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本问题被收录至活动 「你帮考生选学校,知乎给你送饭票」 第二期中。活动时间:2019/6/27 - 7/2 活动规则: 内容切题、无事实错误且同等条件…
关注者
1,238
被浏览
298,609

12 个回答

淳子学姐的大作!

前阵子回去,建馆改造得我都认不得了……不知道这个牌子现在还在不在

---------------------------------------------------

具体的教学细节会有还在校的校友给你详细解释的……我已经脱离建筑行业的人就不说专业方面的事情了,跟你们说说对于一个不搞建筑的人来说建院是个什么世界。

总体上来说,建院的老师们都非常可爱!可爱到什么程度呢……

乡土建筑课罗德胤先生

选他的课,第一节课之前他给每个人发了一份邮件,是一张固定的座位表,每个人都要按座位坐。上完一两次课之后,走在路上碰到他的时候,他可以直接喊出你的名字打招呼了。

设计课王丽方先生

我的建筑设计做得非常差,我一点紧迫感都没,倒是王老师急。于是周末我被叫到她家里,在餐桌上补看图。嘻嘻,差生有优待啦。

上次回学校,她一下就认出了我,笑眯眯地对我说,

“你啊,就是能闹腾。你没弄明白你要做什么的时候,就瞎折腾!还好你现在把这事儿给搞明白了,你就认认真真做事了。”

住宅/无障碍设计课周燕珉先生

也就是我的本科导师,本科论文写得一坨屎真是对不住她……

如果看优秀设计作业,我估计周老师估计这辈子都不会认得我这个人。其实我是学生节去跳一个非常奇葩的舞,才让台下周老师知道我们年级里还有这么一个生物……后来因为我会一点儿日语,会画点小画儿,所以跟随周老师做毕设。我至今都记得她在和我谈指导我的毕设这事情时候的话。

“我知道你也许毕业之后就不再做建筑了,但是我希望你在我这里的学习不是仅仅给老师打工,我希望我能教你的东西对你的人生有用。住宅和老年建筑是一个和生活息息相关,极度关注细节的研究课题,几厘米的差距就有很大不同。我希望能培养你一双关注细节的眼睛,即使你不再做设计,你也会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建筑照明 张昕先生

我们的年级组长,其实带的是我们的设计课。负责开导诸如我一样的问题学生,顺便请客喝咖啡,请客吃肉。

“我现在是搞技术的,大约已经不会做设计了,估计也就只剩审美还在了。还好审美还在,教教你们,应该还没有问题。”

张昕老师曾经在我最吊儿郎当的时候把我一棍子打醒,简直是人生的恩人,我现在才能在汉仪开心地做字体,要不然我估计浑浑噩噩地完成本科之后就随便去个地产公司画厕所画地库……说起这事,我笑着对他说,他一句话可以改变学生一生,觉不觉得当老师很屌。他呵呵一乐,“唉说啥呢,当老师应该做的,有空回园子咱俩喝一杯。”

美术课 周宏智先生 程远先生

我是一班,是周老师教我们。现代艺术史以及史观,大半都是周老师传授,受益匪浅。相比温和的周先生,三班的程远先生就非常火爆了,嗓门大烟瘾大,素描课隔了一面墙也能听到对面传来的“黑下去!黑下去!”的咆哮。

研究生申请平面设计的时候,找周老师和程老师写推荐信,程老师一字一句认真地对我说,

“我都不认识你!但是我信任周老师!周老师信任你,我就帮你这么一下!”

……

还有很多很多可爱的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感谢。

师恩如山,永生难忘。

---------------------------------------------------

不过哪里的人生都一样,怎么可能只有好事情啦……尤其是我这种问题户……

做老人院/幼儿园设计Studio的时候,带我们设计课的是一个博士生……我就不说他的名字了……结果来说就是我觉得他学术差劲品味恶劣师德败坏,大吵一架后拒绝交图。结果又是张昕老师来找我谈话。

“不管怎么样,图是要交的。设计师按时交图,是重要的职业道德。而且因为和老师吵架导致挂科毕不了业,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啊……”

拜张昕先生所赐,最后还是没有人生完整,无挂科顺利毕了业,免去了很多麻烦。对客户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也牢记在心,这大概是迄今的设计学习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学院办公室和所有的机关办公室一样,90%的时间是给你欣赏纯正臭脸的地方。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bitch face,就拿个什么东西去院办找他们帮你签个字……在又一次吃臭脸后的勃然大怒之后,辅导员来找我谈话了……

“你在论坛发的《院办是渣》那篇帖子我们看到了……我们也反映给学院了,以后会改善的。”

这让容易打发的我立刻又对学院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宇宙充满了信心,原来学生狗的声音还是能传到学院那里的嘛,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

来说说可爱的同窗们吧。建院的学科特色导致招来的人千奇百怪,有的是文艺范儿艺术胚子,有的是死认真的理工宅,有的是八面玲珑交际花……反正就是什么人都有的一个欢乐地方。

举几个例子咯——

建筑学院其实有两个系啦……除了建筑学之外,还有一个是建筑环境工程系,也就是俗称的空调系……不过这不重要,我只是想说说来自建环的同窗

@yue wang

……啊真是孽缘……对于听农金看动画的我这个土人来说,王君实在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他喜爱古典音乐,技术宅,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书画,另外个子还非常高挑,轻松俯视我……军训时聊了几句之后,本科时代他就会时不时地跑到我们寝室转一圈……啊这个Geek真是让我头疼胃疼蛋疼,最疼的一次是,他借我的电脑下东西,我回来之后发现我的emule临时文件被删了80G……“空间不够了,我就帮你删了些没用的cache文件。”我当时简直想掐死他!不过就是这么个人,第一次让我知道LaTeX是干毛的,第一次让我知道不齐线数字这东西,第一次向我展示opentype特性……说是我的字体知识启蒙人也不为过。不过说到底,我为啥会在建筑学院碰到这么个人?真是一件诡异的事情……也许有些事情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啦。

建筑系每一届总会出若干个有趣的人,比如大家很熟悉的三字班(2003级)的梁其伟啊(做《雨血》的那个啦),覃清硖啊(使徒子啊)。我们这一届自然也不例外,比如最近刚发布他们那叫什么《天降》的新游戏的二货

@流白

……清华的好处就是,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你永远可以找到有意思的人们。如果你觉得“这傻逼专业真没劲,能不能找点别的乐子啊?”,你一定能找到同样的人。所以当时由某个傻逼牵头,在学校外的东王庄聚起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室,也包括建筑系的我和

@流白

。这个随性的工作室被我们命名为Space,有的是为了转专业攒点作品(啊,我就是啦),有的是为了尝试做自己想做的游戏,有的是纯粹找点乐子……就这么一群散漫的大学生们,打发完学校的学业之后,一群男生聚在那租来的两室一厅的小屋子里,胡想瞎做,碰壁吃鳖,打架吃肉,打着白金大作,捣鼓着自己的烂游戏,不想回寝室就直接拍拍破屋子里床上的一层土,倒头睡去,第二天继续瞎搞……现在想来真是大学里最快乐的时光。当时大家在做但是没做出来的那个游戏,也许就是

@流白

这二货的第一个企划案?一晃已经毕业快5年了,我当年误以为平面设计是搞画画的,带着当时在工作室涂的小破画儿,就那么申请出去了……然后绕了地球一圈,阴差阳错地变成一个字体设计师回来,发现 @流白 一直坚持做游戏这事儿也终于开花结果……时光这东西,真是太奇妙。

和我同班还有一个神奇的哥们,也就是这个回答下的主角……

你经历过的最神奇的事情是什么? - DrizztVII 的回答

这位是我最欣赏的大学同学!他是一个如此神奇的人,我不知道他的逻辑回路到底是怎么建立的,在他的世界里似乎从来不存在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摘一些他的神奇发言,用斜体标出来。

——你GRE单词背了么?

——我最近没有背GRE单词,我在思考人生。我觉得,如果我能想清楚人生的意义,大概GRE单词什么的并不是特别重要。

——你就是不想背单词吧。

——对。

——我还没拿到offer诶。

——我也没有。

——唔,也好,要是没有offer,我就可以专心写小说了。

——啊,我想发邮件push一下学校问他们申请结果,但是他们说我已经在他们的黑名单列表上了。

——啊?为啥?

——大概因为我的cover letter里把他们学校名字错写成哈佛了?真小心眼。

——我最近有点忧郁。

——真是罕见,你为啥会忧郁啊。

——我看别人都有各种烦心事可以忧郁,但是我怎么想我都没啥不高兴的事情,我觉得人生是不是开心得有点不正常,真令我忧郁。

——你觉得XXX是傻逼么?

——傻逼,纯的。

——太好了!我跟XXX讲话,他一直爱理不理的不耐烦样,我想是不是因为我太傻逼了。原来他才是傻逼!真是太好了!

(在上海一聚)

——我最近看上一个临江的房子,对着水景,非常有感觉。走要不要我带你去看看?

——啥你要买临江水景房?!

——怎么可能买得起,我只是觉得那地方景观特别好,想让你也感受一下。

还有很多很多同样可爱的同学学长学姐学弟学妹……

就是建筑学院这个介于工科和艺术之间的神奇学科,汇聚了这么一群神奇的人。

有这么些同窗们的存在,人生也就自然变得越来越多彩了~

---------------------------------------------------

也一直有一些有趣的说法和定律,不知道实际还存在不存在……

据说每一届建筑系3个班,风格特点都有些许的传承,例如二班总是有点非典型之类的……

据说按照入学年份,总体上来说单数届的会比较能闹腾,双数届的会比较乖孩子……

实际怎么样呢,谁知道啊,大家开心就好。

---------------------------------------------------

要交线性代数作业,也要熬夜画图;有艺术系的装逼得瑟,也有工科的严谨逻辑。

就算嘴上抱怨着“这都第几周了怎么还让我翻方案啊!”,也会一遍一遍地认真修改方案(hopefully);就算说着“赶不上交图啦还排什么学生节节目啊!”,学生节一样玩得比谁都high。

建院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矛盾和魅力的地方。不管最后有没有留在建筑行业,都会给予你一段无法替代的时光。

感谢母校。

2015.2.4更新

突然想到前年学生节拍的微电影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从直观感性的角度),虽然摄影收音剪辑配乐都很烂而且里面的专教还是装修前的样子但是剧情都是取材于在专教中的真实故事哒~

201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节建22班微电影【男神的日常】

------------------------------------------------------------------------------------------------------------------------------------------

2015.1.8

长文多图预警~

现在没有设计课的交换汪趁大家都在忙交图抢个位置先。知乎处女答,因为第一次见到觉得自己有冲动同时又有(一些)资格回答的问题。

声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招生时)包括建筑学(含城乡规划)专业和建筑技术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通称建环),本答案仅针对前者近年的情况。本答案包含客观事实大众印象个人感受,会在文中明确区分。前两部分均为有据可查的事实或广泛流传于(我接触到的)建院及清华的观点,有些可能有点跑题但是与其他部分有着相当程度上互为因果的关系且可能不为很多系外人所熟知,为省去大家搜集的时间还是集中罗列在这里。个人感受部分仅代表个人看法

一、基本概况

招生方面,每个年级三个班,每班三十人出头,整个年级一百人左右。2011级起增加了一个15人左右的规划班,并从13年起对大一以“建筑学(含城乡规划)”专业照入的新生进行专业分流。男女比例常年在1:1左右,近两年可能因为开放招文科生的原因,女生开始比男生多。即使如此每个年级的gay也不少(摊手)。

私以为可以认定清华建筑比全国其他任何一个建筑系都有更多的学生不是因为“我从小立志学建筑”而是因为“哎呀我高考分数好高啊,不上(清华)建筑可惜了“而选择建筑系的。当然既然选择了建筑而不是经管电子光华信科等等,说明学生在进校之前相较其他专业的学生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艺术基础或者对艺术感兴趣的(和/或作为理科生只是想远离数理化的,比如我)。当然之后我慢慢发现,艺术基础固然可以给你一个高起点,但基本也未尝高到再努力也赶不上;而且建筑至少离数和理也没有那么远,问问多少人跪在微积分和力学课上就知道了(虽然这些课考试的内容本身跟设计确实没什么关系)。

与其他老四校乃至老八校中的很多不同,建筑在清华并没有王牌专业的地位,事实上清华在校内印象中并也不存在统一意见上的王牌专业。当然正如很多人所知,建筑系的高考收分在清华确实也算很高,每年也会收进不少省状元(当然比不上对门经管)。此外,清华建筑系入学没有美术加试。

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在此

arch.tsinghua.edu.cn/ch

本校推研名额相当多且如果推研六年即可研究生毕业(4+2),因此相当多(近年大约六七成)本科生选择推研。推研标准为快设+学分绩(gpa)+面试,三者所占比例每年不一。

二、有关学习


系馆
的设计烂到至今没有人告诉我们设计者是谁,跟同济之类相比逼格不知被甩了几条街。尽管个人认为这只是因为它设计建造的时间不对(“1990年代之后,清华在校园东区相继建造了大批新建筑,都以白色为主要色调,设计水平在今天看来不算太高。”——周榕)。幸好中间留了个内院,让李晓东老师有机会通过加建提升一下建馆的总体设计品质。

新装修的专教长条形,开放式格局,每人都有自己的固定“工位”。每层有两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过)住在专教的人,也有除了设计课(甚至包括设计课)从不出现在专教的人。大约每十五个人有一张大桌子和大液晶屏用来进行公共活动,如上设计课、合作设计、谈恋爱和踢FIFA等。

系馆内除(学生基本借不到的)教室外还有以下资源——

系图书馆,是全校唯一有午休以及只能在晚上借书(这个存疑)的专业图书馆,藏书还算不少可相当一部分不外借,以致我经常只能跑到隔壁美院图书馆去借书(而且美院图书馆还有不少我们没有的建筑书);以及资料室,存档有近十几年来的学生作业,常作为设计时的参考。

模型室,设备还算齐全(没怎么跟国内其他学校比较过不好细说)并出售常用模型材料(其实也是因为这里有卖才常用),激光切割3D打印CNC都有,可临近交图还是会有残酷的排队,以致不少童鞋都有熬到后半夜直接下楼去模型室门口沙发睡觉兼排队的经历。幸好作为老牌工科学校,校内金工车间也有齐全的加工设备,如果实在着急也是一个选择,不过就要破费了(系馆模型室激光切割免费)。

打印店,价格贵彩打质量差且晚上七八点就下班与我们的作息相当冲突。解决方案有二:一是自己或全班在专教备打印机和扫描仪,二是骑车到校外24小时营业的打印店。

小卖部供应室,前者约四平方米,卖零食饮料方便面,后者约十平方米,卖各种画材和手工工具。这两家店是一家,店员也经常在两店之间流窜。这两家店与打印店也是一家,因此我们也不得不时常跑到美院照澜院乃至校外淘宝等地购买画图模型器材。

设计课

从大一开始,除了毕设之外每学期两个设计,每个老师带十个左右学生。大二第二个设计开始允许电脑出图,大三开始有合作设计。直接从空间构成开始,没有单独的建筑绘图课程。打分(近年来)相对平均,基本只要按时(甚至迟一两天)交上完整的图分数极差不超过十分。

设计课的分组基本按分配,允许私下微调。老师普遍人很nice,主动联系基本来者不拒(就我接触过的而言)。遇见过很喜欢甚至接近崇拜的老师,也遇见过不喜欢个人觉得没什么设计方面的干货的老师。可能由于老师人数有限,低年级设计课会有设计方向的教授也会有部分非设计方向(规划历史景观技术)的老师,前几年甚至出现过博士生带设计(往往这些组上课的桌子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不过现任院长庄惟敏老师上任后坚持每次都(和博士后助教一起)带二年级设计。近两年开始外请建筑师来带设计课,比如去年的华黎董功马岩松(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每人花在设计课上的时间也不同。有几乎从不熬夜的,有只有交图前熬夜的,有只有交图中期评图前几天和设计课前夜熬夜的,也有几乎天天熬夜的。有大一上开始用rhino大一下就连起grasshopper电池图的,也有大三还在出手图的。据我观察,设计成绩与熬夜频率没有相关关系,而且随着年级增高大家的熬夜频率似乎在渐渐趋同。

其他课

从上面的课程设置不难看出,其他系内课无论必修和选修数量都还算不少,涵盖范围也很广,基本所有人都能上到过自己很喜欢的系内课,这可以归功于学院各个学科配备比较齐整。这些课多为1学分(八周)或2学分(十六周),因此一学期往往会上好几门,有不少不去上课水一篇结课论文就能拿高分的,也有每节课都有作业还有小测期中期末考试还会有人挂科的(多为力学、建筑物理等技术类课程)。土木系开的几门必修课常年是建筑系学生的噩梦。

因为清华各学科的全面发展、学校对文化素质类课程修读学分的硬性规定加上大多建筑系学生广泛的兴趣,我们会愿意选不少外系的课程。当然由于系内课的负担已经很重,这种课大多数同学每学期只会上一两门。因为学校对课程各分数段的比例和平均分等没有规定,因此不同课程的分数/投入时间比可能差距巨大,前些年也出现了靠多上“水课”刷学分绩的风气,幸好学院及时出台规定,以后推研学分绩只计算必修限选。此外修读外系双学位的同学也不少,我们年级有十几个,学校各个双学位(经管英新法数美社)除了数学之外都有建筑系同学修过,上一届还有学长辅修计算机现在已经是参数化编程大牛。

学术讲座也不少,校内校外国内国外都有,这一两年还有了定期化的清华建筑论坛(好像叫这个名字),每两三个星期都会请到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老师学者在一个周末聊一整个白天。也会有大师光临(虽然并不比同济东南多,据我所知也没有请过国外的访问老师带本科生设计课),我去年也去过扎哈的讲座(当然感觉十分无聊)。

至于国外交流的机会,本科生可以参与校级以及院级的交换,但以校级为多。但是很遗憾全球建筑圈的超级牛校(暂且这么称呼吧)基本都不在校级交换的范围之列(似乎只有伯克利?),近几年我们系的交换党大部分会去欧洲。部分由于交换可能影响学分绩进而波及推研,加上交换和国外实习只能选一,建筑系选择交换的同学并不算多,近几届每年大概十个出头,不过据统计这个比例在清华各院系还算高的。至于国外实习和研究生阶段的国际交流、联合设计、国际竞赛等,我了解不多,等着学长姐来答好了。

关于专业学习的部分,最近学院宣传中心的童鞋们出了一系列很好玩的吐槽图,全套见此

photo.renren.com/photo/

,选几张转在这里:

(1.8更新)


三、有关生活


在学习之外,每个人也都有过在各级学生组织、社团和志愿活动的经历。在工科氛围仍然浓厚的校园里,我们基本上和美院人一起在全校各种组织里挑起了宣传工作的大梁。当然我们的社工参与决不止于宣传——新任校学生会主席就来自本院规划系。


在简历上可能出现的其他事情:

建院学生活跃在校内学生艺术团合唱军乐民乐话剧交响曲艺等各个队中而且不乏艺术骨干,建院的学生节(一年一度的学生晚会)从宣传节目质量到时长在校内都有响亮的口碑,每年都有接近专业水准的微电影诞生;

虽然大家作息相当不规律且平均工作时长据估计在校内各院系名列前茅,但在THU大体校的大环境下还是有不少同学保持着定期去球场游泳馆健身房的习惯,建院有几支体育代表队在校内马杯比赛中也有着长期的优秀传统(比如泳队已经马杯七连冠),在全校马杯积分中作为甲组人数最少的院系(甲乙组按人数分组)常年处于仅次于经管自动化两巨头的第二梯队上游位置。

请注意,以上所有事情都是在每周设计课压榨下的时间间隙完成的。

因此,每条建筑狗剩余的人生(即简历上不会出现的事情)就很有限了,基本少得可怜的逛街/看电影/泡吧/看演出等等leisure time都要提前一两周规划好。至于情感状况,虽然本系男女比例相当和谐但似乎并没有很大程度上内部消化,可能是因为情侣合作设计吵多了容易分手吧。当然也有学霸夫妇在交图前一周连熬几夜提前画完自己和对方的图后交图当天去放风筝这样成功balance学术生活和情感的案例0_0

我在前面用了很多“基本”,这当然是因为在各方面都存在碾压众生的人且存在各方面都碾压众生的人,这些人在身边的比例之高也是我心目中清华最牛逼之处。

四、未来发展


上文也提过,近年本科生毕业的走向为六到七成本校推研或直博,约两成出国,剩下多为直接工作。也有相当部分会在拿到本校硕士后再出国读master或phD。
清华建筑系本科招生时各方向并未分流(本科规划班也是近年新增设),推研时可选择建筑设计、规划、景观、历史、技术五个方向之一。因此在本科期间全系整体的职业规划视野还算广阔,学院在大三时也会提供专业引导,介绍本科后的各种可能出路。

建筑设计行业专业性强,投入大,社会需求量高的天然属性导致了转行深造的同学相比其他文理工科专业来说很少,然而在学习阶段结束后也有很多转行的案例。比如前一段朋友圈很火的谷德建筑师转行专题目前采访的8位前建筑学学生里,有5位来自清华:gooood Idea 谷德想法专辑NO.28。清华在其他专业同样高质量的发展平台和校友资源无疑为建筑学生转行提供了不少便利。

一些个人看法:以上提到的广泛的职业范围或许与招生时没有那么多人对建筑兴趣“那么大”有关(但建筑系的转系率一直处在全校最低的行列),但我更愿意归因于清华在学校层面对学生的培养导向。记得进校时见到的专业介绍就写着本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帅才(professional leadership),而在清华常常被提起的一个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栋梁”。清华对于成功的定义向来决不止于一个好“匠人”。


五、一点儿矫情


之前看过一个说法将老四校比作霍格沃茨的四个学院,其中清华对应的是斯莱特林,我深以为然。清华人大多聪明,团结,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我是个例外QAQ),而且认定了达成目标的途径之后执行力够强。

不止一个老师和同学吐槽过我们的基本功,吐槽内容大致包括手绘比不上天大,模型比不上同济东南(设计课交图从大二就没有交模型的硬性要求),直接导致用草图草模构想方案的能力总体上不如人意。不少人因此对我们未来的职业竞争力颇为担忧,这两年报名手绘培训班也蔚然成风。

很多人在反思为什么建筑系近些年没有出过特奖(就是每年一火的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建筑学院近年的获奖者都来自建环系),我觉得这固然与本专业知识和能力难以量化的自然属性有关,但看看隔壁美院也年年出特奖不是。也有很多人在反思为什么建筑系没有出过普利兹克,但我想这个问题以及超过我有资格回答的范围了。


作为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兼设计课成绩常年处于年级后50%的设计渣,我越来越强烈地预感几年后毕业时的最大收获不会是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术的层面),而会是长期浸淫在建院氛围之中染上的建筑学人气质(道的层面)。建筑于我,更大意义上是一种系统地、空间地看待世界的视角。刚刚过去的这学期在外面交换时,一个新认识不久的外系同学对我说,“我觉得你很像学建筑的”。我觉得这句话是对我两年多建筑学之旅的最好肯定。


最后,转两篇我男神周榕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对清华建筑系和我自己清华建筑人身份的认识。同样一篇偏客观一篇偏主观。

[1]神通、仙术、妖法、人道——60后清华建筑学人工作评述(文中朱培应为朱锫)

blog.renren.com/share/2

[2]那些年我在清华虚度的建筑光阴

blog.sina.com.cn/s/blog

PS:这个答案也算是我至今建筑系生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记录了(谁叫你那么闲!),未来可能会随着我学习体验的增加和转变不定时更新~

PPS:预感这里又会变为认亲的地方...各位学长学姐学弟学妹求轻拍~有事实性错误请指出经核实一定改正,有主观意见的分歧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