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武安市?

关注者
38
被浏览
89,855

14 个回答

武安商帮:一县之地独为帮

在冀商四大帮中,有一个商帮显得颇为独特。

他们,走南闯北,商铺遍布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较早实行股份制和掌柜负责制,为我国商品经济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这就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武安商帮”。

在邯郸武安市中心的武安广场上,矗立着九根高大的文化柱,每根文化柱都用浮雕的方式,镌刻着一段令武安人引以为豪的史实。

在第七根文化柱上,雕刻着醒目的4个大字:“南绸北药”。这根文化柱,讲述的就是曾在近代史上名噪一时的“武安商帮”的故事。

清末民初,“武安商帮”曾经创造过巨大辉煌。但由于种种原因,却长期湮没在历史中,鲜为人知。

“武安商帮”是如何发迹的?他们达到过什么样的高度?对商界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民国时期武安人在太原开设的“宏顺德”绸缎庄的伙计们。


1 自古武安多商贾

“和冀商里的其他几个商帮相比,‘武安商帮’最大的特点就是成员地域范围小,几乎所有成员都来自武安,所以也被称为‘一县之地独为帮’。”

冀商文化学者董培升认为,在清末民初,“武安商帮”曾盛极一时,甚至有研究明清商业史的专家认为,“武安商帮”在某些方面可与晋商比肩。

那么,“武安商帮”是如何形成的?为何武安这个小地方,会走出如此多的商人呢?

“武安地处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境内多山,丘陵亦占全境之半,历史上地瘠民贫。据记载,明嘉靖年间,当地人口已过10万,为了养家糊口,人们纷纷走出大山从事商业贸易。”

兴起于明朝中后期的武安商人,起初主要是在本地区经商,以贩卖药材为主,每年春季推车而往,岁终而归,从事流动经营。对此,明嘉靖年间编纂的《彰德府志》曾有记载:“武安最多商贾,厢坊村墟罔不居货。”

“‘厢坊村墟罔不居货’,意思是所有的村镇都有商业,所有的房屋都在储藏货物。这说明,至少在明嘉靖年间,武安商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影响巨大。”研究“武安商帮”多年的邯郸市文化学者安秋生表示。

武安商人命运的转折,始于清乾隆年间。

至乾隆年间,这些外出谋生的武安人,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遭遇困境,他们深感在内地商家林立的市场上很难有大发展,于是决定到当时经济相对后进的东北去闯荡。

最早踏上黑土地的武安商人,是武安市龙泉村的武氏五兄弟。

对于他们的创业之路,民国时期的《武安县志》这样记载:“乾隆中,民殷国富,到处升平,内地商业已成供过于求之疲弱现象,遂有聪明人士,思向关外发展,以浚利源。”

有碑文记载证明,武氏在东北的药业,始于龙泉武姓第二十四世祖。那时,武家有弟兄五个,父亲早死,家境贫穷,就推着独轮车在外贩卖药材。开始,他们往返于家乡武安和药市祁州(今河北安国)之间,辛劳终年,却连养家糊口都难以做到。走投无路之际,几兄弟决定去关外做生意。他们从武安到祁州,又从祁州买上药材到沈阳,在两地之间贩运。

这就是至今为龙泉村民津津乐道的武姓先辈“五架小车下关东”

功夫不负有心人,关外药材生意利润比关内高出许多。几年下来,他们的追求目标由养家糊口变为了发展事业。于是,他们在沈阳设店经营,由日夜奔波于途的行商成为了相对安定的坐贾。因为五兄弟在家族中排序“泰”字,他们把自己的药号命名为“临泰”。

“临泰”药号在沈阳的设立,是武安商人在关外经商的起点。

几乎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武安人,进入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一带经商。伯延房氏于乾隆元年,在银川设立商号“德泰永”,成为武安商人在宁夏开设的首家商号。

自此之后,武安人大批流向关外。而寓居河南、山东和江苏、安徽等地的武安商人也在扩大经营。在河南开封,武安商人建立了武安会馆,加强了彼此间的联合。

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武安商人的经营种类逐渐由药材扩大到绸布,经营范围则由在本地区的经营扩大到辽宁、吉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安徽等地。

为了能在药材市场中赢得发展空间,清咸丰十一年,彰德武安帮在祁州药王庙成立,推举荣丰泰等42人为会首。这是武安商人称作“武安帮”的开始。

清光绪十五年,在苏州的武安丝绸商人建造了武安会馆,号称“南绸北药”的“武安商帮”正式形成。

20世纪30年代,东北一家武安药号伙计们的合影。

2 南绸北药,纵横天下

“五架小车闯关东”的成功,极大鼓舞了武安药商。自此,武安人开始大批流向关东,将投资重点转向那里。

凭借自身的吃苦耐劳和聪明睿智,武安药商们只要涉足东北,便不可思议地个个满载而归。东北人佩服他们的精明能干,戏谑地称他们为“药鬼子”,对此称谓,武安人欣然接受。

武安在东北的药商达到顶峰,是在清末民初。当时,关内民众大规模奔赴关外谋生,开发东北。由于移民进入的多数地区缺医少药,武安药商抓住机遇,移民聚集到哪里,他们就把药铺开到哪里,以至于逐步形成了在东北全境全面开花的垄断局面:“凡是冒烟的地方,都有武安人在卖药。”

对此,民国时期的《武安县志》曾有记载:“迨光绪季年,火车告成,交通便利,关外贸易近若门庭:既入民国,益形发达……大小营业,约千数百家,贸易人数,约二万有余。其独立经营,蔚成巨业者,所在多有。而小本营生,籍资糊口者,更指不胜屈。于是关东一隅,遂形成武安商业之中心势力……”

此时,距武氏兄弟“五架小车下关东”,已经过去150余年。即便如此,在东北的武安药商中,仍以武氏家族的药号最为兴隆。

武氏兄弟自造的药号“临泰”历数代而不倒并渐渐做大,成为号帮生意。由“临泰”发展而来的“德泰恒”(哈尔滨)、“德泰兴”(沈阳)、“恒泰德”(阿城)、“德泰祥”(公主岭)、“德泰顺”(郑家屯)等几十个响当当的药号,在东北兴盛了半个世纪。

其中,哈尔滨“德泰恒”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药号。而沈阳的“德泰兴”到新中国成立仍在经营,直到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才走完了自己200年的历程。

2004年,安秋生曾就武安药商到沈阳采访,他在当年“德泰兴”总柜所在地大北关炉灰山胡同,居然巧遇一位当年常去“德泰兴”买药的老人。老人告诉他,自己小时候常去“德泰兴”给眼神不好的老父亲买“明目地黄丸”,并盛赞“德泰兴”当年生意做得好,是仁义买卖,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除药品生意外,“武安商帮”经营的另一个行业是绸布。

“武安商人的绸布生意,从安阳、郑州、开封,一直开到苏州、上海。另外,在太原、西安等地,也有不少绸缎庄,太原历史上最早的‘宏顺德’绸缎庄,就是武安人开的。直到今天,苏州仍保存有武安绸布商人当年修建的武安会馆。”安秋生说。

苏州武安会馆位于苏州平江区阊门内天库前10号

相较于在东北的药材生意,绸布生意的地理位置靠南。因此,当时人们称“武安商帮”为“南绸北药”。

据史料记载,1934年,武安的人口为377515人。其中在外商家1950家,从业25000余人,仅在东北就有商家1500家,从业2万余人。武安商人的经商范围,按照现今的行政区划,至少在18个省(市、区)以上。

武安商人以一县之地独立为帮,与晋商、徽商、苏商等比肩称雄,堪称商界奇迹。

后来,随着抗日战争开始,武安药商长期受到日本人的欺凌和盘剥,商帮逐渐衰落。

如今,关于“武安商帮”的印记只剩下几个散落在武安大地上的民居大院。那些经历风雨的古建筑,依稀散发着当年的气度,追忆着“武安商帮”的历史。

武安伯延古镇徐家大院-九门相照

3 普遍实行股份制和掌柜负责制

“武安人外出经商几百年,创造了灿烂的商业史。事实表明,武安商人们是有头脑有眼光的一个群体。细心考察他们的发展历史会发现,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由于赢得了开发东北的‘天时’,更是由于他们实行了科学的管理体制。‘武安商帮’在管理上与时俱进,以至于到清末民初,已经具备了十分先进的理念和制度。其中最突出的是股份制和掌柜负责制,这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制度颇有近似之处。”

和财大气粗的晋商相比,武安商人原始资金不足,一家一户资本有限,便用股份制弥补这种不足,通常是亲戚、朋友、同乡筹集资金共图大业。因此,在武安商号中,许多商家都推行股份制。

在当时武安人的商号里,经常可以听到一句话:“咱们是有东有伙的买卖。”这句话里有着丰富的含义,代表着武安商帮管理体制上的特色。

当时,“德泰兴”“徐和发”“锦和庆”等大药庄,甚至不少规模稍小的药店,都有两个以上的股东。

在这些实行股份制的武安商号里,大多都有一本“万金账”。“万金账”记录着股东们的入股情况,又规定了药店的经营宗旨,既是分红的依据,又是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契约。这从产权上对东家、掌柜、劳金的行为进行了约束,既然是“有东有伙的买卖”,大家都必须照章行事,按制度运作。

在经营方面,武安商帮普遍实行“掌柜负责制”,这与现在所说的“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如出一辙。除“家眷铺”以外,不管是独资还是合股,武安的财东们大都是把商号委托给掌柜来经营,东家只管制定章程和到时分红,平时不干预店内事务。“经理东家”(东家之代表,相当于“董事长”)可以定期到柜上巡视,也可以派人住柜监督,但是不可以对日常经营发号施令。不到“账年”,所有东家谁也无权去柜上支取一分钱。这些制度保证了药店由有能力的专业人才来管理经营。

在一本流传下来的武安药商的“万金账”中,记者看到了一段这样的记载:“所有号内章程,每年一拢,随报清单,三年一算,所得余利按股均分……在号之人概不准吃洋烟务赌博,买空卖空,别立堂号。掌柜在号存钱过一百元者,按月得息或兑回家自便,但兑款均得过经理处……”此外,账本还有许多具体的规定,记录有银股身俸的具体数目,以及每三年的结算及分红情况,堪称笔笔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许多大的武安商号还实行集团化经营

“德泰兴”等几个著名药庄,走的都是连锁经营的路子。他们四处出击,大设分号,总柜与分号之间,类似于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他们的总柜,一般都在安国、营口等药材批发市场设有办事机构或常驻采购人员(称作“外柜”),批量购进大宗中药材。总柜的经营和生产人员,有的达到百人之多,俨然是规模经营的药材加工厂和批发站。除加工生药外,他们还制作中成药,各种丸散膏丹药应有尽有。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武安药商开始涉足西药的销售。

除了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武安商人还格外注重口碑和品牌。

“武安商人家贫从商,没有靠山,是地道的民商。”安秋生说,“作为‘民商’的武安商人,之所以能在异乡成就一番事业,靠的就是诚信经营、善待顾客、注重品牌。”

武安退休干部孔祥琪祖辈都曾经营药材生意。他告诉我们,当年的武安商人最看重的一点就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还有就是讲医德。经营中,凡是来抓药的人,钱不够照样给,穷苦百姓免费送;药材质量直接关系到疗效,配制中成药时,不论药材贵贱,一定会下足分量;抓药时,如果一个药方需要五服,店员都是一服一服地过;切药的药工对各种药材是该厚的厚,该薄的薄。让孔祥琪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那槟榔片薄得可以吹起来。”

这种理念和精神,也是“武安商帮”留给后人的财富。

20世纪30年代一家武安药材老字号店员的合影

东临邯郸县,

西靠太行山。

南接峰峰区,

北面近邢台。

典型暴发户,

全国百强县。

心有点自大,

不想鸟邯郸。

富产煤铁矿,

很快要挖完。

钢厂都挺吊,

老板巨有钱。

空气很糟糕,

环境很污染。

交通略便利,

政治蛮黑暗。

中学没几个,

一中夺桂冠。

教育不咋地,

考名牌很难。

美景京娘湖,

养生长寿泉。

峻拔古武当,

始祖看磁山。