哲學社會論
名稱 代表人物 要點
個人本位思潮 盧梭、尼采 發展個性
社會本位思潮 孔德、涂爾幹 集體意識
註:華德---社會導進論創始人

(十九) 存在主義(常見到,卻很抽象,請掌握要點來理解。)
1. 代表人物:
(1) 胡塞爾:現象學。主張「直觀」、「放入括弧」、「存而不論」
(2) 布巴:吾---汝
(3) 沙特:存在主義之父,名言:「我在,故我思」
(4) 卡繆
(5) 雅斯培
2. 請掌握要點:沙特主張「我在,故我思」→存在先於本質【對照:笛卡兒---啟蒙時期---「我思故我在」】
3. 請掌握背景:兩次世界大戰慘痛教訓,人們體悟並認同沙特說的「我在,故我思」。【背景不同,誕生觀念自然也不同】
4. 強調:自律、自我責任培養。
5. 重視:「人之所以為人」;教師須做「人師」,須具有教育愛。
(二十) 現代主義
1. 課程理論重脈絡
2. 轉向哲學(如現象學、解釋學)、社會學(知識社會學、批判理論)、精神分析和文學批評領域。
3. 強調主體性、互為主體性
(二十一) 後現代主義
1. 解構
2. 代表人物:李歐塔(後設敘述的死亡)
3. 多元文化並存

台長: chilean
人氣(6,92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日本藤素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4 21:59: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