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小说家 全身小説家 (1994)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全身小说家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全身小说家的影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自由意味着不要期盼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我非常爱你”。 煤矿起火,封闭门,旷工只得闷死在下面。 作家癌症,但他不写患病、住院经过,而是创作其他。 手术视频。 拥有众多情人,妻子容忍了他。 “自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自由意味着不要期盼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 煤矿周围的朝鲜妓女。... (展开)
全身小说家=大说谎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观影体验不算愉快,因为画面不美,年代有点远,镜头对准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还有赤裸裸的病老死和手术镜头。 一开始是井上光晴自己诉说的家世、出身和年少时光,夹杂着文学果儿们倾诉对他的仰慕与爱意。中间是癌症扩散、做检查、决定手术,手术中以...
(展开)
> 更多影评 6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所谓的百大日片儿 (Connie)
- 2016年上海-日本电影周 (王小哲)
- 1994 (青拾玖)
- 20年历届《电影旬报》10大佳片(1989年--2008年) (桃桃林林)
- 2016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大全 (妖灵妖)
订阅全身小说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全身小说家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35 条 )
6 有用 非虚构 看过 2018-10-20
我在美国纽约学习制作电影,学了一年,也看了很多美国的纪录片。我觉得美国的纪录片电影与日本不同的一点在于,美国人拍纪录片时最基本的姿态是,先要对主人公的生活方式进行批判。但日本不是,我们会学着共存共生,尽可能地与对方产生共鸣,我们必须要进入被拍者的世界。我觉得纪录片导演要有这样一种姿态,这很重要。我拍过一个片子叫《全身小说家》,主人公是一个小说家,他已经因为癌症去世了。我当时拍了三年半左右,在拍摄过... 我在美国纽约学习制作电影,学了一年,也看了很多美国的纪录片。我觉得美国的纪录片电影与日本不同的一点在于,美国人拍纪录片时最基本的姿态是,先要对主人公的生活方式进行批判。但日本不是,我们会学着共存共生,尽可能地与对方产生共鸣,我们必须要进入被拍者的世界。我觉得纪录片导演要有这样一种姿态,这很重要。我拍过一个片子叫《全身小说家》,主人公是一个小说家,他已经因为癌症去世了。我当时拍了三年半左右,在拍摄过程中他的病情不断加重。这是一个面向死亡的主人公。观众们在观看的时候,想到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也会产生一种共鸣。日本有种民歌叫演歌,是给人们的整个人生给予鼓励的歌,我做纪录片也是去支持鼓励人生。——原一男 (展开)
1 有用 Clyde 看过 2015-04-15
井上光晴的自编年谱或他本人的叙述,都难免自我粉饰,而他的女粉丝对他的痴迷也充当了旁注,原一男却通过走访和文献,还原他的面目,还原不是揭露,只是更完整地呈现。原一男的纪录片总是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不是说他拍摄了令人震惊的画面,而是他总是冷酷直视被拍摄者并毫无保留地将之表现出来。
0 有用 Sabrina 看过 2016-08-09
1. 好多地方没有中文字幕。2. 147分钟太长了,完全有压缩的余地。3. 导演感情部分处理,倒是有一些真料。4. 动手术,体检,他衰弱的镜头导演倒是不避讳,看起来非常真实。5.他妻子就很受气不是嘛?给这种人当妻子一定要想清楚,不要要求感情回报。6.他是很有名的日本作家吗?
1 有用 craigga 看过 2019-03-06
[3.5/5.0] 拍太長。對比井上光晴為塑造自身傳奇性,柏格曼在日記說謊(事實互相矛盾)的習慣純粹是記憶不清?
2 有用 古格 看过 2016-06-18
一位大作家的最后人生、他本人口中的过去历程、旁人道出的真实人生...谎话大王最终成为了作家的故事,真正的全身都是虚构的谎言。最后导演出现在现场,补充了很多有趣的幕后,比如作家追悼会上尼姑(也是大作家)所说的“与作家的纯洁的男女友情”,实际上他们是很长时间的炮友。从银幕到现实的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